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
考点诠释: 《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六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3
命题特点: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4
规律探索: 高考着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
5
例: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 。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池中的鱼儿往往不知道放弃那些诱人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
6
这道试题首句表明对“放弃”的看法,后面的话都是用来证明这一看法的。根据试题规定的“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的要求,“风采”后可以接写“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赢得人们对自己的品格的赞美。”“美味”后可以接写这样的话:“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要放弃漂亮的衣裙,从而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
7
知识梳理 一、比喻 1、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8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1)、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
(1)、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 (2)、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 (作比较 ) (表猜测 ) (表想象) (表列举)
9
2、种类: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10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三个以上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11
3、比喻的注意点: ①喻体要常见、易懂 ②比喻要贴切 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12
二、比拟 1、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13
2、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14
三、借代 1、特点和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15
2、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用“子曰诗云”代四书五经之类)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用“一针一线”代群众的财物)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用“诸葛亮”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16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用“眉”代人的头) ⑥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有见过扫帚和水桶。 (用“扫帚”“水桶”代清扫街道的工具)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17
3、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18
四、夸张 1、特点和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19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2、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20
3、夸张的注意点: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21
五、对偶 1、特点和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2
2、种类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23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 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4
六、排比 1、特点和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5
2、种类: (1)、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2)、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6
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 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27
例如: 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②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
例①“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例②“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28
2、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29
例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 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30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31
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
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 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32
3、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⑴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
⑵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⑶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33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往往几种辞格结合起来使用。形式可以分为套用、连用和兼用三种:
⒈套用——一种辞格里面包含着别种辞格。例如: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排比中套用暗喻) ⒉联用———个语句中连续运用几种辞格,既不彼此相融,也不互相包含。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连用了引用、比喻) ⒊兼用——一种修辞方式又兼有两种或几种辞格。例如: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对偶、夸张、比喻)
34
典型题例 1、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考查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能力。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 A、C、D三句能构成比喻,B句的“蔬菜”与“水果”是同样性质的东西,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比较。所以,答案是B。
35
2、下列各句中比喻词用的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看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答案是B。B句脚步“踩在棉花上”应当是松软无力的感觉,无法与“轻快”作比。
36
3、对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一泻而下的自然美。 B.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荷塘上月色的清朗纯洁。C.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荷塘上月光的清纯柔和。 D.用拟人手法,描写月夜的寂静安宁。 答案为C。原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而是比喻,但A项的理解没有 抓住喻体“流水”的特征,而C项都抓住了,故C项为最佳答案。
37
4、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考查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 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
38
5、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 A.我的心常在黑暗的岛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全像战鼓一样。 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纠纠地守卫在道路两旁。 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 答案是A。A项作者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了我在黑暗的日子里充满了苦闷彷徨的感情,如果没有光明在前面引路,也会消沉下去。 B项把空洞的话比作“战鼓”,不妥。C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但把蒲公英比作“雄纠纠”的卫士,不当,反而影响了表达效果,D项运用排比,但“自学”、“努力”、“独立钻研”不能并列,自学已经包含了个人努力,个人努力包含了独立钻研。“适当”、“相互”、“集体”说的角度不一,“适当”是讲程度,“相互”和“集体”说的是讨论的形式,三者也不能并列。
39
【强化训练】 1、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恰当的一句是( )
1、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恰当的一句是( )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B.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事。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 C.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 D.纺织厂里的机器声隆隆地响着,和着我的心跳的旋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B.拟人,不合氛围;C.夸张过分;D.比喻不当。A)
40
2、含有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并且使用都恰当的一句是( )
A.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像片片彩霞落在辽阔的大地上。 B.雄伟庄严的天安门经历了千万次战斗的风雨,带着亿万人民胜利的豪情,傲然屹立。 C.当代艺术界、体育界、卫生界的不少女性,都有许多辉煌的成就,岂止不让须眉,还多占几分春色。 D.在那夜阑人静屋暖花香的氛围里,她的话正如打开闸门的潮水,快活地向外奔。 (A.比喻不当 B.无比喻 D.有借代而无比喻。 D)
41
3、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3、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去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D.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拟人,例句为比喻。 D)
42
4、从修辞方法的运用角度看,下列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4、从修辞方法的运用角度看,下列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行业也不好干,工程需要垫款,各路神仙都得打点,一年下来,不但没挣多少钱,连原先的10万元钱也填了进去。 B.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廉洁奉公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正如富兰克林所说:“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C.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到处都能见到军人的影子,他们将寂寞炼成绿色宝石,镶嵌在无际的荒凉中。 D.工作的乐趣来自哪里呢?来自对工作的热爱,来自工作产生的实效,来自自身价值的实现。 (引用不当,所引与上文不合。 B)
43
5、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B.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真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C.眼泪,当不了子弹,顶不了油烧,流那有啥用? D.他这次来,十有八九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感情色彩不合。 B)
44
6、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恰当的一句是( ) A.从青龙桥下火车,顺着柏油路往西走,周围是群峰壁立。在山脚下仰望,蓝天夹在群峰之间,好像一朵梅花悬在头上。 B.春雨潇潇,唱着欢快的歌;依窗而立,追怀往昔的峥嵘岁月,耳边不禁又号角长鸣。 C.爸爸和你说,你不听;妈妈和你说,你不听;老师和你说,你也不听——现在,舒服了吧? D.手里的信,顿时似千斤重担压在我身上,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A项比喻不当,“蓝天夹在群峰之间”怎么像“梅花”呢?B项拟人不当,不合全句的凝重气氛。D项似嫌太夸张。C项排比和反语“舒服”的运用较得体。 C)
45
7、对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既是比喻又是写景,以景物喻愁思,烘托闲愁之多。) 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 D项不正确。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46
8、请指出下面哪一项比喻不尽恰当? (“书山上跋涉的樵夫”应指追求知识的人,而本项的本体是“词典”,所以不恰当。)
日记:心的轨迹 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词典:知识的海 学问的帆 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笑:你是美的姐妹 你是艺术家的娇儿 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 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 一江浪花,一群欢乐的生命 (“书山上跋涉的樵夫”应指追求知识的人,而本项的本体是“词典”,所以不恰当。)
47
9、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一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相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 。 答案举例:(1)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你曙光就在前头。 (2)浪的帮凶,能把你埋在大海深处。
48
10、在以下各句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话语,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基本相同。 (1)生命像花朵。乐观者 ,悲观者担心它会消尽短暂的香。 (2)青春如火焰。进取者为它加油,让它愈烧愈旺;退缩者 , 。 (3)年华似流水。勤奋者 , ;懒惰者随波逐流,终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 (1)预祝它将留下甘甜的果 (2)给它泼水,使它渐熄渐灭 (3)乘风破浪,勇做大有可为的弄潮儿。 (填下的句子应是前后对照的)
49
11、将下列句子改写为一个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使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答案举例:我喜欢自然风光,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喜欢生活中的故事,而更喜欢富有魅力的风光摄影,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50
12、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勇于直上云霄的海燕;尝试是 , 。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对于 , 。 大浪迭起时,敢于勇往直前的扁舟 。 对于懦弱者,尝试是一堵阻止前进的墙。
51
13、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按下列不同要求扩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1)表现“喜悦”心情。 (2)表现“忧愁”心情。 (1)微风吹拂,春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让漫步其间的游人感觉出春天的柔和与细腻,小草也贪婪地吮吸着雨露,柳条在轻轻摆动婀娜的身姿。 (2)风乍起,就掀起几片飘零的树叶,雨点像一个个小雪粒,浸入肌肤,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抬起头来望望天,天色灰蒙蒙的,不知何处是归程?
52
14、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下面是两副元宵节对联的上联,请参照示例,然后根据对联的基本要求,选出其中的一副对出下联。特别要注意上下联同位的字不要重复。
示例:上联: 飞龙舞凤成夜色 下联: 击鼓踏歌皆春声 (1)一路笙歌春似海 (2)银花焰吐长春景 千家灯火夜如昼 火树光腾不夜城
53
15、写出下列句子的对句 (1)闻鸡起舞 (2)读书千古事 跃马争春 修身百年功
54
1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话,表达你对承诺的理解,要求与前句在句式、修辞上保持一致。 (1)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 , ,------。 (2)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 , , 。
55
1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续写两个句子,要选择新的喻体,并使全段语句连贯。 青春是一首歌,她扣动我们的心弦。 青春是 , 。 青春是 , 。
56
18、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 我是一朵白云, 亲情是包容我的蓝天; 我是一棵绿树, 亲情是滋养我的土地。
57
19、依照下面的句式,另选一物写一句子,意思要完整,每句字数不一定要与原句相同。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个太阳。 示例:我是溪水,/不知疲倦地在河床/潺潺地流淌,/向前,向前……/我坚信/前方有我的大家园。
58
2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内容要前后照应,并构成排比句。 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连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 ;友谊如 ,我们 , 。 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朵朵五彩的鲜花;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59
2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在于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林中挺立的一棵; ,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白云中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 ,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要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60
2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语句。要求文意衔接,修辞方法与画 的语句一致。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是平淡的,农民的生活很辛苦。每天早晨,父亲一阵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锹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了星星。夏天, , ;冬天, , 。 父亲以豆大的汗珠,滋润着禾苗;父亲上山植草种树,为大山准备锦绣新衣。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