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控制的内涵、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责任中心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等内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控制的内涵、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责任中心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等内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控制的内涵、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责任中心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等内容
第十四章 财务控制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控制的内涵、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责任中心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等内容

2 第一节 财务控制的内涵 指财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监督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3 第二节责任中心及其评价 一、成本中心 定义: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的责任中心
特点:成本中心往往没有收入,或虽有少量收入,但不成为主要的考核内容

4 类型: (1)标准成本中心 特点: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 典型代表:制造业工厂、车间、班组等 (2)费用中心
特点: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标衡量,或投入产出之间无密切关系;唯一可以准确计量的是实际费用,无法通过投入产出的比较评价其效果和效率

5 典型代表: 一般行政管理部门、研发部门等 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是要在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使总成本最小化
费用中心的考核指标:费用预算 二、收入中心 考核指标:使用销售收入和边际成本指标,使该中心的边际贡献最大

6 三、利润中心 定义: 指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但没有责任或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投资水平的责任中心
类型:自然的利润中心和人为的利润中心 考核指标:主要是利润

7 部门利润的计算: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 税前部门利润=部门边际贡献-公司管理费用
例:单选.企业某部门本月销售收入10000元,已售商品的变动成本6000元,部门可控固定间接费用500,部门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800元,分配给该部门的公司管理费用500元,最能反映该部门真实贡献的金额是( )元。 A B C D.4000 答案:B

8 例题 单选。不适合评价该部门对企业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适合于对部门经理的评价是( )。 A.边际贡献 B.可控边际贡献
单选。不适合评价该部门对企业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适合于对部门经理的评价是( )。 A.边际贡献 B.可控边际贡献 C.部门边际贡献 D.部门税前利润 答案:B

9 四、投资中心 定义: 指某些分散经营的单位或部门,其经理不仅拥有短期经营决策权,还拥有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的责任中心
投资中心与利润中心的区别: (1)权力不同 (2)考核方法不同

10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1)投资报酬率:部门边际贡献/该部门拥有的资产额 优点: 1)比较客观,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2)满足投资人、公司总经理的需要 3)便于使用杜邦分析体系 缺点:可能导致投资中心做出与企业整体利益不一致的选择

11 (2)剩余收益 是采用绝对数指标来建立利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应计报酬=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金成本
优点: 1)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资金成本的决策 2)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缺点: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

12 例题 判断.利用剩余收益评价部门业绩时,为改善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各部门应该使用相同的资金成本百分数。( ) 答案:错
判断.利用剩余收益评价部门业绩时,为改善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各部门应该使用相同的资金成本百分数。( ) 答案:错 多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投资中心仅仅拥有投资决策权 B.部门边际贡献可以用来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 C.利用投资报酬率作为评价指标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与企业整体的利益一致 D.剩余收益不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 答案:ABC

13 例题 某公司下设A、B两个投资中心.A投资中心的部门资产为2000万元,投资报酬率为15%;B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为14%,剩余收益为200万元,该公司平均资金成本为10%. 要求:(1)计算A中心的剩余收益 (2)计算B中心的部门资产

14 答案: (1)A中心的剩余收益=2000*(15%-10%)=100(万元)
(2)B中心的部门资产=200/(14%-10%)=5000(万元)

15 第三节责任中心之间的转移价格 一、转移价格概述 制定转移价格的目的: (1)正确评价业绩 (2)引导下级部门作出有利于公司整体的决策
二、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

16 (一)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移定价 确定方法:市场价格-对外的销售费用 应用条件: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 基本评价:是理想的转移价格 优点:
(1)有利于发挥责任中心的积极性 (2)比较客观 缺点: (1)会忽视或根本不顾及收集重要的成本数据 (2)较难建立一个稳定的转移价格定价系统

17 (二)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 1.以变动成本为基础制定转移价格 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2.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制定转移价格 购入部门承担转移给它的产品的与单位有关的成本,同时还承担年固定费用

18 3.以完全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 完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优点:比较简单、实用 缺点: (1)在理论上缺乏说服力
(2)随产品在部门间流转,成本不断积累,使用相同的成本加成率会使后序部门利润明显大于前序部门,不够合理

19 4.成本加成法 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加一定百分比的毛利而确定转移价格 优点: (1)使用简单,数据易得 (2)比较有利于业绩评价目标的实现
缺点: (1)加成比率是人为规定的,带有主观色彩 (2)成本的各种概念不统一,缺乏可比性

20 (三)双重定价法 指对同一种中间产品或服务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供应方采用市场价格定价,而对购买方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此法造成利润的重复计算

21 (四)协商定价法 指由公司内的供应方和购买方双方进行相互协商确定转移价格的方法
优点:可以保持各责任中心的独立性,使它们能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 缺点: (1)过分强调协商会造成各方只关注本部门的利益 (2)双方可能联合起来,作出对它们有利但却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政策

22 例题 单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间产品存在非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是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条件
单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间产品存在非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是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条件 B.以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能会导致部门之间的矛盾 C.以全部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能是最差的选择 D.以变动成本加固定费用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供应部门和购买部门承担的市场风险是不同的 答案:A

23 例题 判断.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时,市场价格是理想的转移价格.( ) 答案:错误
判断.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时,市场价格是理想的转移价格.( ) 答案:错误 判断.可以作为利润中心的单位,一定也可以作为一个成本中心来考核.( ) 答案:正确

24 例题 判断.利润中心必然是成本中心,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所以投资中心首先是成本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一定都是投资中心.( ) 答案:正确

25 例题 资料:某企业下设一个销售利润中心和一个购买利润中心.销售利润中心的产品单位成本为10元/件,一个时期内间接费用为800万元;其200万件产量的一半用于外销.市价为15元/件,另一半则用于内销.购买利润中心对购进的l00万件产品进行加工,追加成本为20元/件,其间接费用为800万元.购买利润中心加工后的产品售价为40元/件.

26 要求: (1)以完全成本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计算销售利润中心、购买利润中心以及企业整体的合并收益
(2)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计算销售利润中心、购买利润中心以及企业整体的合并收益 (3)采用双重定价法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计算销售利润中心、购买利润中心以及企业整体的合并收益

27 答案: (1)以完全成本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有关收益计算 销售利润中心 购买利润中心
销售利润中心 购买利润中心 销售收入:外销15×100= ×100=4 000 内销10×100=1 000 直接成本:10×200= 内购10×100=1 000 追加20×100=2 000 间接费用: 收益: 合并收益: =-100

28 (2)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有关收益计算
销售利润中心 购买利润中心 销售收入:外销15×100= ×100=4 000 内销15×100=1 500 直接成本:10×200= 内购15×100=1 500 追加20×100=2 000 间接费用: 收益: 合并收益: =-100

29 (3)以双重定价法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有关收益计算
销售利润中心 购买利润中心 销售收入:外销15×100= ×100=4 000 内销15×100=1 500 直接成本:10×200= 内购10×100=1 000 追加20×100=2 000 间接费用: 收益: 合并收益: =-100

30 三、国际转移价格 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责任中心之间、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时所执行的内部贸易价格
(一)国际转移定价的目标 (二)国际转移价格的表现形式 实物价格 特许权使用费 劳务费用 租赁费 贷款利息

31 (三)国际转移价格的制定程序 确定目标 提出方案 协调和解决利益冲突 检查和修订

32 (四)国际转移价格制定的制约因素 1.企业内部的制约因素 包括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业绩评价体系、各国文化背景以及公司规模等
2.企业外部的制约因素 各国政府的管制 管制措施: 采用“比较定价”原则和局外价格进行检查监督 要求跨国公司部分公开其经营活动

33 第四节 财务风险控制(预警)系统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机制构成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的会计系统
3.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4.风险分析机制 5.风险处理机制 6.风险责任机制

34 二、财务预警分析方法-财务失败模型 1.单变量模型 指运用单个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模型
比率指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 2.多变量模型 Z记分模型

35 三、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模式 1.总体模式 建立多元函数预警公式 考察企业有无健全的内部稽核制度 非定量因素有时对企业风险状况的显示更可靠
2.分部门模式 单一部门负责方式 多部门负责方式


Download ppt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控制的内涵、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责任中心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等内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