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4课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方 法 示 例 考 点 聚 焦 能 力 拓 展 1
2
考 点 聚 焦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点 1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1.建立
考点 1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1.建立 (1)辽的建立: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都城在上京。 (2)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2
3
(3)西夏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史称西夏。 2.和战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3)西夏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史称西夏。 2.和战 (1)澶渊之盟:1004年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1005年初,达成和议。此后辽宋之间100多年保持了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2)宋夏和战: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以后几十年间,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3
4
1.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点 2 宋金对峙 1.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 2.靖康之变:1127年,金兵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3.岳飞抗金 (1)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2)抗金名将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称为“岳家军”。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4
5
(3)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兀朮主力,宋高宗却勒令岳飞退兵。不久,投降派秦桧诬陷岳飞谋反,将他杀害。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3)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兀朮主力,宋高宗却勒令岳飞退兵。不久,投降派秦桧诬陷岳飞谋反,将他杀害。 4. 宋金和议 (1)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2)内容: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5
6
(1)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点 3 宋代经济的发展 1.经济重心南移 (1)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宋初,南方人口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2.农工商业的发展 (1)农业: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秧马, 还出现了牛转翻车。原产越南的占城稻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6
7
①丝织业:宋代民间出现了经营专业户,苏州、杭州、成都有官营织锦院。 ②陶瓷业: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手工业 ①丝织业:宋代民间出现了经营专业户,苏州、杭州、成都有官营织锦院。 ②陶瓷业: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③采矿业:采煤技术领先世界,许多地方煤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 ④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 (3)商业 ①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7
8
②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③海外贸易兴盛,泉州、广州、明州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4)社会生活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②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③海外贸易兴盛,泉州、广州、明州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4)社会生活 ①宋代城市中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 ②工匠身份相对自由,农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③喝茶、饮酒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8
9
【特别提示】 宋朝经济极度繁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和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既是其经济繁荣的表现,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技巧点拨】 识别古代货币图解 【特别提示】 宋朝经济极度繁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和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既是其经济繁荣的表现,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9
10
(2)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聚会,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 2.元朝大统一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点 4 元朝大统一和民族关系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2)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聚会,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 2.元朝大统一 (1)统一: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0
11
①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 ②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措施 ①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 ②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③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3.经济 (1)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2)手工业:元朝时,用棉花纺纱织布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 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1
12
(3)商业: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4.民族关系 (1)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3)商业: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4.民族关系 (1)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2)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与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误区点拨】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元朝。 【特别提示】 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至今沿用。宣政院的设立,表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管辖澎湖和琉球的行政机构是澎湖巡检司。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2
13
能 力 拓 展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对辽、西夏和北宋之间“和战”关系的认识
(1)北宋和辽、西夏民族政权并存的初期,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们之间的战争属于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不属于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但是这些战争却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之分。 (2)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夏宋关系也在经历了战争后议和,进入和平友好状态,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3
14
第一,经济因素。两晋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3)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辽宋、夏宋关系,有战有和。战争是短暂的,它是历史的支流;和平是长久的,它是历史的主流。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第一,经济因素。两晋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4
15
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二,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第三,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 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5
16
方 法 示 例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文言史料判断型材料题 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有边微之事者(如西藏行政事务和藏族事务),则置宣政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6
17
(1)材料中“中书省”和“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2)材料中的“宣政司”是一个什么机构?它的设立有何意义?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材料中“中书省”和“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2)材料中的“宣政司”是一个什么机构?它的设立有何意义? (3)上述材料反映了元朝在中央设置的机构有哪些? (4)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7
18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方法指导 本题是一道文言史料判断型材料题。材料内容单一,需要对内容进行仔细审读,确定内容的层次与关键信息,结合问题进行判断作答。本题由于史料较为难懂,也可以逆向思维,从问题入手,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8
19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审题思路 第(1)问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辅相者曰“中书省”,说明中书省是中央机构;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说明行中书省是地方机构,具体管辖区域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宣政司是管理西藏行政事务和藏族事务的机构,设立的意义从国家管辖的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可以对材料中体现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也可以依据前两问得出答案。第(4)问是归纳总结,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行政制度,总的来说叫行省制度,这项制度的影响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19
20
规范答题 (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行中书省”是在地方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规范答题 (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行中书省”是在地方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 (2)“宣政司”指的是元中央设立的“宣政院”,管辖全国佛教和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意义:它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3)中央机构: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4)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被以后各朝代沿用下来。 考点聚焦 能力拓展 方法示例 20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