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結合文學、文化等元素的教學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 王良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結合文學、文化等元素的教學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 王良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結合文學、文化等元素的教學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 王良和

2 新高中文學、文化等元素結合的教學 ── 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新高中文學、文化等元素結合的教學   ── 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 一.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文化      兩大主流 儒家 道家

3 初中篇章:大同與小康、以五十步笑百步、 岳陽 樓記、愛蓮說、過零丁洋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1. 儒家思想:忠孝仁義,倫理道德…… 初中篇章:大同與小康、以五十步笑百步、 岳陽 樓記、愛蓮說、過零丁洋   新高中篇章:五人墓碑記、出師表、正氣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茅屋為秋風所 破歌、莊暴見孟子章、論仁論君子…… 2. 道家思想:順乎自然、虛靜、無為、避世、隱居…… 初中篇章:桃花源記、歸園田居、荷塘月色……   新高中篇章:庖丁解牛、知魚之樂、秋水、歸去來辭并序……

4 二.中國人對「物」的觀照 ──觀物與文化思想意識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二.中國人對「物」的觀照   ──觀物與文化思想意識 活動一:「物」與聯想 以下的事物,讓你聯想到甚麼? 請寫下來: 

5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事物 聯想 蓮花 松樹 梅花 狐狸

6 在以下的動植物中,選一種,結合你看過的書籍(包括文學作品)、電視或電影,分析這種事物給人的印象。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活動二: 在以下的動植物中,選一種,結合你看過的書籍(包括文學作品)、電視或電影,分析這種事物給人的印象。  蓮花、草、松樹、梅花、龍、雞、狼、狗、狐狸

7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活動三:成語探究 三位同學一組,在以下的動植物中,選一種,查找和這種事物有關的成語,越多越好,然後開展研習:通過這些成語分析中國人眼中這種事物的形象、中國人為甚麼喜歡或不喜歡這種事物、與中華文化思想的關係。

8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例如:王安石〈梅花〉(初中參考篇章)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9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卜算子 .詠梅(新高中參考篇章)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0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觀物感物的境界與文化思想的關係: 應目→會心→暢神    ↓ 寫物→比德→暢神

11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王安石〈船泊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2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柳宗元〈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吸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迴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山雲相逐。 

13 李白:「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西風可否換成東風?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文化積澱、文藝語感與解讀文學作品的能力 柳、竹、西風…… 李白:「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西風可否換成東風?

14 道家美學:不帶成見地觀察,不介入、不干預,讓事物自行興現。 王維〈鳥鳴澗〉(新高中參考篇章)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道家美學:不帶成見地觀察,不介入、不干預,讓事物自行興現。  王維〈鳥鳴澗〉(新高中參考篇章)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5 選修單元:小說與文化 製造變異:刻意藉小說研習,引入異質,甚至相對立的文化觀點,相互碰撞,刺激思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選修單元:小說與文化 製造變異:刻意藉小說研習,引入異質,甚至相對立的文化觀點,相互碰撞,刺激思考。 長篇小說選章研習,然後以篇帶書,鼓勵學生以文學、文化為研習焦點,閱讀整部小說。

16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藏文化/ 高原文化 漢文化/ 農耕文化 蒙古文化/ 草原文化

17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感受、理解、思考(分析、評論)

18 推薦原因: 一.《狼圖騰》 1. 寫蒙古人和下放到蒙古的知青與狼的關 係,細膩深刻,前半部寫人與狼的多場 戰鬥,場面調度見功力,氣氛逼切動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推薦原因: 一.《狼圖騰》 1. 寫蒙古人和下放到蒙古的知青與狼的關   係,細膩深刻,前半部寫人與狼的多場   戰鬥,場面調度見功力,氣氛逼切動   人,劇力萬鈞,極為精采。  2. 認識功能:有助學生深入認識蒙古人與  草原的關係、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民族特性、狼與馬等等的知識。

19 4.可與其他詠物作品對讀,解說觀物感物的文化因素;而引入異質、相對立的文化,也有助擴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思考,培養批判思維。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3.對民族、文化、歷史、生態環境的反思:  狼性與羊性;草原文化vs農耕文化;蒙古人如何從狼的身上學習戰術,打敗漢人、征服歐亞諸國,創造歷史;人與環境無法取得平衡,生態環境將遭到嚴重破壞。 4.可與其他詠物作品對讀,解說觀物感物的文化因素;而引入異質、相對立的文化,也有助擴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思考,培養批判思維。

20 二.《藏獒》 1. 描寫藏獒與藏獒以及藏獒與各種兇猛動 物的戰鬥過程,加上藏族神秘的宗教、 風俗、部落戰爭等元素,令這部小說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二.《藏獒》  1. 描寫藏獒與藏獒以及藏獒與各種兇猛動   物的戰鬥過程,加上藏族神秘的宗教、 風俗、部落戰爭等元素,令這部小說 有很大的吸引力。 2. 認識功能:有助學生深入認識藏獒這   種喜瑪拉雅山的活化石,擴闊知識    面。

21 3. 對狼性、狗性的思考,與《狼圖騰》的思 想意識相碰撞,重新反思善良、忠誠、 仁愛、正義等價值觀,肯定美善的人格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3. 對狼性、狗性的思考,與《狼圖騰》的思 想意識相碰撞,重新反思善良、忠誠、 仁愛、正義等價值觀,肯定美善的人格   素質,培養批判思考和對動物的感情。 4. 可與其他詠物作品對讀,解說觀物感物的 文化因素;並與《狼圖騰》的寫物技巧 相比,評鑒優劣,提升鑒賞能力。

22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活動: 你認為哪一種動物最能代表中國人的民族性?為甚麼? 最能代表中國人民族性的動物 理由

23 試據你對狼和羊的認識,結合以下一則報章的報道,以及《狼圖騰》一書的內容,說一說: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試據你對狼和羊的認識,結合以下一則報章的報道,以及《狼圖騰》一書的內容,說一說: 你欣賞狼多些,還是羊多些?為甚麼? 2. 你認為今天的香港人,需要「狼性」 還是「羊性」?為甚麼?

24 讀了《狼圖騰》一書,你學到了甚麼文化知 識?試列舉出來,越多越好。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讀了《狼圖騰》一書,你學到了甚麼文化知 識?試列舉出來,越多越好。 《狼圖騰》一書的作者,刻意貶抑以農耕文化為代表的「羊性」,而張揚以草原文化為代表的「狼性」,你認為作者為甚麼會有這樣的立場? 讀了《狼圖騰》,你同意書中哪些觀點?不同 意哪些觀點?為甚麼? 中國文學中,有許多描寫自然美景、隱逸生活、閑適之趣的作品,你認為這和農耕文化有沒有關係?生活在蒙古大草原的人,可以隱居嗎?為甚麼?

25 1. 讀了《狼圖騰》,再讀《藏獒》,你有甚麼感受?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問題: 1. 讀了《狼圖騰》,再讀《藏獒》,你有甚麼感受? 2. 你喜歡《狼圖騰》多些,還是《藏獒》多些?為甚麼? 3. 試評價《狼圖騰》或《藏獒》一書的文化內涵。

26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我的小型探究: 《狼圖騰》書中的主角陳陣和楊克,發覺蒙族民歌有很長的顫音和拖音,認為是從狼嗥那兒模仿過來的。試找一些蒙古民歌聽聽,是否有這種情況?你認為有這種可能嗎?為甚麼?


Download ppt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四節 結合文學、文化等元素的教學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 王良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