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 西方的政治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 西方的政治制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 西方的政治制度

2 考点9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考纲要求: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排查 基础知识
考点9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考纲要求: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排查 基础知识 细讲 核心考点 精练 高考模拟 考点 训练

3 排查 基础知识

4 一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①政治:法国是欧洲典型的 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君主专制 1.共和 背 之路 景
①政治:法国是欧洲典型的 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君主专制 1.共和 之路 ②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 ,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君主专制 答案

5 ②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 ,此后,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斗争不断。 共和国 历 程
①1789年,法国 爆发,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资产阶级革命 1.共和 之路 ②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 ,此后,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斗争不断。 共和国 ③1870年普法战争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了 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答案

6 ③权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 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①地位:总统是 和军队最高统帅。 国家元首 ②产生方式:由参议院和众议院 选出。 联席会议 总统—— 行政权 ③权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 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参议院 2.构成 ①组成: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议会—— 立法权 否决 ②权力:参议院有权 众议院的决, 议案。 答案

7 共和派 总统 资本主义 易错提醒 答案

8 易错提醒 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是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是美国。两种政体的差别是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政府成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对总统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

9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 答案

10 ②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 帝负责。
① 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皇帝 君主立 宪政体 ②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 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2.颁布宪法 ①帝国政府掌握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联邦 制度 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答案

11 积极性: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推动了资 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保留了君主制度, 传统得以延续。
局限性:保留了君主制度, 传统得以延续。 3.深远影响 军国主义 图示总结 答案

12 图示总结 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

13 必背答题要语 1.法国共和制确立历程所呈现的特点: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制几次反复;共和国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呈波浪式前进。 2.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14 6.《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度和较为保守的君主立宪制度,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色彩。
7.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8.法国共和制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德国君主立宪制下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9.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而法国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10.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历程充满了长期性、曲折性,但是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返回

15 细讲 核心考点

16 “一票共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主题一 1.漫画证史——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 漫画《玛丽安娜女郎终于挑好帽子了》

17 注 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论从史出 漫画表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直至1875年宪法,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也历经反复演变,画面中零乱的房间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特征。

18 2.史料探史——法国1875年宪法中的妥协性 史料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总统统率武装部队。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总统主持国家典礼;接受外国的公使和大使…… 第四条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19 探究 从上述史料可以得出法国共和制政体下政府、议会之间关系及运作方式如何?
探究 从上述史料可以得出法国共和制政体下政府、议会之间关系及运作方式如何? 答案 从史料可以得到的主要信息有: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受议会参众两院的制约,有民主代议机构——国民议会,具有议会共和制的特征;总统具有空前广泛的权力,说明法国保守势力强大。 答案

20 3.归纳总结——法国共和制的特色 (1)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行使,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创制法律。 (2)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权力受议会和内阁的制约,是议会共和制政体。 (3)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但内阁部长须对议会负责。

21 德国君主立宪制中“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1.史料探史——《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民主”的虚伪
主题二 1.史料探史——《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民主”的虚伪 史料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22 探究 解读史料,说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政体有何特点?
探究 解读史料,说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政体有何特点? 答案 史料表明德皇拥有广泛的权力,可以任命宰相组阁,可以控制议会、控制立法权;反映了德国君主立宪制具有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色彩。 答案

23 2.重点讲解——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
(1)特点 ①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②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③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④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24 (2)原因 ①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②现实原因: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同他国展开竞争。 返回

25 精练 高考模拟

26 1.(2015·江苏高考)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高考题组 1 2 3 1.(2015·江苏高考)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解析答案

27 解析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高考题组 1 2 3 解析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依据“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可知D项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答案 D

28 高考题组 1 2 3 2.(2014·江苏高考)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解析答案

29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俾斯麦的目的是确保德意志帝国君主的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
高考题组 1 2 3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俾斯麦的目的是确保德意志帝国君主的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 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在德意志帝国代议制政体之下,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宰相对皇帝负责,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30 高考题组 1 2 3 3.(2013·广东高考)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答案

31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877年”。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高考题组 1 2 3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877年”。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但是法国共和政体并不稳定,仍面临着保皇派的威胁,所以才有了题干中为维护共和制和1875年宪法对民众发出的号召。 答案 C

32 模拟题组 4 5 6 4.“(1870年)9月3日晚7时,一批巴黎市民率先走向街头,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废黜被俘的、应对战败负责的皇帝,实行共和制度……次日凌晨,更多的市民涌向了街头。”材料反映的事件(  ) A.表明共和派势力超过保皇派 B.导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C.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解析答案

33 解析 材料中“一批巴黎市民”“更多的市民”不是具体数目,缺少与保皇派数字的比较,故A项错误;
模拟题组 4 5 6 解析 材料中“一批巴黎市民”“更多的市民”不是具体数目,缺少与保皇派数字的比较,故A项错误; 市民“要求废黜皇帝,实行共和制度”,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故B项正确;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故D项错误。 答案 B

34 模拟题组 4 5 6 5.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主要(  )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解析答案

35 解析 法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利于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是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故A项错误;
模拟题组 4 5 6 解析 法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利于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是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故A项错误; “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虽有体现,但不是作者的核心观点,作者的核心观点在于后半部分,强调用协商手段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确立和社会的稳定,故B项错误; 作者不是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因为革命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民主政治,但是革命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这是作者所批判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36 模拟题组 4 5 6 6.“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B.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国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解析答案 返回

37 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不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故B项错误;
模拟题组 4 5 6 解析 从材料“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国会享有立法权”,可见德国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故A项错误,D项正确; 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不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国会是否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故C项错误。 答案 D 返回

38 考点训练

39 1 2 3 4 5 6 7 8 1.“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可以追溯于旧秩序下贵族为主的社会结构……旧制度统治的半封建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这种为法律所认可的社会不平等使法国的阶级矛盾处于紧张状态。”由此表明法国大革命(  ) A.以贵族为革命的唯一对象 B.追求社会平等的实现 C.缺乏革命所需的经济基础 D.破坏了近代法治精神 解析答案

40 解析 法国大革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贵族只是其中一个对象,其他还有教会等,故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法国大革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贵族只是其中一个对象,其他还有教会等,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法国大革命的原因……社会不平等使法国……紧张状态”这一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大革命的目的包含追求平等,故B项正确; 大革命发生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起来,“缺乏革命经济基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法治精神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B

41 2.“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
1 2 3 4 5 6 7 8 2.“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 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解析答案

42 解析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实行君主立宪制,不符合材料中共和制信息,故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实行君主立宪制,不符合材料中共和制信息,故A项错误;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材料“几次革命”,故B项错误; 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材料中“几次革命”“权宜之计”说明共和制确立是妥协的产物,法国1875年宪法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正确。 答案 D

43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B.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 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 D.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
1 2 3 4 5 6 7 8 3.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一现象能够说明当时法国(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B.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 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 D.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 解析答案

44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强大,因而宪法没有明确宣布法国为共和政体,这说明当时法国不同政治派别斗争非常激烈,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强大,因而宪法没有明确宣布法国为共和政体,这说明当时法国不同政治派别斗争非常激烈,故D项正确。 答案 D

45 1 2 3 4 5 6 7 8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对议会负责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 解析答案

46 解析 根据题干规定分析,总统可以召集议会开会,议会可以要求总统召集议会,说明二者之间是相互牵制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解析 根据题干规定分析,总统可以召集议会开会,议会可以要求总统召集议会,说明二者之间是相互牵制的关系。 其余选项不能体现宪法规定的完整关系。 答案 D

47 5.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 )
1 2 3 4 5 6 7 8 5.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解析答案

48 解析 《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与材料“民族的政治统一、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与材料“民族的政治统一、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确立的是联邦民主共和国,与材料“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 《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德国统一后颁布的,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皇帝拥有很大权力,保留了浓厚封建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与材料“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49 1 2 3 4 5 6 7 8 6.有学者认为:“新德意志帝国树立之政治制度……表面上帝国政治受国民代表之支配,但实际上,则制宪者之设计至巧,将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一个独裁君主。”该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  ) A.共和派和保皇派势力相当 B.政治权力由帝国议会掌控 C.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D.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 解析答案

50 解析 德意志帝国政体中体现出保皇派处于上风,故A项错误; 德意志政治权力由皇帝掌控,故B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德意志帝国政体中体现出保皇派处于上风,故A项错误; 德意志政治权力由皇帝掌控,故B项错误; 德意志政体表面上是君主立宪制,实质是用议会粉饰门面的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 “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 C

51 A.德国政党政治发展,由议会选举组成代议制政府 B.政党不能对国家行政元首的人选产生影响 C.帝国议会享有立法权,可通过立法限制元首权力
1 2 3 4 5 6 7 8 7.19世纪晚期,德国资产阶级政党,包括工人政党都可以选举自己的代表参加议会。到1890年,社会民主党在帝国议会中的席位已达35个。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德国政党政治发展,由议会选举组成代议制政府 B.政党不能对国家行政元首的人选产生影响 C.帝国议会享有立法权,可通过立法限制元首权力 D.德国国家权力由皇帝手中转移到议会手中 解析答案

52 解析 德国政府是由皇帝任命宰相组阁,故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德国政府是由皇帝任命宰相组阁,故A项错误; 材料中“资产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席位的增加,不能改变国家行政元首的人选,因为德国君主是世袭的,故B项正确; 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不对元首起制约作用,故C项错误; 德国国家权力一直由皇帝掌控,没有转移到议会手中,故D项错误。 答案 B

53 1 2 3 4 5 6 7 8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54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2 3 4 5 6 7 8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出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5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 3 4 5 6 7 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独立后的美国各州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不利于加强中央权力,而松散的邦联制无法应对诸多困难,及联系启蒙思想对美洲大陆的影响回答“原因”。回忆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制具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 答案 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的独立性;松散的联盟难以应付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答案

56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统一的影响。
3 4 5 6 7 8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统一的影响。 解析 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解答“因素”:“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铁血政策”“王朝战争”等。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影响”。 答案 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的要求;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的王朝战争。 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德国历史的发展,跻身于强国之列;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 解析答案

57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 解析 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国家统一对民族发展的影响角度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 ①概括两者关系:分裂国衰,统一国兴。 ②结合史实论述观点。(至少两个史实) ③紧扣观点,合理引用史实,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答案 返回


Download ppt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 西方的政治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