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地震防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地震防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震防护

2 地震防护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二、发生地震的原因 三、震级与烈度 四、怎样预防地震 五、遇到地震怎样避险 六、地震中的自救互救
七、谨防地震谣言

3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4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8.7级地震并引发海啸,20余万人死亡或失踪。

5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大批学校和建筑物倒塌,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8万人。

6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2010年1月13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

7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

8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发生9.0级地震。

9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

10 一、近年发生的大地震 小结:地震灾害的特点 突然发生,目前尚难以预报。 损失巨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时间短暂,一次地震持续十几秒到一二分钟。 余震频繁,时间越久,余震越少越弱。 容易引起各种次生灾害: 泥石流、堰塞湖、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有害物质(核反应原料、化工原料)泄露; 火灾; 瘟疫。

11 二、发生地震的原因

12 二、发生地震的原因 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在地壳中刚性岩石受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发生岩石错动、破裂,导致地面振动。

13 二、发生地震的原因 ! 构造地震 地球板块运动时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造成的。90%以上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约占地震总数的7% 其他地震 陨石坠落、岩洞塌陷以及人为活动(爆炸、水库蓄水)造成的。

14 二、发生地震的原因 世界地震带分布

15 二、发生地震的原因 我国地震带分布

16 三、震级与烈度

17 三、震级与烈度 震级: 指地震能量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震级相差2级,能量相差1000倍。
小震/微震 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2.5级 5.0级

18 三、震级与烈度 烈度: 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 。 烈度和震级、地质情况等因素有关。 1度:仅仪器能记录到
4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7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11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9 四、怎样预防地震

20 地震监测预报 地震前兆 心理和物质准备 目前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但地震的短临预 报仍然是世界难题.
地震前我们该做些什么? 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监测预报 地震前兆 心理和物质准备 目前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但地震的短临预 报仍然是世界难题.

21 四、怎样预防地震 1、平时多学习地震有关知识。

22 四、怎样预防地震 2、物品分类放置,摆放有序。重物在下,轻物在上,减少杂物的堆放,加固家具。

23 四、怎样预防地震 3、熟悉家里煤气、水电阀门、开关的位置。

24 四、怎样预防地震 4、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案,分配好每个家庭成员负责携带的物品。

25 四、怎样预防地震 5、预备应急救生包,准备必须生活物品、食物和饮用水、外伤急救药品、个人证件、通讯与照明工具。

26 四、怎样预防地震 6、选择好逃生通道和会聚地点。

27 四、怎样预防地震 7、进行逃生演练。

28 五、遇到地震怎样避险

29 五、遇到地震怎样避险 室外: 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躲避。 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 远离高压线。 远离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30 五、遇到地震怎样避险 室内: 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 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
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尽量关好煤气、水、电阀门开关。 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31 五、遇到地震怎样避险 室内: 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 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32 五、遇到地震怎样避险 教室: 野外: 海边: 迅速抱头、闭眼,听从老师指挥,在讲台、课桌下边等地方躲避。
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 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海边: 迅速远离海边,以防海啸。

33 六、地震中的自救互救

34 六、地震中的自救互救 被埋压时: 尽量将手脚挣脱开来,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
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 在周围安静能听到上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面传递信息。 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以延长时间。 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乐观,等待时机。 

35 六、地震中的自救互救 救人原则: 寻找被困人员: 挖掘被埋压者时: 先救人多的地方、医务人员、容易救的人、伤势轻的人和强壮的人。
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 挖掘被埋压者时: 不可以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 尽快使受伤者的头部暴露,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再暴露胸部。

36 六、地震中的自救互救 伤者救护: 对劲椎和腰椎受伤的人员,先慢慢地暴露全身,然后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院。
对于埋压过久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的人,救出后应予以必要的护理,避免阳光刺激,不可以突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不可以进食过多,应避免被救者情绪激动。 对于那些气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

37 七、谨防地震谣言

38 七、谨防地震谣言 谣言特点: 对待谣言的态度: 带有迷信色彩,包括末世论、天象、星座等等。 自称是权威部门发布和内部人士透露。
把地震局常规工作做为地震要到来的证据。 把震级、震中和地震时间说得特别细致。 借助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传播。 对待谣言的态度: 不信、不传,必要的时候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Download ppt "地震防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