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07年高考试卷分析 杭州二中 顾 来
2
2006年高考复习 精彩回顾
3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4个作用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高。 (2)分泌: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4)传导: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4
五.免疫应答的特点: 特异性: 有针对性,针对引起反应的物质 回忆性: 当抗原刺激后,一部分产生记忆 细胞,当第二次抗原侵入,它能 缩短增殖时间 放大性:机体免疫系统被抗原刺激后所产生 的免疫应答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扩大
5
既是抗体又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称为“抗体酶”。20世纪80年代Richard Lerrur和Peter Schaltz分别领导各自的小组运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酶活性的抗体,得到了抗体酶。其原理是应用某酶促反应(酶促反应的本质是酶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形成中间产物,从而降低了继续反应所需的能量,使反应加速进行。)的底物类似物做半抗原(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决定簇),结合蛋白质形成人工抗原,再免疫动物,提取能产生相应抗体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再经过筛选获得能够产生抗体酶的杂种细胞。然后通过细胞培养大量制备抗体酶。其过程示意图如下
6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用底物类似物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人工抗原引起动物产生的抗体具有酶的功能?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从小鼠脾脏提取的是a细胞是_______ b细胞是_______。动物细胞的融合可以采用特有的_________来诱导。融合成功后得到的融合细胞有_____种。 (3)融合细胞可以通过放入特定的__________培养基来筛选。C 细胞是____________。 (4)抗体酶既是抗体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那么是否具有酶的其他特性呢?请设计实验探究蔗糖抗体酶是否具有专一性。(蔗糖抗体酶的适宜温度是40℃) 实验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新制备蔗糖抗体酶。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试管,量筒,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等。其他试剂可以自己选择添加(无须制备过程)。(要求步骤简洁,要点明确。) 步骤一:取2只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2mL的蔗糖溶液和2mL的淀粉溶液。 步骤二: 步骤三: 结论:
7
答案(1)用底物类似物做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人工抗原在结构上,由于其抗原决定簇和底物类似,即能与酶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人工抗原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能与该抗原上的抗原决定簇发生特异性结合,所以该抗体也能与底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即能起到催化作用。所以抗体酶具有催化该底物反应的功能。(2)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 骨髓瘤细胞 灭活病毒 3(3)选择 杂交瘤细胞 (4)步骤二:往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的蔗糖抗体酶溶液,然后同时放入温水(40℃)中保温5min。 步骤三:取出试管,各加入2mL班氏试剂或新配置的斐林试剂,轻轻振荡。然后将两只试管沸水浴处理2min步骤四: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根据砖红色沉淀的有无,判断蔗糖抗体酶能否催化淀粉或蔗糖。 结论:如果2只试管都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蔗糖抗体酶能催化水解淀粉和蔗糖,即蔗糖抗体酶没有专一性;如果只有放入蔗糖的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蔗糖抗体酶只能催化水解蔗糖不能催化水解淀粉,即蔗糖抗体酶有专一性。
8
三、实验类 实验设计题是近几年高考必考试题,是一个难点。在光合作用这一部分一定要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同时对“光合作用的发现”中涉及的海尔蒙特的实验、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萨克斯的实验、恩吉尔曼的实验、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的设计原理搞清楚以及打孔(叶片下沉)法、遮盖法、割主叶脉法。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要进一步弄清设计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
9
六.几个概念:抗原、抗体、病毒(禽流感、SARS、HIV)、癌、逆转录、细菌(炭疽杆菌)、菌苗(细菌也可以是支原体、螺旋体)、疫苗(病毒、立克次氏体)、外毒素(细菌的代谢产物)、类毒素(通过物化处理丧失毒性的物质)、活苗(减毒苗)、死苗(物化方法丧失活性,但蛋白质还存在。抗原决定蔟(抗原表面决定其高度特异性的一部分化学基) 七.免疫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转基因工程、PCR、干细胞、器官移植、血型及输血
10
关于基因工程下列操作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鸟枪法”提取目的基因的过程需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两种DNA黏性末端的黏合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 C.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过程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目的基因表达过程要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11
实验设计命题的特点: 1.围绕主题命题: 研究性学习的本身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同理命题又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 2.提供必要的材料: 了解事实,占有材料是研究起点。实验设计命题材料由命题者提供。材料可以多样,有文字、有图象、有图表,提供方式可以显形,也可以隐性,也可以通过其他材料间接地重构和反复。
12
3.重视思维逻辑性 试题提出了对考生能力,尤其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归纳、演绎、分析比较等逻辑方法,并且每一道题往往都要运用多种逻辑方法。 4.让解题过程成为浓缩的研究过程 试题研究重过程、重体验,设计此类试题的目的是让解题过程成为浓缩的研究过程,而不是背诵、默写教材中的某一段文字和再现某一结论的过程。从考试角度该类试题可分三步:阅读、理解、解答。尤其在阅读、思考两个环节下功夫。
13
5.有明显的开放性 表现在问题的选择和对思维的要求上极其在答案上。允许答案多样性,包括观点、内容、表达方式。 观点:言之有理都应于肯定或部分肯定。不以教材观点多样来判断是非 内容多样: 较大问题考生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和层次回答,答案不是唯一 答案形式多样: 既可以提倡个性化表达方式,也可以用图表等方式表示
14
06年高考命题的 六个不变
15
1.立足基础、回归教材、突出主干知识的命题内容不变
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全国各套试卷的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和与将来继续学习、生活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上。试题紧扣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以它作为载体,考查学生能力,体现学科性。试题考查了免疫、细胞工程、生态系统、基因工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等内容(见下表),以考查基础、主干知识为主体,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另外,像06年全国理综Ⅰ第1、3、5和31题⑴、⑵采分点都是教材中的原话,第4、31⑶题考查的也是最基本的知识,体现了回归教材、注意基础的理念
16
又如天津理综卷第2题涉及的两个知识点“过氧化氢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都是中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第5题要求考生对属于免疫系统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的判断,答案在选修教材也有;第6题是通过借助“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种苗的特点”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的分析判断能力。虽说题目所提供的素材新颖,但其涉及到的知识是也没有脱离教材。第7题依托“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这一材料,考查了考生对“导入目的基因”方法的掌握情况,也没有脱离选修教材。
17
06年全国高考各套理综试卷各题知识点分布情况一览表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全国 卷Ⅰ 下丘脑功能 免疫的初次反应再次反应 动物细胞培养 捕食生态 卷Ⅱ 破伤风抗毒素特异性免疫 激素与递质对其他细胞的作用 根瘤菌的生物学特征 根据碱基、氨基酸类型推测病毒核酸类型 北京卷 细胞全能性 夏天晴天光合强度与一天内时间变化的关系 乳酸菌发酵 有丝分裂各期染色体条数的计算 天津卷 菌种选育 激素与氨基酸的作用性质及调节 生态系统的调节 遗传病判断 重庆卷 生态系统食物网 生物新陈代谢 微生物生长繁殖 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转移 四川卷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有关免疫的知识 有丝分裂周期 基因工程技术
18
06年全国高考各套理综试卷各题知识点分布情况一览表
第5题 第6题 第30题 第31题 全国 卷Ⅰ 转基因技术 / 验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实验设计 推测果蝇遗传性状及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 卷Ⅱ 萌发番茄种子子叶的功能 种群数量的变化 血糖的调节 各种玉米的遗传问题 北京卷 生态系统的调查 人工诱变、遗传杂交判断及验证 人体物质代谢及调节 天津卷 ATP的来源及组成 反射弧的传导 植物吸水、矿质离子吸收 微生物生长 重庆卷 脊蛙的反射弧的实验分析 遗传病基因型及概率的推算 用基因工程治疗遗传病 植物组织培养、酶、秋水仙素、生殖及生长素的两重性 四川卷 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用遗传系谱推测各种遗传问题 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机理
19
2. 以实验设计题型为亮点的实验学科特点不变 实验是理科综合的特征,实验设计题型又是生物学科自00年高考设置理综科目以来几乎每年均考的亮点。独立完成实验和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是理综能力测试要求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实验教学,关注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精神,重视探究式学习,教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掌握科学思想和方法、科学态度与精神。近几年实验考题所占分值不断增大,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20
06年理综卷Ⅰ的第30、31题都是实验类考题,对考生的理解、实验探究、获取知识、综合运用、文字表达等能力进行综合考查,要求很高。
试卷继续重视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学会科学观察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从而使学生“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现把有关题目及比分整理如下:
21
06年全国高考实验能力考查试题分布 实验基本技能 解释、分析、验证实验能力 实验的初步探究能力 实验的评价及修正能力 分 值 (百分比)
卷Ⅰ 4 30、31 48(66.7%) 全国卷Ⅱ 5、31⑶⑷ 4、31⑴⑵ 34(47.2%) 北京卷 1、3、29 31、30 60(83.3%) 天津卷 30 31 36(50%) 重庆卷 5、31 27(37.5%) 四川卷 5 27 (37.5) 江苏卷 4、34 11、21、35、39、41 3、40、42 6、9、19 63 (42%) 广东卷 1 12、27、28、31、39 16、17、37、42 47(31.3%) 上海卷 1、15 10、13、16、25、28、32、37、40 6、41 43(28.7%)
22
00年——06年全国高考实验题考查情况一览表 设 问 考查角度 时间 分数 比例 00年 写出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
设 问 考查角度 分数 比例 00年 写出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 通过完成实验步骤考查考生思维的逻辑性 10 12.2% 01年 补充不严密的实验步骤 (生长素极性运输) 补充实验步骤、结果考查考生思维的严谨性 20 28.57% 02年 分析三种镁是必需元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否达到目的 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15 25% 03年 设计小麦品种间、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 脊蛙反射 图解及分析说明 14 23.33 % 04年 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 情景分析说明题 20.83% 05年 有角牛、无角牛杂交实验 分析、预期结果、 得出结论 21 29.17% 06年 光合作用与 呼吸作用实验设计 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并做出分析 22 30.56%
23
3.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思路不变 06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对学生四项能力要求,凸现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如第1、2、3、4、5等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第30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第2、4和31题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⑴ 注重能力立意,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将06年与05年的理科综合试卷进行比较后发现非选择题第30、31题难度有所增加,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而且需要考生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并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这与《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相吻合,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
24
⑵ 用图、表考查考生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06年高考试卷中除文字表述外,对图、表的考查也有体现。如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2题是考查免疫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利用免疫知识分析判断图形。(初次免疫再次免疫)又如第4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及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三种蝌蚪都以浮游生物为食,因此它们是竞争的关系。另外,例如上海卷第36题,首先要求通过分析光照强度与光合速度关系表,绘制坐标曲线;然后再根据所画曲线进行分析与计算。解答本题需要实现表、坐标曲线以及文字信息间的相互转换。江苏卷第34题要求画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图示,第40题则要求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广东卷第42题要求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相应的坐标曲线图。通过图表类的试题,考查了考生获取各种信息,并实现不同表达方式间相互转换的能力,从一个侧面考查了考生的科学素养。全国各种生物考卷中,像天津、四川和重庆等理综卷,图表题都占到了一半以上;江苏、广东和上海卷的非选择题,绝大多数也都是带有图表的。
25
06年全国高考试卷图表题型分布情况一览表 试卷名称 试 题 题 号 全国卷I 2,4 全国卷Ⅱ 30 北京卷 2,29,30,31 天津卷
试 题 题 号 全国卷I 2,4 全国卷Ⅱ 30 北京卷 2,29,30,31 天津卷 1,4,6,30,31 重庆卷 1,5,30,31 四川卷 3,5,30,31 江苏卷 19,21,27,28,29,31,34,35,36,37,39,42 广东卷 3,7,12,15,17,27,28,29,31,33,35,38,39,42 上海卷 9,11,15,16,17,21,23,26,28,30,32,33,34,35,36,37,38,39,40
26
4. 以推理形式为主的试题理科特征不变 推理是理、化、生三门理科学科的共同特征,这类试题要求考生思维具备逻辑性和深刻性,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对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进行判断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近几年来这方面试题例子较多:如04年全国高考卷遗传密码突变推理题、04年北京理综卷实验设计题型中用选言推理方式来对野菊地下茎繁殖实验结果进行预期推测题、04-06年上海卷中的血型推测题、全国每年高考的遗传题等等。 遗传题是生物推理能力的着重体现。近几年来每年在各地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均有一道大题,其命题格式延续至今。如03年理综(新课程卷)第26题 (15分)、04年理综全国卷Ⅰ的第30题(15分)、05年理综全国卷Ⅰ的第31题(21分)以及06年理综全国卷Ⅰ的第31题(20分)都是遗传学大题。其命题思路,随着推理思维的加强,估计近两年保持不变。不仅全国卷如此,其他各地卷也是如此。(见下表)
27
06年全国高考生物试卷非选择题部分考遗传知识情况表
名称 试 卷 题 号 / 试 题分 值 全国 卷I 31题(两种体色果蝇杂交)/ 20 卷Ⅱ 31题(玉米子粒杂交)/ 22 北京卷 30题(诱变育种)/ 18 天津卷 / 重庆卷 30题(人类遗传病)/ 21 四川卷 30题(小猫狗杂交)/ 21 江苏卷 38题(人工动、植物育种)/ 题(基因工程)/8 广东卷 41题(人类遗传病概率计算)/6 上海卷 34题(遗传系谱)/ 题(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8
28
5. 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的拼盘式综合态势不变 06年高考试题的综合性主要还是体现在学科内即不同单元内容的综合,学科间的综合没有涉及,这一特点是符合分科教学的现状的。如06年高考全国卷Ⅰ的选择题第1题是有关下丘脑功能的知识的综合;第3题尽管题干是“动物细胞培养”,第5题把转基因、真核基因编码区、中心法则、细胞全能性等知识集中在一道试题中进行考查;第30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NaHCO3稀溶液的特殊性质;第31题以果蝇一对相对性状为载体,将种群中传递途径、核质遗传确定方法、性状显隐关系确定及基因数量和位置分几个小题进行综合考查,很好地关注了考生的个体差异,虽同样考查的是遗传知识,但比05年的同类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更多、角度更全,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拿到与自己学习水平相当的分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29
6. 以现实问题立意的命题方式不变 06年理科综合试卷选择题的第2题有关初次免疫反应再次免疫反应的问题,第4题中四个池塘放养三种蝌蚪,再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的问题,第5题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转基因羊一题,都是要求学生运用书本相关知识,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以现实问题立意的命题,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关心自然、社会、科技以及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如转基因、细胞工程、 DNA分子杂交、单克隆抗体、生态农业、抗虫棉、粮食的贮存问题、SARS、禽流感、自身免疫病等,了解生物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考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使他们逐步形成对社会、自然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利于降低学生在高考中对新情景材料的陌生感。
30
从06年试题题型上看 命题视角在发生转变
31
总的来说,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高考命题的视角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就其组织结构来看,单纯考查记忆性的题型减少了,以考查能力为主的命题增多了;就命题方式而言,考查单一知识、单一层面的命题减少了,综合性、多层次的命题增多了;就其考查范围而言,在全国理综考试中,知识的覆盖面不再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出发点,也不全部以主干知识为主,更注重的是向以主干知识为中心,辐射式或递进式的变化。这些题的特点是:题型新颖、命题视角独特,解决问题常常打破思维定势,突破陈规。
32
1.知识重组型 这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创新方式。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知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在整体中,各个独立知识点虽有其特定的属性和特征,但作为整体的组成部分受整体制约,要按整体的需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联系和分析,各部分侧重的角度各不相同,因而使试题呈现一定的灵活性。 如06年北京理综第4题: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在将这些细胞转入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33
2.信息转化型 这也是近年来常见的创新方法之一。一般来说,以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为原型,运用信息转换方式,改变原型的面目,如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据、图像或综合形式的信息等。 如06年广东生物第12题: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mg/L)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34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 mg/L, 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 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35
3.实验开放型 生物实验及实验设计在高考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各地高考试题中均对实验及实验设计均有所侧重,实验的题型也在不断更新,增大实验题的开放性。 06年全国高考Ⅰ30、31题,在05年高考中,全国理综Ⅱ“验证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功能”的实验就具有较大开放性。另外,04上海高考题第42题在创新方面也颇具代表性(部分节选)
36
方法一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 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大麦种子结构如图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材料一—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 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 (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 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一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 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使用材料 加入试剂 测定物名称 实验组 对照组
37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 和 。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 和 。 课题一答案: 或 说明:如选淀粉酶为测定物,则应为C和D 如选淀粉 为测定物,则应为A和B。 使用 材料 加入 试剂 测定物名称 实验 组 X ② 淀粉酶/淀粉 对照 ① 使用 材料 加入 试剂 测定物名称 实验 组 Y ① 淀粉酶/淀粉 对照 X
38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即实验设计的方案不是唯一的,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命题的需要,对所需条件进行适当搭配组合,从实验材料、试剂及检测物三个角度综合考虑。给了考生较大的思考空间,不同的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切入,体现对假设—检验多维思维能力的考查。在认知水平上,将识记性质的知识转化为应用性质的知识,使认识水平得以深化,对开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39
4.具体化运用型 如06全国理综Ⅱ第30题(2): (2)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人体在禁食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图。据图描述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②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图中血糖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 ③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___和_____。
40
答案:①禁食初期,血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②来源: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去路:氧化分解;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41
5.逆向思维型 06年天津理综第6题: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
本题的原型如下,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些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单个刺激)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阻止该种递质被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43
6.信息给予型 1.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
06年天津理综第1题: 1.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 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 A.260 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B.260 nm;酵母菌突变数多 C.280 nm;酵母菌存活率高 D.280 nm;酵母菌突变数少 紫外线波长(nm) 存活率(%) 突变数(个) 260 60 50~100 280 100 0~1
44
答案:B。本题是较为简单的信息给予题。题中所给信息与学生所学知识无关联,考生需对提供的信息自行加工、分析,如找出两种波长的紫外线作用特点的差异。在根据试题的要求,即可得出在波长为260 nm时,突变数多,可进行筛选,进行良种选育。
45
二.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
46
1. 从以大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内容为素材向改变平时高考复 习题角度形式再考转变
1. 从以大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内容为素材向改变平时高考复 习题角度形式再考转变 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坚持原创题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回避在历年高考平时复习中长练的经典题,通过重新组合的形式,改变设问角度的形式再考的题型。
47
05年全国高考试卷Ⅱ非选择题30题,从有关激素调节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入手,要求学生阐明实验的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该题设置了从"实验原理是_______."、"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是______"、"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_"
48
2. 开放式试题占一定比分 开放式试题表现在问题的选择、对思维的要求及其答案表达上。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性、答案考生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和层次回答,不唯一,允许多样性。解题观点不以教材观点多样来判断是非,言之有理都应于肯定或部分肯定。表达方式既可以提倡个性化表达方式,也可以用图表等方式表示。
49
又如0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31题最后一个小题,推测果蝇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显隐性及基因的位置,答案也要做多种假设。06年江苏卷第42(B)题、04年北京理综31题等主张多元化、开放式的命题思想均有体现。引入一定量的开放式试题,不仅体现考试改革方向,更重要的是逐渐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鼓励考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50
3.注重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 06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还突出考查了学科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第30题要求完成相关的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的预测,需要300多字的文字叙述;第31题要求以讨论的方式对杂交实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推断,叙述所需的文字量也在300字以上。意味着高考中对表达能力的考核得到了加强。这正与新课改要求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完全吻合,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所取得的结果,都需及时作记录,而这离不开语言文字、图表等表达形式。另外,全国卷Ⅱ第30题的第⑵小题,第31题的第⑴⑵小题,重庆卷第31题的第⑶小题,四川卷第30题的第⑹小题、第31题等,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都需要用较多的文字进行描述。
51
能否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是人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表现。完整准确的表达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而且这些题常常结合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与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也就是说,此类试题综合性地考查了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如果仅靠死记硬背,在面对此类试题时只能束手无策。历来考生卷面答题中,语意不清、词不达意、学科用词不规范现象十分严重,有的还成为失分的重要因素。
52
4. 适度体现新课改要求。 04年全国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进入新课改, 07年开始按新课改要求自主分省命题。为体现新课改“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0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均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科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要求。
53
再次表现在情感态度方面。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新的要求,例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求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又要培养相关的能力,还要养成积极的态度和参与意识。广东省和辽宁省的文理大综合试题的第42小题,要求考生结合"我国科学家针对大米草泛滥,研制出从大米草中提取新型活性多糖技术"等材料,说明对待物种引进的正确态度。
54
07年高考试卷预测
55
1.稳字当头的总格局不变 近几年高考一直在探索改革、力求创新,这种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但高考又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相对稳定有助于提高考生的应试水平,而且对稳定中学教学也有十分重要意义。否则,高中复习与教学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看,大多是保持稳定的。试卷结构上保持不变,分值72分左右。有些内容如光合作用、实验设计、遗传分析也是每年均考的重点。06年我省进入新课改,有关部门正在拟订09年的新高考方案。由此看来,今后两年内较大范围内调整或改变高考试卷命题思路已失去了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预料,07年《考试大纲》除个别小地方作调整之外,不会作大的变动。07、08年全国理综卷仍会坚持“连续、稳定、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仍会保持目前的“稳字当头、稳中求变”的风格。
56
2.选择题部分难度比06年有所上升, 与05年持平 3.开放式试题应设1题为宜
57
4.主干板块中,测试内容的部分重心将有所转移
58
5. 注意新教材相关的实验内容的考核
59
07年考纲的解读
60
(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一)能力要求(有3点变化) 06年:1.理解能力 (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07年:1.理解能力 (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61
07年:3.获取信息的能力 06年:3.获取信息的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 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 方面的内容。 (3)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07年:3.获取信息的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删除了原第(2)点
62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 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 合的运用。(未变)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 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 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 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 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未变)
63
(二)考试范围(有所变化) 原: 九、实验 (3)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现:3.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1.九大板块基本未变。
2.文字叙述上发生变化, 实质内容基本不变的有: 原: 九、实验 (3)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现:3.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原:五、遗传、变异与进化 (3)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现:3.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64
3.对考试内容的说明作了修改的有: (5) ……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说明: 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作要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06年:五、遗传、变异与进化 (5) ……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说明: 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作要求 07年: 5.……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说明: 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作要求
65
4.增加的内容有: 06年:六、生命活动的调节 (7) 免疫 特异性免疫 07年: 7.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06年:八、生物与环境
07年: 7.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06年:八、生物与环境 (2) …… 生物群落的概念 07年: …… 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的结构
66
06年: 八、生物与环境 (4) …… 生物圈的概念 07年: ……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67
1、“理解能力”的第1条,由“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修改为:“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要求有三处变动 1、“理解能力”的第1条,由“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修改为:“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2、“理解能力”部分新增第2条(共3条):“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删除了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第2条:“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68
◆考试范围的变动 1、说明部分,在遗传、变异与进化部分的说明中,明确提出“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做要求。” 但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及物质基础还是要求的. 2、实验部分,修改了一个实验的叙述:由原来的“细胞质流动的观察”更改为“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3、知识条目上,新增了三条:第一条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二条是:“生物群落的结构”,第三条是“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9
◆能力要求提高 在能力要求上,表述更明确,要求更高。如修改的第1条,虽表述的文字减少,但对能力的要求并未降低。再如,增删的内容中,删除“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增加了“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在表述上,由“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更改为“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指向更明确,同时增加了“图解”一词,对能力的要求也更具体,更高。
70
四、 现阶段复习对策
71
一.高三第二轮复习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72
一、重"难"轻"基"的误区 不重视基础题的训练价值,不重视基本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基本观点的形成。将过多的难题交给学生去做,复杂的条件反而容易掩盖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易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境地。结果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学。其实,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
73
二、重"量"轻"质"的误区 只靠大量的习题机械重复地、目的性不强地大剂量训练,常常只能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增加经验的分量,而很难使学生认识结构得到发展。所以对提高能力却是收效甚微的。 当然,题要做,但要有针对性去做题、明确思路、掌握规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若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学习成绩提高的会更快。由此可见,想通过多做习题的办法,而忽视学习方法指导来提高能力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法。
74
三、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误区 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虽然记住了正确的答案,但错误的根源还在,只要题目的条件稍加改变,错误又会重新出现。这种使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经验,只会在复杂的题目中"套思维" ,形成"即使题目再难题目,只要做过的就能模仿做;即使再简单的题目,只要没做过就不会做"的怪现象。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只要学生知道习题的结果远远是不够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去如何分析题目的方法。
75
四、重“片面”而轻“知识网络”的误区 只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练习,而忽视知识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在学生脑中没有构建知识的网络,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散乱,遇到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又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灵活的掌握知识,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76
五、重"知识"而轻"学生心理"的误区 第二轮复习学生身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太大。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指导,往往会造成学生失眠、上课不集中、反应迟钝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备考心理"就显得十分必要。老师除了使学生具有对学习的自信心以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加强锻炼,适当活动;注意营养,合理补充;睡眠充足,精力充沛,使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运行机制,让大脑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否则,复习花费的时间再多,收获也甚微。
77
现阶段生物复习对策
78
1.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现阶段复习首先应掌握以下几种能力 ①能应用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的能力。
②能理解、分析图表、图解,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获取信息,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能力。 ③能解释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④实验能力(包括实验的操作技能、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实验设计等能力。)
79
⑤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⑥表达能力。 ⑦了解并解释重大热点问题的能力。
80
2.要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习惯。 主要指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运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思维方法指导着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思维方法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81
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1)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高考不再是简单知识的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为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分别加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结合起来成为整体加以思考的方法。如关于染色体的知识,它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复习时就要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综合起来。
82
分析 把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通过逻辑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关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分析。一个复杂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时,要弄清所给问题中的问题情境,产生的原因与条件,这是解决生物问题的钥匙。
83
1.把一个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从而使问题缩小,思考起来比较集中,解决问题变得容易;
(1)逐步接近法 所谓逐步接近法就是经过简单的步骤来解答难题。具体的思维程序和基本技巧是: 1.把一个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从而使问题缩小,思考起来比较集中,解决问题变得容易; 2.耐心地一次研究一个问题或一个侧面,通过其中的逻辑关系,找到需要的答案;
84
(2) 图表解析法 借助图表使问题变得明朗化、具体化、形象化
例题:一对夫妇,男性为色盲患者,女性表现为正常,生了一个既患色盲又患白化病的女儿,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多大? 思考方法: 根据题目要求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 P患=P白化+ P色盲一P白化×P色盲这是一个数学集合问题。 解这类题目只要绘出图解,很直观,一目了然,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题目抽象的内在联系清晰形象地表达出来,非常有利于分析和思考。(如图) P色盲 P白化
85
一个图表所包含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常常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表示出要用许多文字才能说清楚的问题。因此图表越是简洁清楚,越能帮助你思考,越有利于迅速地解决问题。
86
(3)分割限定法 分割限定法是一种将问题缩小到最低限度的技巧,即通过某些简化的推论或者直接抛开无关因素、不可能的因素以及方向,来缩小问题的范围,就像放一个篱笆在问题的周围,使它同无关因素隔开,使其范围得到限定,问题的解答自然变得更加清晰和容易,从而也增强了你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87
例题 在对癌症的研究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1911年,年仅30岁的劳斯研究一种鸡的肉瘤(恶性肿瘤生长在结缔组织中称为肉瘤,而生长在上皮组织中称肿瘤)作了下面的实验:他把鸡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一种特别的“筛子”过滤,这种过滤装置连最小的细菌也通不过去。然后把滤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任何生物。他把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是什么导致鸡产生了肉瘤呢?请你帮劳斯思考一下,并且想一想,还有什么比细菌这类原核生物更简单更微小的生物有可能通过那种“筛子”呢?实际上劳斯当时就想到了,并且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独特的观点。 根据以上内容,你推测劳斯当时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这个观点为以后细胞癌变的哪一种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某种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
88
[解析] 关键词是把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说明连细菌都通不过的滤液中存在着致癌因子。接着再想这个致癌因子是什么生物呢?就找到题目中比细菌体积都小并且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生物体是什么?马上就想到是病毒!这样分割限定,缩小分析范围就捕捉了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是正确答题的关键。该题目的其他材料均是背景材料。
89
(4)系列连环法 系列连环法是一种将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可能性、各个因素、不同方案按一定规则或内在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方法。
90
重新表述法就是在解题时以你自己的语言或表达方式将问题或中间结论加以重新描述,使你对问题理解得更清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结论就容易得到。
(5)重新表述法 重新表述法就是在解题时以你自己的语言或表达方式将问题或中间结论加以重新描述,使你对问题理解得更清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结论就容易得到。
91
2.重新表述还有几个重要方法:①换词或句子。②通过比较归纳把握住原题的真正含义。③将原题的题义展开,分成几部分,以便分步骤解答。④将几个意思合并为一个意思,得出题目的要求。
3.总之,要使问题简单化,使题意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找到解题方法和找到简易的解题方法。 4.解题过程分为理解题意和解题两个阶段。重新表述法适用于这两个阶段,乃至解题过程的始终,并反复使用。 5.重新表述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技巧,并综合运用想象、直觉及创造思维等心理过程,在思考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对题意进行分析和思考,获取新的思考方向。
92
充分列举法就是在寻求答案时,简明而无遗漏地列举出各种方案、各种可能性、各种情况、组合或安排等,加以考虑,判断出最佳方案,或达到充分的水平
(6)充分列举法 充分列举法就是在寻求答案时,简明而无遗漏地列举出各种方案、各种可能性、各种情况、组合或安排等,加以考虑,判断出最佳方案,或达到充分的水平
93
2. 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包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两条途径,归类可采用科学归类法和实用归类法。
94
高考遗传简答题的解题思路与策略
95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演绎推理解题最常见的方法把题目中给定的已知条件及书本中的相关概念、原理与要推出的结论分为三部分。其中书本中所学相关知识是大前提,题目中给定条件(特定情况)是小前提,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已知的判断,结论则是根据大、小前提,推断出的一个新产生的判断。
96
遗传简答题解题基本思路框架 原理 条 件 结果 何为显性何为隐性 如是核遗传,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遗传 核或质遗传 纯合体或杂合体
母本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父本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几对相对性状 子代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条 件 原理 结果 已知 未知 运用遗传的基本原理 关键
97
条件、原理与结果这三者可形成如下的逻辑关系:
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推理的基础,必须是真实的,始终不能对试题所陈述的事实的正误抱有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去寻找答案。 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给定的范围。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试题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条件相符,否则就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小前提 题目中给定条件 条件 结 论 大前提 书本中所学相关原理
98
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I ,Ⅲ ,Ⅲ11 ____ (2)写出Ⅲ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 。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Ⅲ8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 。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⑴AaXbY;aaXbXb;AAXBY或AaXBY。⑵AXB、AXb、aXB、aXb。⑶1/3;7/24;1/200。⑷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99
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100
(一)直选法 【例1】(2002年上海高考题)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 ) 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和提出来的问题以及已学的知识,可直接得出答案。这是选择题中常用的方法。 【例1】(2002年上海高考题)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 ) 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101
(二)排除法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先把不正确的选项排除。一般来说,组合答案的题目多采用这种方法。
【例2】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A.基因突变和和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02
(三)比较法 对于相似性特别强的选项要充分比较,通过题干中的条件或已知的知识进行分析,以确定答案。该种方法一般常和其它方法混用。
【例3】一种细菌的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 ) A.约360个氨基酸 B.整120个氨基酸 C.约1080个氨基酸 D.少于120个氨基酸
103
(四)求同求异法 即对题目中所给的4个选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3个选项的某些共同特征(或某一个选项不同于其它3个选项的特征),即可得出答案。
【例4】大气中的N2,经过固氮后形成的化合物中,哪一组化合物被植物体吸收后直接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 A.NH3和NO3- B.NH4+和NO2- C.NH4+和NH3 D.NO3-和NO2-
104
(五)逆向思维法 即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话,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先求相对立的一种情况,然后再利用所求的数据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例5】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 A.1/4 B.3/8 C.5/8 D.3/4
105
(六)图解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可以借助图解来辅助解答。
【例6】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 A.12 B.24 C.18 D.30
106
(七)逆推法 即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反推出结果。 【例7】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 A.受精卵 B.受精极核 C.胚珠 D.胚囊
107
(八)代入法 把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再结合题干中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若结果与题干中的相关条件相符,即为正确答案。
【例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是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和“X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X个体”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 Bbcc D.bbcc
108
(九)假设法 先假设某种情况正确,结合题干中的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如果行得通,说明假设正确,否则另一种情况是正确的。
【例9】现有世代连续的两管果蝇,甲管中全部是长翅(V)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果蝇,又有残翅(v)果蝇,两管中的世代关系可用一次交配实验鉴别之。最佳交配组是( ) A.甲管中长翅果蝇自交繁殖 B.乙管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 C.两管中全部长翅果蝇互交 D.乙管中全部长翅果蝇近亲交配
109
(十)化简法 把题干中比较复杂的信息简化处理。
【例10】用糊粉层红色的玉米(prpr)作母本,紫色的玉米(PrPr)作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母本果穗上所结籽粒应完全为紫色籽粒(Prpr),但在对多个杂种F1果穗上的647102粒籽粒的观察中发现了7粒淡红色的籽粒,导致这种遗传性状表现的最大可能性是( ) A.父本花粉中Pr中混有母本花粉Pr B.个别是父本花粉的Pr基因突变为pr C.个别母本卵细胞的pr基因突变不Pr D.不同环境条件下的Prpr的表现型不同
110
2.复习时要突出主干知识、重点内容。 主干知识、重点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免疫、细胞工程等等。对这些主干知识、重点内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要力求让学生做到知识点、能力点、薄弱点、应用点和考查点心中有数,那种不分主次泛泛复习以及题海泛滥,无疑都是有害的。
111
3.回归教材,夯实双基,抓好学科内综合。 尽管生物高考的能力要求不一定要遵循课本内涉及到的层次,可以大大超越课本,但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应清醒认识到能力尽管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离开了基础知识这一载体,学科所贯彻的各种思维方法的形成将失去抓手,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体系是综合能力的基础与载体,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是具有广泛的迁移性,越能体现科学素质倾向。另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是判断、推理的材料,故注重能力和创新培养就不能不突出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双基”,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也不可能灵活应用“双基”知识去解决问题。
112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把握好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对相关知识进行横向拓宽,纵向加深。纵向着重在“理解”,横向着重是“渗透”。其中复习的重点是“理解”,难点是“渗透”。理解应是有层次、有序的,渗透应是有意识、有机的。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要进行提练、梳理、归类、对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重要的要领、规律、原理、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使知识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复习中要立足教材,以专题形式进行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回归基础,回归课本,突出主干内容,抓好学科内综合,通过分类、整理、综合,构建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113
a.图文结合法(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b.热点归纳法(如生物技术进展)、 c.树形拓展法(如生物圈)、
构建生物知识网络的方法有以下9种: a.图文结合法(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b.热点归纳法(如生物技术进展)、 c.树形拓展法(如生物圈)、 d.流水线法(如有机物的代谢)、 e.层层展开法(如染色体概念)、 f.列表比较法(如四种育种方法)、 g.关键词辐射法(如水专题)、 h.章节互连法(如遗传与变异)、 i.检索表法(如遗传病的判断)。 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同样的知识内容,可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人与生物圈部分的知识,我们既可以用树形法构建成知识网络,也可以用热点归纳法构建生态农业知识网络。要形成构建知识网络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构建出各种可以运用的知识网络。
114
4.重视实验能力培养 在复习中要学生在给定情境中,通过分析、判断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或课题,能对探究结果等提出恰当的假设,能设计简单探究课题的方案,能运用比较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方法对探究方案、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准确地表述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115
实验设计的解题基本程序及注意事项
116
1、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了解题目要求: (2)明确实验目的原理: (3)确定实验思路: (4)设计实验步骤:
(5)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6)分析得出结论:
117
用琼脂培养基培养微生物,它在加热后呈溶胶状态,在室温下又呈半透明的凝胶状态。在凝胶状态下其表面及内部不同部位可生长大量的不同代谢类型的肉眼可见的细菌菌落。请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定某种细菌异化作用类型。 一、材料用具:某细菌种、含琼脂培养基试管2支,无菌接种设备,恒温箱,水浴锅 二、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会有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鉴定.
118
可从以下六个步骤来确定解题的顺序及思路:
1.了解题目要求—2.明确实验目的— 3.分析实验原理—4.确定实验思路— 5.设计实验步骤—6.分析实验结果
119
答案 步骤:(1)将2支琼脂培养基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溶化。(2)待培养基冷却至凝固前,用无菌接种设备将某细菌接种于一试管培养基中,搓动试管,使细菌均匀混于培养基内,另一支试管不接种作对照。(3)将恒温箱内调至适宜的温度,等琼脂凝固后,将两试管置于恒温箱内培养,每天观察培养基的菌落并记录,连续观察几天,直至结果清晰为止。
120
讨论:(1)若某细菌菌落只生长在培养基表面,则其为好氧性细菌。(2)若某细菌菌落只生长在培养基底部,则其为厌氧性细菌。(3)若表面及内部培养基都有菌落生长,则其为兼性厌氧性细菌。(4)对照管若无菌落出现,说明培养基灭菌和无菌操作合乎要求;若对照管有菌落出现,则说明培养基灭菌或无菌操作不合要求整个实验应该重做。
121
2.高考实验题的演变: 实验设计(对比) 实验评价与实验预测 实验结果分析 多样化 育种程序 结果预测的多样性 实验结果的多种表达 生态调查 多个对照组与多个实验组
122
3.如何解答实验设计这一类型的试题: 1.确定原理: 2.选择材料: 3.控制变量: 4.分析结果:
123
4. 解实验题的基本模式 (1).分组:根据实验要求和材料,有的实验只分2组,有的实验分3组,也有的实验分若干组。各组材料量要相同。如观察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类实验中,每组要取符合统计要求的一定量(如10、20、30粒),一定不要每组一粒种子。并给每组编号等。 (2).做对照处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改变一种实验变量,其他条件一定相同。
124
(3).再做相同的处理:如在同一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或都恒温或水浴加热等。
(4).观察现象或实验结果:仔细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5).得出结论: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的差异,因此实验结果的不同一定是由唯一的这个条件差异引起的。如果是验证性实验,结论就在题目中;如果是探索性实验,结论一般要分情况讨论,结果至少有2种或2种以上的可能。
125
5、运用实验设计四个原则表达时应注意事项:
(1)对比的原则: 注意点: ①分组时要“编号” ②实验处理时用“适量” “等量”等词 (2)单一变量的原则: 注意点: ①用单因子对比研究其余因子均需进行不变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同条件控制 ② 实验探究过程中涉及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要让学生明确自变量的基本条件必须是可以操作的,因变量必须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无关变量应是可以控制的,而且这种可操作、可观察或测量、可控制必须是在试题特定的条件与要求下的。 ③会用“适宜条件” “培养一段时间”进行观察(或测量)
126
(3)随机化原则: 1.掌握调查取样的方法: ① 动物----标志重捕法 ② 植物----样方法 注意用“随机”一词 (4)重复性原则: 实验材料数量上“多个”来实施重复 小型易取材料(例种子)数量上常各取30个符合统计要求
127
(1)对“探究性实验”(结果不能确定的实验)的预测:
6、高考中实验设计的限制条件: (1).用试题中所给的实验材料和器材,并充分使用 (2).用书上介绍过的常用方法或相似方法 7、实验结果预测的两个原则 (1)对“探究性实验”(结果不能确定的实验)的预测: ①.一般需作正、反、中间状态三方面的预测 ②.注意点:会用“无显著差异”一词 (2)对“验证性实验”(结果可确定的实验) (如:课本上已学知识的验证实验)的预测: 一般作与课本相关知识点相符的预测 8、实验分析的注意点 (1).充分使用试题中所给的数据和已知条件(包括隐含的) (2).用书上学过的理论作解释 (3).会用图表进行表达(尤其是曲线图和柱形图) 9、实验评价的注意点 (1).不必推翻原方案 (2).先指错,再改错
128
例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索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设计:
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129
(一)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传代培养,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1.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脏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脏细胞核质分离。 。 4.取2只培养瓶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 。 (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
130
3.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
【解析】本题是探索性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实验变量的确定及施加,联系细胞工程中“核移植”等相关知识可受到启发:即通过核质重组的方法来施加变量并相互对照。本实验结果最可能的三种情况很容易预测,实验结论则分别是该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或存在于细胞质中或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答案】(一)实验方案: 3.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 5.分别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依次加入甲、乙两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 6.分别观察甲、乙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 (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若甲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2.若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3.若甲、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131
探究式的结果思维方式,是一种假言推理的思维方式.即通过假说的方法作为大前提,以直言判断作为小前提来推出结论的一种推理形式。是运用已知的事实或规律,对未知的事物规律性所作的假定性说明。在日常用语中假言推理的常用词是:“如果……就….., 假如……则……,只有……才….等等。
132
4.强化训练、多思善问、注重表达 现阶段能力提高可以通过强化训练,通过潜移默化,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现阶段强化能力的训练,应该以做中等难度题为主,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提高解题速度。应当检查自己是否具有适应高考的题型、题量以及审题、分析题意等各种能力,另外要提高解题质量,善于归纳总结,想一想该题用了哪些概念、原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属于哪一类?彼此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经过比较,以少胜多。抓住了代表性,就可以以一当十。 现阶段的训练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有时要用到整本书各个章节。解这类试题,必须站在知识的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对一些一时想不通的问题,鼓励学生要问,问老师,问同学,千万不要轻易放过。
133
应该注意的是,通过注重穿插专题和题组的概念图类题的表达,突出“一例多问”,对呈现的同一实例材料从多角度设问,在形式和考查目标上体现了综合性和开放性,预示着对学生表达能力考查的多元化,也表明拓宽了信息转化能力考查的渠道。要求考生能将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表达。其实,选择题中出现的对各种现象、原理等的解释、分析和判断等也包含着对表达能力的检测。
134
回答下面的(1)~(2)题:(1)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根据图解回答:
①控制酶2和酶3合成的基因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引起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的白化病。但是,如果仅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却不会引起白化病,原因可能是 。 ②E过程是 作用,除了产生苯丙酮酸外,还会产生 。 ③当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后,人的血液中 的含量将会增加,损害大脑,形成苯丙酮尿症。 ④已知控制酶1的基因和控制酶2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控制酶3的基因都正常),如果一对正常的夫妻,生下了一个白化且有苯丙酮尿症的女儿,那么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表现型完全正常的几率是 ;完全正常且不会使后代致病的几率是 。
135
⑤碘和酪氨酸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加工、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没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之处: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 。
136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 。
10 5 15 B C A 第二次注射 时间(天) 甲状腺的放射量 (相对量) 甲 第二次注射 时间(天) A B C 甲状腺的放射量 (相对量) 乙 第二次注射 甲状腺的放射量 (相对量) 15 10 5 C 15 B A 时间(天) 第二次注射 甲状腺的放射量 (相对量) 丙
137
(4)若将C组其中一只兔子的甲状腺切除,并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则该兔子血液中甲状腺含量的变化如下图(A)所示。请在下图(B)中用虚线画出 1~5周内促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 注射甲状 腺激素 3 甲状腺激素 5 1 10 15 血液中激素浓度(相对值) 切除甲 状腺 周 A 切除甲 状腺 周 5 3 10 15 血液中激素浓度(相对值) 促甲状 腺激素 B
138
5.分析失误、查漏补缺 现阶段还应该把复习重点放在分析失误、查漏补缺上。查漏补缺的目的是找出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方法是对照自己平时练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知识、思维和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行查漏补缺。自己缺什么,要想方设法补上什么。特别要重视在“双基”知识方面存在的缺漏,增加知识的覆盖面。应该小结归纳一些易忘、易错、易疏忽、不易理解的知识以及考前应重点掌握的生物学核心知识。还应该把自己原来做过的各类试卷中错误的部分装订成差错本,复习时仔细看看,边看边思考,找出易错的知识和原因;检查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有无知识上的漏洞;检查是否能够活用知识,有无临场应变的能力及检查自己对前期所犯的错误有没有真正弄懂,错误有没有重犯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139
谢 谢!
140
1.文字简答题解题思路及表达: 常见的题型有:原因分析、寻找事实与理论的结合点、实验设计等方面。 解这类题的规律一般的思路是: ① 寻找并亮出理论依据 ② 寻找事实与理论的结合点 要求扣住要点,阐明理由,得出结论。 ③ 表达时语言准确,逻辑性强,能切中要害,分清主次。若实在难以把握或舍取,可通过编号把相关要点逐点列出。
141
2.信息给予题: 特点:信息新、阅读量大,信息隐蔽性强。 解这类题目关键是:看你会不会摘取、重组和加工材料中的信息。 解题规律:由于这类题所给材料长、内容陌生。若从上到下逐字逐句读完则不仅费力,主次不分而且云里雾里前看后忘,因此按以下规律做: ① 先看问题后读正文,做到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划出。每一个信息不一定都有用,有时是虚设,要学会舍取,评价信息。 ② 针对问题全力寻找突破口。阅读新信息后,看是否能直接解题。若不能,要默默思索建立已有知识和解题所需知识间的衔接桥梁。 ③ 由点到面,扩大成果。每个信息给予题一般会提出若干个问题,它们彼此之间或许是平行的,或许是连环式的。要弄清题与题间关系,逐步攻克。 ④ 复查 结果和信息之间有无矛盾,表达是否符合题意及一般规律。
142
3读图识图题: 解题规律:对于曲线、表格题中的已知条件一般包含在文字叙述、曲线图像的变化、表格中的数字中,题目一般巧妙地将信息隐藏在图表中而不会太明显。解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求按以下规律去找: ①根据题目要求倒过来思考即先考虑要求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必须已知哪些条件 ②再从图形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取所需要的信息,从中找出所需的已知条件 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曲线图表把生物概念、规律表达出来,就易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联想,能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核心与要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把握统一连贯的生物知识图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