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木兰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木兰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木兰诗

2 1、简介作品: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 2、掌握下列字词 机抒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ó(穿) 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4 当户 惟 可汗 市 但 朔气 金柝 铁衣 明堂 策勋 强 不用 郭 著 帖花黄 扑朔 迷离 安能 3、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
句意、诗篇大意 。 当户  惟 可汗  市   但   朔气   金柝   铁衣 明堂 策勋  强    不用  郭   著   帖花黄   扑朔  迷离 安能        

5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互文)“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

6 4、划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2、3段)木兰代父从 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奔赴前线,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7段)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7 看图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要求: 1.紧扣诗歌的主要情节,适当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2.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8 不闻机杼声

9 东市买骏马

10 朔气传金柝

11 爷娘闻女来

12 开我东阁门

13 当窗理云鬂

14 双兔傍地走

15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 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 .

16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 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17 A、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 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 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 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A、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 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 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 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18 4、第四段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
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骋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19 5、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并说说其作用。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

20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21 6、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朝见天子的情景?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互相补充,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22 7、第六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 到家园的情景? 请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23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24 8、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 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 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25 9、小结木兰形象。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26 10、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 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详写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27 堂上练习: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 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 作业:背诵课文。 主题 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
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 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堂上练习: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 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 作业:背诵课文。


Download ppt "木兰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