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8章 驱虫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8章 驱虫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8章 驱虫剂

2 一、含义 凡凡以驱虫药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止痛、消积等作用,用于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称之为驱虫剂。

3 二、适应症 本类方剂使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消化道寄生虫。消化道寄生虫的成因多由湿热内蕴或是食入蛔虫、蛲虫、钩虫等虫卵所致,其共同的临床表现多为:脐腹作痛,时发时止,痛而能食,面色萎黄,或青或白,或生虫斑,或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若治不及时或治不得法,迁延日久,可呈现肌肉消瘦,精神萎靡,肚大青筋,成为疳积之证

4 四、注意 1.注意饮食和服药方法:服用驱虫剂要空腹服,忌油腻。
2.注意掌握剂量:有些驱虫药含有毒性,易伤正气,甚或中毒;用量不足,则难奏效。因此,运用时必须掌握好剂量。 3.注意治疗禁忌:有些驱虫药具有攻伐之力,对年老体弱以及孕妇要慎用。 4.注意保护胃气以善其后:服驱虫剂后,要注意调理脾胃,尤其是脾胃虚弱者,适当内服调补脾胃之品以善其后。 5.注意中西医结合,查找病源:针对虫证患者,结合生化检查,分清虫类,以期用药更为安全,准确。

5 乌梅丸 《伤寒论》

6 【主治】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组成】乌梅三百枚(480g) 细辛六两(180g) 干姜十两(300g) 黄连十六两(480g) 当归四两(120g) 附子六两,炮去皮(180g) 蜀椒四两,出汗(120g) 桂枝六两,去皮(180g) 人参六两 (180g) 黄柏六两(180g)【方歌】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肠清热又安蛔。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7 【方解】 君 乌梅 酸以制蛔 川椒 细辛 宿患蛔虫肠寒胃热 胃热肠寒之蛔厥证 辛以驱蛔 烦闷呕吐 甚则吐蛔 腹痛时作 平调寒热温脏安蛔
君 乌梅 酸以制蛔 川椒 细辛 宿患蛔虫肠寒胃热 胃热肠寒之蛔厥证 辛以驱蛔 烦闷呕吐 甚则吐蛔 腹痛时作 平调寒热温脏安蛔 胃受虫扰 黄连 黄柏 苦以下蛔 清泄膈热 蛔虫上窜 剧痛阵发 手足厥冷 干姜 附子 桂枝 人参 当归 窜入胆道 温脏祛寒 补气养血 运化失常 久泻久痢 使 蜂蜜 调和诸药

8 2.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配伍特点】 1.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辨证要点】方为治疗脏寒蛔厥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辩证要点。

9 【典型病案】李某,男,48 岁,1998 年9 月2 日初诊。患胃病多年,数月前在某部队医院作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贲门炎,用药效果不显而来就。患者消瘦神疲,胃脘部时有嘈杂感,食后上腹胀痛不适,甚则泛恶,呕吐涎沫,肢冷便溏。7 d 前,舌边发现2颗米粒大小糜点,至今未愈,舌边红,苔薄黄,脉细弦。证属肝郁脾寒,胃气失降。治宜寒热并投,标本兼顾。

10 处方乌梅丸:乌梅10 g ,白芍10 g ,川楝子10g ,黄连3 g ,党参10 g ,吴茱萸3 g ,炙甘草3 g ,桂枝5g ,当归10 g ,细辛2 g ,川椒2 g ,姜半夏10 g。
服药5剂,上腹不适显著改善,偶有泛恶,舌糜未除,便已成形,肢尚欠温,再予培土泄木。 处方:党参15g,乌梅10g,吴茱萸3g,炙甘草6g,干姜3g,川楝子10g,黄连3g,白芍10g ,附子3g ,当归10g。

11 又服5剂,诸症均见好转,胃痛舌糜已除。肝气虽敛,但脾胃虚寒不易全复,乌梅丸方去黄柏、细辛、川椒,加白芍、炙甘草、砂仁、白术、丹参、山楂制成丸,服药1 个月。[林金钟,乌梅丸临床运用3则.福建中医药.2005;36(1 ):48]

12 谢 谢


Download ppt "第18章 驱虫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