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特色 第二節 阿根廷 第三節 巴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特色 第二節 阿根廷 第三節 巴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特色 第二節 阿根廷 第三節 巴西
第十四章 中南美洲(二)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特色 第二節 阿根廷 第三節 巴西

2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特色 一、大地主制度 二、殖民式經濟特性 三、經濟發展的轉變

3 大地主制度 (一)大地主制度的形成 (二)土地制度與貧富不均

4 大地主制度的形成 西班牙與葡萄牙人征服中南美洲後,視所有的土地,甚至地下礦藏皆為殖民國王所有。殖民政府設立「印第安委員會」指派總督及殖民官吏。這些人獲得國王賞賜土地,占領大片肥沃或易達性高的土地,然後根據中古歐洲封建社會的莊園制度,進行土地分割和管理,成為壟斷新大陸4/5土地的大地主。印第安人因此被迫成為大地主的佃農,或被驅離原居地,逃到周圍肥力或環境較差的邊際土地,從事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生產。因此南歐傳統的「大地主──小佃農」、「仕紳──小民」等階級制度亦跟著被複製,導致中南美洲社會階層分化明顯。

5 位於秘魯高地上的大莊園

6 土地制度與貧富不均(一) 殖民時代傳承下來的大地主制度,是造成中南美洲貧富差距與社會動盪的主因。直至今日,中南美洲國家的土地,仍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周圍小農則因生養眾多,不斷分割土地,而形成大牧場或農場,鑲嵌在無數小農地間的地景。 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大地主與現代農業企業以豐富的資金和較先進的技術,自歐洲引進牲畜進行放牧,或生產可供出口到歐洲的糧食與經濟作物,左右中南美洲的農牧業分布。

7 土地制度與貧富不均(二) 絕大部分的個體小農則仍停留在傳統的農耕方式,且不斷分割農地,導致沒有足夠的農地可以生產現金作物,甚至糧食作物也不足自給,生活貧困落後。 各國政府雖然有意推動土地改革,卻因大地主的反對、資金缺乏及政局變動而成效不彰。

8 中南美洲的農牧業分布圖

9 殖民式經濟特性 (一)資源出口導向 (二)單一經濟的風險

10 資源出口導向 歐洲殖民時代,大地主雖可以支配使用印第安人,但是經濟上卻受到祖國王室的箝制。當時歐洲王室為了課取各種貨物的進出口稅,禁絕所有新殖民地彼此之間及與其他國家的直接貿易,並且規定所有的貨物都必須由殖民母國籍的商船運送。另外,新殖民地也被禁止耕種或製造任何可能不利於殖民母國經濟發展的作物或產品,迫使中南美洲在殖民時代即形成以提供殖民者原料為主的出口導向型經濟。 這種經濟型態在各國獨立後並未改變,許多中南美洲國家仍以熱帶栽培業為主要的出口品,有些則仰賴單一礦產或其初級加工品的輸出以賺取外匯,不過出口對象已經逐漸轉為以美國為重心。

11 古巴的煙草種植

12 智利生產的手工籃子

13 單一經濟的風險 中南美洲國家獨立後,殖民式經濟不但未獲改善,甚至還因為有權勢的大地主聯合外國投資者和跨國公司,操縱政策而更加蓬勃發展。許多中南美洲國家以一、二種熱帶或副熱帶作物的栽培為主要經濟活動,嚴重忽略國內消費性農產品的生產。這種經濟發展型態,極容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貨品價格往往在世界經濟不景氣時大幅下跌,各國政府為穩定國內經濟與出口量,只好不斷向外借貸,或開發土地、栽種更多出口作物,導致外債高築和過度開發等問題。

14 經濟發展的轉變 (一)進口替代政策 (二)經濟轉型的困境 (三)區域發展不均衡 (四)區域經濟的整合 中南美洲的經濟發展歷程

15 中南美洲的經濟發展歷程 1880-1930年 1930-1955年 1955-1968年 1968年以後 出口導向
未加工/初步加工的原料(農產品、礦產等) 初級進口替代 國內自行生產紡織、成衣、食品等民生消費品,以取代進口 次級進口替代 國內自行生產資金或技術密集的耐久性性費用品(例如:汽車)、中間產品(例如:化工、鋼鐵)、資本貨品(例如:重機械),以取代進口 次級進口替代及鼓勵出口 1968年以後

16 進口替代政策 1930~1950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智利和烏拉圭等國紛紛執行進口替代的發展政策,竭力發展製造業,生產民生所需的工業產品,來取代進口商品,並以進口配額或提高關稅方式來保護新興工業。

17 經濟轉型的困境 在保護主義庇護下所發展的工業,不只生產效率降低、產品價格高昂,品質也不如國外。到了50年代後期,一些工業化起步較早的國家,國內消費品巿場出現相對飽和的狀況,而出口商品又缺乏競爭力,故國內外巿場都受到限制;加上各國普遍不重視研發,必須進口價格高昂的機器設備,結果出現經濟增長愈快,資金短缺就愈嚴重的現象。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大國,因為人口和市場規模較大,在付出高額代價後,得以扶植其國內工業。至於其他小國則因市場太小,而無法維持國內的工業發展。

18 區域發展不均衡—城鄉差距 進口替代工業一方面助長了政府的官僚惡習,削減對外資的吸引力,妨礙技術的引進。另一方面,政府為了以農養工而壓低糧價,使得小農受到嚴重的剝削。而大型農場不斷整併小農土地以擴大規模,造成鄉村的勞動力過剩,再加上大部分的工業投資集中在大都市,因此促成1940~1960年間,大量鄉村人口移往都市,擴大城鄉差距,引發嚴重的都巿問題。

19 中南美洲城鄉擁有基本設施的比例(2003)

20 中南美洲城鄉人口的平均花費分配比例(2003)

21 區域發展不均衡—區域差距 1960年代進口替代政策的缺點浮現後,各國紛紛根據各別國情採取不同的經濟政策,過程中利弊互見,但是整個中南美洲的工業發展仍具有高度集中的趨勢;大體而言,五分之四的製造業集中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三個國家,而各國的工業幾乎完全集中在少數的大都市中心,核心──邊陲之間的鴻溝益形明顯。

22 區域經濟的整合 殖民時代,西葡兩國分別強化與中南美洲各別國家的經貿活動,卻阻礙其彼此間的貿易。獨立後因為積怨與國界紛爭,各國的經貿關係並未改善,其與歐美、日本的貿易額仍遠大於區域間各國的貿易量。直到1960年才首次成立區域內的經濟組織──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以消除成員間的關稅為目標。往後三、四十年間,又成立許多經濟體。不過各國的經濟合作關係,隨著世界經濟的榮枯起伏,1960年建立的國際合作,多半在1970和1980年經濟蕭條時瓦解,直到1990年,各國才逐漸體認到小國在世界經濟經系中發展的困難,以及成立區域經濟組織的優勢,而紛紛恢復或成立新的經濟組織,以截長補短的策略,達成區域合作與協調的目標。

23 2004年中南美洲經濟聯盟 會員國的分布情形

24 2000年中南美洲的經濟體 比較對照表 (資料來源:美洲自由協定網站 http://www.staa/alca.org) 名稱 追求目標
2000年GDP (十億美元) 占區域總GDP的比率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美洲自由貿易區 11,099.8 89.7 南方共同市場 (MERCOSUR) 成立南部自由貿易市場 907.7 7.3 安地諾集團 (AMDEAN GROUP) 相同進口稅 277.2 2.2 中美洲共同市場 (CACM) 生產分工 66.3 0.5 加勒比海共同市場 (CARICOM) 統一進口關稅 31.1 0.3 (資料來源:美洲自由協定網站

25 第二節 阿根廷 一、十九世紀的榮景 二、二十世紀經濟轉為衰敗 三、經濟變革 四、貧富差距大 阿根廷基本資料介紹

26 阿根廷的基本資料介紹 阿根廷是南美洲大陸面積僅次於巴西的國家,畜牧業歷史悠久,產值約占農牧業的40%。全國牲畜80%集中在彭巴草原,以牛、羊為主。人口約三千七百萬人,也集中分布在彭巴區;90%以上居住在都市,而居住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人口占全國的1/3,為典型的首要型都巿。1/3的領薪階級主要從事與製糖、酒、木材和肉品等相關的製造業。

27 彭巴草原的範圍與土地利用圖

28 阿根廷產業分布圖

29 十九世紀的榮景 十九世紀後半,歐洲工業國家的糧食需求大幅提升,鐵路、海運、冷凍貨櫃和農業機械的發明,提高農產品儲存和運輸的效率,有利於彭巴大規模的肉類和穀物產品的外銷,為阿根廷帶來豐厚的利潤,使其在二十世紀初,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30 二十世紀經濟轉為衰敗 1930年代世界經濟蕭條,阿根廷出口導向的經濟一蹶不振,加上嚴重的逃稅、貪汙、政府的過度花費,以及長期以外債和變賣國有企業施行福利政策,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財政危機。1950~1960年代,先後實施進口替代和國有化政策,經濟雖曾出現起色,但卻又因外債問題而再次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31 二十世紀經濟轉為衰敗 1970~1980年代初期,強調企業必須提高效益以因應國際競爭,大力推行國營企業私有化,大幅降低關稅,開放國內市場。結果許多中小企業因敵不過外來商品的競爭而倒閉,使得工業生產嚴重倒退,造成社會動盪,軍事統治和民主政治頻繁的交替更換,1982年又與英國發生福克蘭戰爭,工業重創,經濟衰退,外債負擔加劇。

32 經濟變革(一) 1991年阿根廷為了控制通貨膨脹,恢復貨幣信用,實施比索化政策,採1美元兌換1比索的匯率,結果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1999年巴西貨幣大幅貶值,又再進一步削弱阿根廷的競爭力,外債負擔日益沉重,金融系統瀕臨崩潰。

33 經濟變革(二) 2001年,阿根廷政府宣布放棄比索化政策,又凍結銀行存款,造成比索貶值。人民因財產大幅縮水,而引發大規模社會動亂,終於導致政府的垮臺。 2003年新政府力行審慎的財務和貨幣政策,開源節流,鼓勵出口,努力解決債務。至2005年年底,實現國內生產總值連續37個月增長的樂觀景象。

34 貧富差距大 阿根廷擁有相當比例的中產階級,原來國內的貧富差距,相對小於中南美洲其它國家。但是受到2001年經濟危機的影響,貧困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從1994年的16%攀升到2003年的51.7%。目前的改革雖然使經濟有復甦現象,但2005年貧困人口仍占全國人口的46%。富人和窮人平均收入的比值,自1974年經2001年到2005年,分別為12.3、28.7和26.4,貧富差距仍然非常懸殊。

35 第三節 巴西 一、經濟發展歷程 二、巴西的土地問題:分配不均 三、區域發展與都市問題 巴西的基本資料介紹

36 巴西的基本資料介紹 巴西面積約為851萬平方公里,占南美大陸面積的47%,為世界第五大國。人口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和印尼,居世界第五位。全國絕大部分領土屬於巴西高原和亞馬孫盆地的分布範圍,亞馬孫盆地多為熱帶雨林覆蓋的氾濫平原與沼澤,面積約占全國土地的1/3。巴西高原礦藏豐富,包括黃金、鑽石及鐵、鋁、錳、鎳、錫、鈾等工業原料。另外,還有豐沛的水力,足以提供全國85%的電力需求。

37 經濟發展歷程 (一)殖民時期:出口資源導向 (二)工業化時期 1.進口替代工業 2.工業化政策的變革

38 殖民時期:出口資源導向 葡萄牙殖民時代初期,巴西採取「資源出口」導向的經濟,以可供做紅色染料的巴西蘇木為主要輸出品;十六世紀在溼熱東北部從事甘蔗栽培;十七和十八世紀在東南部及內陸開採金礦;十八世紀末在亞馬孫盆地採集橡膠;十九世紀則在聖保羅和南部高原,利用肥沃火山灰土壤,發展咖啡栽培業,每次資源開發均造成國內人口由北往南遷移。早期引入黑奴,近一、二百年則吸引義大利、葡萄牙和德國等地的移民,使人種有白化的趨勢,如今白種人約占總人口的55%。

39 巴西經濟發展歷程示意圖

40 進口替代工業 巴西自1940年代開始採取進口替代發展策略,為了保證國內工業化的推進,嚴格控制對外貿易。被巴西廣大市場吸引的外資,如通用汽車、福斯等,為了避免貨品銷售被限制,紛紛在其境內設立跨國公司。此政策雖然扶植該國工業的發展,卻引發通貨膨脹、糧食供應不足和商品貿易連年逆差等問題。

41 工業化政策的變革(一) 1960年代中期以後,巴西政府不再只發展提供國內市場所需產品的製造業,而把大量資金投入能源建設、擴大鋼鐵、石油化工和機器設備等生產部門,提高工業生產能力,大力推動製成品的出口,使得1968~1974年的經濟增長率高達10%以上,而被譽為「巴西奇蹟」。

42 工業化政策的變革(二) 由於巴西使用的石油有一半以上仰賴進口,因此1974年的石油危機,不但威脅國內能源的供應,油價攀升也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巴西陷入巨額外債的困境。巴西政府利用借債推動工業發展的策略,卻因世界經濟不景氣和巴幣貶值,而加劇外債問題,造成國外資本在1998年開始大量撤出,而引發了1999年的金融危機。

43 工業化政策的變革(三) 巴西政府從1990年代開始,逐步取消關稅保護,強化市場調節機制,重視科技發展,提高本國企業開發新技術能力,經濟逐漸復甦。但工業產品仍以國內消費為主,其在2000年出口值,僅占國民生產毛額的10.9%,甚至低於印度的14%。而農業方面因長久投注於研究發展,使之擁有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熱帶農業,農產品與相關製品的出口占全國總出口值的40%,並且在2004年交出340億貿易盈餘的亮麗成績。

44 工業化政策的變革(四) 因巴西國土面積廣大,農、礦、水力資源豐富,勞力充沛,加上政府改革的決心,近來發展前景被看好,而名列「金磚四國」。但國內土地與財富分配不均等問題,仍是其未來發展的隱憂。

45 巴西的土地問題:分配不均(一) 政府為開發內陸和亞馬孫盆地等低度開發地帶,釋放土地所有權給前往進行開發活動的人,結果因牧牛業的投入彈性較大,許多大地主透過粗放的牧牛業,將人口稀少的新墾地據為己有,造成牧牛業快速成長。目前牧牛業已經成為巴西面積最廣的土地利用類型,牛隻產量超過阿根廷,主要供國內消費。

46 巴西的土地問題:分配不均(二) 葡萄牙殖民時期的大地主制度,加上牧牛墾地分割占有,使得巴西的農地分配極不平均,3%的大農場約擁有全國3/5的農地面積,而75%的小農場,總面積僅為全部農地的1/10。其中,約有20%的農場面積小於10公頃,主要分布在里約以北,其生產的糧食甚至無法養活一個六口之家。大地主除部分分布在亞馬孫盆地,以從事牧牛業為主要經濟活動外,其餘主要集中在巴西南部,經營現代化農業,生產經濟作物。這種農業生產結構造成國內糧食生產量不敷所需,必須仰賴進口。

47 區域發展與都市問題 (一)區域發展失衡 (二)都市問題

48 區域發展失衡(一) 巴西廣大國土的開發和財富的合理分配,是其經濟發展的兩個最大挑戰。自殖民時代開始,東北部富裕的沿海平原和荒涼的內陸高地間,即形成鮮明的對比。隨著時間消逝,東北沿海平原因為無法有效採用先進科技而逐漸沒落,大量人口移至東南沿海新發展區,成為其工業發展的廉價勞工。

49 區域發展失衡(二) 1970年代巴西政府實施以農業帶動工業的政策,但是為了追求整體成長,各種優惠措施的受益對象,仍為大農場及聖保羅、里約、貝羅奧利松工業三角經濟核心區,進一步強化核心與邊陲的貧富差距,而有「兩個巴西」之說。

50 都市問題 在土地改革政策下,許多傳統佃農因無錢換地而成為無地農人,與大地主之間經常發生激烈的衝突。加上政府的現代化政策加速大農場的機械化,結果造成大量過剩農村勞動力。在過去三、四十年間,農村人口大量移往都市,使得巴西成為如今中南美洲都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80%以上人口居住在都市,並且集中在里約和聖保羅兩大都會區。高失業率和貧窮的違章建築社區,與富裕奢華的華廈所形成的貧富對立,凸顯出嚴重的都市問題。

51 巴西人口密度和大都市分布(1998)

52 兩樣的里約


Download ppt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特色 第二節 阿根廷 第三節 巴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