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四节 生态系统
2
水族箱中哪些属于非生物因素?以青鱼为例,分析一下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有哪些?
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分、空气、温度、池底泥沙 浮游植物和植物 影响青鱼的生物因素 浮游动物 各种鱼和其他动物 微生物 主页
3
思考:若把大鱼缸看成一个体系,其内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水族箱中的植物和鱼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而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也会随植物和鱼的生理活动而变化。植物为草食性鱼类提供了食物,而鱼的排泄物又为植物提供了生活所需要的养料。由此可见,水族箱中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 主页
4
分析与思考? 1、草原上的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把它们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 2、在这个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
还需要阳光、水、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如果没有这些非生物因素,草原上的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 主页
5
分析与思考? 3、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一部分草场罩起来,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
结果导致加罩区的草场昆虫的大量繁殖,造成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 主页
6
结论: 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生态系统? 一片草原 一片森林 一个湖泊 一块农田 一群鱼 一条河 一群人 主页
7
1、一个生态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思考: 1、一个生态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什么中食物网? 5、什么叫生态平衡和生态农业? 6、怎样发展生态农业? 主页
8
分析资料 1、在这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有哪些属于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哪些属于非生物因素?
2、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若不同,说明各类生物的特点。 3、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主页
9
总结: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绿色植物浮游植物 ——生产者 生物部分 —消费者 浮游动物、鱼 细菌、真菌 ——分解者
——阳光、空气、水、水温、水池基底的矿物质等 非生物部分 主页
10
分析: 1、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成分? 2、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 3、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 草原生态系统 主页
1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等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 消费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主页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等
12
—相互依存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主页
13
生产者-植物 吃与被吃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食物链 生态系统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光、温度、空气、水等 主页
14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由于食物而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 主页
15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的食物链之间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
主页
16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说的是什么生物现象?
捕食 食物链 主页 柳叶 柳叶 蝉 螳螂 黄雀
17
(1)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分析思考: (1)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2)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哪一种生物的数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大量捕杀蛇,其他生物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3)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 (4)如果狐和蛇大量迁出,会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为什么? 主页
18
(1)从总体上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2)如果大量捕杀鹰,蛇因为没有了天敌和竞争者,数量会增多,兔、鼠少了天敌,数量开始时增加,但由于受到蛇、狐的控制,数量又减少下来。草的数量变化:开始随着兔、鼠的增加而减少,后来随着兔、鼠的减少又恢复数量。最后整个系统的生物数量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如果大量捕杀蛇,鼠少了一个天敌,但它还受到狐、鹰的控制,因此,数量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他生物如兔、狐、鹰、草的数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主页
19
小结:由此可见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的生与死、迁入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成为生态平衡。 主页
20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成为生态平衡。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办事,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主页
21
浮游生物→鱼→鸟、兽 使用农药,会使有毒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 农药(DDT)
鸟兽体内积累的DDT含量比海水高出百万倍。鸟兽的运动和人类的食用,使得DDT全球都有,连从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都发现有DDT的存在。 主页
22
分析并思考: (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人会中毒。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主页
23
资料:日本的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
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水体→硅藻等浮游植物 →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 → 石斑鱼 → 肉食性鲟鱼和鲶鱼→人或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10—20mg/kg,最高达50—60mg/kg,比原来含汞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 日本的水俣病患者 主页
24
讨论问题: 可见人类的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 可见人类的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
(1)、为什么城市中的汽车要使用不含铅的汽油?这对城市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2)、当人类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3)在维持动态的生态平衡中,你应该怎样做? 主页
25
人是生态系统的一员,人类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办事,就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即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破坏,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被破坏,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自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主页
26
讨论: 1、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食物网中的地位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营养物质以及能量沿什么途径进行流动的?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消费者的角色,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因此,我们要保护我们周围的生物。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主页
27
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如 、 、 、 等。
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如 、 、 、 等。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与 的关系,这就形成了许多的 ,许多食物链互相联系,就形成了 。 3、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的种类总是维持相对稳定 B、毁林开荒可以增产粮食,也能维持生态平衡 C、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 D、益鸟能维持生态平衡,害鸟则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吃 被吃 食物网 食物链 C 主页
28
植物 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 消费者 细菌、真菌 分解者 4、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 光、空气、温度、水 主页
29
欢 迎 指 导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