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世说新语》六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世说新语》六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世说新语》六则

2 一、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他尊崇儒学,晚年好佛,“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

3 二、《世说新语》简介 (一)编纂与体例 《世说新语》是一部集汉魏至东晋传闻轶事之作。原书只称《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大约于宋代,才称作《世说新语》。 

4 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同时它也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5 这部书分三十六门。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弱、仇隙。每门多者数十条,少者数条。

6 (二)主要内容 1、记载一些值得称道的人和事,进行正面的褒扬。
1、记载一些值得称道的人和事,进行正面的褒扬。   如: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 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德行》)  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褒扬管宁淡泊名利。

7 又如: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
[公孙度品评邴原说:“他像云中的白鹤,不是捕捉燕雀的罗网能捉得 到的。]  这既是对邴原的褒扬,也是对公孙度善于誉人的褒扬。

8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2.标榜“名士”的放诞不羁、超凡脱俗,反映魏晋士人处世态度,生活情趣和习俗等。如《任诞》篇。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9 例如: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
【王子猷(王徽之)曾经暂借别人的空房子住,一住下就让人种竹子。有人问他:“ 暂时住一住,何必这样麻烦呢?” 王子猷歌咏良久,指着竹子说:" 哪能一天没有此君!"】 这种任诞是对竹的一种妙赏,以及对竹的一往情深,或者在对竹的爱好中寄托了一种理想的人格。

10 3.豪门士族的奢侈和凶残。如《汰侈》篇。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11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12 (三)艺术特色 1.在短小的篇制中,通过人物的片言只语或 一、二行为,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如《俭啬》篇。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13 2.善于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忿狷》篇。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14 3.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如《识鉴》、《言语》篇。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15 三、原文及分析 身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16 《身无长物》《德行》篇第44条 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德行好坏是品评人才优劣的最主要标准。本门共收录47则,大都是表现儒家传统道德规范的故事,其中以至孝的故事为多,这是魏晋时期历代统治者主张“以孝治天下”的反映。故事中也有表现某些追求个性解放、违背儒家礼教行为的内容,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对名教产生怀疑,转而崇尚老庄哲学的社会思潮。

17 本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
本篇通过王恭和王大的言行举止,表现了王恭轻视外物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 本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

18 支公好鹤 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19 《支公好鹤》《言语》篇第76条。 魏晋时期儒学衰微,玄风大畅,繁琐的经典章句之学收到轻视,谈玄析理、微言大义之风盛行。因此,士大夫在应对辞令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简约机巧而意味深长,哲理精微而内涵丰富。言语,成为当时审视士人才华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本篇共收录108则,可谓词旨精微,妙语连珠,兴致盎然,生动的表现了魏晋人的才情。

20 本篇通过支道林放鹤之事,表现了其顺应自然、崇尚自由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
本篇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刻画人物。

21 小儿辈大破贼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22 《小儿辈大破贼》《雅量》篇第35条。 雅量,意谓胸怀宽阔,气度宏大。自古以来,雅量就是作为美德而为人推崇的。魏晋士大夫崇尚玄远高迈,因此更加看中雅量,并以此作为品题人物的一个重要题目和体现名士风范的重要品性。雅量者其志高远,处世淡泊宁静:蒙辱不愠、临危不惧、视才如土、为政宽仁。其最高境界是视死如归。本篇共42则,具体描述了魏晋名士虚怀若谷、超凡脱俗的行迹。

23 本篇通过谢安得知东晋军大破前秦军消息后无异于平常之事,表现了其遇事镇定自若的精神面貌。
本篇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刻画其性格特征。

24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5 任诞为任性放纵之意。魏晋名士“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晋书·儒林转》),始于竹林七贤。嵇康、阮籍不满于司马篡位,又目睹统治集团的阴险残忍、倾轧杀伐,因此蔑视他们标榜的名教和礼法之士的虚伪,转而崇尚老庄玄理,向往虚静淳朴、天真无为,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继而将老庄自然无为思想发展到了极致,纵酒放达、诋毁礼法、傲视权贵、愤世嫉俗,开魏晋名士旷达任诞之风气。本篇共收录54则。

26 本篇通过王徽之想见戴安道,乘兴连夜而去,至门却回之事,表现了王徽之洒脱放达的精神面貌。
本篇主要以行动来刻画人物。

27 试为我一奏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28 《试为我一奏》《任诞》篇第49条 本篇通过王徽之邀桓子野吹笛二人却不言一言之事,表现了王、桓二人即兴任情的精神面貌。 本篇主要通过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29 闻所闻而来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30 《闻所闻而来》《简傲》篇第3条。 简傲,即轻贱他人而自傲之意。魏晋政权交替之际,嵇康等士人蔑视司马氏及其追随者,公然对他们倨傲不恭。司马氏为笼络士人,给予暂时的容忍。其后,以慢世任诞为清高的魏晋风度逐渐形成,简傲不敬的行为更是司空见惯:崇尚老庄玄学、追慕旷达、不拘礼法者傲慢自放;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们因门第优越而凌人傲物;以玩忽职守为飘逸方外者为官不问政事,标榜超凡脱俗而目空一切;甚至于有些趋炎附势、自命清高者,也故作姿态怠慢于人。本门共收录17则。

31 本篇通过钟会与嵇康相见时的各自反常言行,表现了嵇康的简傲以及钟会的狡猾。
本篇主要通过行动、语言来刻画人物。

32 四、练习题 1.谈谈你所理解的魏晋风度。 注意从当时崇尚对人物风度的审美现象入手, 把握魏晋时期对人性、人的精神状态的审美追求,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人的个性意识的觉醒。 2.用简短的词语概括课文中六则故事的意蕴。 3.“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人? 4.谈谈你对“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与“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一对话中所包含的机趣的理解。

33 5.《雪夜访戴》一则故事中表现了王徽之怎样的性情?
6.《小儿辈大破贼》出自《世说新语》的那一门? 7.为什么王徽之为桓子野吹笛而二人不交一言? 8.鲁迅关于魏晋风度的著名文章题目是什么? 9.简述《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

34 五、研习及思考题 1.阅读《世说新语》,为其中的36门分类写出简单的说明或定义。 答:建议浏览徐振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 2.收集《世说新语》中描写谢安的文字,结合阅读《晋书·谢安传》,谈谈谢安的人物性格。或从《世说新语》中自选一个人物来作类似的研究。 答:略。

35 3.查阅《世说新语》描述刘伶的狂放言行的文字。“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谈谈你所理解的魏晋风度。


Download ppt "《世说新语》六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