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造价工程师 造价管理 环球网校 张君广 每个PPT都有对应的头和尾 PPT头包含内容: 1、分割线:分割线位于PPT的上下两个网格线位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造价工程师 造价管理 环球网校 张君广 每个PPT都有对应的头和尾 PPT头包含内容: 1、分割线:分割线位于PPT的上下两个网格线位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造价工程师 造价管理 环球网校 张君广 每个PPT都有对应的头和尾 PPT头包含内容: 1、分割线:分割线位于PPT的上下两个网格线位置
环球网校 张君广 每个PPT都有对应的头和尾 PPT头包含内容: 1、分割线:分割线位于PPT的上下两个网格线位置 2、课程科目名称: 字体:黑体;加粗 字号:60 颜色:黄色 3、年度+项目名称 字号:45 4、主讲教师: 字体:黑体 字号:35

2 (考试咨询,报考助手,套餐介绍,试题下载等)
环球网校微信 微信名称:环球网校造价工程师 微信号:hqwxzjgcs24ol (考试咨询,报考助手,套餐介绍,试题下载等)

3 【例题】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A的总时差为( )周。
B.2 C.3 D.4 【答案】A

4 【解析】 A工作的紧后工作DEG的总时差分别为2、0、1, A工作的总时差为 TFA = MIN(0+2,1+0,1+1)=1

5 【例题】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的线路.
A.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 B.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组成 C.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 D.双代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 【答案】A

6 【解析】 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将这些关键工作相连,并保证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而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7 【例题】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指( )的工作。
A.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的差值最小 B.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均为关键节点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 D.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时间间隔为零 【答案】A

8 【解析】 关键工作是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总时差等于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的差值。

9 【例题】【2014】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的线路 A.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 B.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工作组成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 D.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

10 【解析】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凡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11 【例题】【2014】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关键线路有( )条
A.2 B.3 C.4 D.5 【答案】B

12 【解析】 ,持续时间:20; ,持续时间:16; ,持续时间:18; ,持续时间:20; ,持续时间:18; ,持续时间:18; ,持续时间:20; ,持续时间:16. 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有3条关键线路。

13 【例题】在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指( )。
A.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B.自由时差最小的工作 C.时标网络图中无波纹线的工作 D.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 【答案】A 【解析】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14 【例题】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总时差为3天,自由时差为0。该计划执行过程中,只有工作M的实际进度拖后4天,则工作M的实际进度将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推迟和使总工期延长的时间分别为( )。
A、3天和0天 B、3天和1天 C、4天和0天 D、4天和1天 【答案】D

15 【解析】 自由时差为0,说明该工作一旦推迟,必然影响紧后工作,该工作推迟4天,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工时间必然也要推迟4天,该工作总时差3,说明,可以推迟3天,不影响总工期,实际推迟4天,因此,总工期延长1天。

16 【例题】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5天和3天,该计划执行过程中经检查发现只有工作M的实际进度拖后4天,则工作M的实际进度( )。
A.既不影响总工期,也不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B.将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推迟1天,并使总工期延长1天 C.不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但使总工期延长1天 D.不影响总工期,但将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推迟1天 【答案】D

17 【解析】 总时差是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工作的机动时间,自由时差是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情况下工作的机动时间,该工作的总时差为5天,自由时差为3天,该工作拖后4天,很显然,在只有工作M的实际进度拖后4天,则工作M的实际进度不会影响总工期,但会影响到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工时间1天。

18 【例题】已知A、B工作的紧后工作为C、D,其持续时间分别为3天、4天、2天、5天,A、B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6天、4天,则D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 )。

19 【解析】 分别计算A和B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A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6+3=9天 B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4+4=8天 已知A、B工作的紧后工作为C、D,则: D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max{9,8}=9天 D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9+5=14天

20 【例题】已知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B、C,持续时间分别为8天、7天、4天,A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9天,B、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第37天、39天,则A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分别为( )。
D.13天和18天 【答案】A

21 【解析】根据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B、C,则:
则:A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min{30,35}=30天。则:A工作的总时差=30-17=13天

22 【例题】已知A、B工作的紧后工作为C,持续时间分别为10天、15天、19天,A、B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8天、14天,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49天,则A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自由时差分别为( )。
D.0天和30天 【答案】A

23 【解析】 已知A、B工作的紧后工作为C,持续时间分别为10天、15天、19天,A、B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8天、14天,计算得: A、B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28天、29天;所以C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29天;因此A工作的自由时差为1天。

24 已知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49天,计算得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30天;所以A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30天,则A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20天。

25 【例题】某分部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节点中下方数字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单位:天),其关键线路有( )条。
A.1 B.2 C.3 D.4 【答案】B

26 【解析】 关键路线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因此,先列举网络的线路,再计算各线路的时间,时间最长的就是关键路线。本题的线路包括:ABEIF,ABEHJF,ABDEIF,ABDEHJF,ABDGHJF,ABDGJF,ACGHJF,ACGJF,他们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4,37,43,46,48,42,48,42。当然,本题也可以按教材的解法对整个网络进行计算,但这样太麻烦,而且没有必要。

27 【例题】根据《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 121——99),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是( )。
A.以每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节点宜用圆圈或矩形表示 B.以波形线表示工作,以实箭线表示虚工作 C.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D.以实箭线表示工作,实箭线的长短表示占用时间与消耗的资源 【答案】A

28 【解析】 单代号网络图中的每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节点宜用圆圈或矩形表示。节点所表示的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和工作代号等应标注在节点内。单代号网络图中的箭线表示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箭线应画成水平直线、折线或斜线。箭线水平投影的方向应自左向右,表示工作的行进方向。

29 【例题】对于按计算工期绘制的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除网络起点外,每个节点的时标都是一个工作的最早完工时间 B.除网络终点外,每个节点的时标都是一个工作的最早开工时间 C.自由时差不为零的工作(后面不接虚工作),箭线在时标轴上的水平投影长度不等于该工作的持续时间

30 D.当工作箭线中存在波形线时,工作箭线实线部分右端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答案】A

31 【解析】 选项B、C、D是正确的选项;选项A的正确说法为:“除网络起点外,每个节点的时标都是一个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32 四、网络计划的优化 根据优化目标的不同,网络计划的优化可分为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和资源优化三种。 (一)工期优化
所谓工期优化,是指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不满足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要求工期目标的过程。

33 注意: ① 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在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目标。
① 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在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目标。 ② 在工期优化过程中,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 ③ 当工期优化过程中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必须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相同数值,否则,不能有效地缩短工期。

34 (3)选择应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选择压缩对象时宜在关键工作中考虑下列因素:
1)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 2)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3)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工作。

35 (二)费用优化 费用优化又称工期成本优化,是指寻求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或按要求工期寻求最低成本的计划安排的过程。

36 1. 费用与时间的关系 (1)工程费用与工期的关系。 工程总费用由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直接费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增加。间接费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费用,它一般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减少。在考虑工程总费用时,还应考虑工期变化带来的其他损益,包括效益增量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工程费用与工期的关系如图3.5.13所示。

37

38 因此,在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时,应将直接费用率最小的关键工作作为压缩对象。当有多条关键线路出现而需要同时压缩多个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应将它们的直接费用率之和(组合直接费用率)最小者作为压缩对象。

39 2. 费用优化方法 (3)对于选定的压缩对象(一项关键工作或一组关键工作),首先比较其直接费用率或组合直接费用率与工程间接费用率的大小: 1)如果被压缩对象的直接费用率或组合直接费用率大于工程间接费用率,说明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会使工程总费用增加,此时应停止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在此之前的方案即为优化方案;

40 2)如果被压缩对象的直接费用率或组合直接费用率等于工程间接费用率,说明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不会使工程总费用增加,故应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3)如果被压缩对象的直接费用率或组合直接费用率小于工程间接费用率,说明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会使工程总费用减少,故应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41 (5)当需要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其缩短值的确定必须符合下列两条原则:
1)缩短后工作的持续时间不能小于其最短持续时间; 2)缩短持续时间的工作不能变成非关键工作。

42 (三)资源优化 完成一项工程任务所需要的资源量基本上是不变的,不可能通过资源优化将其减少。资源优化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43 在通常情况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分为两种,即“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前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工期延长最少的过程;而后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的过程。

44 这里所讲的资源优化,其前提条件是: ① 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 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③ 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资源强度(单位时间所需资源数量)为常数,而且是合理的; ④ 除规定可中断的工作外,一般不允许中断工作,应保持其连续性。

45 【习题演练】 【例题】工程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目的是使( )。 A.计划工期满足合同工期 B.计算工期满足计划工期 C.要求工期满足合同工期
【例题】工程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目的是使( )。 A.计划工期满足合同工期 B.计算工期满足计划工期 C.要求工期满足合同工期 D.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 【答案】D

46 【解析】 所谓工期优化,是指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不满足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要求工期目标的过程

47 【例题】工程网络计划费用优化的目的是为了寻求( )。
A.资源均衡使用条件下最低成本的计划安排 B.资源有限条件下最低成本的计划安排 C.工程总成本固定条件下的最优工期安排 D.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最优工期安排 【答案】D

48 【解析】 费用优化又称工期成本优化,是指寻求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或按要求工期寻求最低成本的计划安排的过程。

49 【例题】下列关于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网络计划工期优化可以通过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来达到优化工期目标 B.在工期优化过程中,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 C.当工期优化过程中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应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相近数值

50 D.选择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非关键工作进行工期优化
【答案】B

51 【解析】 ① 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在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目标。 ② 在工期优化过程中,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 ③ 当工期优化过程中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必须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相同数值,否则,不能有效地缩短工期。

52 五、网络计划执行中的控制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进度计划的编制者很难事先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估计。为此,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对网络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运用行之有效的进度调整方法来解决问题。

53 (一)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 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常用的进度比较方法有前锋线法和列表比较法。

54 1. 前锋线法 【例3.5.3】某工程项目时标网络计划如图3.5.15所示。该计划执行到第6周末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工作A和B已经全部完成,工作D、E分别完成计划任务量的20%和50%,工作C尚需3周完成,试用前锋线法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55 图 某工程前锋线比较图

56 【解】 根据第6周末实际进度的检查结果绘制前锋线,如图3.5.15中点划线所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1)工作D实际进度拖后2周,将使其后续工作F的最早开始时间推迟2周,并使总工期延长1周; (2)工作E实际进度拖后1周,既不影响总工期,也不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57 (3)工作C实际进度拖后2周,将使其后续工作G、H、J的最早开始时间推迟2周。由于工作G、J开始时间的推迟,从而使总工期延长2周。
综上所述,如果不采取措施加快进度,该工程项目总工期将延长2周。

58 2. 列表比较法 【例3.5.4】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如图3.5.15所示。该计划执行到第10周末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工作A、B、C、D、E已经全部完成,工作F已进行1周,工作G和工作H均已进行2周,试用列表比较法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59 【解】 根据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及实际进度检查结果,可以计算出检查日期应进行工作的尚需作业时间、原有总时差及尚有总时差等,计算结果见表3.5.3。 通过比较尚有总时差和原有总时差,即可判断目前工程实际进展状况。

60 表3.5.3 工程进度检查比较表 工作 代号 名称 检查计划时尚需作业周数 到计划最迟完成时尚余周数 原有 总时差 尚有 情况判断 5—8
表 工程进度检查比较表 工作 代号 名称 检查计划时尚需作业周数 到计划最迟完成时尚余周数 原有 总时差 尚有 情况判断 5—8 F 4 1 拖后1周,但不影响工期 6—7 G -1 拖后1周,影响工期1周 4—8 H 3 2

61 【习题演练】 【例题】采用列表比较法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时,下列的讨论正确的是( )。
【例题】采用列表比较法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时,下列的讨论正确的是( )。 A.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与原有总时差相等,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B.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大于原有总时差,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超前 C.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小于原有总时差,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拖后

62 D.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小于原有总时差,该工作实际进度是否拖后,应根据工作尚有总时差是否为负值确定
E.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大于原有总时差,超前的时间为二者之差; 【答案】ABCE

63 【解析】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与原有总时差相等,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2)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大于原有总时差,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超前,超前的时间为二者之差; 3)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小于原有总时差,且仍为非负值,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拖后,拖后的时间为二者之差,但不影响总工期;

64 4)如果工作尚有总时差小于原有总时差,且为负值,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拖后,拖后的时间为二者之差,此时工作实际进度偏差将影响总工期。

65 第六节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66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

67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程序

68 三、风险识别 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内容 专家调查法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访谈法
方法 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访谈法 财务报表法

69 续表 方法 初始风险清单法 建立项目的初始风险清单有两种途径:一是参照保险公司或风险管理机构公布的潜在损失一览表,再结合某项目所面临的潜在损失,对一览表中的损失予以具体化,从而建立特定工程的风险一览表;二是通过适当的风险分解方式来识别风险。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首先将其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解,再对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别从时间维、目标维和因素维进行分解,可以较容易地识别出项目主要的、常见的风险。

70 续表 运用流程图分析,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明确地发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但流程图分析仅着重于流程本身,而无法显示发生问题的损失值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方法 流程图法 运用流程图分析,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明确地发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但流程图分析仅着重于流程本身,而无法显示发生问题的损失值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风险调查法 成果 风险识别的成果是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的重要基础。风险识别的最主要成果是风险清单。

71 四、风险分析与评价 风险分析与评价的任务 确定单一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分析单一风险因素的影响范围大小;分析各个风险因素的发生时间;分析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结果,探讨这些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在单一风险因素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多种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综合影响、评估风险的程度并提出可能的措施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

72 续表 风险度量 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概率分布是风险分析的基础。一般应用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概率分布。在实践中,均匀分布、三角分布及正态分布最为常用。

73 续表 风险评定 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指数与风险后果的等级相乘,根据相乘所得数值即可对风险的重要性进行评定。项目风险重要性评分值在8分以上的风险因素表示风险重要性较高,是不可以接受的风险,需要给予重点的关注。

74 续表 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打分法、蒙特卡洛模拟法、计划评审技术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等。调查打分法又称综合评估法或主观评分法。调查打分法的基本步骤。 1)针对风险识别的结果,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权重,以表示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2)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等级值,等级值按经常、很可能、偶然、极小、不可能分为五个等级。

75 续表 3)将每个风险因素的权重与相应的等级值相乘,求出该项风险因素的得分。 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4)将各个风险因素的得分逐项相加得出项目风险因素的总分,总分越高,风险越大。 调查打分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能节约时间,而且可以比较容易地识别主要的风险因素。

76 五、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回避 如果发现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可能的损失也很大,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风险时,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计划或改变目标等方法,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77 续表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可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计划性风险自留的计划性主要体现在风险自留水平和损失支付方式两方面。

78 续表 风险控制工作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 风险控制
风险转移 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风险转移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大类。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

79 续表 项目风险最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以下三种情况:1)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2)承包商进行项目分包。 风险转移
3)第三方担保。

80 六、工程项目风险监控 1. 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 2. 风险跟踪检查与报告(风险监控的成果文件)

81 【习题演练】 【例题】【2014】下列分析方法中,可用来识别工程潜在风险的是( )。 A.流程图法 B.敏感性分析法 C.横道图法 D.蒙特卡洛模拟法 【答案】A

82 【例题】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是( )。
A、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应由业主和承包商平均分配 B、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大部分应由业主承担 C、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大部分应由承包商承担 D、业主和承包商谁有能力承担该风险,谁就承担该风险 【答案】D

83 【例题】下列属于风险识别方法的是( )。 A. 头脑风暴法 B. 访谈法 C. 财务报表法 D. S形曲线图法 E. 德尔菲法 【答案】ABCE

84 【例题】【2007年考题】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分析与评价工程项目风险的方法是( )。
A. 回归分析法 B. 横道图法 C. 计划评审技术法 D. 流程图法 【答案】C

85 【例题】在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风险识别的最主要成果是( )。
A、 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B、 风险清单 C、 风险事故引发后果的严重程度 D、 风险等级 【答案】B

86 【解析】 风险识别的成果是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的重要基础。风险识别的最主要成果是风险清单。

87 【例题】非保险的风险转移一般是通过( )方式将项目风险转移给非保险的对方当事人。
A. 谈判 B. 签定合同 C. 行政指令 D. 协商 【答案】B

88 售前咨询QQ 杨老师: 李老师: 王老师: 姚老师: 马老师: 陈老师: 赵老师:

89 热点专题推荐: 1、 报考指南http://www. edu24ol
热点专题推荐: 1、 报考指南 2、 2015年全程领跑套餐介绍 3、2015年VIP套餐介绍

90 谢 谢 环球网校 http://www.edu24oL.com/ PPT 尾包含内容: 1、分割线:与PPT头 统一格式 2、网校地址:
字体:黑体,加粗 字号:28 位置:位于下分割线居中位置; 颜色:黄色 3:“谢谢” 字体:华文隶书+艺术字暖色粗糙棱台 字号:166 位置:居中于PPT 环球网校


Download ppt "造价工程师 造价管理 环球网校 张君广 每个PPT都有对应的头和尾 PPT头包含内容: 1、分割线:分割线位于PPT的上下两个网格线位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