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3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东汉人口由“光武中兴”以后的5300万,锐减到东汉末年的760万。 材料二:曹操在他的《蒿里行》一诗中描写当时凄凉景象时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材料说明了什么?假设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希望什么局面呢? 谁能顺应历史的潮流,谁能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4 合作探究: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毛玠语太祖:“……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休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
材料一、毛玠语太祖:“……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休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 材料二、沮绶说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弗能用。 ——《三国志》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纳贤士,得到更多人才 3、实行屯田,保证军粮供给

5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绍 曹操 十万大军 不到四万

6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 赤壁之战形势图 公元208年 曹军 孙刘联军 二十万 近五万

8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胜利而在占据优势的赤壁之战中反而失败?
动脑筋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胜利而在占据优势的赤壁之战中反而失败? 1、曹方多北兵,不习水战 2、北兵水土不服,发生疾病 3、曹操骄傲自大(连中离间计、连环计、诈降计)

9 火烧赤壁

10 三国鼎立的形成 魏 吴 政权名称 洛阳 (河南洛阳) 曹丕 220年 汉(史称蜀) 成都 (四川成都) 刘备 221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地名) 洛阳 (河南洛阳) 220年 曹丕 汉(史称蜀) 成都 (四川成都) 221年 刘备 建业 (江苏南京) 孙权 222年

11 官渡之战 ——北方基本统一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最终 形成

12 第20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图示小结 官渡之战 魏 曹操 吴 赤壁之战 孙权 蜀 刘备 统一北方
第20课 三国鼎立 图示小结 官渡之战 曹操 统一北方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赤壁之战 孙权 联合攻曹 刘备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3 相对于东汉末年,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发散思维 相对于东汉末年,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已经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而且为后来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4 小试身手 1、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人物,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曹操是东汉后期人物 2、南京是“六朝古都”,你知道南京被定为都城开始于何时?
吴国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 魏、蜀、吴的建立。

15 3,对下面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叙述的不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B、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C、赤壁之战中曹操打败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军 D、淝水之战的胜利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16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志在千里”指的是
A.篡夺东汉皇位 B.完成统一大业 C.发展魏国经济 D.壮大军事力量

17 5,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曹操是什么时期的人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

18 6,下列哪一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19 7. 2009年12月2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东汉大墓,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下列与曹操无关的是
A.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 B.官渡之战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三顾茅庐 8.《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0 9.政权“魏”的建立者是 A.曹操 B.刘备 C.孝文帝 D.曹丕 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21 11,东汉末年,曹操“尊王攘夷”,取得政治上的优势。(6分)
错误: 理由:

22 12, 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23 13,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
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D.完成北方的统一

24 14,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 15.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C.洛阳 B.长安 D.建业

26 16。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Download ppt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