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第3單元:易經成書史 (三) 《易經》解讀 授課教師:林義正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07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2 《易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易經》與《易緯》相對 ˙《易緯》是漢代中葉始成立,補充經義的著作,與「讖」有別,含:
〈乾坤鑿度〉、 〈乾鑿度〉、〈稽覽圖〉、 〈辨終備〉、 〈通卦驗〉、 〈是類謀〉、 〈坤靈圖〉、〈乾元序制記〉。 ˙經分今古,家法有別,表義各殊。 ˙「易經」、「易傳」、「易學」所指有別。

3 《易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易」的取意: 1.《繫辭上傳》:「生生之謂易」。
2.孔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管三成德為道苞籥。易者、以言其德也;通情無門,藏神無內…不煩不撓,淡泊不失,此其易也。變易也者,其氣也;天地不變,不能通氣,五行迭終,四時更廢,君臣取象,變節相和,能消者息,必專者敗…此其變易也。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不易也。」《易緯乾鑿度》卷上

4 《易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繫辭上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懮,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為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說卦傳》:「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5 《易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3.鄭玄《易贊》:「易一名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4.許慎《說文》:「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曰:「日月為易」,象侌昜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屬,皆从易。」 5.程頤《易傳序》:「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 6.黃振華〈日出為易〉說。

6 《易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從書的內容看,可為:
卜筮書、道德修養書、撥亂反正書、歷史書、符號邏輯書、自然科學書、預測未來書等等。故現在有有所謂「文史易」「哲學易」「科學易」「語言易」「邏輯易」「醫學易」「管理易」「軍事易」「藝術易」「民俗易」……。真是所謂「易道廣大,無所不包」。

7 卦畫是如何形成的? 六十四卦→八卦 →陰爻、陽爻 與 之源如何? 1.性器象徵說 2.圖畫文字說 3.龜卜兆文說。
與 之源如何? 1.性器象徵說 2.圖畫文字說 3.龜卜兆文說。 先有八卦,然後自重成六十四卦?還是先有六十四卦歸納出八卦? 前者,推源有二說:1.結繩記事說 2.龜卜說 後者,推定為數字卦(64數字卦) 傳說中的六十四卦畫作者: 伏羲氏、神農氏(連山氏)、黃帝、夏禹王、商王、文王。

8 卦畫是如何形成的? 《繫辭下傳》: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9 見仁見智 合而不同 Wikimedia Commons,作者:Brocken Inaglory

10 見仁見智 合而不同

11 八卦與結繩 臺大開放式課程。 本作品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2 左:盾板如 右:腹甲 臺大開放式課程。 本作品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左:盾板如 右:腹甲 臺大開放式課程。 本作品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臺灣大學 林義正

13 六卦畫與數字卦一 六六一六六一甗 (1976年陝西岐山縣賀 家村113號墓出土)
以上本作品轉載中華鑒寶網( 瀏覽日期2012/06/20,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六六一六六一甗 (1976年陝西岐山縣賀 家村113號墓出土)

14 六卦畫與數字卦二 本作品轉載自陝西省地情網 ( 瀏覽日期2012/03/15,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本作品轉載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瀏覽日期2012/06/20,依據著作權法第50條合理使用。 八八六八鼎

15 《易經》形成諸說 源起 《周禮‧春官‧大卜》謂:「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尚書‧洪範》有稽疑「擇建立卜筮人」,知古代決疑有二術:龜卜與筮占,而二者決疑各不同。《左傳‧僖公十五年》記韓簡所言:「龜,象也;筮,數也。」知三《易》屬筮術,以筮數占卦,有別於龜卜。以筮占卦,決定在數,依數占得卦象。 依今考古的成果,易卦之形成,原由數字卦,再用—與--符號替換而成,這個事實與今本〈繫辭傳〉的說法是不同的。舊說,把「—」與「--」認為是伏羲氏始作,依此畫八卦,文王時再演為六十四卦。

16 三《易》代表三種不同的筮法 伏羲氏→炎帝(神農氏、列山氏) →黃帝(歸藏氏)→夏禹王→殷王→文王 連山(夏易)→歸藏(商易) →周易
首艮 →首坤 →首乾 其筮數取七八,尚常(不變) → 筮數取九六,尚變

17

18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

19 彖辭(卦辭、爻辭)、十翼之作者 傳統說法: 伏羲畫八卦,自重六十四卦 文王(昌)演《易》(演德?演卦?)作卦辭 周公(旦)作爻辭
孔子贊《易》,作《十翼》(《易傳》) 《漢書‧藝文志》謂「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20 《易》學流變簡史一 《易》學分兩派六宗: 依《四庫全書》〈易類敘〉云:聖人覺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詩寓於風謠,禮寓於節文,尚書春秋寓於史,而易則寓於卜筮;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

21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1-22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07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9 Wikimedia Commons,作者:Brocken Inaglory 本作品轉載自 10 Wikimedia Commons 本作品轉載自 11 臺大開放式課程。 本作品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2 13 《六六一六六一甗》 本作品轉載中華鑒寶網( 瀏覽日期2012/06/20,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4 21

22 版權聲明 14 17 18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八八六八鼎》
本作品轉載自陝西省地情網 ( 瀏覽日期2012/03/15,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本作品轉載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瀏覽日期2012/06/20,依據著作權法第50條合理使用。 17 朱熹,《周易本義》。 18


Download ppt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