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2
一、试题分析 从近三年试题来看,基本是一脉相承。
1、试题形式基本平稳,选择题12道,主观题,采用两道必答,一道选答的方式,其中必做的40题中西对比兼顾,41题为开放性试题,选做题为4选1难度适中,较为平和。 2、试题风格基本一致,Ⅰ卷中的材料式选择题,都是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评判、归纳等,形成正确的认识。非选择题所选材料源自古今中外史书典藉,既有文言文,也有现代文,这与往年的试题风格基本一致。学生复习备考也基本上是照此训练,所以试题让学生能有较好的适应感。
3
3、考查标准:延续了历史学科的综合考查标准,从文史知识到基本的历史素养,从基础的史学知识到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从初步的历史认知到史观的考查等,均能很好地覆盖和呈现。 4、考点范围:涵盖3个模块,分布相对均衡
4
26.(2014)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6.(2015)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5
28.(2014)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2015)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6
(2013)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7
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8
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9
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10
2015年历史试题特点 1、命题基本达到科学严谨,设问的关键词比较明确。 2、着眼于基础主干知识,注重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3、试题更突出现实感、开放性,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4、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
11
二、答卷情况及失分原因 选择题得分情况 题号 平均分 难度 题号 平均分 难度 24 2.71 0.68 30 0.94 0.24
题号 平均分 难度 题号 平均分 难度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12
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13
材料题得分情况 题号 平均分 难度
14
选考题:模块选择的重要性 2014年(127156) 题号 人数 平均分 45 56120 7.36 46 19488 6.39
题号 人数 平均分 2015年(119733)
15
失分原因 1、审题不仔细,关键词不注意。 2、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清,时序性混乱。
3、阅读能力欠缺,主题把握偏差,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4、答题时角度单一,缺乏逻辑性,条理不清答非所问。 5、脱离材料,或者对分值不够重视,不能看分答题。
16
审题不清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17
审题不清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18
审题不清 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19
审题不清 32、 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32、 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 比例 78% % %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
审题不清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21
审题不清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材料 表 —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元旦 春节 劳动节 国庆节 星期日 星期六 ——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2
概念模糊,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时序性混乱 40题 雅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41题 节假日变化的历史原因:从鸦片战争答起
23
阅读能力欠缺,主题把握偏差,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例如40题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背景 春秋战国:社会动荡、国家分裂,分封制、井田制瓦解。 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加强中央集权。
24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5
答题时角度单一,缺乏逻辑性,条理不清,答非所问。
40题 孟子“仁者爱人” 苏格拉底:有意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孟子:仁政,反对任用刑法,人性本善,为政以德 问原因,答内容,问背景,答影响
26
三、备考建议 (一)、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二)、加强对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准确解读,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三)、训练答题方法和技巧
27
(一)、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在第一轮复习中采用编年体通史的体例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28
前提 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劳动力、原料、资金、技术、市场 含义 工业革命 过程 进程及发明 扩展 影响/评价
29
欧美代议制 两种政体 统 一 性 主要特点 作 用 多 样 性 一个核心 三项原则 美国:民主共和制 法国:民主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作 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民主共和制 法国:民主共和制 多 样 性 德国:君主立宪制
30
中国古代史 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青铜时代、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
隋唐宋元时期 ——中华文明的高峰 明清时期 ——转型前夜的中华文明
31
(二)加强对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准确解读,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考纲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纲对历史学科能力提出了四项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32
近年来高考命题趋势 1、基本形式是“新材料、新情境” 2、重要考查的内容是主干知识 3、考查能力,突出素养是基本目标
(1)、重视价值观——引导关注社会,命题贴近生活 (2)、紧扣时代主题——隐性考查时政热点,突出历史学科能力 (3)、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大跨度、多视角命题,全面考查综合能力 4、新史观是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5、命题渗透了开放理念
33
1、“新材料、新情境”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1、“新材料、新情境”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纵观近几年高考,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新材料、新情境试题往往是在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得出正确答案。
34
2、主干知识的灵活考查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知识层面的考核内容,即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重要历史概念和某一时间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对京剧的考查;2014年对内阁、三民主义的考查;2015年对工业革命、两级格局的考查等
35
2013江苏历史单科卷 13.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36
2014全国课标Ⅰ卷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37
3、考查能力,突出素养 (1)紧扣时代主题——隐性考查时政热点,突出历史学科能力
热点问题以其蓬勃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召力,颇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新课标高考不回避时政热点但大多偏向于隐性考查时政热点。大多是针对周年性事件、隆重纪念活动、社会热点话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进行考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海洋问题”;2015年的“中西法治问题”、“清政府的养廉银”等等,这就为我们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密切联系时政热点,多角度思考。
38
(2)重视价值观——引导关注社会,命题贴近生活
课程标准在价值观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 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 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渐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 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 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9
重视价值观——引导关注社会,命题贴近生活
近几年的高考,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把历史与现实 有机结合,强调鉴古知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 观和社会价值观,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由于新 课标教材自身结构的变化,由以往的重政治经济史转 向多角度、多层面展现历史的全貌,有关社会生活、 风俗民情、衣食住行等为人们所忽视的问题,高考命 题专家对此表现了极大“兴趣”。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 卷Ⅱ的“爱因斯坦热”;2015年的“节假日的变化”都体 现了关注社会、贴近生活的命题趋向。
40
(3)中外关联——突出综合能力 在文科综合高考模式下,历史试题更加强调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观性试题强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坚持能力立意突出思维的发散性,将探究学习纳入命题之中。同时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试题也不再是简单的专题,而是打破专题而形成的主题,主题围绕某一热点问题展开,强调知识迁移,突出综合能力。例如今年的40题。
41
注意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与比较
42
4、注重新史观——多视角认识历史,以新史观拓展思维空间
新史观是新课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标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新史观日益成为高考历史试题之魂。 高考命题者采用新史观为导向设计试题,其实就是启发考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运用不同方法去认识历史现象,解读各类重大历史事件,有时命题者会将多种史观融入一道试题中。备考复习中应强化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重要史学范式的认知与运用,并加强训练,以提高备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3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44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侧重于考察人类历史以生产力为根本推动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全面的社会变迁。具体内容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城市化、生活方式变化等。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是最核心内容。
45
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46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
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47
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高考考查较多的是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婚姻,习俗等。
48
更新史学观念,学会用新型史观看待历史问题
例1: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 例2:运用多种史观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整体史观)
49
5、命题渗透开放理念 纵观课改区高考历史试题,在践行新课标上可谓各有千秋,尤以试题的多元化、开放性和探究性为其突出特点,从命题立意、选材、试题设问、答案评阅等方面,都尽显“开放”特色。 渗透开放理念类的高考试题,鼓励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归纳、论证历史问题,具有独立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多元化和开放理念。如2014年的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的对比,2015年节假日的变化。
50
中国古代史目录(节选)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一节 五代十国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第四节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第五节 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第六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七节 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与对外经济交流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 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对以上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出理由
51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 “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专栏文章名人梦想录(部分)
郁达夫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林语堂 “我不做梦,希望民治实现,人民可以执行选举、复决、罢免之权,只希望人民之财产生命不致随时被剥夺。” “我不做梦,希望人民有集会结社权,只希望临时开会抗日不被军警干涉。” 章乃器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李宗武 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数军阀所私。使政府为民众全体的政府。” 宋云彬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多种动向,指出其中一种动向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52
大事年表 1945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联合国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1946年 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5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联合国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1946年 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出台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经互会成立 1955年 华约组织建立 年 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 不结盟运动诞生;柏林墙修建 1969年 互联网开始诞生;阿波罗登月成功 1970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人与生物圈计划;绿色和平组织建立 1973年 美国成功进行DNA重组技术试验 1991年 苏联解体,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3年 欧盟诞生 年 世贸组织成立 材料反映了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分析说明。
53
三、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 表格数据类的解题技巧
“三看”:一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设问,阅读表格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看数据的纵横变化,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所学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 “两注意”:一要注意表格所反映的不同历史内容,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等,不能局限于某一角度,注意思维的发散性。二要注意答案要点齐全,点到为止,表述文字不要过多。
54
材料题解题技巧 一看,即看背景材料及设问 二找,即找出设问中的求答项和限制 三思,即思考解题的突破口及方法 四判,判断考查的主要内容
五答,即根据设问逐问作答。在解答方法上要注意简明扼要地归纳叙述,分析说明或综合比较,力求表述清晰准确全面。
55
谢 谢 大 家 预祝2016年高考更创佳绩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