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 古今词义的异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 古今词义的异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 古今词义的异同

2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古汉语中一般用单音词来表达:
一、古汉语词汇的基本特点 以单音词为主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古汉语中一般用单音词来表达: 母亲 《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 贫穷 荀子《天论》:“天不能使之贫。” 而且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古汉语中常常是两个单音词: 贪婪 《楚辞·离骚》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婴儿 《玉篇》:“男曰儿,女曰婴。” 糟粕 《释名》:“酒滓曰糟,浮米曰粕。”

3 不要误将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词当作现代的双音词: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老师费财,亦无益也。” 《〈张中丞传〉后叙》:“不能通知二父志。” 《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商君书·更法》:“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 二、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复合双音词: 并列式 社稷 干戈 偏正式 布衣 黔首 支配式 执事 稽首 主谓式 御用 夏至 加缀双音词: 加前缀 有夏 阿姊 加后缀 率尔 蔼如

4 1、叠音词(重言) 关关 霍霍 洋洋 姗姗 2、联绵词(联绵字、连语) 几种特殊的双音词:
由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词。主要用来描摹声音或性状,是一种单纯词。 关关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霍霍 《木兰诗》:“磨刀霍霍向猪羊。” 洋洋 洋洋得意 喜气洋洋 姗姗 姗姗来迟 2、联绵词(联绵字、连语) 由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含义,不能分开解释的词。是一种单纯词。

5 参差(cēncī) 倜傥(tìtǎng) 蹉跎(cuōtuó) 依稀(yīxī) 跋扈(báhù) 浩荡(hàodàng) 犹豫
双声联绵词: 参差(cēncī) 倜傥(tìtǎng) 叠韵联绵词: 蹉跎(cuōtuó) 依稀(yīxī)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跋扈(báhù) 浩荡(hàodàng) 联绵词不能望文生训地分开解释: 犹豫 《颜氏家训》:“《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返……故称犹豫。” 《礼记》孔颖达疏:“犹,兽名,玃属;豫,亦是兽名,象属。此二兽皆进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豫。” 犹与、容与、夷犹

6 望洋 狼狈 3、偏义词(偏义复词)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望阳、望羊、茫洋、盳羊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 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狼跋——狼贝——狼狈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3、偏义词(偏义复词) 由两个音节构成只有一个音节表达意义另一个音节只起填补音节作用的词。 《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7 4、合音词 诸 旃 蜩 叵 三、古今词汇的继承与发展 人、马、春、夏、星、云 朕、簋、尚书、箜篌 观 惧 蹈 句中:之+于
《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 句尾:之+乎 《孟子·梁惠王》:“武王伐纣,有诸?” 之+焉 杨恽《报孙会宗书》:“愿勉旃,毋多谈。” 知了 《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 不可 居心叵测 三、古今词汇的继承与发展 1、原样保留的词 (还活着的) 人、马、春、夏、星、云 朕、簋、尚书、箜篌 2、已经消亡的词 (已死了的) 3、化为语素的词 (半死了的) 4、发生变化的词 (新生了的)

8 绸 偷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1、范围上的差异 菜 《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九歌·湘君》:“薜荔拍(帕)兮蕙绸。”
《商君书》:“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1、范围上的差异 (1)词义扩大 《说文》:”菜,草之可食者。” 《荀子·富国》:“然后荤菜百蔬以泽量。” 杨倞:“荤,辛菜也。”郝懿行:“荤菜,亦蔬耳。”

9 脸 皮 宫 瓦 《韵会》:“脸,目下颊上。” 《昭君怨》:“满面胡沙满面风,眉消残黛脸消红。”
徐锴《说文系传》:“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韦。” 《左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词义缩小 《说文》:”宫,室也。” 《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 《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10 臭 丈人 暂 汤 涕 领 忙 《易·系辞》:“其臭如兰。” 《论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3)词义转移 突然、一下子 暂时
《广雅·释诂》:“暂,猝也。” 《说文》:“默,犬暂逐人也。” 《说文》:“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热水 汁多的食物 《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庄子·大宗师》:“其母死,哭泣无涕,心中不戚。” 《孟子·梁惠王下》:“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木兰诗》:“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11 2、色彩上的差异 复辟 爪牙 喽罗 锻炼 谤 诽谤 勾当 (1)褒贬色彩不同 古褒今贬 《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 喽罗 《新五代史·刘铢传》:“诸君可谓喽罗儿矣。” 古贬今褒 锻炼 《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 《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古中今贬 《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诽谤 《左传·襄公十四年》杜预注:“庶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 勾当 《水浒传》:“夫人处分付的勾当。”

12 牺牲 客 诛 愤 感激 饿 病 古中今褒 《曹刿论战》:“牺牲玉帛,未敢加也。” 卢纶《送李瑞》:“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2)轻重色彩不同 古轻今重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说文》:“愤,懑也。” 《论语》:“不愤不启。” 古重今轻 感激 《异苑》卷五:“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饿 《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韩非子》:“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13 五、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其历史性 币(幣) (1)本义:丝织品 《说文》:“币,帛也。”
《战国策·齐策》:“请具车马皮币。” (2)先秦:礼物 《左传·僖公十年》:“币重而甘言,诱我也。” (3)秦汉:货币 《史记·平准书》:“黄金以镒名,为上币。” (4)现代:化为语素 货币、人民币、金币、港币

14 2、要注意其细微性 水 好 3、要注意其复杂性 虫 古:河流;水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 古:女子貌美 《汉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西门豹》:“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3、要注意其复杂性 古时曾泛指一切动物 本义:蛇 《集韵》:“虫,李阳冰曰:裸、毛、羽、鳞、介之总称。” 《女娲补天》:“狡虫死,颛民生。” 现代:昆虫


Download ppt "三 古今词义的异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