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昌起义谱春秋。 立国行宪废帝制, 有花无果恨悠悠。 江苏省扬州中学 姚娣
2
“辛亥革命”——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梦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3
背景篇:山雨欲来风满楼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步暴露。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怎么样?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步暴露。
4
兴中会的成立 创办时间:1894年 创办地点:檀香山 创办人:孙中山 地位: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5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宋教仁 光复会 蔡元培 1906年 日知会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
6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怎么办?
7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三民主义 ①时间: 1905年 ②地点: ③政治纲领: 日本东京 ④主要领导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⑤机关刊物: ⑥性质: 1905年 日本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孙中山、黄兴 《民报》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8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 简介共进会和文学社;群众斗争:保路运动
9
保路运动 1905年,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民从美国资本家手里收回粤汉铁路,清政府允许三省人民分段集股自造。 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策”,将粤汉、川汉两条主要铁路干线的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四川修筑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10
背景 1.革命的必要性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2.物质基础 清廷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革命的酝酿 (1)组织准备: 组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2)军事准备:组织并发动“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3)思想准备:共进会和文学社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4.有利时机 清政府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武汉清军兵力空虚。
11
武昌起义谱春秋 过程篇: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概况: 攻占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中华民国。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影响 封建旧官僚、立宪派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12
成就篇:立国行宪废帝制
13
1、立国:建立中华民国 成立时间:1912.1.1 定都:南京 国旗:五色旗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 南京临时政府: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法令措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汉 满 蒙 回 藏
14
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化 称呼:“大人”“老爷”—— “先生”“君” 平等 礼节:“叩拜”“作揖”—— “鞠躬”“握手”
服饰:“长袍”“马褂”—— “中山装” 发型:“长辫”—— “短发” 开放 女脚:“缠足”—— “放足” 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化
15
2、行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 1912年3月,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 (2)主要内容: 主权归属: 国民权利: 政治体制:
主权在民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 国民权利: 自由平等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 目的 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根本目的:维护民主共和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3)影响:
16
评价篇:有花无果恨悠悠?
17
材料一: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反对封建统治,政治民主化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移风易俗,革除旧风
19
材料反映当时下层民众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此地的下层人士中,通常谈到孙文博士是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专门名词,认为它只不过是更高头衔的一个委婉的说法 ——英国驻南京领事伟晋颂在致朱尔典的信
20
辛亥革命的意义 性质: 积极性: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社会生活: 移风易俗 消极性: 经验教训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积极性: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上: 政治民主化 经济上: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工业化 思想上: 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文化多元化 社会生活: 移风易俗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消极性: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终导致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双半社会的社会性质 原因:由于民资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彻底反帝主张;没有发动群众;没有自己的军队) 经验教训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21
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1894-1912) 1894 兴中会 1905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1911.4 1911.10.10 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成立(都督、国号?)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1912.3 1912.4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2
辛亥革命知多少? ※考考你: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八年。你知道民国八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 A 1917年 B 1919年 C 1918年
※考考你:下列旗帜,哪个是中华民国建国初的国旗? A B C D ※考考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不正确:推翻的是君主专制政体,而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
23
三民主义 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
24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3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25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26
主权在民 皇权至上君主专制 自由平等 等级制度 君主专制 三权分立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责任内阁制
否定 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皇权至上君主专制 自由平等 否定 等级制度 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否定 君主专制 三权分立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责任内阁制
27
辛亥革命期间各方力量的关系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临时政府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党人 被迫重用 支持 逼宫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军事进攻 政治欺骗 妥协退让 临时政府 施压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党人
28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 ◆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