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Ethics in Stoicism 斯多噶哲學的倫理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Ethics in Stoicism 斯多噶哲學的倫理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thics in Stoicism 斯多噶哲學的倫理學
西洋哲學史:單元 19 Ethics in Stoicism 斯多噶哲學的倫理學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苑舉正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2 1 同理心 Oikeiōsis 斯多噶哲學所引進的概念,對於西方倫理學傳統具有高度的影響力,可以用如下幾個英文字作翻譯:‘appropriation’, ‘familiarization’, ‘affiliation’ or ‘affinity’。 就字面上的意義而言,這個概念的意思是「將某事物轉換為自己所有的過程」。這同樣發生在動物身上,因為動物一樣會有將事物轉換為自己所有的過程,而且往往這個過程發生得很自然,成為天性中的一部份,或是自然傾向中的一種感覺。

3 1 Oikeiōsis 斯多噶哲學家認為,oikeiōsis所展現的「第一對象」,就是自己,或是組成自我的一部份。這是用來解釋,為什麼「自我保存」是任何生物存有者最優先,也最為重要的生存目標。 為了實現這個自然目標,往往生物體並不是為了追求享樂,而是必須因應自然。但因應自然的結果,就是忍受必須的痛苦。正如同我們看到一個小孩為了學走路,就必須忍受學習走路過程中所引發的痛苦。或是像一隻被翻過來的烏龜,它必須忍受翻回來的痛苦,重新回到原有位置。

4 1 Oikeiōsis 伴隨著一個人生命的成長,這個人的oikeiōsis所追求的對象將不以個人為限,延伸至父母以及兄弟姊妹,並對他們以視作自己一部份的態度加以對待之。 在一定的時間之內,這種視人若己的態度,將逐漸擴大,即使程度將隨著範圍擴大而遞減。 最極端的態度,是將範圍延伸至所有人類。

5 1 Oikeiōsis Oikeiōsis體現了斯多噶物理學中「延續性」的概念,將這種在嬰兒一出生就可以觀察到的「自我保存」本能,延伸至視他人如己的態度。 這種延伸,不但來自於自然本能,也是理性成人會去這麼做的自然行為。

6 1 Oikeiōsis 這個觀念對於倫理學中證明利他主義(altruism)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若是沒有「同理心」的概念,利他主義作為道德哲學之基礎將與「自利」的觀念相衝突。斯多噶哲學則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他人涵蓋在我情感之內的情況,完全如同我涵蓋在他人情感之內的情況。

7 1 Oikeiōsis 這種我們經由自然情感,並經由理性而延伸出來的情感,還不足以稱之為道德上的善,而只是形成道德善的關鍵。
道德善的出現,來自我們的理解與如何依照理想理性世界的規劃行事。 因人性自然而形成的oikeiōsis,在其朝向所有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就是人會依照世界規劃行事的基礎。

8 1 Oikeiōsis Oikeiōsis因此可以直接視作建立於所有人類共通理性之上的一種同理心。
這是斯多噶哲學「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的基礎,也因而構成該哲學中極為重要,也頗受讚揚的人道主義立場(humanitarian stances)。

9 1 Oikeiōsis 舉例來說,斯多噶的羅馬哲學家Seneca就曾經提醒我們,道德責任中包含對待奴隸的態度。

10 2 無關緊要 The indifferents 斯多噶邏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們那認為只有德行才是「道德善」,而只有惡行就是「惡」的原則。 其它的事物,雖然依照傳統被賦予正面或負面的價值,(例如健康、生病、富有、貧窮、耳聰目明、身體殘缺、甚至生或死),都是「無關緊要」的內容。

11 2 The indifferents 「無關緊要」這個觀念的來源,當然就是蘇格拉底。
在許多柏拉圖的《對話錄》中,(例如Meno 86-9),蘇格拉底論證,許多傳統上視之為「善」的事物,(這些事物剛好都與斯多噶學派視為「無關緊要」的東西類似),其實就其本質而言,是介於「善」與「惡」之間的。 因此,善惡的認定是智慧的展示。若是用的得宜,即為善;否則是惡。因此,智慧才是唯一真正的善。

12 2 The indifferents 這個蘇格拉底的論證,導致犬儒學派的核心思想:只有智慧(或是更普遍地說應是德行),才是善的。其他更為普遍的概念(例如聲望、健康、以及舒適的生活等)對於善而言,其實是無關的,因而也無涉於一個人生命中所追求的幸福。 這導致犬儒學者追求一種反社會價值的倫理學,而作為犬儒學者學生的Zeno,也遵循這個原則。

13 2 The indifferents 但是,Zeno修改了犬儒的觀念,認為聲望、財富這些事物,雖然在道德上是無關緊要的,但是他也解釋為什麼追求這些事物是可以確證的。 例如,雖然擁有健康的身體並不會帶來終極的幸福,但是Zeno認為,在正常情況中,追尋幸福的自然之道,依然需要能夠維持健康身體以及避免生病。

14 2 The indifferents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壓抑這種自然傾向,因為追求那人人期待的終極幸福的過程裡,必須符合自然的要求。
所以,真正應當做的行為,就是尊重自然,做符合自然的事物。 為此,選擇自然所決定的事情,例如能夠致富、能擁有公共官銜以服務他人、能保有家庭價值以及能有其他符合自然期待的事物,都是應當鼓勵的。

15 2 The indifferents 對於他而言,如果你了解為什麼這些原先「無關緊要」的事物,其實是理性的也是自然的,那麼你將會有心擁抱它們,並因而增進(而非阻撓)你做出符合自然事物的可能性。 在斯多噶哲學中,Zeno的觀點,往往導致無關緊要的概念,陷入定義上的複雜性,不知道究竟如何促進符合自然的要求。

16 2 The indifferents 健康的身體,符合自然,是正面的價值(axia),但其本身並非道德善,所以這被訂為「偏好的價值」。
這意思也就是說,在正常的情況中,我們應當「採用」它,並以規則的方式執行它們。 例如,榮耀祖先、照顧身體、誠懇待友等。 自始,斯多噶的倫理學即以規則或規範作為道德進步的基礎。

17 2 The indifferents 規則所要求的是,「適當的功能」與「責任」‘duty’, 許多斯多噶的哲學家甚至很努力地希望能夠列舉出這些責任。 「責任」的定義就是,當作這件事情,這就是這件事情的證成。 對於一個理性人而言,「合理的事物」與「自然的事物」應當吻合。

18 3 善Goodness 斯多噶學派倫理學各種觀念中,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所有的罪,都是相同的。
如果你不是有德性與智慧的人,那你就完全是一個壞與愚笨的人。同時,結果也是絕對的:有智慧的人,就完全是快樂的,愚笨的人,就完全是不快樂的。 這是什麼理論?這合理嗎?

19 3 Goodness 無論你多麼努力成為一個善人,但只要你還沒有獲得德行,你的快樂程度並不會逐步增加。只有獲得德行後,你才會成為得到幸福的人。 這就像是溺水一般,只要你沒有脫離水底,無論多麼接近水面,溺斃還是唯一結果。

20 3 Goodness 造成這種倫理觀念的主要理由如下,真實的善,一旦達成,將與其他任何型態的價值有本質上的不同,而不是程度上的不同。
在個人道德能力的發展中,你將可以注意到,所有個人行為的選擇與行動將逐步集結為一種包含內部融合性的和諧關係。

21 3 Goodness 因此,重點不再是單獨或個別的行為在道德領域中被衡量的地位,而是所有道德行為所集結而成的和諧關係本身。
只有在這種情況中,你才能夠有道德善的感覺:就是在個人內心中,以及建立在個人與整體之間的和諧關係上。 這個和諧關係是什麼?

22 3 Goodness 智者就是這種關係的代表。他具有完美的道德心靈,並因此而行具有德性的行為。
蘇格拉底就曾經推崇過這種道德知識主義,認為所有的善行,就是「知道」如何從事善行。斯多噶哲學家將蘇格拉底的理念推展至極致。 這種觀念基本上將道德視作一種科學(知識)epistēmē ,包含行事的定理。 行善的技能,就像是發揚數學能力。

23 3 Goodness 柏拉圖提供四種德行,正義、智慧、克制、與勇氣。斯多噶哲學家完全接受這四種德行,並認為所有其他德行都是這四種德行的延伸。
但是這並不代表四種不同的「科學」。在這個問題上,蘇格拉底的「德行統一論」依然居重要地位。 他們只是在不同環境中所顯示的不同名稱。

24 4 目的The goal 道德目的(telos)的定義就是,一切事物行為皆以此為目標,而其本身則不為任何其他事情的目標。
往往這就是幸福 (eudaimonia)。 幸福就是,與好的生命之內部融貫與理性維持和諧的關係。 這也就是與理性、自然維持同一的關係。這裡所說的自然,指的同時是個人自然,也是世界的自然。

25 4 The goal 斯多噶哲學在設定道德目的的問題,在於如何將「無關緊要」的價值(例如健康),作為道德善所追求的目的呢(健康並不會一定會帶來幸福)? 斯多噶的答案在於,做出正確的理性判斷,等同於在個人能力中,做出所有自然引發我們去作的行為。

26 5 世界國家 The cosmic city 每一個人都追求富裕、自由、權力、美麗、被愛等等,但是很矛盾的,只有智者能夠達到這些世俗的目標。
這是因為每一個人,無論他怎麼想,實際上是貧窮的、被奴役的、沒有力量的、醜陋的、以及不被人愛的。 為什麼呢?

27 5 The cosmic city 這是因為對於斯多噶哲學而言,或許也是因為受到蘇格拉底哲學以及犬儒主義哲學的影響,擁有「真正的財富」(即「德行」),就是擁有什麼「真正值得擁有」的東西,或是「不缺乏任何東西」。 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駕馭自己的生活。真正的權力,就是夠獲得所有你想欲求的。真正的美麗,是指靈魂,而非身體。只有真正的美麗才會是被愛的。

28 5 The cosmic city 這是蘇格拉底式的理解,而且這些狀似「悖論」的理解被斯多噶哲學家推展至公民社會生活之中,成為政治思想。
傳統的政治野心屬於「無關緊要」的部分,正如同財富與健康一般。 因此,雖然以追隨自然的方式,提倡追求傳統政治行為,但是它同時也從道德善的角度降低傳統政治價值的地位。

29 5 The cosmic city 人人都想擁有權力,而且如果可以,他們都想作國王。然而,因為只有智者擁有權力(因為只有這種人可以得到所有他們想要的事物),所以只有他們可以當國王。 同樣的,一個國家,在傳統的理解中,只不過是一群人住在一個地區。這只不過是一個人造的概念。 正確來說,一個國家並不應該受到世俗價值的限制,因為真正的國家,應該是一個包含全世界的「終極國家」。這個國家中包含所有的人與神,共同團結在理性中。

30 5 The cosmic city 當然,這個理念來自於犬儒學派「世界公民」kosmou politēs。
每個人都是「世界公民」,這個斯多噶的理想深深地影響了羅馬帝國的意識型態,也導致某些斯多噶哲學家很早就對於性別與階級的障礙提出挑戰。 毫無疑問的,這個超越在地法律精神的普遍道德原則,對於後來逐漸發展出來的自然法發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31 6 情緒 Passions 熱情一般而言,就是對於理性的抗拒。例如,理性告訴我們必須面對危險的情況,但是熱情卻告訴我們,因為那令人感到害怕的危險,所以可以違抗理性的建議。 面對這種因情緒所導致的兩難局面,理性往往選擇沉默以對,但貪婪卻經常勝出。 斯多噶哲學承認情緒與理性之間的衝突,但是對於這個情形,作了更深入的描述。

32 6 Passions 情緒有四種:傾向、恐懼、喜樂與悲傷(appetite, fear, pleasure and distress)。
傾向與恐懼是我們對於未來事物所作的能力評價,斷定為好與壞。 喜樂與悲傷則是針對已經發生事物所作的斷定。 每一種情緒都有各種不同的衍生情緒,其中最特別的是憤怒,被定義為「報仇慾望」。

33 6 Passions 然而,斯多噶哲學認為,情緒狀態並不是非理性的狀態,而基本上是認知內容的結果。
這是該哲學對於西方文明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因為這個觀念使得理性更正一個人的性向是可能的。 哲學理解就是這種「理性更正」的主要力量,也可能是唯一的力量。

34 6 Passions 在短期間,情緒對於正確的理性思維是一種反抗,但是在長期,「理性更正」可以重新建構以及排除所有情緒。

35 7 命運 Fate 從斯多噶的三種哲學觀點(物理學的唯物論、邏輯的真假二值原則以及倫理學的智者論)可以讓我們注意到,這種哲學思想具有強烈的決定論特色。 倫理學因而將人的幸福,放置於一個預先決定的計畫中,並且將神聖化的引用,視作實現目的的一個合法的手段。

36 7 Fate 物理學提供了完美世界不斷循環的宇宙論。 物理學也提供了一個自明的原則:凡事必有因。
這兩點導致如下結論:世界的歷史,就是因果相循的歷史。 命運,就是整體自然的秩序,事物在秩序中因果生滅,不可抗拒。

37 7 Fate 邏輯提供真假二值原則(the principle of bivalence):每一個命題,包含未來的命題,非真即假。
Chrysippus就曾經論證,就目前而言,任何一件未來才會發生的事件,「其實」這個事件「會發生」,或「不會發生」。 那麼,「當下的真實」是什麼呢?

38 7 Fate 當下的事實,來自於使得當下事實發生的原因,而這個原因足以使得這個事件發生,或是阻止它發生。
因此,所有的事件,完全受決定於使它們發生或不發生的原因。 這當然導致倫理學中有關責任論述的大問題。

39 8 責任 Responsibility 責任的意義,來自於一個人在擁有選擇可能的情況下,去做一件事。
這在斯多噶的「決定世界」中,好像是不可能的。 但是,斯多噶倫理學並沒有放棄責任的概念,因此,它們提出如下的論證:

40 8 Responsibility Chrysippus認為,責任中包含「可以不這麼做」的概念,存在於世界中。
原因是,「選擇性作法」是可能的:我們有可能去做出不一樣的事情,但在沒作而發生道德上問題時,我們只能責怪自己。 這等同於認定自己要為自己行為負責。

41 8 Responsibility 因此,責任包含四個層面的意義: (1)一個「可能的」命題,若是在如下兩種情況確定時, (i) 承認為真。
(ii)其「為真性」不為外在環境所阻撓。 例如,即使你有錢,但你沒付帳。「付帳」對你而言,是「可能的」。

42 8 Responsibility 所以,符合這兩個條件: 承認為真:「付帳」是真的;不若「同時在兩處」,不能為真。
不受外在環境干擾:你並不是沒有錢,或是被關起來等等。 這足以說明,有一些「內在」理由,造成你沒有付帳的事實(例如,健忘或懶惰等)。同時,也說明,你曾有機會付帳,但卻沒有這麼做。

43 8 Responsibility (2) 因果的解釋也可以說明,因果並不代表完全限制了自由意志。
當一個圓柱體滾動時,它動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它的形狀,而推動這件事,只是這個圓柱體滾動的引發原因與大致原因‘proximate’ cause 。 從作為行動者的立場而言,Chrysippus認為,命運就像一連串的引發原因,它們開展、啟動等等,讓世界在我們面前呈現。

44 8 Responsibility 從我們行為者的特質而言,我們必然會對這些啟動原因,有固定的回應方式。 但是,真正的原因,卻是存在我們內心中的個性,而不是命運,決定我們必須對行為負責。

45 8 Responsibility (3) 通常決定論的觀點,好像來自於神創思想,認為世界的規律,早已經在世界的組成中已經決定。
星象學的預測就是一個普遍的例子。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天狼星出生,那你就不會死在海邊」。然後,「你在天狼星出生」。

46 8 Responsibility 根據命題邏輯,這表示, 「你就不會死在海邊」為真(MT)。 Chrysippus的答案是,星象學並不提供在概念上「無疑的真理」。所以這並不是一句條件句,而是「否定的連言命題」 (--(p‧q))。這表示說,假言命題中的真實必須性不存在。

47 8 Responsibility (4) 最後一個論證是有關懶惰的回應。如果一切是命定的,那還要作什麼呢?
舉例來說,生病時幹嘛要去看醫生呢?反正都是要死的! Chrysippus提供一個「共同命運」的概念,意思也就是說,手段(看醫生)與目的(治病)是共同構成命運的兩個因素。這發生在大多數的例子中(手段與目的合一共構命運)。

48 8 Responsibility 在這種情況中,道德在斯多噶決定論哲學裡,並不是配合而已,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份。
道德只有在一個理性所規劃的命運中,才能夠顯現出它的意義。 當然,我們依然可以問,在一個一切已經透過理性作完整規劃的世界裡,個人行為會出現道德意義的基礎在哪裡?

49 8 Responsibility 答案需要從整體論的角度,進行論述: 道德的善屬於世界的整體,而人只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小部分。
道德意義與個人的行為與判斷發生關係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會不會與這個理性世界配合,也可以以此作為這個關係是否存在的衡量標準。

50 9 斯多噶哲學對後世的貢獻 在西元一世界的羅馬帝國時,斯多噶哲學達到高峰期。 這個思想顯現了當時感覺已經沒落的羅馬德行。
斯多噶哲學家,以抗拒凱撒破壞共和、企圖稱帝之野心而著名於後世的卡東(Cato),以及他後來自殺為主,形成當時的主流價值。

51 9 Later fortunes 最高潮時期,就是西元161年,當Marcus Aurelius成為皇帝,成為哲學家皇帝。
但是在西元二世紀,伴隨著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哲學的興起,斯多噶哲學又漸漸沒落了。

52 9 Later fortunes 但是,在這近六百年的發展中,斯多噶哲學已經進入古代思想的血脈之中,使得它的思想在文學、修辭學與法律中,扮演重要角色。 尤其重要的是,斯多噶哲學影響後來的柏拉圖主義哲學家,以對於教會的教父具有關鍵的啟發。

53 9 Later fortunes 文藝復興時期,透過Cicero與Seneca的作品,斯多噶的道德與政治哲學,發揮了重要影響力。
早期現代哲學家,例如Spinoza與Kant均受到斯多噶哲學的深刻影響。 在邏輯上的貢獻,則是到了19、20世紀初,才逐漸為人所發現。

54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1-54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11 PowerPoint 設計主題範本-黑色,依據Microsoft 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Download ppt "Ethics in Stoicism 斯多噶哲學的倫理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