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課程改革中期發展系列 (2) 透過小學課程發展 高階思維能力工作坊 (重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課程改革中期發展系列 (2) 透過小學課程發展 高階思維能力工作坊 (重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課程改革中期發展系列 (2) 透過小學課程發展 高階思維能力工作坊 (重辦)
課程改革中期發展系列 (2) 透過小學課程發展 高階思維能力工作坊 (重辦) 課程發展處幼稚園及小學組 2012年2月27日及28日 1

2 《視學周年報告》(2008/09) 「思維教學是另一個較多學校採用的策略,實施模式主要由各科目在課程中滲入提升學生思考能力的元素,並擬設相關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和課業;又或側重加強教師提問的質素,並由教師指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學習,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頁12)

3 《視學周年報告》(2009/10) 「部分學校以思維教學為重心, 教授學生運用思維圖,分析資料, 構思寫作,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個別學校按學習階段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高階思維,由各科滲透。 」(頁8)

4 形式:輪流說(二人一組) 活動 任務:交流討論以下的問題 你是教什麼的? 你的學校現時是怎樣發展思維課程的? 時間:3分鐘 4

5 什麼是思維教學? 5

6 什麼是思維教學? 6

7 什麼是思維教學? 思維能夠「看得見」嗎? 思維有規則可以遵循嗎? 思維可以教嗎?

8 (1)思維能夠看得見嗎? Paul Torrance (1966) 創造力 George Polya (1975) 問題解決
Art Costa (2000) 心智習性 Robert Ennis (2000) 批判性思考 Robert Sternberg (2003) 心智三元論

9 節錄自:趙李婉儀(2003)《思維技巧的教與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頁60)

10 From Eric Frangenheim (2005)

11 共通能力 批判性 思考 能力 溝通 能力 創造力 運用資訊科技 運算 協作 自我管理 研習 解決 問題

12 重要告示 重要告示 本次專業發展活動所播放的錄像片段,只是節選課堂中的某一部分。節選的原則僅為輔助討論環節時進行教育研討。
除本次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之外,請勿在其他場合引用及談論教師的教學表現。 重要告示 本次專業發展活動所播放的錄像片段,只是節選課堂中的某一部分。節選的原則僅為輔助討論環節時進行教育研討。 除本次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之外,請勿在其他場合引用及談論教師的教學表現。

13 活動 形式:組長(帶領討論) 組員(發表意見) 記錄(一人) 匯報(一人) 任務:討論問題 你認為這一節課有沒有思維學習的元素?
   組員(發表意見)    記錄(一人)    匯報(一人) 活動 任務:討論問題 你認為這一節課有沒有思維學習的元素? 時間:3分鐘 13

14 觀課科目:數學(小五) 課  題:多邊形面積

15 教學流程(創意解難策略的應用) 製造機會、 探索事實 建構問題 瞭解 挑戰 產生主意 產生主意 發展 解決方法 建立接受 準備 行動
在三個分割法中, 哪一個能計算出鑽石形的面積? 瞭解 挑戰 方法三的分割法能正確計算出 鑽石形的面積嗎? 產生主意 學生報告、展示解難方案,同儕互評,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方法三是否有效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正確的分割法, 提醒學生以分割法計算多邊形面積的原則 準備 行動 學生總結課堂所學

16 創意解難策略 Puccio, Keller-Mather & Treffinger, (2000)

17 思維技巧 基層思維 (2) 思維有規則可循嗎? 回憶 比較 分辨 對比 歸納 分析 觀察 分類 排序 配對 定義
修訂自「基層與深層思維技巧概念圖 」趙李婉儀 (2002)

18 深層思維 思維技巧 批判思維 創造思維 解難思維 決策思維 (2) 思維有規則可循嗎?
觀察、比較、預測、分析、綜合、評鑑 思維技巧 修訂自「基層與深層思維技巧概念圖 」趙李婉儀 (2002)

19 (2) 思維有規則可循嗎? 修訂自「基層與深層思維技巧概念圖 」趙李婉儀 (2002)

20 (3) 思維可以教嗎?

21 創造環境 Place 師生角色 Person 學習過程 Process 學習成果 Product

22 創造環境 Place 這個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工作環境或社會。 必須是一種正面支持的環境。

23 思考教室的特點 營造安全的環境 製造思考的機會 提供充足的候答時間 促進雙向互動 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營造安全的環境 製造思考的機會 提供充足的候答時間 促進雙向互動 (1) 營造安全的環境: 尊重:沒有全然對錯,包容錯誤評價、尊重他人發言,尊重敢於嘗試。 訂立做評價的基本規則: 你針對的是某個信息、意見或觀點而不是某個人。 不能有任何對個人的貶低或誹謗。 不要使用傷害性的評價。 評論的唯一目的是改善思考環境,而不是破壞這個環境。 如果有人不同意你的觀點,他們其實是在讚揚你。 聽取不同的意見,不論接受與否,都要說「謝謝」。 (2) 製造思考的機會 (#ppt 提問簡報 ) (Robert J. Sternberg)(Bloom)(教案比較) (3) 充足的候答時間(思考時間) (#ppt 提問簡報 ) 即思考時間 (4) 自明認知/後設認知:對思維過程的了解和操控(#劉潔玲) 有清晰的學習目標 能夠因應不同的目標靈活選擇不同的策略 (#Eric Frangenheim 個人的思維策略Vs合作的思維策略) (Edward De Bono, Johnson & Johnson) 注意問題及懂得解決困難 定期檢討得失,了解自己的強弱項,尋求改善的方向 (5) 協作思考 思維的語言,應是課堂內互動的一部分。 課堂教學的互動模式。(圖像化說明) 師生合作思考,積極雙向互動: 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3

24 師生角色 Person 教師的角色 傳授者 資料分析員 課程設計師 促進者 參與者 ……

25 教師的角色 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重視學生提供 的意見 2. 重視學生的想像及其不平凡的意念 3. 營造互相尊重和接納的氣氛,使學生知
道他們的觀點是有價值的 4. 提供無評價的練習或實踐機會 5. 鼓勵自發的學習 6. 連繫因果關係的評價  

26 培養學生愛思考的心 挑戰心 好奇心 2007 想像心 2006 2005 冒險心

27 學習過程 Process 示範 Models 說明 Explanation 思考 教室 回饋 Feedback 互動 Interaction

28 思考教室的特點 1.先由學生示範 教師先請兩名學生示範,為甚麼方法三可以/不可以計算出圖形的面積 帶出兩位學生的分歧,讓學生能更深入思考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1.先由學生示範 教師先請兩名學生示範,為甚麼方法三可以/不可以計算出圖形的面積 帶出兩位學生的分歧,讓學生能更深入思考

29 思考教室的特點 先做後教 先破後立 2.再由教師示範 最後由教師示範,可如何透過方法三計算出圖形的面積,並指出學生思考時的誤區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2.再由教師示範 最後由教師示範,可如何透過方法三計算出圖形的面積,並指出學生思考時的誤區 先做後教 先破後立

30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3.指出學生思考的誤區 透過提問或講授,指出學生思考及運算時的誤區

31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4.讓學生思考並總結課堂所學 教師請學生思考及總結課堂所學,並提出清晰的要求

32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5.師生及生生互動 透過師生及生生互動,挑戰學生固有想法,激發學生思考及回應

33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6.充足的候答時間 候答時間十分充足,讓學生在有安全感的情況下作答,教師在有需要時亦會加以提示

34 思考教室的特點 7. 適時適切的回饋 回饋適時,多於同學發言後或「關鍵時刻」回饋,避免令學生感到挫敗 回饋適切,能提示或鼓勵學生 說明 互動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7. 適時適切的回饋 回饋適時,多於同學發言後或「關鍵時刻」回饋,避免令學生感到挫敗 回饋適切,能提示或鼓勵學生

35 思維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何敏華 (2002) 學習目標必須清晰而有系統 多元化、開放性、真實性及富挑戰性的學 習活動
著重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繫,配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強調群體學習及學生互動 著重教學與評估的聯繫,設計能配合思維的多元評估項目 注重後設認知能力的培養 善用個別差異建立學習群體

36 活動 形式:輪流說(四人一組) 任務: 請觀看以下課堂片段,然後運用工具表所列的項目分析這一課節。 時間:5分鐘 36

37 觀課科目:中文(小一) 課  題:地球笑了

38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1.揭示課堂的學習目標 教師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告訴學生課堂的預期成果,使學生有清晰的學習目標。

39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2.範文引路 教師一方面以範文向學生展示仿寫的具體要求,引領學生創作。

40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3.運用朗讀培養語感 另一方面,教師以全班朗讀的形式,培養學生對詩歌內容結構的語感和節奏感。

41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4. 以問促思 教師運用提問,引領學生分析詩歌的上文下理,提醒學生構思內容時需要考慮因果關係。

42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5. 以問促思 教師運用提問,向學生講述創作時可以運用的表達手法,例如:繪聲法、反復法和疑問法。

43 思考教室的特點 6.分組協作,小步子學習 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寫作,鞏固對創作要求的認識。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6.分組協作,小步子學習 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寫作,鞏固對創作要求的認識。 小組以不同的主題(天空、海洋和陸地),引領學生立意和選材,以小步子的形式提取寫作的意念。

44 思考教室的特點 7.適時回饋 學生分組進行匯報,教師分析內容,並引領學生進行朋輩互評,鼓勵學生互相欣賞。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7.適時回饋 學生分組進行匯報,教師分析內容,並引領學生進行朋輩互評,鼓勵學生互相欣賞。 教師與學生共同修訂詩歌的文句,鞏固學生對詩歌追求「整齊美」特點的認識。

45 (3) 思維可以教嗎?

46 Torrance 創造思考 獨創力 變通力 流暢力 精進力

47 活動 形式:輪流說(四人一組) 任務: 請觀看以下課堂片段,然後運用工具表所列的項目分析這一課節。 時間:5分鐘 47

48 課 題:Festivals in Hong Kong
觀課科目:英文(小五) 課  題:Festivals in Hong Kong 學習目標: (i)To develop students’ skill of how to elaborate ideas with reasons (ii)To develop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ii)To develop students’ positive values and attitudes

49 思考教室的特點 1.親身示範 在小組討論前,教師示範分析屈原和楚懷王之間的矛盾,指導學生討論兩者的矛盾和衝突所在,並提供可行的建議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1.親身示範 在小組討論前,教師示範分析屈原和楚懷王之間的矛盾,指導學生討論兩者的矛盾和衝突所在,並提供可行的建議 教師經常複述學生回答的內容,給予學生示範的作用——如何正確地運用英語表達

50 思考教室的特點 2.提供互動的機會 營造安全的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 邀請其他學生豐富題目的內容或給予評論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2.提供互動的機會 營造安全的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 邀請其他學生豐富題目的內容或給予評論 讓學生嘗試補充、回應其他同學的答案

51 思考教室的特點 3.提問技巧 教師提問有序(策略),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說出問題所在 教師經常運用轉問、重整提問、追問等技巧,令問題更清晰易明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3.提問技巧 教師提問有序(策略),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說出問題所在 教師經常運用轉問、重整提問、追問等技巧,令問題更清晰易明

52 思考教室的特點 4.候答時間 提出問題後有適當停頓,讓每個學生有足夠時間想出答案 讓學生有充分準備或讓他們回答高階思維的問題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4.候答時間 提出問題後有適當停頓,讓每個學生有足夠時間想出答案 讓學生有充分準備或讓他們回答高階思維的問題

53 思考教室的特點 給予正面評價,例如:  Interesting response.
說明 互動 回饋 示範 思考教室的特點 5.適時適切的鼓勵 給予正面評價,例如:  Interesting response.  I like this solution. Give him a big hand. 多使用表達肯定的肢體語言,如微笑、點頭等

54 (3) 思維可以教嗎?

55 Process 問 想 評 評 做 Doing 「問想做評」 ATDE 學習過程 支持的環境 支持的環境 教學 目標 (陳龍安,1985)
 ATDE 學習過程 Process (陳龍安,1985) 修正 Evaluating 支持的環境 支持的環境 Asking 教學 目標 Thinking 做 Doing Evaluating 修正

56 「問想做評」 ATDE (陳龍安,1985) 問 想 做 評 5W2H 6Hats 6Shoes scamper 7R 5WHY
 ATDE (陳龍安,1985) 5W2H 6Hats scamper 7R 5WHY 張玉成的發問技巧 6Shoes 陳龍安的發問技巧 CAMPER CREATE 鼓勵思考想像 給思考的時間 SOI 模式 傾聽與專注 擴散思考 聚斂思考 問題導向思考 各種活動方式 心智圖法、 曼駝羅法、 腦力激盪法 暫緩批判 欣賞創意 形成性評量 自我評鑑 多元評量 High - lighting A.L.U KJ 配對比較 水平思考 垂直思考

57 Product 一個強調思維的課程是: 課程著重知識內容和學習過程的融合,以培育新一代成為: 知識豐富 能自決 具同理心 具策略性的學習者
學習成果 Product 一個強調思維的課程是: --Fennimore & Tinzmann (1990) 課程著重知識內容和學習過程的融合,以培育新一代成為: 知識豐富 能自決 具同理心 具策略性的學習者

58 (3) 思維可以教嗎?

59 總結 Place Person Process Product

60 教育局 語文教學支援組 http://www.edb.gov.hk/languagesupport
教育局  語文教學支援組

61 61

62 參考資源: 1.胡飄、關綺雲(2003)《小學思維教學──教案設計與範例》。 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思維工程。
2.梁雲霞譯(2002)《思考的教室:策略與應用》。台灣:遠流出版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3.龍玫譯(2010)《活躍課堂思維的教學策略》(第六版)。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4.李弘善譯(2002)《思考教學》。台灣: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張玉成(2000)《思考技巧與教學》。台灣:心理出版社。 6.皮連生主譯(2007)《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 分類學修訂版〔簡縮本〕)。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7.趙李婉儀(2003)《思維技巧的教與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教育研究所。 8.吳國宏譯(2003)《教授成功智力──增進學生的學習和成就水平》,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9.陳龍安編著(1995)《創造思考教學》,香港:青田教育中心。

63 參考資源: 10.教育局質素視學保證組《周年視學報告》(2008/09),香港:教育局。
11.教育局質素視學保證組《周年視學報告》(2009/10),香港:教育局。 12.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修訂版,台灣:心理出版社。 13.何敏華(2002) 《涓涓江河》 〈中國語文科新課程--強調思維發展的課程〉,香港:教育署課程發展處中文組。


Download ppt "課程改革中期發展系列 (2) 透過小學課程發展 高階思維能力工作坊 (重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