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木結他
2
介紹木吉他 吉他(英語:Guitar),又譯為结他或六弦琴。屬於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状与提琴相似。結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而在古典音樂的領域裡,結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當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著相當程度的陪襯角色。
3
Acoustic Guitar,古典吉他、民謠吉他 (钢弦吉他) 的統稱。其發聲原理,係利用琴弦所產生的振動,藉由下弦枕傳遞至吉他面、側、背板以產生共鳴,而後經由響孔發出聲響。古典吉他造型优美、典雅,指板扁平且略宽,音箱较厚;装有三根尼龙琴弦和三根金属缠弦(尼龙弦外缠一层细金属丝),琴弦横拉于共鸣箱上;整個指板一共會有十九个音品(琴格),指板与音箱衔接处为十二音品(琴格);音孔呈圆形,下方无挡板;面板和底板都成水平面。而民谣吉他則比古典吉他略长,音箱也较大,棱角呈方形;指板稍窄,表面呈弧形;音孔比较大,下侧有挡板;指板与音箱连接处是十四音品(琴格)。
4
現今常見的木吉他,普遍都是六條或十二條琴絃,但亦有四絃、八絃、十絃的型式。而其整體係由「琴頭」、「琴頸」、「琴身」三大部份所組成,以下將針對這三大部份的諸元及其作用逐一說明:
5
琴頭 (Head) 琴頭的主要作用,在於支撐吉他前端的琴弦張力。而在外觀的設計上,琴頭正面多半會印有吉他的品牌標誌;有些客製化的吉他,則會在琴頭嵌上裝飾圖案;有些吉他則會在琴頭外緣嵌上護邊。琴頭與琴頸交界之處,也是很脆弱的部位,很容易因為碰撞而發生斷裂。
6
弦鈕 (Tuning Heads) 有齒輪式及油壓式兩種,主要用來調整琴弦的張力。琴弦張力愈高,聲調也愈高,反之則愈低。弦鈕的材質,以塑膠-金屬、木材-金屬的組合較為常見。 弦鈕 弦鈕
7
上弦枕 (Nut) 置於琴頭與琴頸的交接處,主要用來維持吉他前端琴弦和指板間的距離。弦枕上會有淺溝用以固定琴弦位置,防止滑動。弦枕的常見材質,有塑膠、駝骨、牛骨、塑鋼以及金屬等。 黃銅材質之上弦枕 駝骨材質之上弦枕
8
琴頸 (Neck) 與琴頭一體成形,其外觀可概略分為圓弧型及V字型兩大類。琴頸的樣式,除了有外觀上的視覺效果之外,對彈奏者的彈奏時的手感,亦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琴頸在整把吉他的結構中,扮演著支撐琴弦張力與維持音準的重要角色。溫度及濕度的變化對琴頸的影響甚高,若將吉他放置於溫、濕度不穩定的地方,琴頸很容易彎曲變型。而琴頸一旦變型,吉他的音準也難以維持。
9
調整棒 (Truss rod) 這是一根置於琴頸中的金屬棒,在琴頸變型時,可以透過它來調校琴頸的彎曲角度,藉以校正音準與弦距。一般而言,中、高價位的吉他都會配置調整棒。 指板 (Fingerboard) 此部位多半會和琴頸分開,並以不同的木料搭配製作。除了與琴頸同樣擔負支撐琴弦張力的角色之外,指板也是每位吉他手必須熟悉的部位,如此才能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在許多客製化的吉他上,也能看到指板上鑲嵌著裝飾圖案。 琴衍 (音格線、琴格線) (Fretwire) 又可稱為音品,其外觀為短細條狀,材質通常為鎳合金或黃銅,以卡楯及黏合並用的方式與指板結合。其主要作用,是在指板上劃分琴格,並使彈奏後的琴弦產生延音效果。 琴格 (Frets) 藉由嵌合在指板上的琴衍所劃分,同時也是吉他能夠表現出音階高低的關鍵,琴格與琴橋的距離愈長,該位置所產生的音階愈低;反之,若與琴橋的距離愈短,該位置所產生的音階就愈高。木吉他多半會有十二~十四格,電吉他則多答二十~二十二或二十四格。琴格的劃分概念,與音樂理論中的十二平均律相似。換句話來說,就是每個琴格在樂理上都代表一個半音;而一個全音,則是由兩個左右相鄰的琴格組成。
10
琴身 (Body) 亦可稱為共鳴箱,木吉他賴以發聲的關鍵之處,其整體係由面板、側板及背板所接合而成。相較於琴頭與指板,琴身的面積較為寬廣,因此也是廠商常用來展現吉他裝飾藝術的重點部位。面板与背板皆為平面,但有部份木吉他因外觀設計、聲響效果或木材用料的因素,其背板會有些微的弧度。而面板、側板及背板的木料選用,則是影響吉他音色與響度的決定性因素。
11
琴橋 (Bridge) 與指板一樣,多以質地堅硬且密度高的木料製作,主要用來支撐吉他的後段琴弦張力,並透過下弦枕把琴弦的振動傳遞至面板。琴橋上會有一個細長型的溝槽,用來放置下弦枕及拾音器;另外也會有數個圓孔排成一列或二列,用來安裝琴弦及弦釘;而圓孔的個數,則是依琴弦數量來決定。如同指板與音色的關係一般,琴橋的用料,對吉他音色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而琴橋在面板上的位置,亦是決定吉他音準的因素。
12
下弦枕 (Saddle) 常見的製作材料為塑膠、獸骨 (牛骨、駝骨) 或是塑鋼與金屬。下弦枕對吉他音色的影響程度,僅佔少部份,其主要作用是將琴弦的振動傳遞至琴橋,並決定琴弦與指板的間距。
13
弦釘 (Bridge pin) 亦稱為弦栓,多以塑膠製作,而市面上也有黑檀木或其它材質的弦釘,其作用是固定安裝在琴橋上的琴弦。弦釘材質對吉他音色的影響程度最小。
14
響孔 (Sound Hole) 吉他發聲的主要部位,當琴弦振動時,其振動所產生的聲音頻率,會透過下弦枕傳遞至琴橋,再由琴橋傳遞至面板,接著再擴散至側板及背板,最後在琴身內部逐漸形成共鳴,並透過背板將聲音反射到響孔外。
15
源流與發展 他雖然是一種古老的弹拨乐器,但关于它的起源卻是眾說紛云,目前所知道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前面所描述的,源自欧洲古希腊的西塞拉琴 kithara (Cithara)。第二種,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長頸魯特琴演變說。第三種則認為,吉他是演變自古埃及的哥普特琉特琴 (Copric Lute),由當時的阿拉伯-摩尔人传入欧洲,并逐渐演变成的今天的吉他。早期有關音樂的文獻,大部份都已散佚,因此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吉他的起源仍是沒有結論,但它久遠的歷史,則是顯而易見的。在埃及的許多考古資料中,曾經發現四種很像魯特琴的樂器,因此就有學者認為,這種樂器就是吉他的前身。早在紀元前一世紀左右,也有學者在今印度、巴基斯坦附近的石雕上,發現貌似吉他的魯特琴,而這種魯特琴又比埃及魯特琴還要像吉他,因此也有學者認為,吉他便是經由印、巴一帶流傳到歐洲。
16
演進歷程 文藝復興時期 (十六世紀初) 通过西班牙的制琴师和演奏者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吉他逐渐定型为类似现在常见的古典吉他。同时,随着吉他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吉他演奏家和教育家。另外,当时的西班牙皇室将这个“平民的小玩意”定为正式的宫廷乐器,这也使得吉他进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17
巴洛克時期 古典時期 (十八世纪中后期) 19世纪初 19世纪后期
德国人将原来的五弦吉他改装成六弦吉他,而且皆改為單弦,不再使用弦組。这樣的改變,使得吉他的发展步入第二个黄金时期 19世纪初 吉他的外觀開始定型,並慢慢演變成我們現今所看到的樣子,更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世界,在这段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 19世纪后期 被誉为“现代吉他之父”的弗朗西斯科·塔雷加和塞戈维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完善了许多演奏技巧,并创作了大量且优秀的吉他作品,使得一度流行于民间的吉他,终于真正登上古典音乐的圣堂。这是吉他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黄金时期。
18
20世纪至今 吉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风靡的乐器之一,其多样的风格、出色的表现力、丰富的技巧、迷人的音色无不深深吸引着人们。
19
吉他的分類 結他可概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歴史悠久,以木製共鳴箱擴音的木結他。其二,是發明於二十世紀,以擴音器擴音的電結他。木結他常被用於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及流行音樂的演奏或伴奏。電結他則是在搖滾、藍調、爵士及流行音樂中,佔有其特殊的地位。而電結他的發明與問市,對西方流行文化及音樂發展也有很重要的影響。然而,隨著電子科技與工藝技術的進步與結合,吉他的面貌及內涵,又有了更多的轉變。現代的吉他,依據其構造方式、發聲原理、功能取向的不同,又可以再細分为四種: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