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电解质及电极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电解质及电极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电解质及电极研究
报告人:张红鹃 2013年9月23日

2 目录 研究背景 1 氧化铈基复合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2 3 Pr2NiO4-Ag阴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1.1燃料电池简介 1.2电解质材料
1.3电极材料 氧化铈基复合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2 2.1文献分析 2.2复合电解质制备与测试 2.3 前阶段工作总结 3 Pr2NiO4-Ag阴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制备方法 3.2 文献分析 3.3 工作安排

3 一 研究背景 环境友好 1.1 燃料电池简介 基本构造: 燃料(H2),多孔阳极‖电解质‖多孔阴极,氧化剂(air)

4 不经过过渡的燃烧和热-机械转换过程,因此总的能源转换不受卡诺循环效率限制,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方式。
作为操作温度最高的燃料电池,SOFC相对其它种类还具有以下优点: 1.燃料灵活:能使用除H2外的其它燃料,如:CO/天然气、CxHyOz、NH3、生物质燃料等; 2.低成本电极催化剂和快速的反应动力学,以及高功率密度; 3.高附加值的热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 4.全固态结构无腐蚀和组件材料流失; 5.单电池可重复性高,易于制备大规模电堆; 6.应用范围广,既可固定式发电,也可作为移动式动力电源或辅助电源。 4

5 1.2 电解质材料 要求: 高离子电导率,可以忽略的电子导电; 传统应用 化学、物象和微结构稳定; 与其他组件化学相容,热膨胀系数匹配;
价格低廉。 传统应用 稳定的氧化锆 稳定性好 离子导电率低, ℃ ,0.1 S cm-1. 掺杂LaGaO3 离子导电率较高 高成型温度、高烧结温度 掺杂氧化铈 离子电导率高,操作温度低 电子导电 低温区间 低温操作优势:耐久性、材料选择、快速开启与关闭 新型电解质材料

6 1.3 阴极材料 要求: 化学和机械稳定性。在强烈的氧化气氛中维持结构和物相的稳定;
混合导电材料,较好的电子导体材料同时匹配适当的离子导电; 与其它组件有较好的的化学、热兼容性,不发生反应; 多孔性,利于气象扩散,反应物输入和产物转移; 热、氧化还原循环稳定性好; 高催化活性。 优点:较高的电子导电率、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较好的质子迁移能力。 缺点:在熔融碳酸盐中会发生溶解,导致电性能下降和内部短路问题。 优点:高电导率、催化活性、热/化学稳定性以及常用电解质兼容性。其中Pr2NiO4因拥有最高的氧扩散和表面交换速率、最大的间隙含氧量使其有最好的氧催化还原能力。 LiNiO2 K2NiF4

7 二 氧化铈基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2.1 文献分析 氧化铈-盐或氧化物复合电解质 朱斌等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型离子导电复合电解质
氧化铈-盐 (盐= 碳酸盐、硫酸盐、氢氧化物和卤化物/氧化 物 (LiZnO、BZY 和Y2O3)

8 SDC-20wt%Na2CO3 Electrochem Commun 10 (2008) 1617
20%碳酸钠 共沉淀法 SEM 50nm TEM 核壳结构 SDC被碳酸盐覆盖,碳酸盐沸点厚度有4-6nm 碳酸盐无定形态 相转变点-玻璃相转变温度 SDC-20wt%Na2CO3 Electrochem Commun 10 (2008) 1617

9 10% 棍状 有团聚形成并排结构 30%有平微晶的形成 50%SDC颗粒被碳酸盐完全覆盖
I-V 650℃ 放电性能测试:曲线开始,有轻微的极化出现,总体来讲在800mA cm-2下输出稳定

10 2.2 氧化铈-碳酸盐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共沉淀法 固相反应方法 柠檬酸-硝酸 燃烧法
硝酸铈煅烧成氧化物,与氧化钐球磨混合,煅烧进一步与碳酸盐((Li/Na)2CO3)混合,680℃煅烧40min,即得SDCLN. 固相反应方法 柠檬酸-硝酸 燃烧法 Ce3+, Sm3+ 溶液加入柠檬酸,蒸发水分形成凝胶,燃烧形成SDC,然后与碳酸盐混合,680℃煅烧40min,即得SDCLN. Ce3+, Sm3+ 溶液加入草酸,形成悬浮液,抽滤干燥煅烧得SDC,然后与碳酸盐混合,680℃煅烧40min,即得SDCLN. 共沉淀法

11 电解质测试 致密度测试 NiO-SDCLN/ SDCLN/LiNiO2- SDCLN 电化学测试 Ag/SDCLN/Ag 阻抗测试 恒压测试
SEM NiO-SDCLN/ SDCLN/LiNiO2- SDCLN 电化学测试

12 2.3 前阶段工作总结

13 三 Pr2NiO4-Ag阴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制备方法 研究者 制备方法 Ag负载方法 Ag颗粒
周伟 EDTA-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化学沉积法 立方形 μm (N2H4还原) 球形 0.2μm (HCHO还原) 李强 甘氨酸-硝酸工艺(GNP) 硝酸盐分解 球形 1.2μm 范梁栋 共沉淀法 浸渍法 nm G. Taillades 柠檬酸-硝酸燃烧法 J.M. Bassat 有机凝胶法 Junji Hyodo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薄膜 Claire Ferchaud 自燃法( Marion Technologies Company )

14 3.2文献分析 覆盖在钙钛矿材料表面的碳酸盐会阻碍氧气表面传输,从而降低电化学活性。 阴极极化阻抗Rp=RE1+RE2
肼还原 μm 甲醛还原0.2μm 850℃烧结过后0.5μm

15 3.3 工作安排 Pr2NiO4的制备 共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GNP工艺 浸渍法 化学沉积法 冻干法 SEM、XRD 极化测试
Ag的负载 浸渍法 化学沉积法 冻干法 Pr2NiO4-Ag表征 SEM、XRD 极化测试 I-V性能测试

16 课题进展计划 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 文献调研,确定、购置原料和 进行实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制定实验方案,准备进入实验。
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 第一阶段的实验:碳酸盐含量对电解质材料的影响(包括材料的制备,表征,电化学测试);文献阅读。 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 第二阶段的实验:Pr2NiO4- Ag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文献阅读。 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 期刊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 进一步完善数据,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17 THANKS


Download ppt "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电解质及电极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