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2 概述 【定义】 眩晕是由于情志失调、病后体虚、年高肾亏、饮食不节、跌仆外伤等因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临床上轻重不一,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3 【源流】 1.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眩”。《内经》认为本病属肝所主,主要与邪中、髓海不足、血虚等多种因素有关。 2.汉代张仲景有“眩”、“目眩”、“头眩”、“身为振振摇”、“振振欲擗地”等描述。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等治疗痰饮眩晕。 3.严用和于《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首次提出六淫、七情所伤致眩说。

4 4 .《丹溪心法·头眩》提倡痰火致眩学说,提出“无痰不作眩”及“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
5.《景岳全书·眩晕》特别强调因虚致眩,认为“无虚不能作眩”;“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

5 【范围】 眩晕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凡耳源性眩晕,脑性眩晕,如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等,以眩晕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6 眩 晕 一、病因病机 病后体虚 年高肾亏 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跌扑外伤 清 窍 失 养 扰 乱 清 空 脾胃虚弱 气血耗伤 气血亏虚
肾精不足 髓海空虚 年高肾亏 肾精不足 肝郁化火 风阳上扰 情志失调 肝阳上亢 脾胃受伤 聚湿生痰 饮食不节 痰浊中阻 跌扑外伤 瘀血阻窍 瘀血内停

7 基本病机: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
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位:在脑(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病理性质:病理性质总属于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标实为风、火、痰、瘀。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虚之别。 病机转化:在眩晕的病变过程中,各证之间相互兼夹或转化。在眩晕的病变过程中,各证之间相互兼夹或转化。 如脾虚可致气血亏虚,又可因脾虚聚湿生痰,致痰浊中阻,往往气血亏虚兼见痰浊中阻;若痰浊中阻郁久化热,可形成痰火,甚至火盛伤阴,导致阴亏于下,痰火扰于上的复杂证候;又如肾阴不足,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另外,风阳常夹痰火,肾虚常致肝旺,久病可入络为瘀,临床常形成虚实错杂之候。甚至肝风痰火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引起晕厥。

8 二、诊断与鉴别 【诊断】 1.主症: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 3.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病史。 4.辅助检查:测血压、查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眼底、肾功能等,有助于明确诊断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危象和低血压。 查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检查有助于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动脉硬化,必要时作CT及MRI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于诊断梅尼埃综合征。 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系统检验有助于诊断贫血。

9 【鉴别诊断】 病名 主症 兼症 后遗症 眩晕 中风 厥证 头晕眼花,轻则闭目即止,重可突然仆倒,但无昏迷。
可伴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 常反复发作,无后遗症。 中风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经昏仆,仅喎斜不遂。 常伴有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失语等。 多留有偏瘫,口眼喎斜,失语等。 厥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伴四肢厥冷。 短时内可逐渐苏醒,不留后遗症。

10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辨虚实:眩晕以虚证居多,挟痰挟火亦兼有之;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呕恶、面赤、头胀痛者多实,体倦乏力、耳鸣如蝉者多虚;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2.辨脏腑:眩晕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3.辨标本:眩晕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

11 【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虚补实泻,调整阴阳。 虚者当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 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本病多虚实夹杂,治疗当权衡主次,随证治之。

12 【分证论治】 1. 肝阳上亢 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或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味 。

13 2.气血亏虚 证候: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 方药:归脾汤 。

14 3.肾精不足 证候:眩晕日久不愈,耳鸣如蝉,精神萎靡,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 。 方药:左归丸 。

15 4.痰浊中阻 证候:视物旋转,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16 5.瘀血阻窍 证候:眩晕时作,头痛如刺,或面色黧黑,口唇紫暗,或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

17 四、案例分析 张某,女,47岁,干部。1999年就诊。 主诉:头晕目眩3小时。
病史:患者3小时前起床时突觉头晕,头胀痛,视物旋转;不能睁眼,恶心呕吐,平素性情急躁,耳鸣口苦,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问题:1.中医诊断、分型; 2.治则; 3.方药。

18 小结 1.眩晕的主要特征: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2.眩晕的主要病机: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病位在脑(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3.眩晕的诊断要点:依据——主症;线索——临床特点+兼症;手段——多种现代检查。 4.眩晕的辨证要点:辨虚实;辨脏腑;辨标本。 5.眩晕的治疗原则:虚补实泻,调整阴阳。 6.眩晕的分证论治。

19 THANKS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