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 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问题;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4 (1)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 主观条件:当时理论界普遍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
客观条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5 (2)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等。

6 (3)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A、通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抑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 C、实现了较为公平的分配,使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

7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4)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些弊端的存在影响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妨碍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

8 2、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 5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程中,毛泽东、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对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根本问题,提出探索起点上的最初构想。

9 毛泽东提出了六个新论点 第一,突破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论。 第三,十大关系论。
第四,中国新经济政策论。 第五,经济建设和人民内部矛盾主题论。 第六,双百方针和新型民主新论。

10 刘少奇的新三论 第一,重心转变论——社会主义时期基本矛盾与工作重心转变。 第二,扩大民主论——社会主义时期新型民主不断扩大。
第三,必要补充论——以私人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的必要补充、以自由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必要补充。

11 陈云的三个新思想 第一,“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新型体制论。 第二,搞活市场论。 第三,反对急于求成的冒进倾向的国力论。

12 邓小平的六个闪光思想 第一,经济建设重心论。 第二,反对官僚主义论。 第三,反对个人崇拜论。 第四,发展民主论。 第五,人民监督论。
第六,制度决定论。

1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形成和发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4 第一阶段(1979-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为开端,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本原则。打破了计划经济一统的局面。

15 第二阶段(1984-1987年),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16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提计划经济为主。

17 第三阶段(1992-1993年),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2年,邓小平提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8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也有不足和缺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20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实现了思想上的革命。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实现了理论上的革命。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实现了体制上的革命。

2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框架 (可简称为两大体系三大制度 )
第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二,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三,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指通过市场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
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是指通过市场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

23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关系市场化 企业行为自主化 相同点 宏观调控间接化 经营管理法制化 保障制度社会化

24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制基础不同 分配制度不同 区别点 宏观调控的优势不同 实现的最终目标不同

25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奋斗目标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

2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8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 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1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9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30 2、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31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2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33 (三)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方面,就其经济性质来说是有区别的:
一方面,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另一方面,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但它们与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

34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 主体地位

35 (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6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行使共同所有权或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

37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8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9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 公有资产占优势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质的提高

40 从1998—2006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工业企业的户数,占全国工业企业的比重从39%下降到8.3%;
2006年国有大型企业的户数,只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3%,但是,总资产额36%、主营业务收入62%、实现利润所占比重达到了63%。 从2002—2007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7万亿增加到15万亿。 中央企业户数占全部企业的25%,而资产总额却占到75%,实现利润80%。

41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如军工、印钞等;自然垄断的行业,如电讯、铁路、电力、煤气、自来水等;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城市交通、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保险等;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如大油田、大矿山、大石化、重要电子企业、重要国家实验室等。

42 3.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国有经济对其它经济形式的影响力、渗透力、带动力,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
  3.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国有经济对其它经济形式的影响力、渗透力、带动力,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 充满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3’07”—5’27”

43 4、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的区分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多样的。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44 财产的所有者是谁? 公有制的实现的四个层次 后三个层次都是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二层占有权 第一层所有权
  财产具体由谁占有并对企业行使出资人的职能   出资人采取什么样的财产组织方式   采取怎样的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后三个层次都是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四层经营权 第三层使用权

45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46 股份制不能笼统地说公有还是私有 判断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股份制用得好,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47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实行股份制。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实行股份制。      (摘自中共中央“十五”《建议》)

48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有利于: 实现政企分开; 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
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49 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征于一身的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以股份制方式建立企业产权制度,并按照股份和合作的原则建立企业分配制度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50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1 个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中外合资 外资经济   中外合作 外商独资  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部分)

52 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1、企业生产资料归私人支配,由私人管理决策; 2、除个体经济外,一般都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3、依法纳税后,企业经营成果归企业自主支配。

5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 1、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54 2、对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55 非公有制经济能够适应 市场经济的规则成长 1992年以来,私营、个体企业年均净增就业岗位600万个,占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3/4,吸纳了国企下岗职工的65%。 截止到2007年,中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近600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超过9万亿元,从业人员达7100万人。

56 3、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57 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坚持公有制为 主体,促进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江泽民 视频:破冰 民营历程44’

58 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将来会不会出现两种不同所有制的地位互换呢?

59 可以从两点看: 一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向十分明确。 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二是改革将使公有制经济焕发生机和活力。形成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在竞争中会更加巩固,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更快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6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61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什么是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即劳动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62 2、按劳分配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物质条件 前提条件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

63 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3、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怎样体现的?  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

64 4.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它直接关系着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按劳分配两个“主体”地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

65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66 生产要素 非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 货币资本 劳动力 技 术 信 息 房地产 生产资料

67 2、按生产要素参与贡献分配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社会主义生产力结构决定的。

68 3.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 (1)劳动者自劳自得(个体劳动者) (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里的工人) 劳动要素
(3)按资产分配(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 (4)按经营分配(农村家庭经营者、个体经济、私人企业主、“三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公有企业的承包者) (5) 按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包括凭借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或入股、信息咨询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管理知 识要素

69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我国原有经济制度的弊端是平均主义,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样,这实际上是鼓励落后,它的后果非常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0 1、正确认识“先富”与 “共富”的关系 (1)“先富”正确内涵 先富的条件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71 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依据是什么?

7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收入方面是存在差别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别的扩大,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一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二是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四是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不同产业的差别,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不同。

73 (2)正确认识“先富”与 “共富”的关系 邓小平提出 “两个大局”的思想,是处理“先富”与“共富” 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

74 示范作用。 (2)先富起来的多交税,国家通过 转移支付办法,帮助落后地区。 (3)先富起来的对口支援落后地区。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共同富裕 (1)先富起来的对后富的可以产生 示范作用。 (2)先富起来的多交税,国家通过 转移支付办法,帮助落后地区。 (3)先富起来的对口支援落后地区。

75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1)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和适当扩大,但并不是差距越大越好。
(2)由于实行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

76 (3)要防止两极分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
共同富裕 公平 基础 保证 目标 效率

77 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 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二是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三是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四是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五是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78 分配公平的标准是什么? 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应看分配与劳动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是否相称,贡献多则收入多,反之则收入少;
在再分配中,主要应看政府是否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社会福利等手段对分配进行必要的调节; 在第三次分配中,主要应看高收入群体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拿出部分财富帮助困难群体。

79 当前分配不公问题产生的原因: 社会历史的原因。 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原因。 相关政策不完善的原因。 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

80 党的十四大以来,针对分配领域中的问题,改革政策有三阶段发展:
一是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三是注重社会效率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

81 (4)要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加强市场管理 加强税收

82 如何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1.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一是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二是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三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83 2.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一是加大对高收入者的个税征收力度。 二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三是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五是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84 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 二是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 三是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85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86 社会保险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

87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 --核心 社会救助 --最低层次 社会福利 --最高层次 社会优抚安置-- 特殊构成部分
社会保险 --核心 社会救助 --最低层次 社会福利 --最高层次 社会优抚安置-- 特殊构成部分 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市场构成

88 社 会 保 险 患病职工生活的医疗保险 失业者生活的失业保险 退休者生活的养老保险 工伤致残职工生活的工伤保险 女职工生育期间生活的生育保险
(面向工资劳动者)

89 无依无靠的绝对贫困者的生活 天灾人祸使生活陷于拮据的人 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 (面向贫者)

90 集 体 福 利 设 施 生 活 补 贴 和 津 贴 财 政 补 贴 居 民 住 房 公 共 卫 生 设 施 (面向全体居民)

91 退伍军人生活保障 烈 属 抚 恤 现役军人及家属优待 退伍军人就业安置 (面向军人及军烈属)

9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用: 第一,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二,是体现社会公平和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一个措施。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

93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 突出问题是——覆盖范围窄、制 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
目前我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 点是——确保发放、扩大覆盖、 完善制度。

94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以及社会互助、社区服务和个人储蓄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当前改革的重点 (1)养 老 保 险 (2)失 业 保 险 (3)医 疗 保 险

95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96 1、为什么要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第二,是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 第三,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97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不是简单的字序调整,而是发展观的转变、政绩观的转变,就是要让“快”服从“好”,坚持“好”中求“快”。

98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 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99 二、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型国家的含义 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神奇的小轿车

100 2.中国制定15年的科技发展目标 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10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02 3、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1)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2)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大力发展教育,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

103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104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新概念,它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等各方面。

105 2、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十七大提出“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106 “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07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扩大国内需求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在农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应紧紧围绕惠农富农来进行。

108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

109 2.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110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视频:华西村16’35

111 五、统筹区域发展 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发展不平衡9’30

112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
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 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

113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一是自然原因。 二是历史原因。 三是政策原因。 四是体制原因。

114 中国 三大特点 两种制度 一个中国 四个世界 四种社会

115 两种制度 ——城乡分割的两种社会制度; 四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指已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地区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2.2%; 第二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2% ; 第三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 ,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0%; 第四世界是相当于世界的低收入的水平的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的一半。 四种社会: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服务社会 、知识社会 。

116 中国东西部发展存在三大特点 1.三大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知识发展差距。
2.投资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无形资本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于自然资源开发、物质资本和有形资本的收益。 3.不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

117 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东西部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领导,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十大关系。 (2)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制定了“三步走”战略,提出了“两个大局”设想。

118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中央集体,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4)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119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20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121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的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122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的现实意义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第二,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23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1)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2)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124 中国环境问题令人瞩目 酸 雨 温室效应 土地沙漠化 森林面积 水资源危机 水土流失 工业垃圾、生活垃圾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25

126

127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措施 (1)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28 (2)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 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129 (3)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130

131 思 考 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132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133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是主义恶虎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4 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爱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Download pp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