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留侯論 蘇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留侯論 蘇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留侯論 蘇軾

2 一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3 二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
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

4 三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髮,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5 四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 句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 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僕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6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以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7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8 一 古時候,被稱為豪傑的人物,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 一定有超過一般常人的氣度。 必有過人之節。 人之常情所無法容忍的事情,
一般被人侮辱, 就會拔出劍來, 挺身和人決鬥, 這不能算是勇敢。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 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見辱, 拔劍而起, 挺身而鬥, 此不足為勇也。

9 天下有大勇者, 卒然臨之而不驚, 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 而其志甚遠也。 具備大勇的人, 即使突然面臨變故也不會驚慌, 平白無故的受到了欺陵也不生氣。 這是因為他的抱負很大, 而且志向很高遠。

10 二 子房接受圯上老人的贈書, 夫子房受書 於圯上之老人也, 這件事令人覺得很不尋常。 其事甚怪; 但是我們又怎能知道這不是秦朝的時候,
有隱居的賢者故意出來考驗張良的呢? 夫子房受書 於圯上之老人也, 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 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

11 看那位老人對張良所做所言隱隱約約透露出來的意思,
都是聖賢互相提醒、勸勉的大道理; 可是一般人不明白, 認為老人是神仙精怪這一類, 這實在是一大錯誤。 更何況這圯上老人的用意並不在於贈書。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 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 而世不察, 以為鬼物, 亦已過矣。 且其意不在書。

12 三 當韓國滅亡後, 當韓之亡, 秦國氣燄正盛時, 秦之方盛也, 用嚴刑峻法來對付天下企圖反抗的人。 以刀鋸鼎鑊 待天下之士。
平時閒居在家,無罪卻被誅殺滅族的人數, 多得無法算盡。 就算有孟賁和夏育那樣的勇猛之士, 也無處再施展本領。 大凡執法嚴峻急切的統治者, 初期只能避避鋒頭,不可冒犯他的鋒芒, 到了末期鋒頭轉弱再找機會下手,比較有成功的機會。 當韓之亡, 秦之方盛也, 以刀鋸鼎鑊 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無罪夷滅者, 不可勝數。 雖有賁、育, 無所復施。 夫持法太急者, 其鋒不可犯, 而其末可乘。

13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 以匹夫之力而逞 於一擊之間; 當此之時, 子房之不死者, 其間不能容髮, 蓋亦已危矣。 但是子房卻無法忍受內心憤怒不平的情緒, 憑藉著一個人的力量而快意於博浪沙的一擊; 在那個時候, 子房雖然沒死, 但生死的距離也只是毫髮之差而已, 實在也太危險了。

14 千金之子, 不死於盜賊。 何者? 其身之可愛, 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 富貴人家的子弟, 不會死於盜賊之手,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的生命值得珍惜, 不值得因為吝惜錢財而跟盜賊拚命。

15 子房以蓋世之才, 不為伊尹、太公之謀, 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 以僥倖於不死, 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 然後可以就大事。 故曰「孺子可教」也。 子房具有超越當世人的出眾才能, 不施展像伊尹、太公那樣的謀略, 卻只採取像荊軻、聶政的刺客行徑, 而企圖靠運氣全身而退, 這正是圯上老人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 因此老人用傲慢無禮的態度,狠狠地磨一磨他的銳氣。 如果他學會忍耐,這才可以成就大事業。 所以老人說:「這個年輕人值得教誨。」

16 四 春秋時,楚莊王攻打鄭國, 楚莊王伐鄭, 鄭襄王裸露上身牽著羊出城去迎接楚王。 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莊王曰: 楚莊王說: 「其君能下人,
「這個國君能夠謙卑待人, 必定能夠得到人民的信從,並且效忠他。」 於是就放過了鄭國。 楚莊王伐鄭, 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莊王曰: 「其君能下人, 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17 越國國君句踐被夫差圍在會稽山最後回國, 就到吳國擔任奴僕的卑賤工作,三年下來,都沒有表現出倦怠 耽且那個有向人報仇的決心, 卻不能放低姿態的人, 這只是尋常一般人的剛勇。 句踐之困於會稽 而歸, 臣妾於吳者 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報人之志, 而不能下人者, 是匹夫之剛也。

18 夫老人者, 以為子房才有餘, 而憂其度量之不足, 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 使之忍小忿 而就大謀。 何則? 那老人 認為子房的才能綽綽有餘, 卻擔心他的器識、涵養不夠, 所以狠狠地屈辱他年輕人剛強急躁的脾氣, 使他能夠忍受小的憤慨 而成就大的謀略。 為什麼這麼說呢?

19 非有平生之素, 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 而命以僕妾之役, 油然而不怪者,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 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這兩人平時並無交情, 突然在鄉野間相遇, 老人就命子房做奴僕婢妾的事, 子房卻做得很自然、毫不介意。 有這樣的涵養,難怪秦始皇嚇不倒他, 項羽激怒不了他。

20 五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 我們觀察高祖勝利的原因 而項籍之所以敗者, 和項羽失敗的原因, 在能忍與不能忍 之間而已矣。
項籍唯不能忍, 是以百戰百勝 而輕用其鋒; 高祖忍之, 養其全鋒以待其弊, 此子房教之也。 我們觀察高祖勝利的原因 和項羽失敗的原因, 關鍵在於能忍耐和不能忍耐之間的差別罷了。 項籍就是因為不能忍耐, 雖然百戰百勝,卻也輕易地消耗了他的戰鬥力量; 高祖能夠忍耐, 保養了他的全部精銳的實力,來等待項羽衰敗的時機。 這是子房教導他的。

21 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 高祖發怒, 見於詞色。 由此觀之, 猶有剛強不忍之氣, 非子房其誰全之? 當韓信攻破齊國想自立為齊王時, 漢高祖卻生氣了, 將憤怒的情緒表現在言辭神色上。 從這點看來, 高祖還有剛強不能隱忍的氣燄, 如果不是子房,有誰能成就他的大業呢?

22 六 太史公疑子房 以為魁梧奇偉, 而其狀貌 乃如婦人女子, 不稱其志氣。 嗚呼! 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太史公司馬遷猜想子房,
認為他的身材一定是高大雄壯, 但是沒想到子房的體態容貌 竟然像個女人, 和他的志氣很不相配 唉! 我想外柔內剛,這大概就是造成子房傑出不凡的原因吧!


Download ppt "留侯論 蘇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