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代表 基本主张 实践效果 特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付诸实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代表 基本主张 实践效果 特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付诸实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代表 基本主张 实践效果 特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付诸实践
抵抗派 林则徐 魏 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付诸实践 在维护清朝统治前提下,通过改良的办法,使中国免受列强侵略,从而摆脱危机。 洋务派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 未能走上 富强道路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挽救民族危机 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最后失败 思想启蒙

2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领导中国人民醒过来 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
20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产生了三位历史伟人 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领导中国人民醒过来 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

3 革命先驱 Ge Ming Xian Qu Sun zhong shan 三民主义

4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内容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具体主张 地位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前提 创立民国 核心
暴力推翻清王朝 民族独立 民族主义 前提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主义 核心 补充与发展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5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 孙中山1894年《上书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孙中山1903年《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显著的变化?

6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 孙中山1894年《上书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孙中山1903年《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2)促使孙中山从改良主张到革命思想转变的原因?(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7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列强对华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丧权辱国、反动卖国面目逐渐暴露 3、各派救国方案的失败
4、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8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 孙中山1894年《上书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孙中山1903年《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3)从改良主张到革命思想的转变,体现出孙中山什么品质?

9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核心? 材料一: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全集》(1906) 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1905) 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实质:反对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0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 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思考:“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农民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民生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 不等于 没有 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就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11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905 1911 1912 评价: 但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中国同盟会成立,一系列反清起义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912 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临时约法》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 1913—1922 评价: 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是一系列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 但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2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变,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13 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2、提出: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 3、内容(新在哪里)

14 新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一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增加了反帝新内容,表达了联俄联共的新思想;反满→民族平等。

15 新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二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 明确提出了工农大众的民主权利,表达了联合各革命阶层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即“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 明确提出了工农大众的民主权利,表达了联合各革命阶层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

16 新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三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表达了扶助农工的新思想。
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表达了扶助农工的新思想。

17 中共纲领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何相同之处?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纲领 新三民主义 反帝反封建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4、实践:

18 他给中国留下了什么?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 ——鲁迅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 ——鲁迅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 他给中国留下了什么?

19 孙中山 中国历史上民主革命的先驱;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革命主义精神。 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


Download ppt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代表 基本主张 实践效果 特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付诸实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