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1 美學的由來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1-3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1-4 美學、美感與美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1 美學的由來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1-3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1-4 美學、美感與美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1 美學的由來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1-3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1-4 美學、美感與美育
大 綱 大 綱 1-1 美學的由來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1-3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1-4 美學、美感與美育

2 1-1 美學的由來 美學屬於哲學領域,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美學正式具有學術研究地位,是晚至18世紀初在德國哲學家和美學家鮑嘉頓(Baumgarten, Alexander Gottliel, 1714~1762)的論述中才被建立起來。由於鮑嘉頓在研究感性認識的理論中第一次使用美學(Aesthetica)這個術語,因此也被認為是美學之父,而其美學大著《Aesthetica》也於1750年出版。

3 1-1 美學的由來 儘管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領域是近代才確立的事,但美學的思想卻早就發生於中西方歷代各個時期。中西方歷代皆出現有關美是什麼與美的本質等問題的研究方向與內容。有關這些美學的研究,因時空背景不同而出現許多不同的面向,這些面向包含了美的理論與藝術的理論,以及考察美感對象的理論和美感經驗的理論。

4 1-1 美學的由來 同時,對美的研究與藝術的研究主要涉及內容與形式、唯物與唯心、理性與感性等,三組具有對列關係的範疇所決定。各家思想對於這三組對列的範疇皆有取捨與倚重,形成諸子百家相互爭鳴的熱鬧局面。本書將介紹西方十九世紀以前,對美的本質與定義最具特色的五大美學思想家及其理論,並且將美學思想與相關藝術理論與流派作對照,讓美學帶著我們去理解、想像、和創造藝術的生活。

5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 大思想學說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 大思想學說 一、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在物體形式論 雖然西方美學思想遲至18世紀中葉以後才正式以一門獨立的科學部門問世,但是西方美學思想的發展卻早已經歷源遠流長的辯證歷史,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在我國有關黃金分割比例從審美規律的美學角度出發的論述,最早可追溯到由第一代美學家朱光潛教授執筆傳入的西方美學學術譯作與著述。

6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依據其著述《西方美學的源頭》之記載,西方最早出現的美學思想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希臘時期,由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580~500 BC)及其學派提倡的美是和諧與比例之美學觀點,因此美是和諧與比例說被認為是西方美學思想的源頭,同時也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核心思想。

7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這一派的美學思想強調要從客觀的事物中,以及從無關乎主體(人)審美感受的某種自然客觀的屬性或自然特徵上,去探索美的本源,因而提出了美在和諧比例說,進一步發現了美在黃金分割線的造型原理,因此間接推論出美在物體形式論成為西方造形藝術方面最早出現的形式美學思想。故美是和諧與比例說有時又稱為美在物體形式說(圖1-1、圖1-2)。

8

9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近代社會重視的造型主義與設計仍以畢氏學派的形式美原理作為指南,由於這一學派堅持美是存在於物體的一種屬性,因此帶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唯物主義哲學的立論基礎是主張世界的本源是物質,而不是意識,因為意識不能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必須依賴物質的發展而發展。

10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因此,對唯物主義哲學家而言,物質既然先於意識,因此物質是第一性,意識則是第二性。畢氏學派顯然是唯物主義美學之開創者,然而,由於該美學思想僅強調美的事物,只能從其形式(或形狀)方面的外部特徵作為界定美的條件,因此,這一學派的美學思想其弱點在於尚未真正充分理解探討美的內在本質與本源(圖1-3、圖1-4)。

11

12

13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畢氏學派所提倡的美是和諧與比例之美學觀點,也在其後的柏拉圖(Plato, 427~347 BC)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eles, 384~322 BC)二位哲人的見解上產生不同程度與面向的影響。

14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 二、柏拉圖主張的美在理念說
柏拉圖在美學思想上最重要的貢獻是提出的美是理型說的論述,該思想論點成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唯心主義思想,也是西方哲學與美學史上,第二個重要的美學思想。柏拉圖本人也被視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論的創始人。他所寫的〈大西仳阿斯〉篇被認為是西方第一篇有系統討論「美是什麼」的文獻,字裡行間反覆暗示什麼是美的本質這一個開創性的哲學命題。

15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 換言之,這個思想體系是以客觀唯心的理型論或理念論為核心,把意識與精神性的實體看作世界的本源,強調客觀世界中的萬事萬象都是由理念分有出來的。柏拉圖試圖以先驗的、獨立於現實世界之外的精神實體做為萬物萬象的根據,去揭開美的奧祕,因而提倡美是理型說作為回應美是什麼的標準答案。

16 柏拉圖在其眾多以對話錄的形式寫成的有關文藝與美學的文章中,例如在〈菲雷布斯〉(Philebus)篇,曾提到「度量與比例都是……美與品德」;在〈辯士〉篇中提到「不合比例的……總是醜的」;在晚期的論述〈迪邁奧斯〉篇(Timaeus)中提到美與度量之間的關係「一切善的事物都是美的,凡是善的事物都不可能缺少比例。」這些論述都揭露出柏拉圖受到畢氏美學思想的影響。

17 晚年的柏拉圖在另一篇〈法律〉(The Laws)篇裡也同樣採用畢氏美學學說的概念,力主美感的標準與秩序、度量、比例、和諧等概念有直接關係,充分顯示柏拉圖並未拋棄畢氏學派主張的美在和諧與比例的看法。然而,隨著他對美本身與美是什麼的思想探討日趨深刻,柏拉圖在其他對話篇裡,例如〈理想國〉篇、〈斐多〉篇、和〈會飲〉篇裡,皆陸續提出了深具啟發意義的美學觀點,從而間接地回應了稍早之前在〈大西仳阿斯〉篇有關美是什麼的問題。柏拉圖提出來的美學觀念就是美是理念說或美是理型論。

18 特別在〈迪麥奧斯〉裡針對比例與形式,挑出並認定五種三度向量(x, y, z)的形體,由於都具有規則性,因此稱他們為完美的物體。這些形體包括等邊三角形、畢氏三角形以及〈美諾〉篇裡提到的正方形,他認為這些形式才是真正的完美形式。此外在〈菲雷布斯〉中,柏拉圖進一步把現實事物的美,包含繪畫中的再現形象,與由直線、圓圈、平面、立方構成的抽象之美分為二種不同層次的美。

19 第一種是相對的美,第二種美就是柏拉圖在美是理型說所推崇超乎世間一切之上的純粹的美或恆常的美,具體特徵便是抽象的幾何形狀,柏拉圖認為幾何形式的美才具有永恆美的條件(圖1-5與圖1-6)。

20

21

22 與畢氏學說以感性直觀的方式所獲致的美在形式和諧的基本差異在於,柏拉圖認為美的本質不等於美的事物,強調美的本質不應從事物的感性形式上去尋找,而應透過理念去探尋。美的理念才是世間萬物之美的根源(圖1-7)。

23

24 柏拉圖的美學論點最重要的貢獻在於為早先畢氏以感性直觀的認識途徑開闢出另一條以理性辯證的認識方向,進而使得對探索美的思考方向由原先感性的直觀形式衍生出第二種理性的抽象思辨途徑。由此可知,柏拉圖在美學思想的發展上最重要的貢獻就在於其明確提出認識美有兩個階段與途徑,分別是感性與理性,並且強調用理性來認識美的重要作用。

25 不過,柏拉圖的美學思想有個主要缺陷,那就是柏拉圖看不到感性與理性辯整統一關係,甚至將二者對立起來,不但把美的理念絕對化至一個獨立超然的存在,使它脫離了所有具體事物,並強調只有美本身才是獨一無二與永恆不變的,同時還自相矛盾地認為具體事物可分有理型的美或是純粹的美,然而卻無法像理型的美一般恆久不變,因為世間一切具體事物的美都是相對的、變幻無常的。倘若永恆理型的美只是一種抽象的意識、虛設的存有,那麼這種絕對的虛無如何創造具體的美呢?

26 三、亞里斯多德的美學思想與古典主義美學思想的成熟
亞里斯多德的美學思想被視為西方古典主義美學思想的正宗,主要是建立在當代的詩和藝術(特別是悲劇)的基礎上。他的美學思想受到當時普及的藝術影響甚深,他的兩部權威著作《詩學》與《修辭學》,不但闡述希臘文藝的輝煌成就與美學思想,將希臘的美學思想發展至高峰,並且也成為後世歐洲文藝思想界,主要探討希臘文藝美學思想最重要的參考文獻。

27 《詩學》不僅是一部包含處理詩的語言問題與特殊情節的專業性著述,同時也包含對美學概念的深入觀察與評述,亞里斯多德因而被認為是古希臘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28 由於受到他的老師柏拉圖的影響,亞里斯多德的美學觀念有部分是承襲自畢達哥拉斯學派而來的,例如在《詩學》與《政治學》中,他就曾提到美倚賴於秩序(taxis)與大小(megethos)。不過,亞里斯多德不僅單純吸納畢氏美在物體形式說的美學思想,而且還把這些判斷物體形式的美學標準帶進其提倡的有機整體文藝創作理論中,將畢氏的形式美學規範與價值判斷在他的《詩學》第七章中被充分的延伸運用。

29 亞里斯多德的文藝創作理論主要涵括模仿與典型兩個論述,這兩個論述互為表裡。他強調反映現實的手法就是模仿,對現實的模仿就是藝術的本質。為此,亞里斯多德提出了四因說,包括材料因、形式因、動力因、以及目的因,來進一步說明為何藝術家摹仿自然的活動就是一種創造活動。

30 藝術對現實的模仿非僅單純抄襲現實的表象,還須能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與規律,並透過特殊、個別的事物來表現普遍性與必然性。這種特殊與普遍的統一、客觀外在現象與主觀內在本質的統一、情節在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以及理性與感性的統一,就是實踐藝術典型化的必要途徑。藝術經過理想化、典型化的手段,便能真實地反映現實,由此確切地建立藝術真實性的原則,藝術的真實性就會比現象世界的真實性更加真實。

31 典型化既是通過個別事物表現一般常理,因此也就表現著藝術家對於生活的深刻認識和審美理想,典型形象的創造既是對現實生活進行集中概括的結果,也是鎔鑄藝術家理想形成的結晶。所以真正的藝術典型化總是包含著理想的成分,藝術的真實性和理想性是可以互相結合和統一的。我們很清楚地認識到亞里斯多德的美學思想,企圖融合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他的美學概念是建立於藝術概念之上,並體現於文藝理論之中。藝術必須以現實為基礎,並且必須改良,使之比一般的現實更美、更真實、更典型、更理想(圖1-8)。

32

33 之後,從西元4世紀至13世紀,整個歐洲進入了所謂的黑暗時期,西方史學家也以中古時期來稱謂這一段長達近一千年的文明蠻荒時期。這時期的美學思想主要依附於當時維繫人類文明的基督教神學思想,無法獨立發展,因此此時期的美學思想事實上呈現停滯發展的狀態。

34 然而,從14世紀開始持續至整個16世紀,整個歐洲逐漸從文明的黑暗蠻荒邁向經濟、科技、文明與文藝的甦醒復興,史稱文藝復興時期。該時期最主要的哲學思想就是自然哲學,而當時最重要的文藝思想就是人文主義的興起,而美學思想便在人文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獲得新的發展(圖1-9)。

35

36 爾後,於17、18世紀出現的英國經驗主義主張美感即快感與美就是美感,是西方美學發展史上另一個重要的思維途徑。這一學說的理論根基在於一切知識來自感官經驗,肯定感性經驗是一切認識的最後根據,所以把研究美的重心轉移到對美感活動產生反應的生理學和心理學分析,形成主觀唯心主義。柏克(Bock, 1729~1797)和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這兩位經驗論學者同時又分別代表經驗論中的兩派觀點。休謨主張把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提出的內省經驗加以絕對化,導致唯心主義經驗論的發展。

37 柏克同樣依據洛克曾提到的關於觀念來自外部經驗的原則,力主唯物主義的經驗路線。這兩派經驗論的普遍特徵是以審美的感覺主義、心理反應為原則,去揭示美的源頭,把美的本質總結為主觀意識或審美感受,提出美是無利害、無概念的形式引起的愉快主張。這派學說研究人類各種情慾本能與痛感快感,作為美感發展的生理與心理基礎。

38 至此,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有趣但具爭議性的議題,那就是美的本質應以理性內容與目的論為界定定義的主軸,還是應以感性形式為主軸?事實上,這個問題自始就存在於西方美學的發展中。到了17、18世紀,在英國經驗論和歐洲大陸理性論兩大對立的美學思想論戰中,這個議題達至尖銳對峙的局面。理性論把美的本質放在目的論的範疇中去認識,主張美雖然是屬於感性認識,但它必須服膺其本質所規定的內在目的,甚至體現事物的內在邏輯聯繫與因果關係,以達到完善的概念,而這就是理性美的精義。

39 對理性論的美學思想家而言,儘管美以感性認識為主,但它的根源卻是理性的。人之所以能夠認識美,是因為人具有先天的理性認識能力與概念,而外在事物自身的形式除了符合它自身本質的完滿性或完善性,還能符合人內在先天的理性概念,於是人就能判斷事物是否為美。

40 經驗論哲學家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在認識論中強調感覺的作用,否認所謂的先天理性觀念,因此提出人的一切知識皆來自感性經驗,美也是來自感性經驗。美以快感為基礎,即形成美感即快感的概念,事物中的感性形式是引起快感與不快感的主要因素,因此也是形成美與醜的真正本質。由於理性論與經驗論在各自的闡述上皆過度偏執,因此,兩者反而都無法全面透徹地理解美的本質。

41 18世紀除了上述的兩大對立美學思想陣營外,17、18世紀在法國另一個對近代民主思潮影響甚鉅的就是啟蒙主義的興起。啟蒙主義思想除了延續文藝復興運動的內涵外,並且與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文藝結合,催生了被稱為古典主義美學法典的布瓦洛(Nicolas Boileau-Despreaux, 1636~1711)所著述的《詩的藝術》,該專著成為古典主義文藝理論的美學權威著作,影響許多思想豐富深刻的啟蒙主義美學思想家。其中,對美學與文藝理論最具影響力的首推狄德羅(Diderot, 1713~1784)提出的美在關係說。

42 四、狄德羅的美在關係說 這個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新起點,成為西方美學史上第四個重要的思想途徑與理論學說。狄德羅的美學思想主要探討從存在物質的實在關係,包括結構關係、物與物之間關係、人與物的關係、以及從現實生活的特定情境關係來探索美的本質。他提出把現實美與理想美、藝術的真理性和典型性、藝術美感作用與道德教|作用等層面一併研究,因此他的美學思想是以唯物主義哲學為理論根據去理解美的本質問題,提出了美在關係說。

43 狄德羅給美的本質下的定義是美是一切物體所共有的品質,物體若有這個品質就美,物體若沒這個品質就不美。所以決定事物美與不美是因為事物具有這樣的品質,這種品質出現的多少,決定事物美的程度大小。狄德羅在此所言的品質就是關係,他認為只有關係的概念才能產生這樣的效力。他進而給美的本質定義為,一切本身有能力在我的悟性之中喚醒關係觀念的東西,稱為外在於我的美,而把喚醒這個觀念(本身)的性質,叫做關係到我的美。

44 狄德羅的美的本質定義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澄清了歷來美學研究中的核心矛盾。而這個矛盾的解除要歸功於狄德羅發現,對美的探索不能抽象孤立地單從主觀或客觀方面去觀察,而必須從事物內部各部分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客體與主體之間等多方面的相互關係上去認識美。離開了對象內在與物的種種關係,美的本質就會說不清楚,而任何對於美的本質所作的片面觀察與洞悉,最終都會失之偏執而不能達至真正的完善。

45 然而,狄德羅的這番論述仍有其侷限性。首先,狄德羅本人並未具體闡述關係的本質意義,僅單純地提出關係的概念,無法給美的關係提出質方面的規定性,因此不免流於寬鬆廣泛,這是此派美學思想失之偏頗的地方。其次,狄德羅對美的本質所下的定義(物體若有這個品質就美,物體若沒這個品質就不美),在實際客觀現象界裡反而充斥著許多因著有了該品質的條件而不美的例子。因此,狄德羅的美在關係說的定義,無法精確地解決美的本質的問題,也無法深入解釋美因個體感受的多變性以及群眾感受的多樣性,在內涵上所產生的差異性。

46 19世紀以前西方美學史上第五個重要的美學理論,當屬18世紀的德國古典主義唯心美學。這一派美學的兩位思想健將,一位是古典唯心主義美學的奠基人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另一位是古典唯心主義美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Hegel, 1770~1831)。

47 在上一段曾提到,17、18世紀西方美學思想發展由於受到英國經驗主義與歐洲大陸理性主義兩大立場鮮明對立的陣營之影響,美學在內容與形式、理性與感性、以及主觀與客觀一連串的矛盾觀點也因而尖銳化,以致於兩方都出現過度堅持某一派的意識形態,終究逐漸偏離原點而失去立場。因此如何將這些對立分裂的美學思想統整起來,成為近代美學的首要課題,在這方面努力最多的首推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美學思想家康德的思想貢獻。

48 五、康德的美學思想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美學的創始人康德,宣稱是以先驗唯心主義去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與美學思想。一般學術界常以1770年作為康德哲學思想開始轉變的分水嶺,他完整的三大先驗唯心主義思想鉅作於其後陸續發表,依照出版順序分別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康德的美學思想主要出現在《判斷力批判》一書中,其書分為兩大部分,前部分的重心在於分析與辯證審美判斷力批判,如探討〈美學〉、〈美的分析〉等文。

49 第二部分重心則放在分析與辯證目的論的判斷力批判,即研究目的論。其中在〈美的分析〉裡他致力於分析判斷一對象是否為美時,需要何種主觀能力,這種主觀能力就是康德所謂的鑑賞判斷或是審美判斷,運用先驗唯心主義去論述審美判斷力或鑑賞判斷力的先天與先驗性質。在目的論部分,康德論述有機體與自然界具有內在主觀的形式目的,對美學問題的探究主要致力於對美與崇高兩個論點的分析。

50 1-3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美學是一門具有哲學性質的科學,因此美學的方法論可被用來指導藝術理論的建構,而藝術理論的思想資料和研究結果又可大量回饋給美學,進而豐富美學的研究內容。由此可知,美學與藝術兩者常常交互影響、延伸和成長。美學所研究的對象與範圍不外乎有以下四種:

51 1.美學是研究美的本質與理念內容的科學 這一派美學家以抽象思辨的方法來研究美學,並認為美學跟藝術的關係不大,強調美學是以研究美及其美自身的屬性為重心,極力要把美學與藝術理論分開,從而排斥對藝術的研究。這使美學脫離具體生動與豐富的審美經驗和藝術表現,陷入了一個空洞不切實際的抽象思考與神祕主義的色彩。

52 2.美學主要是研究藝術一般規律的問題 此項研究的基本主張是藝術是美學研究的最主要對象,美學研究的核心在於藝術中的一般理論問題。這一派的美學思想只專注於探討藝術美如何被創造與傳達、藝術美的形式與內容、藝術美的欣賞與批評、藝術美的風格與個性、藝術的形象與典型、以及藝術美的種類與體裁等等有關藝術的內部規律。換言之,美學在這一派研究學者的眼中,就等同於藝術哲學與藝術理論。然而,持這種美學觀點的學者主要的缺點在於,他們基本上排除了人類審美的心理活動,以及限制了美學的探討對象和範圍。

53 3.美學是以美感經驗為中心,研究美感的直覺性與人在美感活動過程中,其特殊生理機制與心理功能活動的表現之科學
此派美學家認為美感是由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組合而成的綜合性能力。感知包括感覺和知覺,感覺是只能夠對個別事物的屬性產生反應,而在感覺基礎上對外在種種現象事物做進一步歸納綜合的反應就是知覺。想像是在既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變更、重組從而創立新的心理形象。情感是指人對客觀事物與主體之間,某種程度與關係的心理反應。

54 理解是指在感性基礎上的理性認識,這種理性認識不是浮面的,而是內化的、深層的認識。另外,他們的美學思想由三個部分組成,美的哲學、審美心理學、藝術社會學,主要把藝術作為心理、社會和歷史分析的工具。由此他們肯定美感的社會功利性,建立在審美對象在當下引起主體特殊生理機制與心理功能這一論點上,從而建立美的客觀性與社會性反映之關聯,要想全面認識美感,就必須研究美感的生理基礎與心理功能。

55 4.美學是研究審美關係的科學,以審美關係為中心,把美、審美和藝術三者結合起來
這一派的美學思想家認為美學要研究藝術,因為藝術是社會審美意識的集中表現,透過藝術能夠精確適切地反應不同世代、時期、民族、社會的審美情趣、審美心理、審美觀念、以及審美理想。同時,社會的審美意識一旦透過藝術表現出來,就會對人們的思想情感產生深刻的影響,進而推動人們進行更多更重要的社會變革。當然,這是審美意識巨大而無形的反作用力之呈現。

56 是以美學應以整個藝術世界為研究對象,研究各類藝術理論中的普遍性問題,對普遍性問題進行歸納和演繹。各類藝術理論應以藝術為研究對象,揭示各類藝術的獨特規範和執行手段,用以作為各種藝術創作指導,實踐推動藝術的發展。藝術理論包括文學理論、繪畫理論、音樂理論、舞蹈理論、戲劇理論、電影理論等等,如果美學研究排除對藝術理論的研究,則勢必會大幅降低審美意識的提昇。若美學無法藉由藝術來提昇審美意識,一來削弱審美意識在社會實踐的積極作用,二來美學也將在社會中失去作用、價值和地位。

57 1-4 美學、美感與美育 我國第一代著名的美學思想家朱光潛教授曾說,美感的對象指的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他認為物的形象是物在主體的知性、理性、與感性交互作用下反映出來的結果,是參雜這人主觀思維的物。因此美感是客觀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質和形狀,可適合主體方面的意識型態,因而能夠交融在一起而成為一個完整形象的那種特質,換言之,美感的對象具有客觀性與主觀性統一的辯證要素。

58 物的形象也就是朱光潛教授後來補述的藝術形象,以藝術形象取代物的形象來論述主客觀統一,是較為具體確定且不致過度抽象無法理解。另一位當代美學教授漢寶德先生也在其著作《談美感》一書提到,形式美重在感覺,內容美重在感動。因此,美可確切地說是存在於主體與客體,或藝術形象之間,一種審美關係或是鑑賞判斷(圖1-10)。

59

60 由於藝術形象常常藉由文藝創作來表現,在文藝創作當中,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往往藉由藝術形象或審美對象透析出來,使得任何一件真正的藝術作品,能展現出具有審美價值的情境(圖1-11)。文藝作品作為審美和欣賞的對象,讓人們透過感覺、知覺、理解、情緒、想像和領悟等心理活動的交互作用,來掌握與理解藝術形象後,必會引起主體對美產生愉悅的感應與感受,因而使人受到情緒的洗滌與淨化,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昇華。

61

62 若審美活動能持續,則必能培養理性感性兼具的美觀念與優美高尚的審美情操,進而提高主體的審美能力,深化主體的藝術興致(圖1-12)。而審美中的情感既然是人對審美對象或藝術形象的主觀反應與體驗,因此審美對象或藝術形象就必定會受到主體因素的影響與掌控,這就是藝術形象所蘊含的審美作用。由此可知,人們的審美活動,包括感知、想像、理解、情感諸因素交錯融合的鑑賞心理現象。

63

64 另外,當我們在進行美的哲學思考與探討審美鑑賞心理的同時,也必須兼顧藝術在美學研究中的社會層面,因為藝術的創作過程深受社會影響,而藝術社會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於,把藝術作為客觀存在的審美對象,並從中探討藝術美的一般規律與審美經驗,從而與美的豐富現象與複雜的審美心理活動息息相關。因此,我們不妨可參考美學家李澤厚給美學所訂的描述性定義——美學是以美感經驗為中心研究美和藝術的學科,以作為認識美學的基本思維。

65 西方美學思想長久以來不斷針對審美關係內的形式與內容、理性與感性、現實與抽象、以及共性與個性等二元角度進行論述與探討,這些美學論述無非希望釐清美的本質為何,並為美學建立一個完整完滿的學說理論,為人類生活在探尋與實踐美感的過程裡,逐步鋪陳出明確的方向。怎樣才能學好美學?首先需培養理論的思維能力,再來是啟發敏銳的審美鑑賞能力,因為學習美學,應當具備一定程度的學術文化史、心理學、社會學等等基本知識。

66 此外,除了不斷吸收相關藝術知識理論外,還須努力培養自己擁有一顆豐富美麗與高度敏銳的感受力,去觀察、去聆聽、去體悟、去品味人生現象界裡中的興衰變化。愛美是人的天性,人需要外在美來讓世界認識他、欣賞他,人需要內在美來滿足自身的精神享受與性靈昇華。因此當我們聽一首音樂,欣賞一幅畫作,或閱讀一本文學作品時,其實就是在經歷一場美的鑑賞、美的陶冶、和美的發現的審美歷程。

67 假如能夠長期經驗藝術美的薰陶、啟發和培養,就能夠成為一個有藝術素養的人了。審美歷程的培養沒有捷徑,必須充分用審美的鑑賞心理功能多觀察、多聆聽、多思考、多書寫、與多體驗。因為美感經驗告訴我們,當我們真正的從藝術品中感受到美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心領神會、物我感應、情景交融的自覺與自由的精神狀態,這種精神狀態正是藝術感受力、鑑賞判斷力的生發,若持之以恆,則便可獲得更精巧細膩的藝術鑑賞力,達成美育方面的自我實現。

68 而對現實生活無動於衷、對周圍的人缺乏熱情感動的心、沉溺於物質生活的人,是很難學好美學的,更無法經歷美育方面自我提昇的過程。

69 反思議題 1.您的美學思想與生活信仰有關係嗎? 2.本書中所介紹的西方五大美學思想中,您比較欣賞哪位美學思想家的思想?
3.美感的淬鍊與美學的認識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嗎? 4.請試著以您的觀點來反思陳述「美學」、「美感」、「美育」三者之間的順位。


Download ppt "1-1 美學的由來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1-3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1-4 美學、美感與美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