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3、天气与气候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江 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3、天气与气候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江 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天气与气候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江 红

2 3、天气与气候 本章是学习以后各章,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而且也是以后生产、生活的必备知识。学生刚接触这部分知识,对气候的各种图表比较陌生,而本章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较多,因此教学进度不宜太快。 本章分四部分内容: 3.1 多变的天气 3.2 多样的气候 3.3 世界气候类型 3.4 气候与人类活动。

3 3.1 多变的天气 (一)教材分析 1、天气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熟悉,是六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教材传授气候知识从天气入手更切合生活实际,易于被学生接受,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内容是全章的入口,是学习气候知识的基础,学好本节内容,对日后认识气温、降水等天气要素以及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4 2、本节教学内容包括看天行事、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三部分,所有内容都围绕身边的现象来展开。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正是本节教材特色之一,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5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天气的含义,列举看天行事的例子,从而认识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②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6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②在小组游戏及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并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7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周围地理现象的习惯和积极探究地理事物本质的意识,初步建立起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确认识。

8 (三)教学活动设计 1、引入部分 故事引入: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 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
歌曲引入:动画片《海尔兄弟》主题曲“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 谈话引入:“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想想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试着把它描述出来。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边点拨启发,归纳出天气的特点和概念。

9 2、看天行事部分 请学生讲述一段曾经经历的或耳闻目睹的有较深印象的天气,体会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学生看教材P41的阅读材料“哪些生产、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并分组讨论天气还影响哪些方面。可以让各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会天气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在活动中体验小组合作交流的快乐。

10 3、天气预报部分 读图——出示预先从电视台录制或网络上摘取的平时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卫星云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所以可以结合教材P43的阅读材料简单介绍,对于基础较好学生可以做深入研究,而对于一般性学生则不做要求。 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启发学生找出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11 小组协助认识和记忆天气符号。(活动游戏——“找朋友”)
第一步,教师展示出天气符号卡片,请学生来说出其代表的意思; 第二步,教师把天气符号卡片分发给各小组,然后教师展示出不同的天气情况图片,学生就相应地用天气符号卡片作答。(可以进行小组竞赛) 此活动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天气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12 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由各个小组选出代表模拟进行城市天气预报。(结合练习册P15)
可由一个学生播报,其他学生补充,也可老师报地名,由学生抢答。后一种形式更有利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协作与竞争的精神,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

13 思考讨论:还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天气预报?
除了电视以外,还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等多种媒体获得天气预报。 学习使用现代手段,通过互联网查阅天气预报。(介绍几个气象网站) 通过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预知天气。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教师可以介绍几条形象而有趣的天气谚语,并布置各小组课外收集天气谚语,制作地理小报进行展示交流。

14 4.灾害性天气部分 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播放一些灾害性天气的视频,然后启发学生讨论本地区主要有哪些灾害性天气,这些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如何,我们可采用哪些办法来减轻和防治这些灾害的影响等。使学生对防治灾害性天气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

15 3.2 多样的气候 (一)教材分析 ①气候是本章关键性的知识,是学习下一节“世界气候类型”的基础。
3.2      多样的气候 (一)教材分析 ①气候是本章关键性的知识,是学习下一节“世界气候类型”的基础。 ②本节首先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为以后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实际上,什么叫做天气,什么叫做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混淆的两个概念,让学生辨清这两个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16 ③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主要要素,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可接受性,本节教材只选讲有关气温和降水最基础的知识,为学习下一节“世界气候类型”,提供必备的知识。

17 ④本节教材智能发展和技能训练的任务较重,技能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是:使学生学会阅读一个地区“气温、降水的年变化”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学会阅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以及“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8 ⑤“世界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在地图册上出现,为了避免重复,教材中没有安排,但教材通过活动设计,把这三幅图的阅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说明这三幅图是相当重要的。

19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气候,能辨析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②初步学会阅读“气温各月变化曲线和降水各月分配柱状图”。
③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图” ,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以及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0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气温各月变化曲线和降水各月分配柱状图”、 “世界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图” 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类地图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到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具有复杂性,但也有明显的规律,增强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②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培养利用地理规律为人类生活、生产服务的意识,养成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的习惯,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22 (三)教学活动设计 1.气候的含义 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概念是学生常常容易混淆的,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先讲天气和气候概念的区别,而应先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出示一些描述性的语句,让学生辨析这些语句描述的内容在时间上的区别、现象和规律上的区别,从而让学生归纳出天气和气候的联系和区别。 也可以从复习上一节的“天气”开始,再请同学多列举一些描述天气的语句,其中必定会出现描述气候的语句,这时应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引出气候的概念。

23 2.气温和降水 气温各月变化曲线和降水各月分配柱状图,要让学生在图上读出各月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并计算出全年的降水总量,找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数据(最热、最冷月气温,降水丰沛和稀少月份的降水量等)。有能力的老师如果制作多媒体课件分步显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则更有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

24 除了教材P45的思考题以外,教师还可以多出示几张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气温各月变化曲线和降水各月分配柱状图”让学生进行读图训练,既可以训练和巩固读图技能,又可以让学生发现并归纳出南北半球气温曲线的变化规律。

25 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图,教学时首先要讲清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概念,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结合教材P46、P47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技能,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段阅读材料,增加感性认识。 将练习册P16、P17的作业穿插在读图训练中完成,以加深印象。

26 对于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课本正文中没有归纳结论,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读图寻找答案。教学中,教师可最后通过小结把上述结论用板书或其他形式展示给学生。
教学时需注意,对于一些地方等温线凹、凸的原因不必作解释,以免加大教学难度,但要会比较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规律,通过等温线的分布判断所在区域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读图能力。

27 3.3 世界气候类型 (一)   教材分析 ①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总结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指出世界气候虽然千差万别,但可以通过划分气候类型的办法加以归纳和总结。课本将世界的气候类型分为三组:热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极地和高原山地气候类型。

28 ②热带气候中有4种气候类型,温带气候中有6种气候类型,极地和高原山地气候分别有一种。每一种气候类型的表述,课文大都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
气候类型分布图——各种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和分布规律; 景观图——动植物特点和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特点; 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气候特点。

29 ③各大洲不同的气候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学习,分析各大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主要气候特征。
④培养学生运用气候类型图分析一个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该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技能,是这节的重点和难点。

30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②认识气候复杂多样,学会分析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基本方法。

31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各种自然景观的特征以及阅读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各种气候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33 (三)教学活动设计 1、世界气候类型部分 世界气候类型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阅读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观察该区域气候类型名称和每种气候类型主要的分布地区,并启发学生分别说出每种气候类型大致的纬度范围,位于大陆的西岸、东岸还是中部。 (2)阅读每种气候类型的“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观察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的搭配,总结该气候类型的特点。 (3)观察每种气候类型的景观图,认识该气候类型地区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特点。

34 也可以借助于一些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的影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

35 还可以设计模拟出国活动来了解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按小组抽签去国外留学或旅游(签上注明去的地方、什么时候去、逗留的时间) 小组抽到签后进行讨论,首先弄清该地在哪个大洲,位于世界地图的什么位置,对应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是什么气候类型,在利用所给的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中分析出气温、降水的特点,确定气候类型的特点,按特点大致决定准备选取的衣服及与气候有关的日常必备物品,并想象当地的植被特点,选取出合适的景观图片,最后全班表格汇总。

36 高原、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教师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高原、山地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低,从低处到高处的气候变化就好像从赤道到两极水平气候的变化一样,让学生领会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垂直变化的情况。

37 对于每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课文中没有直接写出,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观察分析自己获得,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表格归纳,引导学生做好笔记,以便于今后的复习巩固。

38 2、各大洲不同的气候部分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向学生指出,同地形一样,气候也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地理状况之一,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对今后全面认识该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9 教师可以将亚洲和北美洲作为范例,指图分析这两个大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主要气候特征。如: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图,指导学生观察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与世界气候类型比较,缺失什么气候类型,在这基础上归纳出亚洲气候具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一特征;再指导学生观察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有哪些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其他大洲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归纳出亚洲另一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40 在范例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P57页的活动,让学生读图自主分析其他大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候特征,然后进行交流讨论。
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气候类型分布图的技能,掌握阅读气候类型分布图的方法,最后可以帮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归纳以了解某大洲的气候特点: ① 该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 ② 每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在该大洲的什么地方 ③ 与其他大洲相比,哪些气候类型面积较大,哪些气候类型比较典型,哪些气候类型缺失 ④ 根据面积较大和比较典型的气候类型,总结出这个大洲气候的总体特征

41 3.4 气候与人类活动 (一)教材分析 ①本节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气候影响着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4 气候与人类活动 (一)教材分析 ①本节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气候影响着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②“气候影响着人类活动”这段教材,文字简短,但以气候对民居的影响这一生动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 ③“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学生从各种渠道接触得比较多,对这部分内容较熟悉。课文只是以“温室效应”为例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没有深入展开,只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并可能引发严重问题的产生。

4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②了解温室效应的原因、后果,理解人类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44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获取网络信息,以及从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人类对气候有无影响?”以及“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样做?”等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45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46 (三)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举例说明“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感受气候影响的?”,从饮食、穿衣、出行等方面进行思考讨论:哪些生产部门与气候关系密切,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气候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导致的气候变化又如何反过来对人类产生了影响。

47 播放一些视频材料: 如: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类生产、生活实景;农业生产与气候;人类对地表的改造,进而影响气候及大气环境,大气恶化对人类的影响(如植树造林、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实景。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密切相关。一方面,人类活动受气候影响,另一方面人类通过改变地面及大气状况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的气候又对人类产生影响。

48 以“温室效应”为例,对“人类对气候有无影响?有哪些影响?”以及“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辩证的,我们人类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应该注意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使其可持续发展,而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49 这一节内容可以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分别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制作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50 谢 谢 !

51 天气谚语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Download ppt "3、天气与气候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江 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