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吸 入 麻 醉 药 辽宁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王国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吸 入 麻 醉 药 辽宁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王国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吸 入 麻 醉 药 辽宁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王国贤

2 概念 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能可逆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感觉和意识丧失,以便实施外科手术的药物。
吸入麻醉药(inhaled or inhalation anesthetis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凡经气道吸入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九节 各论

4 简 史 1798年,英 Hunphry Davy,N2O拔牙成功, 并发现有“歇斯底里”现象,称‘笑气’; 1844年,美 牙医Wells用N2O拔牙 失败; 1842年,美 Crawford Long 首次用乙醚麻醉手 术,但未发表; 1846年,美 Willam T.G..Morton用乙醚麻醉, ——近代麻醉学的开端 1847年,苏格兰James Simpson首次使用氯仿 20世纪50年代,氟烷问世; 50年代末,甲氧氟烷出现; 1963年Terrell合成了安氟醚。

5 理 想 条 件 目的:满足外科手术需要, 保证病人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安全。

6 理化性质稳定:不燃不爆,不产生有毒物 无刺激性; 血气分配系数小,可控性强: 麻醉作用强: 诱导苏醒迅速、平稳、舒适。 有良好的镇痛、肌松、安定、遗忘作用。 抑制异常应激反应(调节),保持内环境稳态。 代谢率低,代谢产物无明显药理作用和毒性。 安全范围大,毒性低,不良反应少而轻: 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药源丰富,价格低廉

7 理化性质及分类 理化性质决定:全麻工具、给药方法、诱导期长短、苏醒快慢、全麻深度调节等。 分类: 常温常压下的状态:挥发性吸入麻醉药
气体吸入麻醉药 血气分配系数:分压相等,即达到动态平衡时麻醉药在两相中浓度的比值 按血气分配系数: 易溶性: 乙醚、甲氧氟烷 中等溶性:氟烷、安氟醚、异氟醚 难溶性: N2O、地氟醚

8 重点: 血气分配系数 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

9 返回

10 麻醉的分期 第1期(镇痛期):小手术 第2期(兴奋期) 合称诱导期——尽量缩短 第3期(手术麻醉期)1、2、3、4级 第4期(延髓麻痹期)
缩短第2期,妥善掌握第3期,绝对避免第4期

11 药 代 动 力 学 (体内过程) (吸入给药) pharmacokinetics

12 (一)、麻醉药的转运过程 麻醉深度取决于脑组织中麻醉药的浓度。 转运过程:肺→血→脑(见图) (二)、影响经膜扩散速度的因素(见图) 对于给定的病人和药物,仅分压差是可变因素。 对于不同的病人扩散面积和距离可不同

13 分压差×扩散面积×溶解度×温度 扩散速度∝ 扩散距离 分子量 PA Pa Pbr

14 (三)进入肺泡的速度(麻醉药向肺内输送)
影响因素有二: 吸入麻醉药的浓度和肺通气量 吸入浓度:正相关 肺通气量:正相关

15 1.吸入浓度的影响 吸入浓度:吸入麻醉药在吸入混 合气体中的浓度 浓度效应 concentration effect
吸入浓度越高,进入肺泡的速度越快,肺泡气浓度升高越快,血中麻醉药的分压上升越快。 (1)吸入浓度↑→PA↑→与血中分压差↑→ Pa↑ (2)吸入浓度↑→血液摄取肺内麻醉气体↑→负压↑→被动性吸气↑→麻醉药向肺内输送↑

16 返回

17 第二气体效应 second gas effect
定义: 同时吸入高浓度气体(N2O)和低浓度气体(如氟烷)时,低浓度气体的肺泡气浓度和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单独使用相等的低浓度时为 快。 临床常把含氟吸入麻醉药与N2O 合用。 N2O 为第一气体,氟烷为第二气体

18 返回

19 机理:高浓度气体(N2O)被大量摄取导致:
1. 浓缩效应:肺泡缩小、低浓度气体(氟烷)浓度加大、入血增快 2. 增量效应:产生较大负压、被动性吸气(含麻醉药)增加 ,吸入的混合气体(包括低浓度气体)增加 意义:1. 加快诱导 2. 降低第二气体浓度,减少其不良反应 3. 对抗第二气体的心血管抑制作用

20 每分通气量↑→带进的麻醉药↑ →PA↑,Pa↑
2.肺通气量的影响 每分通气量↑→带进的麻醉药↑ →PA↑,Pa↑ 麻醉开始时增加通气量可缩短诱导期

21 返回

22 (四)进入血液的速度 正常肺泡膜对麻醉气体进出的转运没有屏障性阻碍。
肺气肿使肺泡通气分布不匀,通气不畅的肺泡麻醉气体分压较低,流经此处的血液麻醉气体分压也较低。

23 正常通气下,三因素决定麻醉药进入血液的速度
摄取量∝血×Q×(PA-PV) 血:全麻药在血中的溶解度 Q: 心排血量 PA:全麻药在肺泡中分压 PV:全麻药在静脉血中分压

24 1、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 常以血/气分配系数表示,越大,表示在血中溶解度越大,与吸入气之间达到平衡需要时间长,诱导期长,苏醒期也长。 2、心排血量 通过血液输送离开肺,心排血量越大,进入血液的速度越快。 3、肺泡-静脉血麻醉药分压差 分压差越大,血液摄取越快。初期分压差 大,摄取快,理论上当静脉血与肺泡麻醉药分压相等时,摄取为零。

25 (五)进入组织的速度(组织摄取) 适当饱和:麻醉开始时给吸入较高浓度的麻醉药,直至组织、动静脉麻醉药分压差比较稳定为止(表现为麻醉比较平稳)。 影响因素: a、溶解度:组织/血分配系数 (除脂肪外,各药差异不大) b、组织血流量; c、Pa-P组织(分压差); d、组织容积; 组织摄取能力=组织容积×组织溶解度

26 组织摄取 t:全麻药在组织中的溶解度 QT:组织(器官)血流量 Pa:全麻药在动脉血中分压 PT:全麻药在组织中分压

27 1、麻醉药在组织中的溶解度 用组织血分配系数表示,除脂肪外,各药差异不大,绝大部分接近1——平衡时各组织内麻醉药浓度与血液接近。 组织内麻醉药分压上升速度主要取决于该组织血流量。 所有麻醉药的脂肪血分配系数均>1,平衡时麻醉药在脂肪中的浓度>>血液, 组织血分配系数越大,组织内分压上升越慢。

28 2、组织的局部血流量 影响甚大 血流量越大,组织摄取越快,分压上升越快。脑血管丰富,麻醉药进入脑组织非常迅速。 3、动脉血与组织内麻醉药的分压差 弥散到组织内的速度与分压差成正比

29 (六) 生物转化 (七)排泄: ①多数经肺排,不代谢 ②少数经肝代谢 ②手术创面;皮肤(N2O 皮肤排出较多;尿
①肺排为主(“苏醒期”与脂溶性有关) ②手术创面;皮肤(N2O 皮肤排出较多;尿 脂溶性高,血气、组织血分配系数大的,肺泡内浓度下降慢,清醒也慢。 增加通气量可加快吸入麻醉药从肺的排泄

30 影响从肺消除的因素 肺通气量 组织血流量 全麻药的血/气、组织/血分配系数 以肺通气量最重要

31 作用机制:(不明) 几种学说:“脂溶性学说”“热力学活性学说”“临界容积学说”“相转化学说”“突触学说”;“蛋白质学说”;
一元化解释:全麻药与神经元的膜脂质结合,增大膜容积,降低相转化温度,使脂质从凝胶态变为液态,使膜上蛋白质的功能发生障碍,影响递质和受体,使突触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麻醉。

32 吸入给药的药效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 (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 指一个大气压下,使50%的病人或动物对伤害刺激(如外科切皮)不再产生体动反应(逃避反射)时呼气末潮气(相当于肺泡气)内该麻醉药的浓度。 单位vol%

33 MAC 特 点 可反复、频繁、精确测定,反映脑内分压 量效曲线陡,1.3 MAC  ED95,常用 各吸入全麻药入MAC “相加”
种属、性别、昼夜、甲状腺功能、刺激种类、麻醉持续时间以及PaCO2和PaO2的轻度变化均不影响MAC 而年龄、妊娠、体温、联合用药等影响之

34 MAC的用途 1.反映脑内全麻药分压 2.比较吸入全麻药的强度 3.了解药物相互作用 4.可定出“清醒MAC”、 “气管插管MAC”
5.计算药物的安全界限: 通过测定呼吸、循环抑制的MAC,除以镇痛MAC即得

35 影响MAC的因素 种属、刺激种类、酸碱状态、麻醉时程,性别,PH等对MAC无明显影响;
使MAC上升的因素:体温高(不大于42℃); 高钠;CA上升;长期嗜酒; 使MAC下降的因素:体温低;低钠;妊娠;低O2;低Bp;老年人;CA下降;术前服镇静药;术前大量饮酒;某些药物;

36 常 用 吸 入 全 麻 药 用途:全麻 镇痛 控制性降压 其它

37 [安氟醚]enflurane,恩氟烷 理化性质: 无色无味,无刺激性 性质稳定,不燃不爆,不分解
血/气分配系数1.8(37℃),MAC 1.68%

38 体 内 过 程 80%以上原形经肺排出,代谢率2%~5%

39 药 理 作 用

40 1、对CNS的作用:全麻效能高,强度中等,诱导、苏醒快
中枢抑制:与剂量相关 浅麻醉时:脑电图呈高幅慢波—— 3%~3.5%发展为爆发性抑制 ,有单发或重复发生的“惊厥性棘波”;并伴有颈部和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增强对视听诱发电位的反应。 惊厥性棘波是恩氟烷深麻醉的脑电波特征, PaCO2↓时更易发生。为短暂、自限性。 ——不能用过度通气预防

41 若脑灌注不变,则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颅内压(ICP)增高。但脑耗氧量减少
镇痛中等。 肌松作用中等,与非去极化肌松药协同,新斯的明不能完全对抗。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有突出优点。可不用或少用肌松药,停药后肌松作用迅速消失。

42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抑制 心肌抑制(离体、在体), HR↑,BP↓ 每搏量↓、心排血量↓,右房压↑ 。
心排血量↓与PaCO2有关 心律失常少见。ECG可见房室传导减慢,不影响室内传导。 不增加CA敏感性——适用于嗜铬细胞瘤病人 (可限量合用AD)

43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抑制明显 “呼吸麻醉指数”低(呼吸停止浓度/麻醉所需浓度);扩张支气管;无明显刺激性,不增加气道分泌。
降低肺顺应性:停药后易恢复。 少数报道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反应,——但可用于慢阻肺患者。

44 4、 其 他 抑制胃肠蠕动和腺体分泌,麻醉后恶心、呕吐少。 对子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深麻醉时可增加分娩和剖宫产的出血。
4、 其 他 抑制胃肠蠕动和腺体分泌,麻醉后恶心、呕吐少。 对子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深麻醉时可增加分娩和剖宫产的出血。 降低眼内压——适于眼科手术。 除使醛固酮(ALD)↑、CA↓外,对皮质醇、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抗利尿激素及血糖均无影响——可用于糖尿病患者。

45 临 床 应 用 可用于各种年龄、各部位的大、小手术 对糖尿病、嗜铬细胞瘤、重症肌无力、眼科手术效果佳。
临 床 应 用 可用于各种年龄、各部位的大、小手术 对糖尿病、嗜铬细胞瘤、重症肌无力、眼科手术效果佳。 无绝对禁忌症,但有癫痫、颅内压增高者一般不用。

46 不 良 反 应 1、抑制呼吸、循环较强,尤以深麻醉为然 2、中枢兴奋:吸入浓度较高,尤其是低CO2血症时易出现惊厥性棘波、肢体抽搐。
不宜使用高浓度,不宜过度通气 3、肝损害:<1/25万 。有报道反复应用可发生肝坏死。以前使用怀疑过分敏感,不应再用;在使用氟烷后短期内不宜使用恩氟烷 4、肾损害:氟离子→轻度抑制。

47 异氟烷 isoflurane 是安氟醚的同分异构体,1965年terrell合成。1975年corbett曾报道它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3年后经由本人否定,后逐渐被推广应用。 是目前较理想的吸入全麻药

48 与安氟醚相比有以下特点 理化性质更稳定,但有刺激性气味,血/气分配系数1.4,但有难闻的气味,限制吸入,故诱导并不快,苏醒较快。
代谢率约2%,不发生还原代谢,不产生自由基 MAC低(1.15%),对CNS的抑制与吸入浓度有关。 即使麻醉很深或伴有PaCO2降低或给予听刺激,也无惊厥性棘波和肢体抽搐,可用于癫痫病人。

49 抑制呼吸→ PaCO2↑ →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程度轻、短,过度通气控制,对颅内压增高者可谨慎使用。
镇痛作用同enf。 任何麻醉深度,对迷走神经抑制强于对交感的抑制。 肌松作用同enf,能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加快肌松药消除,本身消除很快。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病人。

50 循环抑制轻: 1-2MAC,CO无明显减少;心血管安全性大,心脏麻醉指数大5.7;BP下降主要与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有关;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不减慢浦肯野纤维的传导;不诱发心律失常;不增加心肌对CA敏感性。——可合用AD

51 呼吸抑制较轻:舒张支气管,轻度降低肺顺应性
对肝、肾无明显损害(尚需资料进一步证明) 可降低成人眼内压,程度弱于enf 对子宫平滑肌影响不大,深麻醉时有明显抑制 不升高血糖——可用于糖尿病病人

52 临床应用广:有很多优点,除镇痛较差、对呼吸道有刺激外,是较好的吸入麻醉药。可适用于各种年龄、各个部位以及各种疾病的手术。
包括:癫痫、颅内压增高、重症肌无力、嗜铬细胞瘤、糖尿病、支气管哮喘。 可用于控制性降压。 无肯定禁忌证,仅在使用氟化吸入麻醉药后出现肝损害的病人不宜使用。

53 不良反应:少而轻 对呼吸道有刺激,诱导期可有咳嗽、屏气,一般不用于诱导麻醉。 苏醒期偶见肢体活动或寒战; 深麻醉时产科手术出血多
少数人出现恶心、呕吐、流涎、喉痉挛 突出优点:对循环影响小,毒性低

54 氧化亚氮 nitrous oxide, N2O,笑气
理化性质: 无色、甜味、无刺激性气体; 无燃烧,有助燃性; 化学性质稳定 血/气 0.47,很低。

55 体内过程 血/气分配系数虽小,但吸入浓度高,易被摄取入血,这种气体的大量摄取可产生第二气体效应和浓度效应。
在体内几不分解,绝大部分原形迅速由肺呼出。

56 药 理 作 用 诱导、苏醒平稳迅速。1~4min内苏醒。
全麻效能低,吸入浓度高达80%,也难以使麻醉超过三期一级。效价强度小,MAC高达105%,单独使用N2O无法达到较深麻醉。个体差异大。 增强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兴奋交感中枢;抑制肺对NA的摄取。

57 镇痛作用强,与内源性阿片样肽-阿片受体系统有关,可被纳洛酮部分对抗,长期接触可产生耐受。
肌松作用差; 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多,颅内压增高,但脑代谢增加。与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有关。

58 直接心肌抑制,被交感兴奋掩盖 增加血管平滑肌的反应性: ——皮肤血管收缩;增加肺血管阻力 可减轻含氟全麻药的心血管抑制; 与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合用,可进一步加重其对循环的抑制;但亦有报道略增加者。 很少引起心律失常。增加CA释放,与氟烷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单用时少见)

59 对呼吸道无刺激,分泌物不增加,纤毛活动不受抑制;
单用呼吸抑制轻;与其他全麻药合用呼吸抑制增强。 对肝肾、胃肠、子宫无明显作用;术后恶心、呕吐少。

60 临床应用 很少单用,是复合麻醉的常用药。 与含氟全麻药合用是目前国内外最通用的麻醉方法之一。除可加速诱导外,还可使合用的麻醉药的MAC明显下降→减少合用麻醉药用量。 可与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合用组成复合麻醉 与神经安定镇痛药合用——神经安定麻醉 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可用于休克、重危病人的麻醉。还用于镇痛;分娩镇痛(对子宫影响小)

61 不良反应 如不缺氧,几乎无毒 1、缺氧 是唯一能吸入高浓度的麻醉药,有发生缺氧的危险(弥散性缺氧)。使用前应常规给氧去氮,临床使用浓度应控制在70%以下。 2、闭合空腔增大 体内闭合空腔平时充满氮气,氮气在血中溶解度很小,甚难弥散。 N2O在血中溶解度比氮气高得多,在血中弥散速度》氮气,易进入体内闭合空腔使其容积增大,肠梗阻、气胸、气脑造影等有闭合空腔存在时,不宜使用。 3、骨髓抑制 一般手术短时吸入并无妨碍,停止吸入12h内骨髓功能迅速恢复。长时间吸入可引起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VB12可部分对抗。 因N2O可与VB12竞争,抑制DNA合成和血细胞发育。

62 氟烷 fluothane, halothane

63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略带水果香味,无刺激性,不燃不爆。 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缓慢分解,产生盐酸和光气;碱石灰可使其产生毒性代谢物质。
易溶于橡胶和多种塑料,可腐蚀多种金属(镍、钛除外)。和聚乙烯不起反应。

64 药 理 作 用 MAC 0.77%,血/气分配系数2.5, 1、麻醉效能高,诱导、苏醒迅速平稳,麻醉深度易调节,分期不明显,安全范围小。
镇痛差,中枢性肌松弱,常需加肌松药,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 扩张脑血管,颅内压明显增高,降低脑代谢。

65 2、循环抑制明显:随麻醉加深而增强。 表现血压↓(尤其SBP↓明显)。SVR(-) BP↓原因:心肌抑制、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反应障碍。
心肌抑制——CO↓,每搏量↓(可能干扰肌浆Ca2+利用、Ca2+内流) HR↓——交感活性↓,迷走占优势——阿托品对抗

66 心律失常多见 增高心肌自律性,增强心肌对CA的敏感性。尤其在外界刺激时(如浅麻醉、手术、通气不足等),易引起CA释放导致室性心律失常

67 3、对呼吸系统: 无刺激性;抑制腺体分泌,扩张支气管——支气管哮喘 咽喉反射消失早,咬肌很快松弛——利于插管,术后并发症少。 呼吸显著抑制,随麻醉加深,直至呼吸停止(脑干呼吸中枢)

68 4、其他: 抑制胃肠道蠕动,停药后迅速恢复,术后恶心、呕吐少。 不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病人; 对肾血流量影响小; 麻醉深时使子宫松弛,减弱子宫平滑肌对麦角胺和催产素的反应 ———产程延长,出血增多

69 体内过程: 摄取快、排出缓慢。几天甚至几周内呼气中均有排出。 代谢率高(20%)在体内进行转化;低氧情况下,易出现肝毒性代谢产物。

70 临 床 应 用 可用于各种手术: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及需用电刀、电凝的手术。 对呼吸、循环抑制强 —— 一般用浅麻或复合麻醉;
对呼吸道无刺激,有水果香味 ——小儿诱导麻醉。 控制性降压辅助药物。 由于恩氟烷、异氟烷的广泛应用,应用已减少。

71 不良反应 2、心律失常 3、肝损害——氟烷相关肝炎,最常见于短期内反复应用者,死亡率高,机制不清。
1、抑制呼吸、循环 2、心律失常 3、肝损害——氟烷相关肝炎,最常见于短期内反复应用者,死亡率高,机制不清。 以往接受氟烷麻醉后出现无法解释的黄疸、有肝疾患、有变态反应者不宜用。 4、恶性高热 麻醉期间罕见严重并发症,可由很多麻醉药、肌松药引起,氟烷与琥珀胆碱合用引起者最多。与先天因素有关。

72 禁忌证: 心功能不全、肝疾患、需并用肾上腺素、剖宫产、颅内压升高者。

73 [七氟烷(七氟醚)] sevoflurane
理化性质: 无色无味;临床浓度不燃不爆;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化学性质不稳定:碱石灰可吸收、分解七氟醚,高温时尤为显著。 血/气分配系数0.69;MAC1.71% 体内过程:肺摄取快,代谢率3%

74 药 理 作 用 效能高,强度中等,诱导、苏醒迅速平稳。 脑电图抑制,呈高幅慢波,诱发癫痫型脑电介于enf-isof 之间。
脑血流↑ 、颅内压↑ 、脑代谢↓ 有肌松作用,能增强、延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减少肌松药用量。

75 对循环抑制呈剂量依赖性:BP↓ HR无变化
不增加心肌对CA的敏感性,心律失常少见 ,可用于嗜铬细胞瘤手术及合用AD。 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

76 对呼吸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消失快 对呼吸道无刺激,分泌物不增加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Ach、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抑制机体对缺氧和PaCO2增高的通气反应;但对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抑制作用弱 其他:肝肾血流下降呈剂量依赖性。 肝损害轻,AST轻度升高; 肾损害少见:(有争议) (虽有7个氟离子,但排泄快)

77 临 床 应 用 各种手术(紧闭或开放麻醉) 尤其小儿、门诊手术 哮喘、嗜铬细胞瘤、合用肾上腺素的手术

78 不良反应: 慎用: 卤化麻醉药使用后出现原因不明的黄疸、发热; 本人及家属有过敏史或恶性高热史; 患肝、胆、肾疾病者。
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多见。 抑制呼吸、循环。肝肾损害等。

79 [地氟烷]desflurane,又名脱氟醚,I-653
特点: 沸点低23.5℃;有刺激性气味;性质稳定。 麻醉强度小(MAC7%),诱导、苏醒快(血/气 0.42,最低),但有报道与isof无异; 脑电、脑血管系统同isof。 肌松作用最强(氟化麻醉药)。

80 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突出优点少见心律失常,但有报道可增加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缺血发生率。
剂量依赖性的呼吸抑制,增强机体对PaCO2增高的通气反应。 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代谢率0.1% ——对肝肾毒性低。 有刺激性:咳嗽、屏气、喉痉挛;诱导期常见兴奋现象;术后恶心、呕吐占1/3。

81 临床应用: 麻醉诱导、维持;单用或合用; 门诊及其他小手术。 合成困难,价格昂贵,所需药量大,难以推广

82 [甲氧氟烷]methoxyflurane,
1956年合成。 无色透明、果香味;不燃不爆;血/气分配系数15.0(最大)。MAC 0.16%(最小) 诱导、苏醒缓慢; 体内代谢率50-70%高于其他吸入麻醉药; 肾毒性大:多尿、尿比重低——氟离子抑制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近端的钠泵转运 (淘汰!)

83 [乙醚]diethyl ether 无色液体、挥发、刺激性臭味;比重大,下沉于地面;易燃易爆;易分解。
效能高,血/气分配系数12.0,诱导、苏醒慢,诱导期有中枢和心血管兴奋现象。 镇痛、肌松作用最强。 深麻醉时脑血流量↑,颅内压↑。

84 对循环的影响:浅麻时兴奋,深麻时抑制。 对呼吸抑制轻。 对肝、肾功能影响轻。 对胃肠道影响: 易引起恶心、呕吐,是乙醚兴奋了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刺激胃粘膜所致。 术后肠胀气、肠麻痹,乙醚兴奋交感神经所致 对代谢和内分泌影响: 引起酸血症,加重酸中毒 体内多种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但胰岛素无变化

85 适用证广,可单用也可合用。 最早使用,至今我国部分基层医院仍在应用,但由于手术室内电器的应用、空气污染等问题,使用日趋减少或已被淘汰 禁忌证:急性呼吸道感染;糖尿病;代酸;肝肾损害;颅内压增高者;甲亢;手术用电凝电刀者。

86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性强;引起呛咳、喉痉挛、呼吸道分泌↑。开放麻醉可引起眼结膜炎。麻醉前应给阿托品,用眼膏涂眼,覆以橡胶片。
2、胃肠道反应多;恶心、呕吐;腹气胀、肠麻痹 3、分解后过氧化物毒性强 应密封保存,开瓶后12-24h不宜用。

87 氙 惰性气体,无色无味,血气分配系数1.4,诱导、苏醒迅速MAC71%,镇痛略强于N2O 对心血管影响轻微,适用于心血管手术。
大气中含量极低,目前不能人工合成,只能通过空气液化提取,价格昂贵,现仅俄罗斯等少数国家用于临床。

88

89 ○Desflurane □sevoflurane ▲enflurane ▽ halothane ◆isoflurane 返回

90 ○Desflurane □sevoflurane ▲enflurane ▽ halothane ◆isoflurane

91 ○Desflurane □sevoflurane ▲enflurane ▽ halothane ◆isoflurane

92 ○Desflurane □sevoflurane ▲enflurane ▽ halothane ◆isoflurane

93

94 THANK YOU!


Download ppt "吸 入 麻 醉 药 辽宁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王国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