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890年代美國貨幣本位制度的衝突 組員:黃兆立 王俊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890年代美國貨幣本位制度的衝突 組員:黃兆立 王俊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890年代美國貨幣本位制度的衝突 組員:黃兆立 王俊程

2 歷史事件 1849 -加州發現金礦,全世界供給量大增 -複貨幣本位 1861~1865(南北戰爭) -紙幣與浮動匯率制
1879 -黃金價回到戰前水準,美國通貨緊縮 1879 -純金本位 1896 -美國物價水準低於1893約40% 1890 -美國農工團體組成聯盟,致力恢復戰前白銀黃金複本位制 1896 -白銀運動 1900 -共和黨勝出,通過金本位法案

3 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 => 貨幣含金量 => 金平價(Gold Parity) 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兌匯本位制

4 金幣本位制 金幣本位制將黃金鑄幣作為法定本位幣 黃金作為本位幣 => 無限法償能力 金幣本位制的統治地位長達100年

5 金塊本位制 銀行券代替金幣 可部份解決黃金產量不足的問題 和磨損所帶來的消耗

6 金兌匯本位制 虛金本位制。 將黃金存放在另一個國家 實行固定比例率

7 金本位制度的特點 (1)由國家以法定重量和成色的黃金鑄成金幣,在市場上流通 (2)准許黃金自由買賣、儲藏和輸出入國境
(3)國家的貨幣儲備和辦理國際結算都使用黃金 (4)外匯匯率由各國貨幣含金量確定 (5)各國國際收支通過“物價與現金流動機制”自動調節

8 金本位制度的問題 賴以生存的基礎不穩定 =>黃金存量的增長跟不上國內生產和流通的不斷擴大以及社會財富的快速增長
政策取決於黃金流出或流入

9 複本位制度 金銀複本位制(gold and silver bimetalism) 在18~19世紀被英、美、法等國長期採用。
黃金與白銀同時作為本位幣的製作材料,金幣與銀幣都具有無限法償的能力, 可以自由鑄造、流通、輸出與輸入。 金幣和銀幣可以自由兌換。 這一制度的出現彌補了黃金產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

10 複本位制度的優點 優點: 由於是複本位,貨幣材料來源既可以是白銀也可以是黃金,來源充足;
當需要進行大額交易是可以使用黃金,小額交易則使用白銀,靈活方便; 兩種幣材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更加方便與其他貨幣之間匯率的穩定,既能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進行金幣貿易,又能同殖民地國家進行銀幣交易。

11 劣幣逐良幣 金幣和銀幣間的比率是由政府通過法律形式定下的。 然而市場上的金銀之間的相對價格卻經常波動,,
舉例來說:假設法律規定金銀幣比價為1:10,而此時市場上同等質量的金銀價格之比為1:20。那麼1塊金幣融化成黃金後就能賣到20個銀幣——相當於原價的兩倍。反之,當白銀實際價值上漲時,也會發生相仿的情況。所以,當實行雙本位制時,市場上的良幣很快會被人們溶化而退出流通,劣幣則會充斥著市場並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12 美國貨幣本位制度之爭 背景是美國從1860年代末期,到1906年之間的經濟衰退與蕭條。 若以1869年的物價水準為基點(=100),
1879年時跌到72。 最嚴重的是1896-7年間,指數下滑到只剩61,可見蕭條的嚴重性。(通貨緊縮)

13 美國貨幣本位制度之爭 第2項指標 從農民的角度,來看農產品的批發價格指數。
1879年跌到56,表示本來可以賣100元的農作物,跌到只剩56元

14 美國貨幣本位制度之爭 但從1891年起,白銀價格大跌,從1891年的20.9比1,
黃金和白銀的比價 1869年時,每兩黃金可以換到20.7兩的白銀(價值是20.7比1)。 之前在金銀複本位時期: 金銀的比價是16比1。 但從1891年起,白銀價格大跌,從1891年的20.9比1, 跌到1896年的30.8比1。到1902年時更慘(跌到39.6比1),表示靠銀礦維生的西部居民,購買力急劇下跌。過去持有白銀當作儲蓄的,這些銀子貶值一半以上

15 美國貨幣本位制度之爭 超高失業率: 1890年時只有4%,1893年竟然高達11.7%,1894年更高(18.4%),1898年跌到12.4%,1899年才好轉到6.5%以下。 這段時間的經濟成長很快,人口和產業都快速增長。簡言之,實質所得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強力貨幣的成長速度。 這就像青春期的少年,每年身高體重的增長率,遠遠超過糧食供應的成長率。 1869年之後物價會下跌,是因為貨幣供給的增長速度太慢,趕不上整個經濟體的成長速度。

16 美國貨幣本位制度之爭 最後因為全世界上金礦的新發現,黃金的供給量大增,通貨緊縮獲得改善。 則最終仍然維持金本位制度 。 白銀運動結束

17 綠野仙蹤是一個貨幣史的寓言故事 作者: 包姆(L. Frank Baum,1856-1919)
背景: 包姆是主張「白銀自由化運動」的失敗者,這本童話故事裡所隱藏的,是他對美國廢棄白銀,走向金本位的不滿

18 故事中的隱喻 故事中屢次出現的「黃磚路」(yellow brick road),指涉的是金本位
這個烏茲國裡 (Oz,這是黃金白銀重量單位ounce的縮寫)。 銀色拖鞋隱喻成白銀 關鍵性的結尾。陶樂詩和稻草人、錫樵夫這些朋友走完旅途後,她要怎麼返回堪薩斯農場的叔叔家?「這雙銀鞋有奇妙的魔力,只要把鞋跟靠在一起敲三下,就可以命令鞋子帶妳到任何地方。」

19 綠野仙蹤的影片 綠野仙蹤 - 經典卡通主題曲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flv

20 參考資料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7%91%E6%9C%AC%E4%BD%8D


Download ppt "1890年代美國貨幣本位制度的衝突 組員:黃兆立 王俊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