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体育保健学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体育保健学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体育保健学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2 第一章 体质与健康 一、体质的概念及特征 二、健康的概念 三、体质、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3 去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第2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略有提高,但国民身体形态水平和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
据媒体报道,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中国上班族中70%的人处于亚健康,很多青年人的体质还不如老年人的好。 最近一次调查报告表明,中国学生肥胖率在过去五年内迅速增加,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4 最近在悉尼召开的第10届世界肥胖大会中,有专家发出严厉警告,肥胖可能缩短未来几代人的寿命,对肥胖患者的心理构成威胁,它同时也是一个全球不得不面对的严重经济问题。
《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说,中国的肥胖问题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有近15%的人口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全球20%的胖人在中国。 肥胖将影响儿童一生的健康!

5 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6 体质五个因素 形态结构(物质基础) 生理功能(主观表现) 身体素质 运动能力 心理状况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7 体 体格— 生长、发育、体型 姿态、器官组织的结构 身体素质 质 基本活动能力 对应激反应 对社会环境 体能— 生理功能
体 体格— 生长、发育、体型 姿态、器官组织的结构 体能— 生理功能 身体素质 质 基本活动能力 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 对应激反应 对社会环境

8 健康的概念 近代社会 20世纪初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 远古时代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远古时代 近代社会 20世纪初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

9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10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个体健康和人群健康

11 健康概念的特点 1、它指向健康而不是指向疾病,其内涵扩大了; 2、它涉及人类生命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的三个基本侧面,突破了医学的界限; 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 4、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

12 健康的标志与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力;

13 健康的标志与标准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14 (二)健康的分类

15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个体健康和人群健康 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很不健康 既没生病也不健康 很健康

16 第一状态: 即健康状态,1948年WHO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上的良好状态”。一般认为经过临床全面系统检查证实没有疾病,主观又没有虚弱感觉与不适症状,精力充沛,工作、学习、处事、社交处于自我感觉满意状态,即可视为健康状态。

17 第二状态: 即疾病状态,首先要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的标准来确定疾病,然后再根据病情和病程来确定疾病状态。

18 第三状态: 即亚健康状态,作为非健康非疾病状态。按照健康概念,这些人虽然没有疾病,但却有虚弱现象、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日常精神欠佳,机体活动降低;反映能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与人处事较差,适应能力降低等非健康状况。按照疾病概念,这些人虽然主观有虚弱感觉、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但经过医学系统检查却没有疾病的客观依据,而属于非疾病状态。

19 二、现代体育的健康观 自然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1、运动促进机体健康 2、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3、运动带来积极的生活方式 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1、体育要面向全人类发展的根本需要 2、促进人类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标

20 运动促进机体健康 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可改善肌肉、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适能力,改善亚健康状况,从而达到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运动能力的完好状态,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提高。

21 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和抑郁,培养自觉性、坚韧性、竞争意识,提高控制能力,使人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别人。

22 运动带来积极的生活方式 通过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在个人的生活中建立促进健康的行为,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体育运动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3 三、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1、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2、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功能的影响 3、过度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4、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24 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减少过早死亡; 减少心血管死亡; 减少心脏病和直肠癌发病危险性50%; 减少Ⅱ型糖尿病发病危险性50%; 帮助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病; 帮助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减少背下部疼痛发生的危险; 促进心理健康,减少抑郁症、强迫症和孤独感的发生; 帮助预防和控制不良习惯; 帮助控制体重,可减少肥胖发生率50%; 帮助强健筋骨、肌肉和关节; 帮助减轻疼痛,如背部疼痛和膝疼痛。

25 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功能的影响 1、通过提高本体运动动感知觉,使人对自身更加了解; 2、通过运动表象,提高认知和记忆能力; 3、适量运动对思维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能力; 4、适量运动对人的情绪有良好的影响; 5、适量运动可使运动者产生特殊的体验; 6、适量运动可促进心理建设。

26 4、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运动缺乏可导致氧运输能力低下,血管弹力减弱、心脏收缩力不足,心功能降低,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运动缺乏可使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肺血流量减少,气体交换效率下降。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运动缺乏可使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减慢,使人记忆力与大脑工作的耐久力都比较差,大脑皮质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减弱,反应慢、不敏锐,使大脑工作效率降低。 运动缺乏易导致肥胖:缺乏运动可使成人和儿童体内储存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或体重超出正常。 对运动系统功能的影响:运动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可使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减低,肌肉收缩能力减退。 对肠胃功能的影响:久坐不动者的胃肠蠕动慢,使胃肠负荷加重。 运动缺乏可导致亚健康:运动缺乏可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情绪不稳定、耐力下降等亚健康症状。

27 第二节 影响体质与健康的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 后天 环境因素(自然、社会环境) 生物学因素 (病原微生物、遗传及缺陷)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卫生保健措施因素

28 第三节 体质的评价与测定 体质测量的方式 人体体能状况评价 人体体成分分析 人体骨密度测量 运动心肺功能评定 亚健康监测
青少年骨龄测试及身高预测

29 第三节 体质的评价与测定 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的表现 亚健康的诊断 亚健康的分类 亚健康的预防与消除

30 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 即亚健康状态,作为非健康非疾病状态。按照健康概念,这些人虽然没有疾病,但却有虚弱现象、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日常精神欠佳,机体活动降低;反映能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与人处事较差,适应能力降低等非健康状况。按照疾病概念,这些人虽然主观有虚弱感觉、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但经过医学系统检查却没有疾病的客观依据,而属于非疾病状态

31 亚健康的表现: 躯体疲劳、易累、肌无力 体力活动后全身不适 体质虚弱,免疫低下 胃肠机能紊乱,食欲不振 关节痛 咽炎 失眠 心理不愉快
社会不适应 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

32 亚健康的分类 躯体亚健康状态 心理亚健康状态 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 慢性疲劳综合症

33 亚健康的预防和消除 适度运动 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 调控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适时干预 睡眠养神 走进大自然

34 谢 谢 !


Download ppt "体育保健学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