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從亞投行看中美權力競逐 張文揚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從亞投行看中美權力競逐 張文揚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亞投行看中美權力競逐 張文揚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2 今日課程架構 亞投行的基本介紹; 為什麼成立亞投行; 中美在亞洲的權力競逐; 中美在世界的權力競逐 Q&A

3 什麼是亞投行?背景 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2013年10月,習近平在與亞洲國家元首會晤時,首次提到成立亞投行的想法; 2014年10月,約22個國家簽署了籌建亞投行備忘錄; 2015年4月中,確定了成立亞投行的會員國會有57國,包含法國、義大利、德國等歐洲主 要國家,以及韓國、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國家 日本、美國尚未加入

4

5 什麼是亞投行?背景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投資亞洲公路建設、鐵路、發電廠和電信網絡等領域;
根據估計,亞洲國家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需求巨大,需要動更多資 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據亞洲開發銀行估算, 年10年間,亞洲需要新投入8兆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但是,亞洲很多國家面臨建設資金短缺、技術和經驗缺乏的困境 在成立初期的資本額約1,000億美元,中國大陸預計先投入500億美元

6 有類似亞投行的國際組織嗎? 事實上,相當多; 在二戰後成立的三個國際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提供短期資金協助度過收支失衡的金融危機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提供中長期貸款給需要的國家進行結構性改革,推動 經濟復興和開發; 世界貿易組織(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負責降低各國的關稅壁壘,促進貿易自由化

7 有類似亞投行的區域組織嗎? 區域性國際性金融機構目前比較典型的有美洲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國際清算銀行、 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及加勒比開發銀行等。 這些組織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幾乎都由美國主導 世界銀行行長向來由美籍人士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則是由歐洲人士出任 位在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行長(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則是由日本籍出任

8

9 亞投行、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 如果單純就經濟面向觀之,這些開發銀行,大多是在援助或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基礎建 設開發,或是藉由放款紓困;
如果單純就經濟面向觀之,這些開發銀行,大多是在援助或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基礎建 設開發,或是藉由放款紓困; 但是,其背後有沒有政治意涵?

10 國際經濟運作背後反應出什麼? 國際經濟行為,實際上就是反應出大國的政治行為;
在國際政治中,主權國家因為世界中沒有一個世界政府,因此經常性地以結盟或是對抗 的方式經營國際關係 但是巧妙的是,國際經濟行為,卻幾乎由一個大國在主導:美國 國際經濟通常就是反應了大國的政治意志,藉由安排國際經濟秩序,美國可以巧妙運用 政治與經濟手段維持本身的地位

11 國際權力競逐:政治方面 美國與中國大陸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不言可喻,兩國在意識型態、政治體制、人權議題、 乃至是否要針對他國的內部事務採取因應措施,都有相當不同的見解 這似乎成了兩國在許多政治場域中衝突的原因 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中國大陸與美國鮮少採取同一立場(針對美國提案,中國大陸多 採取棄權、並投過八次否決權)

12 國際權力競逐:經濟方面 但是在經濟議題上,中國大陸似乎(至少在相當程度上)與美國的衝突面向較少;
這可以從中國大陸全數參與了前述美國主導的國際貿易、財政與貨幣組織可以看出 但是在亞投行宣布要成立以後,這個以美國主導的世界經濟秩序基本架構有了一些調整

13 亞投行的基本意涵 中國大陸藉由亞投行,表達了對美國現今支配的國際經濟秩序的挑戰; 搭配一帶一路,加重自己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
突破美國的「再平衡」圍堵策略

14 亞投行的深層意義 搭配「一帶一路」策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解決大陸境內產能過剩問題;
解決中國能源安全以及國防戰略問題; 主導區域經貿議題;

15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16 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形成背景 美國的特色:「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 資源礦藏豐富、經濟與政治高度發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美國的基本外交政策精神,是1823年的門羅主義--美國將不干涉 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承認並且不干涉西半球現存的殖民地和保護國;但他們不得繼續在 西半球開拓殖民地,否則均視為敵對行為 但在二戰後,受到蘇聯的威脅,而改以積極態勢處理對外政策

17 美國在冷戰時期的對外政策 在西歐:馬歇爾計畫的推動(經濟上防堵共產主義);歐洲經濟整合(經濟上防堵納粹 再次興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上防堵共產主義)。 在東亞:介入韓戰;介入台灣海峽;投入越戰(越戰與美國對外政策的些微轉變) 在拉丁美洲:門羅主義後的拉丁美洲;唯一的例外:古巴與古巴飛彈危機。

18 美蘇之間的爭鬥到了1990年初期結束 蘇聯解體與美國價值的進一步勝利(1990-2001);
1990年蘇聯共產政權的垮台,45年以來意識型態對峙結束; 共產主義全面退出世界舞台; 第一次波灣戰爭勝利,重新塑造美國的領導地位。

19 21世紀以來的美國對外政策 21世紀的頭一個10年,幾乎鎖定在反恐; 10年反恐戰爭過去以後,才發現亞洲的強權政策加速崛起

20 未來的強權,現在進行式

21 未來的強權,現在進行式

22 中美在亞洲的權力競逐 美國在2011年由國務卿希拉蕊提出的亞太再平衡策略,顯示了過去十年的反恐策略後重 新將重心置回亞洲;
美國在2011年由國務卿希拉蕊提出的亞太再平衡策略,顯示了過去十年的反恐策略後重 新將重心置回亞洲; 將軍事資源挹注到亞洲(2,500名美軍陸戰隊特遣隊進駐澳洲;穩定維持與亞太地區主要 盟邦(日本、韓國、菲律賓、澳洲、紐西蘭與台灣)的關係。拉攏東南亞大國印尼、新加 坡、越南與南亞次大陸印度。 參與並主導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中國大陸在經濟實力上已經是亞洲第一; 除了前述的亞投行以外,中國大陸也在主導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23 中美在世界的權力競逐 中國大陸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 這股勢力可能在中短期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的第一大經濟體;
亞投行作為一個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目的是在藉由對外投資,擴張或是消耗中國大陸內 部新興蓬勃但過剩的產能 但從兩國的權力競逐來看,這可能是中國大陸對世界經濟秩序安排的一個新起點

24 結語 從亞投行的成立來看,我們固然關心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對區域經濟活絡的重 要性
從亞投行的成立來看,我們固然關心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對區域經濟活絡的重 要性 但從深層的政治意義來看,美國與中國大陸的權力競逐,除了持續在國際政治與軍事議 題上發生,也將開始轉向經濟議題


Download ppt "從亞投行看中美權力競逐 張文揚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