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0月18日集备 高二语文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0月18日集备 高二语文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0月18日集备 高二语文组

2 本周大事纪: 一、网上评课:王玉娜老师、杨俊霞老师 二、强调语文正规作业是周记和阅读笔记 可放在一个本上,要有批改。

3 二、交流小论述文有争议的题 强调:不要死抠字眼,要有全局观念

4 三、研讨:第一份高考卷综合题 1、试卷结构有什么变化? 2、学生存在哪些不足? 3、我们应如何应对?

5 四、期中检测任务分工早布置 1、第三单元备课负责人:考书妮、苗静、杨向前 第四单元备课负责人:单书花、宋文君、刘晓霞
每一单元出一份高考卷结构的综合题,注意写清“出题人”,用大括号标注。 战清华:最后一份题 2、成语专项:韩绍飞 3、病句专项:温永燕 4、文言文专项:臧秀伟 5、诗赏专项:孙玉清 6、语言表达专项:王春丽、李晓红 7、作文:审题、结构提纲、例证分析(刘云霞、杨俊霞) 8、背默专项:张会光;古文化常识(迟丽燕) 9、小说专项:王晓平

6 五、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本周力争完成 一课一得,讲深讲透

7 咬文嚼字 朱光潜

8 ⑴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鉴赏: ⑴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使动用法,写活了春到江 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 奋的心情。

9 ⑵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⑵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析:“闹”字,通感手法,将视觉转化为听觉,不仅写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还让我们联想到杏花盛开的枝头蜂飞蝶舞嘤嘤嗡嗡嬉闹的生动形象,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10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 ( 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 重精神实质) 贬义词

11 学习目标: 理清课文思路,提高信息筛选 能力 从课文中获得写作启示 品味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12 朱光潜(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13 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解放以后,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政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14 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xián míng zī zhū zú bō cén qìn yùn jiè làn bà zĭ
倒 涎 茗 烟 锱 铢 必 较 没 镞 剥 啄 岑 寂 清沁 蕴 藉 俗 滥 灞 桥 付 梓 王 嫱 尺 牍 憎恶 透彻 zú bō cén qìn yùn jiè làn bà zĭ qiáng dú zēng wù chè

15 字形 dú dú dú dú 尺( ) 穷兵( )武 买( )还珠 ( )职 biān làn 针( )时弊 陈词( )调 míng lì lì 自( )得意刻苦自( )再接再()

16 简洁\简捷 琢磨\捉摸 锱铢必较: 点铁成金: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说话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内容 简便快捷;直截了当 思考、考虑 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多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也说点石成金。

17 阅读课文,筛选信息 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

18 提炼作者观点,找出中心句。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五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

19 分析第一部分 在前五段中,作者用了哪些例子?他举这些例子想说明什么道理?
(1 )《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的“你这”和“你是”式语法区别(引出话题)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反)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正)

20 √ X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一) 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⑵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郭);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和“有” 性质完全不同 (朱)。

21 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二) 王若虚修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失去了: 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22 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 ,无声
(三) 文字不同,意境不同 韩贾“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 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 ,无声 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

23 火锅待客 某单位来了客人,决定以特色火锅招待。宾主 团团围坐于一桌,主人见火锅里水开了,按照当 地的说法叫“水滚了”,便举筷邀客说:“来来来, 别客气!滚了就吃,吃了再滚。”客人一听,面面 相觑。

24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字数不同 字眼不同 意味不同 意境不同 思想感情

25 分析第二部分 (一)善于运用联想意义,意蕴丰富 “烟”与苏轼《惠山烹小龙团》 直指意义(月轮)与联想意义(轮外月晕,晕外霞光)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清茶泡在泉水联想到明月照着泉水。联想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26 水中月 清茶 (视觉) (味觉) 联想 清沁肺腑

27 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 例一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水:清澈、和缓、流动 姑娘:纯洁、温柔、机灵 山:雄壮 、高大、包容
例一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水:清澈、和缓、流动 姑娘:纯洁、温柔、机灵 山:雄壮 、高大、包容 少年:有力、健壮、胸怀宽 广

28 (二)误用:“套板反应” 弊端:套语滥调, 全无新奇 才子:“学富五车, 才高 八斗” 离别:“柳岸灞桥” 印书:“付梓”“杀青”
美人:“柳腰桃面” 才子:“学富五车, 才高 八斗” 离别:“柳岸灞桥” 印书:“付梓”“杀青”

29 最后一段 全文小结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

30 分析思路: 从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咬文嚼字(1-5) 正反说明怎样做到咬文嚼字(6-7) 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8) 郭沫若改字 (句式改变)
王若虚改句 (字数增减) 贾岛推敲 (意境改变) 分析思路: 从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咬文嚼字(1-5) 正反说明怎样做到咬文嚼字(6-7) 善用联想意 反对“套板”效应 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8)

31 实例 道理(分论点) 郭沫若改字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王若虚改《史记》 字数不同情境不同 韩愈改诗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苏东坡写《惠山烹
实例 道理(分论点) 郭沫若改字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王若虚改《史记》 字数不同情境不同 韩愈改诗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苏东坡写《惠山烹 小龙团》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套板反应 套用滥语全无新奇 中心论点:无论阅读与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 文字和思想情感 密切相关

32 小结: 本文提倡“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说,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
致力于追求文学语言的准确美、简洁美、意蕴美、创新美。

33 写作启示 以第五段为例 论证思路 论点——举例——议例——论点 论据选材 典型、新颖、有说服力 多角度、多方位、正反鲜明

34 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 新颖:赋予“咬文嚼字”新的意义,发人所未发。 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
正确:揭示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语言 文字的根本途径,阐明了文学艺术进步的关键所在。 深刻:深刻揭示了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密切性,运用充 分的典型例证加以细致解说,使道理深刻,发人深省。

35 拓展训练:炼字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思考: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 (数、一)

36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

37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摇 映 舞 隐 扶 失

38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39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 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限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拓展: 在横线上填上准确的词语,并指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   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限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眩晕 骄傲、自豪、令人叹服 眩晕: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 近距离注视高速运动的物体、站在高处向下看、自己做旋转运动等,都能发生眩晕的感觉。

40 (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 ) 。(A大 B快 C紧 D密) ——施耐庵《水浒》

41 赏析 一、用语简洁明了,形象的刻画了雪下得大而急,风雪弥天漫地的情景。 二、暗含了林冲处境危险,添一分为人物命运担忧的心情。

42 课内外知识扩充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色 —清·沈德潜

43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作业: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44 再见

45 示例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有几只可爱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流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

46 说“ 木 叶 ” 作者:林庚

47 课堂安排 一、导入 二、初读,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三、细读,思考 四、拓展探究: 五、结束语

48 一、导入: 无边 萧萧下, 落木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 诗词填空:
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而用“落木”与“落红”呢? 诗词填空: 无边 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木 落红

49 林庚 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既是诗人又是学者。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50 二、初读,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
(现象)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 (特征)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总结)

51 三、细读,思考 1、阅读1-3段,思考:   先分析每段讲了什么, 再讨论作者谈了一个怎样 的文学现象?

52 第1段: 木叶成为诗人的钟爱 第2段: 树叶 (门庭寂寥) 木叶 落木 (兴盛繁茂) 第3段: 概念 形象

53 愁 字典(概念解释) :忧伤的心情 诗歌(形象解释)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亡国之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失意闲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 -----(孤独之愁)

54 作者谈论了哪些文学现象? 1、“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 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3、“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55 2、筛选信息: 阅读4、5、6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56 艺术特征 暗示 落叶

57 艺术特征 木: 暗示 微黄与干燥 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58 3、抓住关键词句,筛选信息 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

59 满树的叶子 浓阴 水分很充足 浓绿 木头木料 、木板 树干 落叶 秋天 微黄 干燥

60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它“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 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61 精读课文第6段: 看“木”在形象上的第二 个特征。“木叶”暗示的究竟 是怎样的“落叶”?

62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 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 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
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 润的。

63 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64 意象 场合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味 联想 (落) 木 (叶) 离人的叹息 游子的漂泊 清秋的性格 绿 (叶) (干) 密密层层 浓阴满地

65 全 文 总 结 疏 朗空 阔 木 叶 暗 示 性 一字千里 相去无几 树 叶 绵 密 饱 满

66 四、拓展探究: 反传统,反“套板”,从传统 中中翻出新意来。

67 关于“梅”的意象讨论: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关于“梅”的意象讨论: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表现了梅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68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69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70 结束语 最后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 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 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 爱诗,成为有激情,有修养的人。

7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制作人:宋文君

72 教学重点: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九点 中的第二点:平面布局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九点 中的第四点:斗拱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九点 中的第八点:木结构建筑 构件

73 二、平面布局上的特点:四合院式住宅

74  北京的四合院无论是建造在东西走向的胡同北侧,还是南侧,院内北房都是坐北 朝南的正房,只是院门开设的位置不同。胡同北侧四合院为正四合院,院门面南临 街,门开在南墙东边,这在八卦中是“巽”位,在风水上是吉祥的位置,也是柔风、 润风吹进的位置。这种院门的定位,完全是受北方自然环境和古代建造房屋的风水 之说影响。   走进四合院,迎面就能看到垒砌精致的影壁。影壁上每块砖都是磨制的,垒砌 时磨砖对缝。据有关民俗专家研究后认为,影壁是中国房宅建筑不可缺少的风水内 容。古代人迷信,认为人死后有鬼魂,如果在夜晚有孤魂野鬼游荡,闯进宅院就会 不吉利。而大门内有影壁,鬼魂见了自己的影子,就不敢往里闯了。一些建筑学专 家则认为,影壁是北京民居的重要装饰,它既可遮挡院内杂物,又可以使外来人看 不见院内的情况,具有保私性。尤其是一些影壁建造讲究,在其墙壁上雕饰有精美 的图案和吉祥话语,大大增加了四合院的文化品位。   比较标准的四合院分内宅和外院两部分。外院由南房(也称客房)、院门、 影壁、内宅南外墙组成。南房用于客房、书房、仆人居住。内宅南墙正中建有垂花 门,只有进了垂花门,才能看清内宅房屋。内宅由北房、东房、西房组成,中间是 院子。北房为正房,高大而豁亮,面阔三间,东西两侧建有耳房。北房由宅主人居 住,西房由儿女居住,东房由孙子、孙女及奶妈居住。厨房在东房最南面;厕所在 院内旮旯,讲究的是男女分开,男外女内,男的在外院南房西角,女的在内宅东房 北角。大的四合院还建有后罩房。后罩房在北房后面,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均 坐北朝南,与北房后山墙之间又形成一个院子,一般称后院,后院是宅主人的内眷 或老人居住。   内宅是四合院中心,北房前出廊,东西两端建有游廊,游廊将东房、垂花门、 西房、北房连成一体,既可躲风、避雨、防日晒,又可乘凉、休憩和观赏院内景色。 四合院内可以种树,养花,有的还置有金鱼缸,搭有葡萄架。在四合院内种枣树、 石榴树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孙;种丁香、海棠,表示主人有身份和有一定的文化 修养。   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从外面看,它四面都是墙,只有一个院门通向外界, 两扇大门平时还关闭着,一对门钹仿佛告诫人们不可擅自闯入。四合院内一大家人 可以安安静静、和和美美、与世无争地生活。院内的房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面向院子中间开放和集中。高大宽敞的北房,冬暖夏凉,由长辈居住,长辈一旦有 什么不适,哪怕刮风、下雨、下雪,儿孙们也可以沿着游廊到正房去问安。这种房 屋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家庭观念和东方的伦理道德。

75 四、斗拱

76

77 八、木结构建筑中的构件


Download ppt "10月18日集备 高二语文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