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抗 结 核 药
2
结核病 20世纪60年代起结核病化学治疗成为公认的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武器,使新发现的结核病治愈率达到95%以上。
本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20世纪60年代起结核病化学治疗成为公认的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武器,使新发现的结核病治愈率达到95%以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出现全球恶化趋势。
4
抗结核病药 结核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如肺、肾、脑等,其中肺结核最常见。 快速繁殖菌 空洞损害组织
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态势: 快速繁殖菌 空洞损害组织 间断缓慢繁殖菌 干酪样病灶组织 缓慢繁殖菌 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
5
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 An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f Medicine 1905 "for his investigations and discoveries in relation to 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 An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B) TB grow slowly, thus the disease often is chronic and needs treatment for up to half ~ 2 years, especially if TB get resistance.
6
结核杆菌的特点 分枝杆菌属,抗酸染色阳性 细菌胞壁含壁酸较其他细菌多 对一般抗生素或抗菌药不敏感
7
抗结核药物发展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 1944年以后,治疗划时代变化——链霉素【美国生物化学家瓦克斯曼(Selman A. Waksman)】 1950年异烟肼被发现以来,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异烟肼的临床试验于1951年在纽约开始。1952年,异烟肼由罗氏公司首先在美国上市,商品名雷米封)
8
抗结核病药的分类 一线抗结核病药 疗效高,毒性小: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二线抗结核病药
抗菌作用弱,毒性大,对一线药耐药时的替换治疗: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乙硫异烟胺、利福定、利福喷汀
9
异烟肼 (雷米封)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异烟肼 (雷米封)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分布: 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及细胞内,脑脊液中浓度与血浆中相似,穿透力强,容易渗入纤维化或干酪化的结核病灶中。 代谢: 肝中乙酰化代谢,乙酰化异烟肼和异烟酸 快代谢型 黄种人 慢代谢型 白种 排泄: 代谢物及原形由肾排泄
10
代谢类型与人群差异 Rate of elimination rapid slow t1/2 0.5~1.5h 2~3h
white people %~50% %~60% Chinese % % 慢代谢型易发生不良反应
11
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
12
抗菌作用特点 1.对结核杆菌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2.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3.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静止期较弱
4.属全杀菌药,对细胞内外的细菌有同等杀灭作用 5.单用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产生缓慢
13
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分枝菌酸合成酶,抑制分枝菌酸的生物合成,对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异烟肼是前体药,被分枝杆菌的过氧化氢-过氧化酶激活后,通过共价键与细菌的β-酮脂酰载体蛋白合成酶形成复合体,抑制细菌分枝菌酸的合成。
14
临床应用 1.治疗肺内、肺外各型结核,为首选药 2.和其他药联合应用,轻症肺结核或巩固期可单独使用
3.结核性脑膜炎和急性粟粒性结核可增大剂量、延长疗程,必要时可静滴
15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毒性: (1)周围神经炎:多见于剂量大、VB6缺乏者及 慢乙酰化型患者
表现:四肢感觉麻木,反射迟钝,共济失调,随后 出现肌肉萎缩。 机制:异烟肼与VB6结构相似,竞争同一酶系;或 两者结合成异烟腙,从尿排泄增多,VB6缺乏。 (2)其他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兴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精神病或惊厥等 预防:给予VB6。
16
2.过敏反应 发热、皮疹、狼疮样综合征等。 3. 肝毒性 老年人或快代谢型者服用异烟肼易致肝损害, 可能与异烟肼的毒性乙酰化代谢产物有关。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肝病患者慎用。 4. 其他 是肝药酶抑制剂,可抑制苯妥英钠羟化代谢而中毒。
17
利福平 Rifampicin(甲哌力复霉素)
为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橘红色粉末。 体内过程 吸收 po吸收好,空腹服用吸收快而完全, 分布 广泛,可进入巨噬细胞、结核空洞、痰液及胎儿体 内;脑膜炎时,脑脊液可达治疗浓度 代谢 肝代谢为脱乙酰基的利福平,仍有抗菌活性; 排泄 主要经胆汁排泄,可形成肝肠循环,还可从粪便和 尿中排出。 特点: 肝药酶诱导剂,加快自身及其他药物的代谢. 服药期间,粪、尿、痰、唾液等被染成桔红色
18
抗菌作用 广谱抗生素 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大多数G+菌,特别是金葡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均有强大抗菌作用
杀菌剂:易透入细胞内,对快速繁殖菌、间断缓慢繁殖菌均有杀灭作用。 对某些G—菌、沙眼衣原体、沙眼病毒亦有抑菌作用。
19
作用机制 与敏感菌的DNA依赖性RNA多聚酶的β-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RNA合成的起始阶段,阻碍mRNA合成。
21
临床应用 治疗肺内、肺外各型结核,和其他药联合应用,初治患者效果尤佳 耐药金葡菌和其他敏感菌感染,特别是胆道感染 麻风病
22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2. 肝肾功能损害(肝病或与异烟肼合用时易发生): 出现黄疸等。
3. “流感综合征”:与剂量大小和间隔时间有关。 4. 其他:肝药酶诱导剂:加速皮质激素、雌激素、双香豆素的代谢。 动物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3
乙胺丁醇 干扰增殖期结核杆菌RNA合成 抑制结核杆菌,对其他细菌无效 耐药性产生慢,耐INH和链霉素菌有效 吸收良好,脑膜炎时可达有效浓度
不良反应主要为视神经损害 主要联合用药治疗各型结核病
24
链霉素 Streptomycin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 极性高,穿透力差,作用弱; 单用易耐药,耳毒性发生率高,
常与其它药合用治疗重症结核病,如播散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25
对氨基水杨酸(PAS) 叶酸合成抑制剂 抗结核作用弱,单用无意义,但细菌不易耐药,合用时延缓细菌对其它药物的耐药性。
在肝内乙酰化,代谢物由肾排泄, 常与异烟肼、链霉素等合用治疗各种结核病,增强疗效,延缓耐药性 常见消化道反应,大剂量抑制凝血酶原生成
26
异烟肼 利福平 链霉素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对氨水杨酸钠 药名 缩写 每日剂量(g) 间歇疗法(g)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H,INH 0.3
0.6~0.8 DNA合成 神经炎,偶肝损 利福平 R,RFP 0.45~0.6 0.6~0.9 mRNA合成 肝损,过敏 链霉素 S,SM 0.75~1.0 蛋白合成 听神经,肾损 吡嗪酰胺 Z,PZA 1.5~2.0 2~3 吡嗪酸抑制 胃肠肝,尿酸、关节痛 乙胺丁醇 E,EMB RNA合成 视神经炎 对氨水杨酸钠 P,PAS 8~12 10~12 中间代谢 胃肠肝,过敏
27
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 1. 早期用药 早期病灶部位血液循环无明显障碍,有利于药物渗入病灶内,达到高浓度;且细菌处于繁殖期,对药物敏感。
1. 早期用药 早期病灶部位血液循环无明显障碍,有利于药物渗入病灶内,达到高浓度;且细菌处于繁殖期,对药物敏感。 2. 联合用药 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降低毒性、防止耐药性发生。 3. 足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结核病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 - 标准6个月方案 适于单纯性肺结核的初治 - 强化期2个月 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 - 继续期4个月 使用异烟肼、利福平治疗 另外,并根据病人情况选用适当联合用药和用药时间。
28
MDR结核病的治疗 耐多药肺结核五联化疗方案: 必须在完全督导下进行! 1个敏感的一线药物:EMB/PZA/RFP/IHN
1个注射剂:SM/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1个喹诺酮:氧氟沙星/环丙/司帕沙星 尽可能多的二线药物:乙硫异烟胺和环丝氨酸、对氨水杨酸 其他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法齐明 凡患者排出的结核分支杆菌已经对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或其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称为MDR-TB 。 治疗方案应至少包含4-5种药物,即使INH在试管中已有耐药仍可加入方案。 药物选择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并参考用药时决定。 交叉耐药的药物不选在方案中。 注意处理药物的毒副作用。 对有手术条件者,手术切除耐多药的结核病灶。 耐多药肺结核化疗必须在完全督导下进行。 长期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采用抗结核药物浓度监测及时加用剂量或加用免疫调节剂。 必须在完全督导下进行! 28 28
29
大纲要求 1.常用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体内过程特点、抗菌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链霉素、对氨基水扬酸、卡那霉素、吡嗪酰胺的药理作用特点。 2.药物的应用原则 合理用药原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