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二章 醛和酮 有机教研组 刘全忠
2
概述 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羰基(碳氧双键)的化合物。 羰基与一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醛。 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称为酮。 醛酮的官能团是羰基
3
醛和酮的分类 (1)根据醛、酮分子中与羰基相连的烃基结构不同可分为脂肪醛酮、脂环醛酮、芳香醛酮。 脂肪醛酮 脂环醛酮 芳香醛酮
4
(2)根据醛酮分子中羰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醛酮、二元醛酮、多元醛酮。
(3)根据其分子中所含的烃基的饱和程度可分为饱和醛酮和不饱和醛酮。 饱和醛酮 不饱和醛酮
5
12.1 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1. 醛、酮的结构 醛酮的官能团是羰基,所以要了解醛酮必须先了解羰基的结构。 π键 σ键 SP2杂化 极性双键
电负性 C < O π电子云偏向氧原子
6
醛的习惯命名法与醇相似,根据其分子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醛”。
2. 命名 (1)习惯命名法 醛的习惯命名法与醇相似,根据其分子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醛”。 丁醛 甲醛 乙醛 酮的习惯命名法则是先写出二个烃基的,然后在其后加上“甲酮”字。若二个烃基不同且均为脂烃基,则把小的烃基写在前面;若为芳香酮,则先写芳烃基,再写脂烃基。例: 二甲基甲酮 甲基乙基甲酮 苯基甲基甲酮
7
编号时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命名时要标出羰基的位次; 因醛的羰基总是在链端,因此醛羰基的位次可省略不写;
(2)系统命名法 选择包括羰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编号时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命名时要标出羰基的位次; 因醛的羰基总是在链端,因此醛羰基的位次可省略不写; 而对于只有一种结构的酮,羰基的位次也可省略不写 4-甲基-2-乙基戊醛 2-甲基-3-戊酮 (2-)丙酮 (2-)丁酮 2-戊酮
8
脂环醛以甲醛为母体,以环为取代基;脂环酮根据成环碳原子数称为“环某酮”;芳香醛酮则把芳烃基写在前面。
脂环醛以甲醛为母体,以环为取代基;脂环酮根据成环碳原子数称为“环某酮”;芳香醛酮则把芳烃基写在前面。 环戊基甲醛 3-甲基环己酮 2-甲基-1,4-环己二酮 苯甲醛 苯乙酮 1-苯基-1-丙酮
9
对不饱和醛酮,则应选择包括不饱和键和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从应使羰基位次较小,命名时分别标出不饱和键和羰基的位次。
丙烯醛 3-苯基丙烯醛 E-5-乙基-5-庚烯-3-酮 6-甲基-2,5-庚二酮
10
12.2 醛酮的制法 12.3 醛酮的物理性质 室温下,只有甲醛是气体,其它醛酮为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由于醛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其沸点低于同碳醇。但由于羰基为极性键,故其沸点高于同碳烷烃。 由于羰基的氧可以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因此,醛酮可溶于水,尤其是低级醛酮可与水混溶,但随烃基碳原子数的增加,水溶性减小。
11
12.4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的反应与结构关系 羰基氧有弱碱性 可与酸和亲电试剂作用 涉及醛的反应( 氧化反应 ) 羰基碳有亲电性
可与亲核试剂结合 氢化,还原 α碳有吸电子基 α氢有弱酸性 羟醛缩合反应 卤代反应
12
+ HCN + HCN 12.4.1 羰基上的加成反应 (1)与HCN加成
2()- 羟基丙腈 + HCN 2-甲基-2-羟基丁腈
13
-CN水解可生成羧基,利用这个反应在有机合成上用于官能团的转化。丙酮经一系列反应后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它是有机玻璃的单体,它聚合后生成有机玻璃。由于HCN剧毒且易挥发,在实验室中常用氰化钠和盐酸代替氢氰酸。 (2)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醛、脂肪族甲基酮及碳数少于8的环酮,可与NaHSO3发生加成,生成羟基磺酸钠。若反应时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作为反应试剂,则加成产物——羟基磺酸钠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不溶解而析出白色晶体。产物羟基磺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得到原来的醛酮,因此,利用这个反应可鉴定、提纯醛酮。
14
+ HCl + SO2 + NaCl + H2O + NaHSO3
15
在无水氯化氢的作用下,醛可以和醇作用生成半缩醛或缩醛。反应进行时,先生成半缩醛,然后半缩醛再与一分子醇脱水生成缩醛。
(3)与醇的加成 在无水氯化氢的作用下,醛可以和醇作用生成半缩醛或缩醛。反应进行时,先生成半缩醛,然后半缩醛再与一分子醇脱水生成缩醛。 + HOCH2CH3 HCl HOCH2CH3 缩醛 半缩醛 缩醛不稳定,与稀酸作用,则重新分解为醛。 稀盐酸 CH3CHO + CH3CH2OH
16
(4)与格氏试剂加成 甲醛与格氏试剂作用生成伯醇,其它醛与格氏试剂作用生成仲醇,而酮则生成叔醇。 + RMgX R-CH2-MgX H2O R-CH2OH + RMgX H2O + RMgX H2O
17
醛酮可与氨和氨的衍生物(羟胺、肼、苯肼等)发生加成—消除反应,生成烯胺、肟、腙等物质。
(5)与氨的衍生物的加成缩合 醛酮可与氨和氨的衍生物(羟胺、肼、苯肼等)发生加成—消除反应,生成烯胺、肟、腙等物质。 + H2N-R(Ar) H2N-OH H2N-NH2 伯胺 羟胺 肼 苯肼 烯胺(西佛碱) 肟 腙 苯腙
18
+ NH3 NH3 -H2O 该反应是羰基化合物先与氨或其衍生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胺,然后再脱去一分子水而得到加成—消除产物。
羰基化合物与羟胺、苯肼作用生成肟和苯腙均为结晶物质,而苯腙为黄色或橙黄色固体,因此,利用这个反应可以实现对羰基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定。通常将羟胺、苯肼叫做羰基试剂。由于加成消除产物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分解转变为原来的醛酮,故该反应也可用于羰基化合物的纯化。 H+ H2O + NH3
19
… △ 12.4.2 -H的活泼性 (1)酮—烯醇互变异构 (2)被卤原子取代
醛酮上的-H 原子可以被卤取代而生成卤代醛酮。当-H 原子被X取代后,由于X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得产物的-H 原子更加活泼,因而可继续发生二次、三次取代,直至-H 被取代完毕。 Cl2 NaOH … 产物三氯乙醛在碱的作用下,C-C键可发生断裂生成氯仿和甲酸钠。 NaOH △ +
20
若乙醛与碘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反应,则产物为碘仿和甲酸钠,且由于碘仿在乙醛溶液中不溶解而析出淡黄色结晶。这个反应又称为碘仿反应。
+ I2 + NaOH 具有甲基酮结构 的酮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例: + I2 NaOH ↓ + NaOH + + I2 CHI3 ↓
21
不但具有甲基酮结构的醛、酮可以发生碘仿反应,而且氧化后能生成甲基酮结构的醇也可发生碘仿反应。
+ I2 NaOH CHI3 + ↓ (3)羟醛缩合反应 该反应于1872年由武兹发现。在酸、碱的作用下,一分子醛(酮)的-H原子可以和另一分子醛(酮)的羰基发生加成反应,H原子加成羰基O原子上,其它部分加到羰基C原子上,生成-羟基醛(酮),这种类型的反应叫羟醛缩合反应。
22
-羟基丁醛不稳定,受热可脱去一分子水得到,-不饱和醛。
+ - OH- -羟基丁醛 -羟基丁醛不稳定,受热可脱去一分子水得到,-不饱和醛。 -H2O △ 羟醛缩合反应的历程为: + HO- H2O +
23
H2O -H2O 从以上反应历程可以看出,该反应属于亲核加成反应。酮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但比较困难,若不断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则也可顺利进行。 + HO- + H2O 移去
24
+ 其它醛(酮),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例: HO- -H2O
没有-H的醛,也可以和另一分子含有-H的醛发生反应,不含-H的醛提供羰基,含-H的醛提供-H原子,这种类型的反应叫克莱森—施密特(Claisen-Schmidt)反应。 + -H2O HO-
25
+ + HO- -H2O 12.4.3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①被托伦(Tollens)试剂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①被托伦(Tollens)试剂氧化 托伦试剂是硝酸银的氨溶液[Ag(NH3)2NO3],起氧化作用的是银离子。Ag+在碱性条件下可将醛基氧化成羧基,而其本身被还原成单质银,若反应容器的器壁洁净,则生成的银离子可附着在器壁上而形成银镜,故该反应又叫银镜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器壁不洁净,则生成黑色银沉淀。 + + Ag↓ HO- △
26
②被斐林(Fehling)试剂氧化 斐林试剂是由斐林试剂A和斐林试剂B两部分组成。斐林试剂A:硫酸铜溶液;斐林试剂B: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用前将A、B等体积混合。该试剂起氧化作用的是Cu2+,在碱性条件下,该试剂可将脂肪醛氧化成羧酸,而芳香醛不被氧化。 由于该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而在碱性条件下Cu2+会生成Cu(OH)2沉淀,而酒石酸钾钠可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避免沉淀生成。
27
Cu2+ + Cu2+ + Cu2O↓ (浅兰色) (深兰色) OH-
斐林试剂只氧化脂肪醛,不氧化芳香醛,而托伦试剂则氧化所有的醛,因此利用斐林试剂可区别脂肪醛和芳香醛。
28
③被强氧化剂氧化 常用的强氧化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无论脂肪醛还是芳香醛均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羧酸。酮在同样的条件下一般不被氧化,若强化氧化条件,则发生碳链的断裂,生成低碳数的羧酸。 KMnO4/H+ KMnO4/H+ HNO3 + CO2 + H2O △
29
(2)还原反应 ①催化氢化 在Ni、Pt等催化作用下,醛、酮加氢生成醇。 Ni或Pt H2 ②被氢化铝锂或硼氢化钠还原——选择性的还原 氢化铝锂(LiAlH4)或硼氢化钠(NaBH4)在还原,-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时,只还原羰基,而不还原C=C双键,即该还原剂具有选择性。 LiAlH4
30
③克莱门森还原法:在酸性条件下,锌汞齐(Zn-Hg)可将羰基还原为亚甲基(-CH2 - ),它仅适用于对酸稳定的醛、酮的还原。
+ Zn-Hg + HCl 乙醇 或甲苯 ④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法
31
1946年-黄鸣龙改进了这个方法:将无水肼改用为水合肼;碱用NaOH;用高沸点的缩乙二醇为溶剂一起加热。加热完成后,先蒸去水和过量的肼,再升温分解腙。
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当分子中含有对碱敏感的基团时,不能使用这种还原法。适用于对碱稳定的化合物。
32
(3)岐化反应—坎尼扎罗反应 不含-H的醛在浓碱作用下,一分子醛被氧化,而另一分子醛被还原。这种同时进行着两种性质相反应的反应称为岐化反应,醛的岐化反应叫康尼查罗(Cannizzaro)反应。 40%NaOH +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2 40%NaOH +
33
两种结构不同的不含-H的醛,也可以发生岐化反应,结果是大分子被还原,小分子被氧化。例:
+ 浓碱 + 稀碱 HCHO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