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2
虚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的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概 念 虚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的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3
外因外邪侵入(风、寒、湿、燥) 七情、饮食、劳逸 内因 ·形成原因 脏腑功能失调(内生“五邪” ) 外伤 外伤 烧、烫、冻伤 其它 虫兽伤 致病病理产物
4
气滞、血瘀、湿阻 ·包括内容 痰、饮、食滞、虫积
5
发热,腹胀,腹痛,疼痛拒按, 呼吸气粗,痰涎壅盛,神昏谵语, 辩证要点 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 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 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6
·治疗原则 实则泻之
7
第一节 气 滞 证 一、概 述
8
·概 念 是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 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情志不遂,饮食不调,痰湿停聚 ·产生原因
·概 念 是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 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情志不遂,饮食不调,痰湿停聚 ·产生原因 感受外邪,或外伤闪挫,气虚
9
二、临 床 表 现 胸胁脘腹胀闷疼痛,时轻时重,走窜不定,腹胀常随太息、嗳气、肠鸣、矢气后减轻,或随情绪的忧思恼怒与喜悦而加重或减轻,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
10
三、病 机 分 析 运行障碍,不通则痛胀闷疼痛 胀痛时轻时重,走窜不定 气机时阻时通 太息、嗳气、肠鸣 气滞 矢气后疼痛随之减轻
气机时阻时通 太息、嗳气、肠鸣 气滞 矢气后疼痛随之减轻 情志影响气机疼痛随情绪波动增减 脉弦为气机不利,脉气不舒之象
11
四、治 疗 法 则 理气,行气
12
陈皮、木香、枳实、厚朴、香附、乌药、川楝子、薤 白
五、常 用 中 药 陈皮、木香、枳实、厚朴、香附、乌药、川楝子、薤 白
13
陈 皮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 效]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应 用] 脾胃气滞,湿浊中阻,痰湿 阻肺
陈 皮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 效]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应 用] 脾胃气滞,湿浊中阻,痰湿 阻肺 [注意事项] 辛散苦燥,温能助热,舌红少津, 内有实热者慎用。
14
木 香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肺大肠、 胆经 [功 效] 行气、调中、止痛 [应 用] 脾胃气滞,湿热泻痢
木 香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肺大肠、 胆经 [功 效] 行气、调中、止痛 [应 用] 脾胃气滞,湿热泻痢 [注意事项] 辛温香燥,阴虚火旺者慎用。
15
枳 实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 效]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应 用] 热结便秘,湿热泻痢,寒痰内阻,饮食积滞
枳 实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 效]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应 用] 热结便秘,湿热泻痢,寒痰内阻,饮食积滞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用。
16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 效]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应 用] 湿阻脾胃,肠胃积滞,宿痰留肺。
厚 朴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 效]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应 用] 湿阻脾胃,肠胃积滞,宿痰留肺。
17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肺、三焦经 [功 效]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应 用] 肝气郁结,寒凝气滞, 月经不调,寒疝腹痛。
香 附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肺、三焦经 [功 效]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应 用] 肝气郁结,寒凝气滞, 月经不调,寒疝腹痛。
18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肾、肺、 膀胱经 [功 效]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应 用] 肾阳不足,寒凝气滞, 寒疝腹痛。
乌 药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肾、肺、 膀胱经 [功 效]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应 用] 肾阳不足,寒凝气滞, 寒疝腹痛。
19
川 楝 [性味归经] 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小肠、膀胱经 [功 效]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川 楝 [性味归经] 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小肠、膀胱经 [功 效]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应 用] 肝胃不和,肝经郁热,疝痛, 虫积腹痛 [注意事项] 有毒,不宜过量和持续服用。
20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 效]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应 用] 寒痰阻滞,胸阳不振之胸痹, 胃寒气滞,泻痢后重。
薤 白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 效]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应 用] 寒痰阻滞,胸阳不振之胸痹, 胃寒气滞,泻痢后重。
21
(一)、肝气郁结证;肝气郁滞证(肝郁 证、气滞证) 1、临床表现 情志抑郁,喜叹息,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肝气郁结证;肝气郁滞证(肝郁 证、气滞证) 1、临床表现 情志抑郁,喜叹息,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
22
精神抑郁 气机郁滞不畅 胸闷不舒 喜叹息 肝气郁结 经脉不利胸胁,少腹乳房胀痛 久郁不解 气滞血瘀月经不调 气病及血
2、病机分析 精神抑郁 气机郁滞不畅 胸闷不舒 喜叹息 肝气郁结 经脉不利胸胁,少腹乳房胀痛 久郁不解 气滞血瘀月经不调 气病及血
23
·代表方 四逆散 组 成 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 方 解 疏肝理气,敛阴和阳
3、治疗方法 疏肝理气 ·代表方 四逆散 组 成 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 方 解 疏肝理气,敛阴和阳
24
1、临床表现 胁胀作痛,腹胀食少,情绪抑郁,便溏不爽,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脉弦缓。
(二)、肝脾不调(肝郁脾虚) 1、临床表现 胁胀作痛,腹胀食少,情绪抑郁,便溏不爽,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脉弦缓。
25
2、病机分析 情志抑郁,少腹攻窜作痛 木旺克土 食少纳呆,便溏不爽 腹胀,食少,便溏 肝脾不调 土虚木乘 情绪抑郁,胁胀作痛
肝脾不调 土虚木乘 情绪抑郁,胁胀作痛 脘腹胀闷,食少便溏 土壅侮木 胸胁少腹,游走窜痛
26
· 代表方 消遥散 组 成 当归、芍药、柴胡、茯苓、 白术、甘草、薄荷、生姜 方 解 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气血 兼顾,肝脾同调
3、治疗方法 疏肝扶脾 · 代表方 消遥散 组 成 当归、芍药、柴胡、茯苓、 白术、甘草、薄荷、生姜 方 解 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气血 兼顾,肝脾同调
27
(五)、肝胃不和证;肝胃不调证(肝气犯胃证)
1、临床表现 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不欲食,苔薄黄,脉弦。
28
肝气郁结 胃脘、胁肋 胃失和降 横逆犯胃 胀满、疼痛 肝胃不和 肝失条达脉弦 呃逆、嗳气、不欲食 胃气上逆
2、病机分析 肝气郁结 胃脘、胁肋 胃失和降 横逆犯胃 胀满、疼痛 肝胃不和 肝失条达脉弦 呃逆、嗳气、不欲食 胃气上逆
29
·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 组 成 柴胡、枳壳、芍药、炙甘 草、川芎、香附、陈皮 方 解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3、治疗方法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 组 成 柴胡、枳壳、芍药、炙甘 草、川芎、香附、陈皮 方 解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30
1、临床表现 胃脘或腹部痞胀疼痛,痛而欲吐或欲泻,泻而不爽,或腹胀痛剧,肠鸣走窜不定,矢气后胀痛得减,大便秘结,苔厚,脉弦。
(四)、胃肠气滞证(气滞胃肠证) 1、临床表现 胃脘或腹部痞胀疼痛,痛而欲吐或欲泻,泻而不爽,或腹胀痛剧,肠鸣走窜不定,矢气后胀痛得减,大便秘结,苔厚,脉弦。
31
胃肠气机阻滞脘腹痞胀疼痛 胃气上逆嗳气欲吐或欲泻不爽 胃肠气滞 气机受阻大便秘结 浊气内停,气机阻滞苔厚,脉弦
2、病机分析 胃肠气机阻滞脘腹痞胀疼痛 胃气上逆嗳气欲吐或欲泻不爽 胃肠气滞 气机受阻大便秘结 浊气内停,气机阻滞苔厚,脉弦
32
·代表方 半夏泻心汤 组 成 半夏、黄连、黄芩、干姜、 甘草、 人参、大枣 方 解 寒热平调,补泻兼施,健脾和胃,散结除痞。
3、治疗方法 理气散结除痞 ·代表方 半夏泻心汤 组 成 半夏、黄连、黄芩、干姜、 甘草、 人参、大枣 方 解 寒热平调,补泻兼施,健脾和胃,散结除痞。
33
第二节 血 瘀 证 一、概 述
34
是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除或消散,而停留于人体某处;或血液运行不畅,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所表现出的证候。
·概 念 是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除或消散,而停留于人体某处;或血液运行不畅,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所表现出的证候。
35
气虚运血无力,经脉阻滞 气滞血行不畅 ·形成原因 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经脉不畅 瘀血 寒凝、热结脉络瘀阻 跌打损伤脉络受损
气虚运血无力,经脉阻滞 气滞血行不畅 ·形成原因 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经脉不畅 瘀血 寒凝、热结脉络瘀阻 跌打损伤脉络受损
36
二、临 床 表 现 疼痛呈刺痛,痛处不移,拒按,夜间加 剧,青紫肿块或腹内徵块,出血呈紫
疼痛呈刺痛,痛处不移,拒按,夜间加 剧,青紫肿块或腹内徵块,出血呈紫 暗色或夹有血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脉弦涩。
37
三、病 机 分 析 血运受阻,不通则痛疼痛(刺痛) 积瘀不散而凝结肿块 瘀阻脉络,血不循经,溢出脉外出血 瘀 血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瘀 血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久瘀不散,肌肤失养 唇甲青紫,舌质暗紫 舌下脉络曲张,脉弦涩为瘀血阻滞之象
38
活 血化 瘀 五、常 用 中 药 桃仁、红花、三七、丹参、川芎、延胡索、郁金、益母草、牛膝、蒲黄、莪术、 土鳖虫
四、治 疗 法 则 活 血化 瘀 五、常 用 中 药 桃仁、红花、三七、丹参、川芎、延胡索、郁金、益母草、牛膝、蒲黄、莪术、 土鳖虫
39
川 芎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 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川 芎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 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 用] 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外感风寒,风热,风湿头痛;心脉痹阻,风湿痹痛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多汗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40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 效] 活血,行气,止痛 [应 用] 止痛作用优良,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
延 胡 索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 效] 活血,行气,止痛 [应 用] 止痛作用优良,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
41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 效] 活血祛瘀,凉血消痛,养血安神 [应 用] 活血化瘀要药,用于各种瘀血证。
丹 参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 效] 活血祛瘀,凉血消痛,养血安神 [应 用] 活血化瘀要药,用于各种瘀血证。
42
郁 金 [功 效]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郁 金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心、肝、胆经 [功 效]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应 用] 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腹痛;湿浊、痰火蒙闭心窍;气火上逆之出血证;肝胆湿热之黄疸。
43
益 母 草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 [功 效]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功 效]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应 用] 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血虚无瘀者慎用。
44
桃 仁 [性味归经] 苦平,归心、肝、肾、大肠经 [功 效]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应 用]多种瘀血证,跌打损伤以及热毒壅滞之肺痈,肠痈
桃 仁 [性味归经] 苦平,归心、肝、肾、大肠经 [功 效]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应 用]多种瘀血证,跌打损伤以及热毒壅滞之肺痈,肠痈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有毒,过量可致头痛,眩晕,心悸,甚则呼吸衰竭而死亡。
45
红 花 [性味归经] 辛,温,归心、肝经 [功 效] 活血祛瘀,通经
红 花 [性味归经] 辛,温,归心、肝经 [功 效] 活血祛瘀,通经 [应 用] 血瘀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脉络瘀阻之胸痹,脑血栓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慎用。
46
蒲 黄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 效] 行血祛瘀,收涩止血 [应 用] 各种出血病证(咯、吐、衄、尿、便、崩漏及损伤出血)
蒲 黄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 效] 行血祛瘀,收涩止血 [应 用] 各种出血病证(咯、吐、衄、尿、便、崩漏及损伤出血)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47
三 七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 效]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三 七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 效]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应 用] 各种内、外出血证(咯、吐、衄、尿、便、崩漏及创伤出血),尤以有瘀者为宜,有止血而不留瘀之长。
48
牛 膝 [性味归经] 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 效] 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牛 膝 [性味归经] 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 效] 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应 用] 血瘀所致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肾虚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淋证,吐血衄血。 [注意事项]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49
(一)、气滞血瘀证(气血瘀滞证) 1、临床表现 胸胁脘腹胀闷窜痛,偶有刺痛,或有痞 块,时散时聚,舌紫或有瘀斑,脉弦涩。
六、常 见 证 型 治 要 (一)、气滞血瘀证(气血瘀滞证) 1、临床表现 胸胁脘腹胀闷窜痛,偶有刺痛,或有痞 块,时散时聚,舌紫或有瘀斑,脉弦涩。
50
情志不遂 胸胁脘腹 气机阻滞 肝失疏泄 胀闷窜痛 气滞血瘀 气机阻滞 痞块,刺痛 瘀血凝结 血行不畅 舌紫暗,脉弦涩
2、病机分析 情志不遂 胸胁脘腹 气机阻滞 肝失疏泄 胀闷窜痛 气滞血瘀 气机阻滞 痞块,刺痛 瘀血凝结 血行不畅 舌紫暗,脉弦涩
51
·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 组 成 桃仁、仁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甘草 方 解 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3、治疗方法 理气活血化瘀 ·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 组 成 桃仁、仁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甘草 方 解 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52
1、临床表现 面色淡而晦暗,身体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痛处不移,拒按,或肢体麻木,甚则半身不遂,舌质泛紫或有紫斑,脉沉涩。
(二)、气虚血瘀(凝)证 1、临床表现 面色淡而晦暗,身体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痛处不移,拒按,或肢体麻木,甚则半身不遂,舌质泛紫或有紫斑,脉沉涩。
53
2、病机分析 鼓动无力血行不畅 瘀块脉络瘀阻 不能统摄血溢脉外 筋脉 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气虚 失养 肌肉 疼痛如刺,痛处不移
筋脉 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气虚 失养 肌肉 疼痛如刺,痛处不移 脏腑功能减退乏力,少气懒言 正气不足 卫表不固自汗
54
·代表方 补阳还血汤 组 成 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方 解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3、治疗方法 益气活血化瘀 ·代表方 补阳还血汤 组 成 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方 解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55
1、临床表现 畏寒冷痛,得温痛减,肢冷色青,月经后期,色紫暗夹瘀,痛经,舌暗红苔白,脉沉迟而涩。
(三)、寒凝血瘀证 1、临床表现 畏寒冷痛,得温痛减,肢冷色青,月经后期,色紫暗夹瘀,痛经,舌暗红苔白,脉沉迟而涩。
56
寒客血脉,阳气被困肢冷畏寒 不通则痛冷痛、色青 寒 凝 瘀阻胞宫月经后期,痛经 寒凝血滞 不能上荣,舌暗苔白 脉道收引,脉沉迟而涩
2、病机分析 寒客血脉,阳气被困肢冷畏寒 不通则痛冷痛、色青 寒 凝 瘀阻胞宫月经后期,痛经 寒凝血滞 不能上荣,舌暗苔白 脉道收引,脉沉迟而涩
57
·代表方 温经汤 组 成 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 阿胶、牡丹皮、甘草、半夏、麦冬 方 解 温经散寒,益气通脉,活血化瘀
3、治疗方法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代表方 温经汤 组 成 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 阿胶、牡丹皮、甘草、半夏、麦冬 方 解 温经散寒,益气通脉,活血化瘀
58
1、临床表现 少腹坚满胀痛,谵语烦燥,恶热口渴,至夜发热,心神不宁,头痛头胀,便结尿赤,脉沉实而涩。
(四)、热结血瘀证 1、临床表现 少腹坚满胀痛,谵语烦燥,恶热口渴,至夜发热,心神不宁,头痛头胀,便结尿赤,脉沉实而涩。
59
少腹坚满疼痛 瘀热互结于下焦 便结尿赤 热在血分恶热口渴,至夜发热 热结 头痛头胀,心神不宁 瘀热上扰 谵语烦躁 热结血瘀脉沉实而涩
2、病机分析 少腹坚满疼痛 瘀热互结于下焦 便结尿赤 热在血分恶热口渴,至夜发热 热结 头痛头胀,心神不宁 瘀热上扰 谵语烦躁 热结血瘀脉沉实而涩
60
·代表方 桃核承气汤 组 成 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 方 解 破血下瘀,泻热通腑
4、治疗方法 泻热通腑,活血化瘀 ·代表方 桃核承气汤 组 成 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 方 解 破血下瘀,泻热通腑
61
1、临床表现 外伤导致局部出现青紫瘀斑,肿块疼痛,以及血液滞留于脏腑,组织而未消散。
(五)、外伤瘀血证 1、临床表现 外伤导致局部出现青紫瘀斑,肿块疼痛,以及血液滞留于脏腑,组织而未消散。
62
脉络受损,不通则痛疼痛拒按 跌打损伤 瘀血滞留紫暗斑块,肿胀
2、病机分析 脉络受损,不通则痛疼痛拒按 跌打损伤 瘀血滞留紫暗斑块,肿胀
63
·代表方 七厘散 组 成 血竭、麝香、冰片、乳香、 没药、红花、朱砂、儿茶 方 解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3、治疗方法 活血化瘀,止痛 ·代表方 七厘散 组 成 血竭、麝香、冰片、乳香、 没药、红花、朱砂、儿茶 方 解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4
一、概 述 概念 是指湿邪致病所表现的一类证候,有外湿、内湿之分。 ·
第三节 湿 阻 证 一、概 述 概念 是指湿邪致病所表现的一类证候,有外湿、内湿之分。
65
气候 潮湿 居处 外感湿邪 ·形成原因 涉水淋雨 恣食生冷 饮食不节 肥甘酒醴 脾失健运、 饥饱失常 水湿内停
气候 潮湿 居处 外感湿邪 ·形成原因 涉水淋雨 恣食生冷 饮食不节 肥甘酒醴 脾失健运、 饥饱失常 水湿内停 寒湿证 ·分 类 湿热证
66
身体困重,关节、肌肉酸痛,屈伸不利,脘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苔滑脉濡。
二、临 床 表 现 身体困重,关节、肌肉酸痛,屈伸不利,脘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苔滑脉濡。
67
三、病 机 分 析 易袭阳位 身困重 湿邪阻滞 湿为阴邪 胸闷不舒,口淡不渴 阻遏气机 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湿阻经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湿性重浊 头胀而痛,首如裹 易袭阳位 身困重 湿邪阻滞 湿为阴邪 胸闷不舒,口淡不渴 阻遏气机 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湿阻经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68
祛 除 湿 邪 五、常 用 中 药 藿香、苍术、砂仁、茯苓、泽泻、茵陈、木通、防己、萆 、苦参、独活、车前子、薏苡仁、金钱草、地肤子
四、治 疗 法 则 祛 除 湿 邪 五、常 用 中 药 藿香、苍术、砂仁、茯苓、泽泻、茵陈、木通、防己、萆 、苦参、独活、车前子、薏苡仁、金钱草、地肤子
69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 效] 化湿,解暑,止呕 [应 用] 湿阻中焦,脾胃虚弱,妊娠呕吐,暑湿,暑温证
藿 香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 效] 化湿,解暑,止呕 [应 用] 湿阻中焦,脾胃虚弱,妊娠呕吐,暑湿,暑温证
70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经 [功 效] 燥湿健脾,除风湿 [应 用] 湿阻中焦,湿热下注,风寒湿痹
苍 术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经 [功 效] 燥湿健脾,除风湿 [应 用] 湿阻中焦,湿热下注,风寒湿痹
71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经 [功 效] 化湿,行气,温中,安胎 [应 用] 脾胃湿阻,气滞食积, 脾寒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砂 仁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经 [功 效] 化湿,行气,温中,安胎 [应 用] 脾胃湿阻,气滞食积, 脾寒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72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胃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 用] 脾虚停饮,水肿,小便不利,心悸失眠。
茯 苓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胃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 用] 脾虚停饮,水肿,小便不利,心悸失眠。
73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 效] 利水渗湿,泻热 [应 用] 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泽 泻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 效] 利水渗湿,泻热 [应 用] 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74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脾、胃、 肝胆经 [功 效] 清热利湿,退黄疸 [应 用] 用于黄疸(湿热、寒湿)
茵 陈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脾、胃、 肝胆经 [功 效] 清热利湿,退黄疸 [应 用] 用于黄疸(湿热、寒湿)
75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 效] 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应 用] 湿热下注,热结膀胱,暑湿泄泻,肺热咳嗽。
车 前 子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 效] 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应 用] 湿热下注,热结膀胱,暑湿泄泻,肺热咳嗽。
76
薏 苡 仁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 排脓
薏 苡 仁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 排脓 [应 用] 脾虚湿盛,风湿痹痛,肺痈吐脓,湿温病邪在气分。
77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功 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 [应 用] 风湿痹痛,以湿热为宜。
防 己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功 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 [应 用] 风湿痹痛,以湿热为宜。
78
木 通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 效] 利水通淋,泄热,通乳
木 通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 效] 利水通淋,泄热,通乳 [应 用] 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淋漓涩痛,心火上炎,口舌生疮,产后乳汁不多 [注意事项] 大剂量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孕妇慎用。
79
[性味归经] 苦,平,归肝、胃、膀胱经 [功 效] 利湿浊,祛风湿 [应 用] 下焦湿浊,风湿痹痛。
萆 [性味归经] 苦,平,归肝、胃、膀胱经 [功 效] 利湿浊,祛风湿 [应 用] 下焦湿浊,风湿痹痛。
80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 效]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应 用] 湿热黄疸,皮肤瘙痒,脓疱疮。
苦 参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 效]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应 用] 湿热黄疸,皮肤瘙痒,脓疱疮。
81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肾, 膀胱经 [功 效] 祛风湿,止痛,解表 [应 用] 风湿痹痛,风寒表证。
独 活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肾, 膀胱经 [功 效] 祛风湿,止痛,解表 [应 用] 风湿痹痛,风寒表证。
82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肝、肾、膀胱经 [功 效] 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应 用] 热淋,石淋,湿热黄疸,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金 钱 草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肝、肾、膀胱经 [功 效] 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应 用] 热淋,石淋,湿热黄疸,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83
六、常 见 证 型 治 要 (一)、风湿袭表证(湿郁卫分、湿 郁卫表、表湿证) 1、临床表现
(一)、风湿袭表证(湿郁卫分、湿 郁卫表、表湿证) 1、临床表现 全身酸胀困重,头晕且重,恶寒发热,有汗而热不解,胸闷,口不渴,苔白滑,脉濡缓。
84
阻滞气机全身酸痛困重,胸闷 风湿袭表 营卫失和恶寒发热,有汗而热 不退 湿性重着头晕且重
2、病机分析 阻滞气机全身酸痛困重,胸闷 风湿袭表 营卫失和恶寒发热,有汗而热 不退 湿性重着头晕且重
85
· 代表方 藿朴夏苓汤 组 成 藿香、厚朴、半夏、赤苓、 杏仁、苡仁、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 方 解 发表散寒,芳香化湿。
3、治疗方法 宣散湿邪 · 代表方 藿朴夏苓汤 组 成 藿香、厚朴、半夏、赤苓、 杏仁、苡仁、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 方 解 发表散寒,芳香化湿。
86
1、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痛,或游走性疼痛,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二)、风寒湿阻证(风寒湿凝滞筋骨证) 1、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痛,或游走性疼痛,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87
2、病机分析 (善行数变) 风寒湿阻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 湿邪偏盛 手足沉重,活动不利 (重浊粘滞)肌肤麻木,重着肿胀 苔白腻,脉濡缓
风邪偏盛疼痛游走不定 (善行数变) 风寒湿阻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 湿邪偏盛 手足沉重,活动不利 (重浊粘滞)肌肤麻木,重着肿胀 苔白腻,脉濡缓
88
·代表方 薏苡仁汤 组 成 薏 苡 仁、川芎、当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甘草、生姜、 方 解 健脾除湿,温经散寒
3、治疗方法 驱风散寒,除湿通络 ·代表方 薏苡仁汤 组 成 薏 苡 仁、川芎、当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甘草、生姜、 方 解 健脾除湿,温经散寒
89
1、临床表现 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身目发黄而晦暗,舌淡胖,苔白腻,脉缓。
(三)、湿困脾胃证 1、临床表现 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身目发黄而晦暗,舌淡胖,苔白腻,脉缓。
90
2、病机分析 胃失和降泛恶欲呕,口腻 湿困脾胃 阻遏清阳头身困重 肝胆疏泄失职身目发黄而晦暗 舌淡胖,苔白腻,脉缓为内有湿邪
中阳侵困脘腹痞闷疼痛,纳呆, 便溏 胃失和降泛恶欲呕,口腻 湿困脾胃 阻遏清阳头身困重 肝胆疏泄失职身目发黄而晦暗 舌淡胖,苔白腻,脉缓为内有湿邪
91
· 代表方 平胃散 组 成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方 解 健脾除湿,理气和中
3、治疗方法 化湿和中 · 代表方 平胃散 组 成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方 解 健脾除湿,理气和中
92
1、临床表现 身目发黄,发热,口苦,胁肋胀痛,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四)、肝胆湿热证 1、临床表现 身目发黄,发热,口苦,胁肋胀痛,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93
2、病机分析 气机不畅胁肋胀痛或肋下有块 湿热熏蒸身目发黄 湿热内困发热、口苦 肝胆湿热 胃失和降纳呆呕恶,厌食油腻 湿热下注尿黄
肝胆湿热 胃失和降纳呆呕恶,厌食油腻 湿热下注尿黄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94
·代表方 茵陈蒿汤 组 成 茵陈、栀子、大黄 方 解 疏肝利胆,利湿退黄
3、治疗方法 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代表方 茵陈蒿汤 组 成 茵陈、栀子、大黄 方 解 疏肝利胆,利湿退黄
95
1、临床表现 小便频数,急迫,灼热,涩痛或混浊,或有脓血,砂石,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五)、膀胱湿热证 1、临床表现 小便频数,急迫,灼热,涩痛或混浊,或有脓血,砂石,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96
2、病机分析 气化不利 小便频数,急迫 下迫尿道 灼热涩痛,尿浊 伤及血络尿血或有脓血 膀胱湿热 煎熬津液尿中或见砂石
气化不利 小便频数,急迫 下迫尿道 灼热涩痛,尿浊 伤及血络尿血或有脓血 膀胱湿热 煎熬津液尿中或见砂石 湿热郁蒸发热,口渴 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97
·代表方 八正散 组 成 木通、车前子、扁蓄、大黄 滑石、甘草、瞿麦、栀子 方 解 清热泻火,利尿通淋
3、治疗方法 清利膀胱 ·代表方 八正散 组 成 木通、车前子、扁蓄、大黄 滑石、甘草、瞿麦、栀子 方 解 清热泻火,利尿通淋
98
1、临床表现 腹胀腹痛,暴注下泄,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腹泻不爽,粪质粘稠 腥臭,肛门灼热,身热口渴,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六)、肠道湿热证;大肠湿热证 1、临床表现 腹胀腹痛,暴注下泄,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腹泻不爽,粪质粘稠 腥臭,肛门灼热,身热口渴,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99
2、病机分析 热迫肠道→暴注下迫 湿阻大肠→泻而不爽,里急后重 肠道湿热 脉络损伤→下痢脓血 热邪郁蒸→身热口渴,尿少黄赤
气机壅阻→腹痛腹胀 热迫肠道→暴注下迫 湿阻大肠→泻而不爽,里急后重 肠道湿热 脉络损伤→下痢脓血 热邪郁蒸→身热口渴,尿少黄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100
代表方 葛根芩连汤 组 成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方 解 解表清里
3、治疗方法 清利肠道 代表方 葛根芩连汤 组 成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方 解 解表清里
101
、 一、 概 述 概念 是指痰浊停阻于脏器组织之间,或见于某些局部,或流窜全身而表现的证候。
第四节 痰 证 、 一、 概 述 概念 是指痰浊停阻于脏器组织之间,或见于某些局部,或流窜全身而表现的证候。
102
居处湿地 外感 冒雨涉水 损伤脾、肺 感受风寒 (运化失司) 形成原因 痰证 禀赋不足 内伤 脾、肺、肾虚 过食寒凉 (痰湿内生)
居处湿地 外感 冒雨涉水 损伤脾、肺 感受风寒 (运化失司) 形成原因 痰证 禀赋不足 内伤 脾、肺、肾虚 过食寒凉 (痰湿内生)
103
咳嗽气喘,咯痰量多,呕恶眩晕,或局部有园滑肿块,苔腻,脉弦或滑。
二、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咯痰量多,呕恶眩晕,或局部有园滑肿块,苔腻,脉弦或滑。
104
宣降失常 →咳嗽气喘,咯痰量多 胃失和降 → 胸脘痞闷,恶心欲吐 痰浊停阻 蒙闭清窍 → 眩晕 苔腻,脉弦或滑为痰浊内阻之象
三、病机分析 宣降失常 →咳嗽气喘,咯痰量多 胃失和降 → 胸脘痞闷,恶心欲吐 痰浊停阻 蒙闭清窍 → 眩晕 苔腻,脉弦或滑为痰浊内阻之象
105
化 痰 五、常用中药 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瓜蒌、贝母、竹茹、杏仁、桔梗、紫苑、桑白皮、 僵蚕、石菖蒲
四、治疗法则 化 痰 五、常用中药 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瓜蒌、贝母、竹茹、杏仁、桔梗、紫苑、桑白皮、 僵蚕、石菖蒲
106
半 夏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 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应 用] 寒痰咳嗽,寒饮呕吐,痈疽肿毒。
半 夏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 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应 用] 寒痰咳嗽,寒饮呕吐,痈疽肿毒。 [注意事项] 性温燥,对阴虚燥咳、血证、 热痰等忌用;反乌头。
107
瓜 蒌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 效] 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全瓜蒌兼具以上功效
瓜 蒌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 效] 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全瓜蒌兼具以上功效 [应 用] 肺热咳嗽,胸痹、结胸,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 反乌头。
108
[性味归经] 苦,辛,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 效]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 用] 风寒咳嗽,肺热咳喘,大便燥结。
杏 仁 [性味归经] 苦,辛,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 效]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 用] 风寒咳嗽,肺热咳喘,大便燥结。
109
贝 母 [性味归经] 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 [功 效] 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应 用] 风热咳嗽或痰火郁结。
贝 母 [性味归经] 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 [功 效] 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应 用] 风热咳嗽或痰火郁结。 [注意事项] 反乌头。
110
[性味归经] 苦,辛,平,归肺经 [功 效]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应 用] 风寒,风热咳嗽,肺痈。
桔 梗 [性味归经] 苦,辛,平,归肺经 [功 效]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应 用] 风寒,风热咳嗽,肺痈。
111
[性味归经] 苦,甘,微温,归肺经 [功 效] 润肺化痰止咳 [应 用] 风寒犯肺,阴虚劳嗽
紫 苑 [性味归经] 苦,甘,微温,归肺经 [功 效] 润肺化痰止咳 [应 用] 风寒犯肺,阴虚劳嗽
112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经 [功 效] 泻肺平喘,利尿消肿 [应 用] 肺热咳喘,浮肿,高血压病。
桑 白 皮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经 [功 效] 泻肺平喘,利尿消肿 [应 用] 肺热咳喘,浮肿,高血压病。
113
(一)、痰湿中阻证;痰饮中阻证; 痰浊中阻证 1、临床表现 口腻纳呆,恶心欲呕,脘腹痞胀, 胃肠水声漉漉,大便清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痰湿中阻证;痰饮中阻证; 痰浊中阻证 1、临床表现 口腻纳呆,恶心欲呕,脘腹痞胀, 胃肠水声漉漉,大便清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114
脾胃运化失司 →口腻,纳呆腹胀 胃失和降→ 恶心欲呕 痰湿中阻 阻于胃肠 →水声漉漉,大便清稀 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为痰湿 中阻之征。
2、病机分析 脾胃运化失司 →口腻,纳呆腹胀 胃失和降→ 恶心欲呕 痰湿中阻 阻于胃肠 →水声漉漉,大便清稀 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为痰湿 中阻之征。
115
代表方 二陈汤 组 成 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 方 解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3、治疗方法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代表方 二陈汤 组 成 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 方 解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116
1、临床表现 头部胀痛,或阵发剧痛,头晕目眩,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二)、风痰上扰证;风痰上攻证 1、临床表现 头部胀痛,或阵发剧痛,头晕目眩,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117
蒙蔽清阳→ 头胀头痛,头晕目眩 风痰上扰 风为阳邪→ 面赤口苦 苔黄腻,脉弦滑为痰浊阻滞之象
2、病机分析 蒙蔽清阳→ 头胀头痛,头晕目眩 风痰上扰 风为阳邪→ 面赤口苦 苔黄腻,脉弦滑为痰浊阻滞之象
118
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 成 半夏、白术、天麻、茯苓、 橘红、甘草、生姜、大枣 方 解 健脾燥湿,化痰息风。
3、治疗方法 祛风化痰 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 成 半夏、白术、天麻、茯苓、 橘红、甘草、生姜、大枣 方 解 健脾燥湿,化痰息风。
119
1、 临床表现 肢体麻木不仁,甚或瘫痪不遂,或肌肤麻木瘙痒,眩晕,口角流涎,苔腻。
(三)、风痰入络证;风痰阻络证 1、 临床表现 肢体麻木不仁,甚或瘫痪不遂,或肌肤麻木瘙痒,眩晕,口角流涎,苔腻。 1
120
气血不畅 肢体肌肉麻木不仁或 筋肉失养 瘙痒,甚或瘫痪不遂 风痰入络 阻蔽清窍眩晕 经脉受阻中风面瘫,口角流涎, 苔腻为痰浊内阻之征。
2、病机分析 气血不畅 肢体肌肉麻木不仁或 筋肉失养 瘙痒,甚或瘫痪不遂 风痰入络 阻蔽清窍眩晕 经脉受阻中风面瘫,口角流涎, 苔腻为痰浊内阻之征。
121
· 代表方 牵正散 组 成 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分,生用 方 解 祛风止痉,化痰通络
3、治疗方法 祛风、化痰、止痛 · 代表方 牵正散 组 成 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分,生用 方 解 祛风止痉,化痰通络
122
1、临床表现 发热口渴,面赤气粗,便秘尿黄,痰黄,喉间痰鸣,胸闷心悸,烦燥不寐,甚或发狂,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四)、痰火扰神证;痰火扰心证 1、临床表现 发热口渴,面赤气粗,便秘尿黄,痰黄,喉间痰鸣,胸闷心悸,烦燥不寐,甚或发狂,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23
2、病机分析 情志刺激,气郁化火,煎液为痰,痰火内扰 热灼津伤发热口渴,便秘尿黄 痰火内盛面赤气粗,痰鸣、色黄 痰火内扰
痰阻气机 胸闷,心悸,心烦失眠 闭扰心神 甚则发狂,神昏谵语
124
· 代表方 黄连温胆汤 组 成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连、竹茹、枳实、生姜、大枣 方 解 健脾和胃,清热化痰。
2、治疗方法 清心豁痰 · 代表方 黄连温胆汤 组 成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连、竹茹、枳实、生姜、大枣 方 解 健脾和胃,清热化痰。
125
1、临床表现 咳嗽,痰粘稠成块,难以咯出, 胸闷胸痛,苔腻,脉弦。
(五)、燥痰结肺证;燥痰阻肺证 1、临床表现 咳嗽,痰粘稠成块,难以咯出, 胸闷胸痛,苔腻,脉弦。
126
清肃无权 咳嗽,痰粘成块, 肺气上逆 难以咯出 燥痰结肺 痰浊停留苔腻,脉弦 燥痰伤肺胸闷胸痛
2、病机分析 清肃无权 咳嗽,痰粘成块, 肺气上逆 难以咯出 燥痰结肺 痰浊停留苔腻,脉弦 燥痰伤肺胸闷胸痛
127
·代表方 贝母瓜蒌散 组 成 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方 解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3、治疗方法 润肺化痰 ·代表方 贝母瓜蒌散 组 成 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方 解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128
1、临床表现 肢体深处触及柔韧肿块,隐痛,或可抽出脓液,苔腻脉滑。
(六)、痰湿流注(经脉筋骨)证 1、临床表现 肢体深处触及柔韧肿块,隐痛,或可抽出脓液,苔腻脉滑。
129
素体营血虚弱或阳气衰惫,寒邪乘虚内侵,寒凝痰滞,痹阻于筋骨、血脉、肌肉、经络,故见畏寒肢冷,肿块局部皮色不变,不热,不肿,或肿势散漫。
2、病机分析 素体营血虚弱或阳气衰惫,寒邪乘虚内侵,寒凝痰滞,痹阻于筋骨、血脉、肌肉、经络,故见畏寒肢冷,肿块局部皮色不变,不热,不肿,或肿势散漫。
130
· 代表方 阳和汤 组 成 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生甘草、姜炭 方 解 温阳散寒,化痰通滞。
3、治疗方法 温阳散寒,化痰通滞 · 代表方 阳和汤 组 成 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生甘草、姜炭 方 解 温阳散寒,化痰通滞。
131
一、概 述 ·概念 是指水饮停聚胃肠、心肺、胸胁等体腔所致的证候。
第五节 水饮证 一、概 述 ·概念 是指水饮停聚胃肠、心肺、胸胁等体腔所致的证候。
132
外因 感受寒 脾、肺输 湿邪气 布障碍 形成 中阳素虚 脾、胃虚损, 水饮 内因 运化失司 饮食不节
133
眩晕,胸脘痞闷,呕吐清水、痰涎,苔 滑,脉弦。或见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咳喘引痛,发热,心悸,食欲减退,痰液清稀,下肢浮肿。
二、临床表现 眩晕,胸脘痞闷,呕吐清水、痰涎,苔 滑,脉弦。或见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咳喘引痛,发热,心悸,食欲减退,痰液清稀,下肢浮肿。
134
三、病机分析 饮停于肺咳嗽喘气,痰涎清稀 水饮内停 饮停心包心悸,胸闷 饮停胃肠脘腹胀满,食欲减退 饮为阴邪苔滑,脉弦常为水饮之征象
气机阻滞胸脘痞闷,胸胁胀痛 饮停于肺咳嗽喘气,痰涎清稀 水饮内停 饮停心包心悸,胸闷 饮停胃肠脘腹胀满,食欲减退 饮为阴邪苔滑,脉弦常为水饮之征象
135
温化水饮为主,辅以逐饮,利水,发汗、扶正。 五、常用中药 葶苈子、甘遂、牵牛子、大腹皮 五
四、治疗法则 温化水饮为主,辅以逐饮,利水,发汗、扶正。 五、常用中药 葶苈子、甘遂、牵牛子、大腹皮 五
136
[性味归经] 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 效]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 用] 结胸证之胸胁积水,水肿实证。
葶 苈 子 [性味归经] 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 效]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 用] 结胸证之胸胁积水,水肿实证。
137
牵 牛 子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 效]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牵 牛 子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 效]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应 用] 水饮停蓄而正气未虚者;以及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秘结。 [注意事项] 脾虚水肿及孕妇忌用。
138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 效] 下气宽中,利水消肿 [应 用] 湿阻气滞,脘腹痞闷胀满,大便不爽及水肿,脚气等证。
大 腹 皮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 效] 下气宽中,利水消肿 [应 用] 湿阻气滞,脘腹痞闷胀满,大便不爽及水肿,脚气等证。
139
甘 遂 [性味归经] 苦、甘、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 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 用] 水肿,胸腹腔积液,风痰癫痫
甘 遂 [性味归经] 苦、甘、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 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 用] 水肿,胸腹腔积液,风痰癫痫 [注意事项]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反甘草。
140
(一)、寒饮停肺证(饮邪客肺;饮邪犯肺) 1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或哮鸣有声,胸闷,不能平 卧,痰涎稀白,苔白滑,脉弦。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寒饮停肺证(饮邪客肺;饮邪犯肺) 1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或哮鸣有声,胸闷,不能平 卧,痰涎稀白,苔白滑,脉弦。
141
肺失宣降咳嗽气喘,哮鸣有声 寒饮停肺 饮为阴邪,阻碍气息胸闷,痰 稀白 苔白滑,脉弦为寒饮内停之征
2、病机分析 肺失宣降咳嗽气喘,哮鸣有声 寒饮停肺 饮为阴邪,阻碍气息胸闷,痰 稀白 苔白滑,脉弦为寒饮内停之征
142
·代表方 小青龙汤 组 成 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甘草 方 解 散寒解表,温肺化饮。
3、治疗方法 温肺化饮 ·代表方 小青龙汤 组 成 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甘草 方 解 散寒解表,温肺化饮。
143
1、临床表现 胃脘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 痰涎,脘腹喜温畏冷,口渴不欲饮 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稀溏,苔白滑,脉弦或滑。
(二)、寒饮停胃证(痰饮停胃证) 1、临床表现 胃脘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 痰涎,脘腹喜温畏冷,口渴不欲饮 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稀溏,苔白滑,脉弦或滑。
144
2、病机分析 阳气不能外达脘腹喜温畏冷 饮凌心肺心悸气短,痰涎清稀 寒饮停胃 水饮中阻,清阳不升头昏目眩 脾运不健食少便溏
饮停胃中胃脘痞闷,有振水声 阳气不能外达脘腹喜温畏冷 饮凌心肺心悸气短,痰涎清稀 寒饮停胃 水饮中阻,清阳不升头昏目眩 脾运不健食少便溏 苔白滑,脉弦为水饮停聚之象
145
·代表方 苓桂术甘汤 组 成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方 解 健脾利湿,温阳化饮。
3、治疗方法 温化水饮,健脾利湿 ·代表方 苓桂术甘汤 组 成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方 解 健脾利湿,温阳化饮。
146
1、临床表现 胸廓饱满,胸部胀闷或痛,咳嗽气喘,苔白滑,脉弦滑。
(三)、饮停胸胁证 1、临床表现 胸廓饱满,胸部胀闷或痛,咳嗽气喘,苔白滑,脉弦滑。
147
肺气郁滞胸部胀闷或痛 饮停胸胁 肺失宣降咳嗽气喘 苔白脉弦滑为水饮内停之候
2、病机分析 肺气郁滞胸部胀闷或痛 饮停胸胁 肺失宣降咳嗽气喘 苔白脉弦滑为水饮内停之候
148
·代表方 十枣汤 组 成 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方 解 攻逐水饮(攻逐水饮之峻剂)等 分为未,0.5—1.0 QD枣汤送下。
3、治疗方法 逐水祛饮 ·代表方 十枣汤 组 成 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方 解 攻逐水饮(攻逐水饮之峻剂)等 分为未,0.5—1.0 QD枣汤送下。
149
(四)、水湿内停(水湿停聚证; 水湿泛溢证)
(四)、水湿内停(水湿停聚证; 水湿泛溢证) 1、临床表现 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大痞胀, 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缓。
150
泛溢肌肤肢体浮肿,身困重 脾为湿困腹大痞胀 水湿内停 水湿下注,气化不利小便不利 舌淡胖,苔白,脉濡为水湿不化 之征
2、病机分析 泛溢肌肤肢体浮肿,身困重 脾为湿困腹大痞胀 水湿内停 水湿下注,气化不利小便不利 舌淡胖,苔白,脉濡为水湿不化 之征
151
·代表方 五苓散 组 成 泽泻、白术、猪苓、茯苓、桂枝 方 解 温阳化气,利水消肿。
3、治疗方法 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代表方 五苓散 组 成 泽泻、白术、猪苓、茯苓、桂枝 方 解 温阳化气,利水消肿。
152
第六节 食滞虫积 食滞证──是指食物停滞胃肠,传导失常而 出现的证候。
第六节 食滞虫积 一、概 述 概念 食滞证──是指食物停滞胃肠,传导失常而 出现的证候。 虫积证──是指幼虫侵入人体,或食入虫卵而在体内发育繁殖,以致阻碍脏腑气机,耗伤营血所表现的证候。
153
·形成原因 多因饮食生冷或饮食不洁所致。
154
二、临床表现 食滞证──脘腹痞胀疼痛,呕吐酸馊, 厌食,大便不爽,臭如败卵, 苔腐腻,脉弦滑。
虫积证──腹胀腹痛,贪食易饥,体瘦乏力,大便稀烂,面色萎黄。
155
三、病机分析 脘腹痞胀疼痛 食滞不化 厌食、呕吐酸馊 脾胃及肠 大便不爽,臭如 食滞,虫积 腑受损运 败卵 化传导失 腹胀腹痛
脘腹痞胀疼痛 食滞不化 厌食、呕吐酸馊 脾胃及肠 大便不爽,臭如 食滞,虫积 腑受损运 败卵 化传导失 腹胀腹痛 常 胃肠虫积 贪食易饥 面黄,体瘦乏力
156
四、治疗法则 消食导滞,攻积杀虫。 五、常用中药 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使君子、槟榔、苦楝根皮、南瓜子
157
[性味归经]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 效]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应 用] 食积,油腻肉积,产后瘀滞腹痛。
山 楂 [性味归经]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 效]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应 用] 食积,油腻肉积,产后瘀滞腹痛。
158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脾、 胃经 [功 效] 消食和胃 [应 用] 饮食积滞。
神 曲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脾、 胃经 [功 效] 消食和胃 [应 用] 饮食积滞。
159
[性味归经] 咸,平,归脾、胃、肝经 [功 效] 消食化积,回乳消胀 [应 用] 治面食、谷食、乳汁积滞 [注意事项] 授乳期不宜用。
麦 芽 [性味归经] 咸,平,归脾、胃、肝经 [功 效] 消食化积,回乳消胀 [应 用] 治面食、谷食、乳汁积滞 [注意事项] 授乳期不宜用。
160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 效] 运脾消食,固精止遗 [应 用] 饮食停滞,小儿脾虚,疳积。
鸡 内 金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 效] 运脾消食,固精止遗 [应 用] 饮食停滞,小儿脾虚,疳积。
161
使 君 子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经 [功 效] 杀虫消积 [应 用] 虫积,小儿疳积
使 君 子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经 [功 效] 杀虫消积 [应 用] 虫积,小儿疳积 [注意事项]大量服用,可引起呃逆,眩晕, 呕吐;与热茶同用亦致呕逆。
162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胃、大肠经 [功 效]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应 用] 肠寄生虫,水肿实证 [注意事项] 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槟 榔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胃、大肠经 [功 效]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应 用] 肠寄生虫,水肿实证 [注意事项] 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163
(一)、食滞胃肠证;食积胃肠证 1、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胀痛,呕吐酸馊,厌食,矢气酸臭,大便不爽,泻下臭如败卵,苔厚腐腻,脉弦滑。
六、常见证型治要 (一)、食滞胃肠证;食积胃肠证 1、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胀痛,呕吐酸馊,厌食,矢气酸臭,大便不爽,泻下臭如败卵,苔厚腐腻,脉弦滑。
164
阻碍气机脘腹痞闷胀痛 胃失和降嗳腐吞酸,厌食,呕吐酸馊 食滞胃肠 食浊下趋大便不爽,泻下臭如败 卵 苔腐腻,脉弦滑,为食浊内阻之象
2、病机分析 阻碍气机脘腹痞闷胀痛 胃失和降嗳腐吞酸,厌食,呕吐酸馊 食滞胃肠 食浊下趋大便不爽,泻下臭如败 卵 苔腐腻,脉弦滑,为食浊内阻之象
165
· 代表方 枳实导滞丸 组 成 大黄、枳实、黄芩、黄连、 神曲、白术、茯苓、泽泻 方 解 健脾消食、清热导滞。
3、治疗方法 消食导滞 · 代表方 枳实导滞丸 组 成 大黄、枳实、黄芩、黄连、 神曲、白术、茯苓、泽泻 方 解 健脾消食、清热导滞。
166
1、临床表现 腹胀腹痛,时有呕恶,贪食易饥,体瘦乏力,大便稀烂,面色萎黄,苔腻,脉滑。
(二)、虫积肠道证(虫积小肠证) 1、临床表现 腹胀腹痛,时有呕恶,贪食易饥,体瘦乏力,大便稀烂,面色萎黄,苔腻,脉滑。
167
虫不安位腹胀腹痛 气机失和时有呕恶 虫积肠道 耗伤精血体瘦乏力,面色萎黄 运化失常,清阳不升大便稀烂 苔腻脉滑为胃肠有乳、食、虫积
2、病机分析 虫不安位腹胀腹痛 气机失和时有呕恶 虫积肠道 耗伤精血体瘦乏力,面色萎黄 运化失常,清阳不升大便稀烂 苔腻脉滑为胃肠有乳、食、虫积
168
· 代表方 化虫丸 组 成 芜荑、使君子、鹤虱、槟榔、 苦楝根皮、枯矾 方 解 杀虫消积。
3、治疗方法 驱虫止痛 · 代表方 化虫丸 组 成 芜荑、使君子、鹤虱、槟榔、 苦楝根皮、枯矾 方 解 杀虫消积。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