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内经刺法
2
1、掌握《内经》刺法的分类、操作及适应症。 2、了解《内经》原文的记载。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内经》刺法的分类、操作及适应症。 2、了解《内经》原文的记载。
3
毛刺、半刺:刺激皮肤为主 直针刺:刺激皮肤和肌肉之间 浮刺:刺激肌肉
浅刺法 毛刺、半刺:刺激皮肤为主 直针刺:刺激皮肤和肌肉之间 浮刺:刺激肌肉
4
毛刺 “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 “浮痹于皮肤”是指皮肤麻木不仁或疼痛的病证 即浅刺皮肤腠理以治疗浅表病证的方法
古代镵针和现代皮肤针由此改进而来
5
半刺 “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半刺即浅刺于皮部,急速出针,不损伤肌肉,好象拔去毫毛一样。
其重在宣泄浅表之邪,多用于治疗风邪束表,发热咳喘等与肺脏有关的疾病,及某些皮肤病。皮肤针与本法有直接关系。
6
直针刺 “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即提捏针刺部位的皮肤,然后卧针沿皮直刺而入。
“直针刺”并非指将针垂直于皮肤而刺,而是近代的沿皮刺或横刺之类。多用于治疗浅表病证。
7
浮刺 “浮刺者,傍人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浮”指斜针浅刺 即斜针浅刺入肌肉浅层
治疗肌肉拘急、疼痛、麻木等证。现代的皮内针刺法就是由浮刺法演变来。
8
分刺、合谷刺、输刺(十二刺之一):刺肌肉 关刺、恢刺:刺肌腱 短刺、输刺(五刺之一) :刺骨骼
深刺法 分刺、合谷刺、输刺(十二刺之一):刺肌肉 关刺、恢刺:刺肌腱 短刺、输刺(五刺之一) :刺骨骼
9
“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 “分肉”即皮内近骨之肉与骨相分者。 分刺即针直接刺入深层肌肉。 冶疗邪气深藏分肉的痹证、痿证、软组织损伤者。
10
合谷刺 “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合谷刺即在肌肉丰厚处进针,先刺入深层,退至浅层后向两侧斜刺,形如鸡爪分叉。又“肉之大会为谷”,所以将这种针刺法称为合谷刺。 本法为一针多向深刺,治疗肌肉痹痛等证。
11
“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 “输”即输通之义。即将针垂直刺入深处候气,得气后缓慢退针。 治疗气盛而热的病证
十二刺之输刺 “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 “输”即输通之义。即将针垂直刺入深处候气,得气后缓慢退针。 治疗气盛而热的病证
12
关刺 “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即刺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腱。因为筋会于节,四肢筋肉的尽端都在关节附近,故名关刺。 治疗筋痹证。
13
恢刺 “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恢”即宽缓、舒松之意。指在受损肌腱旁斜刺进针,不断改变针刺方向透刺,并另患者活动关节。 本法有疏通经气、舒缓筋肉之效,治疗筋肉拘挛痹痛。
14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输”即输通之义。 即直入针,直出针,深刺至骨。 治疗骨痹等深部病证。
五刺之输刺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输”即输通之义。 即直入针,直出针,深刺至骨。 治疗骨痹等深部病证。
15
短刺 “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短即接近之意。 即慢慢进针,稍摇动其针而深入,在近骨之处将针上下提插如摩刮骨。
治疗骨痹等深部的病痛。
16
多针刺法 多用于局部针刺 包括傍针刺、齐刺、扬刺
17
傍针刺 “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即在病变中心先直刺一针,再在近旁斜向加刺一针。因其正旁配合而刺,故称为傍针刺。
治疗顽固性痹证。
18
齐刺 “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即正中先刺一针,再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故名齐刺。
这种针法与恢刺不同,恢刺为一穴多刺,或多向刺;齐刺则为傍人两针,并且针尖向正中靠拢,呈三针集合之像,故又称作“三刺”。 治疗范围较小而部位较深的痹痛诸证。
19
扬刺 “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扬,散也。”(张景岳)
即在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其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比较浅而且分散,故称扬刺。 治疗面积较大的痹证。近代的“围刺”,就是由扬刺法演变来的。
20
在浅表部位的络脉或病灶处放血以驱除病邪的方法,与现代三棱针的散刺类似。 包括络刺、赞刺、豹文刺
放血刺法 在浅表部位的络脉或病灶处放血以驱除病邪的方法,与现代三棱针的散刺类似。 包括络刺、赞刺、豹文刺
21
“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 即浅刺体表细小络脉,使之出血。 治疗实证、热证、瘀证。
22
“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即在患处连续多次浅刺放血。 治疗痈肿、丹毒等症,有赞助其消散之功,故称赞刺。
23
豹文刺 “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即以穴位为中心,在其左右前后进行散刺出血。因其针刺出血点多,形如豹文,所以称作豹文刺。 临床多用治红肿热痛等证。
24
选穴类刺法 巨刺 偶刺 阴刺 远道刺 九刺之输刺
25
巨刺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该法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针刺方法。其理论依据在于经脉气血左右交贯。《素问·调经论》曰:“病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26
巨刺 “缪刺”:也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交叉取穴针刺法。《素问·调经论》载“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指邪客于络,未传人经脉,而九候亦未出现异常者,宜采用缪刺法。 区别:巨刺为邪在经脉、宜刺经,取对侧经穴;缪刺为邪在络脉,宜刺络,取对侧瘀血之络脉施术。《素问·调经论》王冰注:“巨刺者,刺经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缪刺者。刺络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27
偶刺 “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本法是以一手按于前心,相当胸部的募穴,一手按其背后,相当于相应的背俞穴,在前后有压痛处进针。这种一前一后,阴阳对偶的针刺法,称为偶刺,又称“阴阳刺”。 现代的俞募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即属偶刺范畴。
28
阴刺 “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阴刺是左右两侧穴位同时针刺,多于治疗寒厥。
因其两侧同刺,治疗阴寒病证,故名“阴刺”。现代的左右配穴法即由此发展而来。
29
远道刺 “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
该法是一种上病下取,循经远道取穴的针刺方法。“府输”是指六腑在三阳经的下合穴,即《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合治内府”之义。 狭义的远道刺指上病下取、六腑病取下合穴治疗。广义的远道刺指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循经取穴法。
30
九刺之输刺 “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俞也。”
本法是一种治疗脏腑病变的针刺方法。脏腑有病,可取相关经脉肘膝以下的荥穴、输穴、背俞穴治疗。正是《灵抠·寿夭刚柔》所说:“病在阴之阴者,取阴之荥输。”《素问·咳论》所载“治藏者,治其俞。”之义。 由于这种针法突出了本输穴和背俞穴的作用,所以称为输刺。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