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课堂评价 C A 一、填空: 1、炎症的基本病变包括( )( )( ) 2、局限性化脓性炎称( ),弥漫性化脓性炎称(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课堂评价 C A 一、填空: 1、炎症的基本病变包括( )( )( ) 2、局限性化脓性炎称( ),弥漫性化脓性炎称(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堂评价 C A 一、填空: 1、炎症的基本病变包括( )( )( ) 2、局限性化脓性炎称( ),弥漫性化脓性炎称( )
1、炎症的基本病变包括( )( )( ) 2、局限性化脓性炎称( ),弥漫性化脓性炎称( ) 3、假膜性炎属于( )炎症,病变发生于( )假膜主要由( )( )和( )构成。 4、绒毛心是发生在( )的( )炎症。 二、单选题: 1、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 ) 物理性因子 化学性因子 生物性因子 免疫性因子 2、炎症反应最主要的特征是( ) 白细胞渗出 纤维素渗出 血浆渗出 红细胞漏出 变质 渗出 增生 脓肿 蜂窝织炎 纤维素性 粘膜 纤维素 脱落上皮 坏死组织 浆膜 纤维素性 C A

2 课堂评价 A C D C 3、 不属于纤维素性炎的疾病是( ) A.病毒性肝炎 B.大叶性肺炎 C.白喉 D、绒毛心 E.细菌性痢疾
3、 不属于纤维素性炎的疾病是( ) A.病毒性肝炎 B.大叶性肺炎 C.白喉 D、绒毛心 E.细菌性痢疾 4、单核巨噬细胞在局部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是( ) A、炎性假瘤 B、炎性息肉 C、肉芽肿 D、肉芽组织 5、 病毒感染性病变组织内的主要炎性细胞是( )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6、炎症时液体渗出的主要机制是( ) A、血管内压升高 B、炎症灶内胶体渗透压升高 C、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D、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C D C

3 肿 瘤 平凉医专病理教研室 肿瘤

4 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形态 肿瘤异型性 生长与扩散 目录

5 第一节 肿瘤概念 肿瘤:机体在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 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分化、过度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肿块。 1

6 生物学特性: 丧失分化成熟的能力—幼稚性 相对无限制生长—不协调性 浸润和转移—破坏性 瘤特性可传代—遗传性 3 2

7 炎性增生与瘤性增生区别: 名 称 原 因 分 化 增 生 去除病因 炎性增生 致炎因子 成 熟 受制约 停 止 瘤性增生 致瘤因子 不成熟
名  称 原  因 分 化 增 生 去除病因 炎性增生 致炎因子 成 熟 受制约 停  止 瘤性增生 致瘤因子 不成熟 无限制 永无休止 BACK

8 第二节 肿瘤的特性 1、形状: 一、 肿瘤的形态结构 (一)肿瘤肉眼观 与肿瘤的性质、生长部位有关 器官表面:
外生性——菜花状、乳头状、息肉状。 内生性——溃疡状。 沿管壁长—缩窄、硬化状。 实质器官内: 树根状、结节状、囊状、分叶状。

9 BACK

10 菜花状 乳头状 5 4 BACK

11 6 溃疡状 7 BACK

12 囊状 结节状 9 树根状 8 10

13 大小、数目、颜色、硬度 2、大小: 小→肉眼看不见 大→几十斤 与肿瘤的性质、发生部位等有关 3、数目: 单发、少数多发 4、颜色:
脂肪瘤?黑色素瘤? 与组织来源有关 5、硬度: 血管瘤?骨肉瘤? 与组织来源、间质含量有关。 17 14 16 13 15 12 11 大小、数目、颜色、硬度

14 镜下结构 (二)、镜下结构: 由实质和间质构成。 1、 实质: 即瘤细胞——决定了肿瘤的特性。 2、间质: 由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构成
——支持、营养。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免疫 肌纤维母细胞——限制瘤细胞扩散 18 BACK 镜下结构

15

16 二、肿瘤的异型性 二、肿瘤的异型性 (一)概念: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 异称异型性。

17 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异型性:易判断组织来源 恶性肿瘤异型性:难判断组织来源 19 20 BACK 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18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1 )良性瘤:异型性小 (2 )恶性瘤:异型性显著,如下: 1)瘤细胞的多形性:
核大,形态各异; 多核,核仁大; 核染色质粗大; 2)核的多形性: 核膜厚; 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核分裂 3)胞浆的改变: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19 BACK 21

20 22 BACK

21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 肿瘤的生长 1、肿瘤的生长速度 取决其分化程度 2、肿瘤的生长方式 ①膨胀性生长
②侵袭性生长 ③外生性生长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22 ①膨胀性生长 如吹气球 常是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23 ①膨胀性生长

23 ②侵袭性生长 如树根 常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25 ②侵袭性生长

24 ③外生性生长 如大白菜 良、恶性均可 27 ③外生性生长

25 (二)、肿瘤的扩散(恶性) (二)肿瘤的扩散(恶性) 1、直接蔓延 (directed spread) 2、转移(metastasis)
淋巴道转移 转移途径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二)、肿瘤的扩散(恶性)

26 乳 腺 癌 直 接 蔓延 29

27 三种转移 (1)淋巴道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 是癌最常见的扩散途径。
(2)血道转移(hematogeneous metastasis) 是肉瘤常见的转移方式。 (3)种植性转移(transplantation metastasis) 好似农民播种 三种转移

28 掌握 熟悉 了解 小 结

29 课堂评价 D B 一、填空: 1.常见的肿瘤转移途径有( )( )( ) 2.肿瘤的实质是( ),决定肿瘤的( ) 二、单选:
1.常见的肿瘤转移途径有( )( )( ) 2.肿瘤的实质是( ),决定肿瘤的( ) 二、单选: 1. 下列哪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 A.生长旺盛 B.常形成肿块 C.相对无止境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2.下列哪种形态的肿块,癌的可能性大( ) A.乳头状 B.火山口溃疡状 C.灰白色 D.肿块大 三、思考作业: 如何理解肿瘤的异型性与分化成熟程度、恶性程度的关系?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瘤细胞 生物学特性 D B

30 Thanks 谢谢

31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I级: 分化良好,核分裂少见,属低度恶性 II级: 分化中等,核分裂易见,属中度恶性

32 Ⅰ级 Ⅱ级 Ⅲ级

33 N:Node— 指局部淋巴结受累积,淋巴结无累积时为N0 ,随着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加大依次用N1-N3。
T:Tumor— 指肿瘤的原发灶,随肿瘤的增大依次用T1-T4。 N:Node— 指局部淋巴结受累积,淋巴结无累积时为N0 ,随着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加大依次用N1-N3。 M:Metastasis— 指血行转移,无血行转移者为M0 ,有者用M1-M2。 TNM分期

34 第三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 1、压迫和阻塞 2、激素分泌异常

35 二、恶性肿瘤 1、侵袭 2、出血和感染 3、疼痛 4、恶病质:晚期肿瘤患者常表现严重消瘦、 乏力、严重贫血、全身衰竭的状态称之恶病质。 5、副肿瘤综合症

36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区别 良性 恶性 组织结构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复 发 转 移 影 响 异型性小 异型性大 缓慢 迅速
区别 良性 恶性 组织结构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复 发 转 移 影 响 异型性小 异型性大 缓慢 迅速 膨胀性和外生性 浸润性和外生性 很少复发 较易复发 无转移 可有转移 危害性小 危害性大

37 第五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 (一)良性肿瘤的命名 原则:部位+组织来源+瘤 例: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的良性肿瘤 子宫平滑肌瘤

38 (二) 恶性肿瘤的命名 1、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原则:部位+组织来源+癌 例:来源于子宫颈鳞状细胞的恶性肿瘤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二) 恶性肿瘤的命名 1、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原则:部位+组织来源+癌 例:来源于子宫颈鳞状细胞的恶性肿瘤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2、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原则:部位+组织来源+肉瘤 例:来源于腹部皮下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 腹部皮下脂肪肉瘤

39 (三) 其他命名方式 1、母细胞瘤: 某些肿瘤组织类似于一些幼稚组织和神经 组织,常以组织+母细胞瘤称之; 2、“恶性…”:
(三) 其他命名方式 1、母细胞瘤: 某些肿瘤组织类似于一些幼稚组织和神经 组织,常以组织+母细胞瘤称之; 2、“恶性…”: 某些恶性肿瘤的命名是直接在名前冠以“恶性”二字;

40 3、以“瘤” 字结尾的恶性肿瘤: 4、以“人名”或“病名”命名: 有些肿瘤是以最早描述或研究该肿瘤的人 的名字来命名的; 5、以肿瘤细胞的外形命名:

41 二、癌 和 肉 瘤 区 别

42 三、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一)癌前病变 癌变潜能(危险)较大的良性病变. 意义: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43 (二)非典型性增生(异型增生) 1、概念 指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并出现一定程度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异型性,较多核分裂像,但还不足诊断癌的病变。

44 2、类型 鳞状上皮、柱状上皮、移行上皮 3、分度(分级) 异型的上皮细胞累及上皮基底部<2/3,可恢复
异型的上皮细胞累及上皮(底部)<1/3,可恢复 轻度(Ⅰ): 异型的上皮细胞累及上皮基底部<2/3,可恢复 中度(Ⅱ): 根据异型程度和累及范围分 异型的上皮细胞累及上皮基底部>2/3,但未及全层,常发展为癌 重度(Ⅲ):

45 轻度非典  中度非典 重度非典

46 (三)原位癌   指癌细胞已累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仍局限于黏膜上皮或皮肤表层内的非侵袭性癌。

47 第六节、常见肿瘤举例 一、上皮组织肿瘤

48 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1.乳头状瘤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囊腺瘤 纤维腺瘤 2.腺瘤 息肉状腺瘤 多形性腺瘤

49 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1.鳞状细胞癌 2.基底细胞癌 3.移行细胞癌 4.腺癌

50 二、间叶组织肿瘤

51 良性间叶组织肿瘤 1.纤维瘤 2.脂肪瘤 3.平滑肌瘤 4.脉管瘤

52 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1.纤维肉瘤 2.脂肪肉瘤 3.平滑肌肉瘤 4.骨肉瘤

53 三、其他组织肿瘤

54

55 黑痣和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黑痣

56 第七节 肿瘤的病因学

57 一、物理致癌因素 1. 电离辐射 2. 紫外线 3、热辐射 4. 长期吸入石棉纤维粉尘,可引起肺癌、胸 膜间皮瘤。

58 二、化学致癌因素 大体上分为激发和促进两个阶段。

59 1.激 发 ( Initiation ) 即激发剂(致癌物)引起的不可逆的过程,细胞 DNA受到损伤,成为潜在癌细胞。这些细胞在促进剂的进一步作用下,逐渐发展为癌细胞。

60 2.促 进 (Promotion ) 促进剂,如巴豆油、酚、激素、药物,本身无致癌性,并不损伤 DNA,可能在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水平上发挥作用,改变了基因的表达方式。促癌是一种缓慢的(10-20年)、非特异的、可逆的过程,因而减少环境中的促进剂,在癌的防预中很有意义。

61

62

63 重要的化学致癌物 (1)多环芳烃:与肺癌及胃癌关系密切。 (2)亚硝胺类: 与肝癌、胃癌、食管癌有关。
(3)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最具代表性,主要 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64 三、生物致癌因素 1.DNA肿瘤病毒 目前与人类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主要有 人类乳头瘤病、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2.RNA肿瘤病毒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 3.寄生虫

65 四、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

66 2.遗传因素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综合征就属于这一类,患者常伴有某种免疫缺陷、染色体畸变或DNA修复功能缺陷。

67 3.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 而环境因素又起主要作用
3.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 而环境因素又起主要作用 大多数恶性肿瘤是散发的,无家族史,可能患者的体质对致癌因子有易感性,因而发生了肿瘤。

68 五、免疫因素 1.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2.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抗肿瘤的免疫效应,但以细胞免疫为主。 体液免疫在破坏、溶解肿瘤细胞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69 六、激素因素 七、营养因素

70 第八节 肿瘤发病学

71 多阶段: 增生 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中晚期癌 早期浸润癌

72 原癌基因被激活,转化为癌基因,细胞过度增生,形成肿瘤。
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癌基因激活 原癌基因被激活,转化为癌基因,细胞过度增生,形成肿瘤。 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的过度增殖。丢失、灭 活或突变时,往往会使细胞呈恶性生长。

73 定义:肿瘤标志或肿瘤标记物,是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
这类物质可以是大分子蛋白质(包括肽类、激素和酶),也可以是小分子脂类和氨基酸衍生物。

74 常见的肿瘤标志 1.甲胎蛋白(a -fetal protein, AFP )
约60-70%的肝细胞癌的AFP高于正常,血清AFP≥500g/L持续1个月或AFP≥200g/L持续2月,支持肝细胞癌的诊断。

75 2.癌胚原(CEA) CEA可作为消化道癌瘤的标志。 3. CA19-9 约72%的胰腺癌常伴有CA19-9显著增高,因而CA19-9是胰腺癌较好的标志。

76 4.酸性磷酸酶(ACP) 血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SAP)的监测在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前列腺癌病情的监测、鉴别诊断方面都有帮助。 5.碱性磷酸酶(ALP) 骨肉瘤患者的血清ALP含量升高,说明骨肉瘤有残余、复发或转移。

77 下列哪些肿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肝细胞癌 视网膜母细胞瘤 神经纤维瘤病 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

78 小 结


Download ppt "课堂评价 C A 一、填空: 1、炎症的基本病变包括( )( )( ) 2、局限性化脓性炎称( ),弥漫性化脓性炎称(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