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一、人类正常染色体 二、染色体畸变 三、染色体病 数目畸变 结构畸变 常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一、人类正常染色体 二、染色体畸变 三、染色体病 数目畸变 结构畸变 常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第四章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一、人类正常染色体 二、染色体畸变 三、染色体病 数目畸变 结构畸变 常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4 人类正常染色体

5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研究的常用技术 一、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1、人类外周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采血→接种→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收集细胞→ 低渗→固定→制片→染色→观察 2、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抽羊水最佳时间妊娠16—20周 3、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6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形态与核型特征 一、人体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形态 染色单体 随体 常染色质区 短臂(p) 主缢痕(初级缢痕) 长臂(q)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形态与核型特征 一、人体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形态 染色单体 随体 常染色质区 短臂(p) 主缢痕(初级缢痕) 长臂(q) 次缢痕 异染色质区

7 3、染色体的三种形态: 近端部 中部 1/2~5/8 5/8~7/8 7/8 —— 末端处 中央着丝粒 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 染色体
亚中部 中部 1/2~5/8 5/8~7/8 7/8 —— 末端处 中央着丝粒 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 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 染色体

8 二、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丹佛体制:1960年,在美国Denver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细胞遗传学会议,讨论并确定正常人有丝分裂染色体的标准命名体制。 根据Denver体制,按相对长度、臂率和着丝粒指数把人类46条染色体分为23对,7个组。其中1~22对为男女共有,称为常染色体(autosome),另一对与性别有关,在组成上男女有所不同,称为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XX代表女性,XY代表男性。

9 核型(Karyotype): 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 染色体即构成 其核型。
核型式的描述: 第一部分为染色体总数 第二部分为性染色体组成,两者之间用“,”隔开。 正常女性: 46,XX 正常男性:46,XY 异常核型的描述除包括以上两部分外,还包括畸变情况, 也是用“,”与前面部分隔开。 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全套染色体按照Denver体制配对、排列后,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的异同,称为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

10

11 正常女性:46,XX 正常男性:46,XY

12 (二)染色体显带与显带核型的识别 1968年,瑞典细胞化学家Caspersson
1、带型(banding pattern):应用显带技术,将人类24种染色体显示出的各自特异的带纹。 Q带:氮芥喹吖因(QM) G带:胰酶+Giemsa R带:经盐处理的标本+Giemsa 反带。研究cs的末端缺失和结构重排。 C带:NAOH +Giemsa 。 着丝粒和副缢痕。 N带:硝酸银。NOR----随体 T带:长、短臂末端

13

14

15

16

17

18 SCE(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显示方法: 5-BrdU→T

19 2、带的命名

20

21 三、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染色体高分辨显带 早中期、晚前期

22

23 定义:运用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研究染色体 细微结构及结构改变后的遗传效应的科学。
(二)微细胞遗传学 定义:运用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研究染色体 细微结构及结构改变后的遗传效应的科学。 对象:染色体微细变化 如:21三体综合征 21q22.3 (三)分子细胞遗传学----在微细胞遗传学基础上 4500KB 几十KB到2000KB 1、荧光原位杂交 2、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 3、染色体涂染 4、比较基因组杂交

24

25 第三节 染色体变异与多态性 一、染色体长度的差异 二、随体 三、副缢痕 四、Q、G、C带的多态性

26

27

28

29 三 基 要 求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特征 核型及核型分析(常规制备染色体的识别) 染色体显带的术语及描述原则

30 染色体畸变

31 第六章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研究的常用技术 一、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1、人类外周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采血→接种→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收集细胞→低渗→固定→制片→染色→观察 2、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抽羊水最佳时间妊娠16—20周

32 3、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二、染色体的显带技术 用特殊的染色方法可使染色体在其长轴上显出一个个明暗交替或染色深浅不同的横纹——带(band)。 Q带:用芥子喹吖因(QM)或盐酸喹吖因(QH)等 荧光染料所显示的带,称为Q带 G带:用Giemsa染色法所显示的带,称为G带。 三 高分辨显带技术:(high resolution banding technique),使对染色体的分析达到了亚带(subband)的水平。这就使我们能够确认那些更为微小的染色体结构改变了。

33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形态与核型特征 一 、人体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形态 染色单体 随体 常染色质区 短臂(p) 主缢痕(初级缢痕) 长臂(q)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形态与核型特征 一 、人体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形态 染色单体 随体 常染色质区 短臂(p) 主缢痕(初级缢痕) 长臂(q) 次缢痕 异染色质区

34 染色体的四种类型: 亚中部 近端部 中部 端部 1/2~5/8 5/8~7/8 7/8 —— 末端处 中央着丝粒 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 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 染色体

35 二、正常人类染色体核型 核型:一个体细胞(somatic cell)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核型(Karyotype) 。确切的说核型是指是一个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和形态特征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对这种图像进行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核型描述:按国际标准,正常核型的描述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染色体总数,第二部分为性染色体组成,两者之间用“,”隔开。如正常男性的核型为46,XY。异常核型的描述除包括以上两部分外,还包括畸变情况,也是用“,”与前面部分隔开。

36 人类体细胞的正常核型(Denver体制)
组 染色体号 主要特征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G组 1 2 3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4 —— 5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无随体 6 ——12、X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13 ——15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 16 17 18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19 ——20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 Y染色体略大、长臂平行伸展、无随体 21——22、Y

37 正常女性:46,XX 正常男性:46,XY

38 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沿其长轴显示出明暗交替或染色深浅不同的横纹——带。 显带染色体:
p 6 4321 5 21 31 2 3 2 1 1p31 q 1 2 3 4 1 2 4 12 13 24

39

40 常见带型的类型、特点及临床应用 1、 Q带(Q banding): Q显带用芥子喹吖因(QM)或盐酸喹吖因(QH)等荧光染料对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但Q带保存时间短,而且需要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因而,限制了Q显带技术的应用。 2、G显带(G banding):染色体标本用热、碱、蛋白酶等预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可以显示出与Q带相似的带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Q带亮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深带,而Q带暗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浅带。这种显带技术称为G显带。G显带克服了Q显带的缺点,G带标本可长期保存,而且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

41 3、R显带(R banding):所显示的带纹与G带的深、浅带带纹正好相反,故称为R带(reversed band)。G带浅带如果发生异常,不易发现和识别,而R显带技术可以将G带浅带显示出易于识别的深带,所以R显带对分析染色体G带浅带部位的结构改变有重要作用。 4、C显带(C banding):专门显示着丝粒的显带技术。C显带也可使第1、9、16号和Y染色体长臂的异染色质区染色。因而,C带可用来分析染色体这些部位的改变。 5、 T显带(T banding):专门显示染色体端粒的显带技术,用来分析染色体端粒。 6、 N显带(N banding):专门显示核仁组织区的显带技术。

42 高分辨显带(high-resolution banding):分裂中期一套单倍染色体一般显示320条带。70年代后期,采用细胞同步化方法和改进的显带技术,获得细胞分裂前中期、晚前期或早前期的分裂相,可以得到带纹更多的染色体,能显示 条带,甚至2000条带以上。高分辨显带技术,对染色体的分析达到了亚带(subband)的水平。使我们能够确认那些更为微小的染色体结构改变了。

43 8、SCE(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显示方法: 5-BrdU→T

44


Download ppt "第四章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一、人类正常染色体 二、染色体畸变 三、染色体病 数目畸变 结构畸变 常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