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宪法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宪法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宪法学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宪法学》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宪法学》 一、什么是“马工程”教材 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004 年 4 月,中共中央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工程”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 140 种左右,基本覆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宪法学》教材在目录中 二、《宪法学》教材的编写作者(首席专家) 许崇德、韩大元、李林 Company Logo

3 教材的基本框架 宪法学原理 宪法的历史发展 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国家性质和国家标志 国家基本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教材的基本框架 1 宪法学原理 2 宪法的历史发展 3 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4 国家性质和国家标志 5 国家基本制度 6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7 国家机构 8 宪法实施的监督 Company Logo

4 本门课主要讲授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理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国家基本制度 国家机构 www.themegallery.com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分类 宪法的原则 宪法产生发展的历史、宪法监督制度 宪法的基本原理 概述 各项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国家性质与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与选举制度 国家基本制度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司法机关 国家机构 Company Logo

5 导 言 宪法与宪法学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宪法学的研究范围

6 第一节 导 言 宪法学的历史发展 为什么?怎样学习?宪法学 宪法学在西方的历史发展: 古希腊时期 古罗马时期 中世纪后期
第一节 导 言 宪法学的历史发展 为什么?怎样学习?宪法学 宪法学在西方的历史发展: 古希腊时期 古罗马时期 中世纪后期 宪法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宪法学萌芽 宪法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 新中国成立以后

7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宪法的概念和宪法的分类 词源变化
第二节 宪法的概念和宪法的分类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词源变化 近代意义的“宪法”不仅是法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是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特征: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交往等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 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8 第二节 宪法的概念和宪法的分类 二、宪法的分类 (一)宪法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 (二)其他分类
第二节 宪法的概念和宪法的分类 二、宪法的分类 (一)宪法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 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其他分类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近代宪法、现代宪法

9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和准则。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和准则。 不同国家的宪法基本原则、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宪法几部原则不尽相同。

10 二、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就宪法的制定、修改和实施而言,宪法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二、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就宪法的制定、修改和实施而言,宪法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作用 1、在宪法制定修改中,宪法基本原则具有衔接宪法指导思想和宪法规范、构建宪法规则体系的作用 2、在宪法实施中,宪法基本原则是遵守宪法和适用宪法的重要依据 3、宪法基本原则在维护宪法稳定与社会发展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1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5、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 6、法治原则

12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思想条件: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宪法产生 的条件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思想条件: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法律条件:法律制度本身的发展、法律形式的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

13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近代典型国家的宪法的产生 英国 美国 法国 日本 德国

14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宪法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趋势 (一)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宪法的基本特征 (一)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 (二)确立资本主义根本政治原则 (三)确立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人权保障 (二)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 (三)增加国际协助方面的内容

15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特征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宪法确立并维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社会主义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性质 (三)社会主义宪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 (四)社会主义宪法保证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16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中华民国时期的立宪活动 思想启蒙与清末立宪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宪法的 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中华民国时期的立宪活动 思想启蒙与清末立宪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宪法的 产生和发展

17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 一、宪法实施 概念:宪法实施,指宪法在国家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是使宪法规范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 一、宪法实施 概念:宪法实施,指宪法在国家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是使宪法规范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 宪法实施的主体: 广义上——包括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公民等 狭义上——通过国家机关以作出宪法行为的方式得以实现。(本书取狭义主体) 宪法实施的功能 通过宪法实施,实现人民的根本意志和党的主张 通过宪法实施,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通过宪法实施。落实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

18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 二、宪法监督 含义:由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宪法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制度。 意义: 类型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 二、宪法监督 含义:由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宪法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制度。 意义: 为宪法实施提供保障 成为维护法治国家宪法秩序的重要机制 是协调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关系的重要机制 类型 普通法院监督 专门机关监督 代议机关监督制

19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发生于1801年初两个总统权力交接之际,在1800年底举行的总统大选中,亚当斯未获连任,杰弗逊获胜,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尽管亚当斯和杰弗逊都参加了美国宪法的起草,两人之间有着很深的友谊,但是以亚当斯为首的联邦党与以杰弗逊为首的共和党之间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在卸任之前,亚当斯利用手中的最后权力,迅速委任联邦党人出任联邦法官,1801年3月3日,亚当斯总统正式签署了42名哥伦比亚和亚历山大地区的法官的委任书,并盖了国玺,由于是在亚当斯任职总统的最后一天签署,这些新提名的法官被人们称之为“午夜法官”。限于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在亚当斯卸任前,有几位法官的委任状未能送出,其中一位就是马伯里。3月4日,杰弗逊就任总统并任命麦迪逊为国务卿,杰弗逊对亚当斯御任前的这些做法十分不满,指示国务卿麦迪逊停发尚未发出的法官委任状。马伯里因此向最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是美国1789年9月24日通过的《司法法》第13条,请求联邦最高法院对国务卿麦迪逊下达法院强制令,强制他向马伯里等人发出委任状,故此案被称作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20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 1、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 2、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3、我国宪法监督的程序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 1、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 2、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3、我国宪法监督的程序 4、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Download ppt "宪法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