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的复习建议
金台高级中学 张录鱼 2012年4月
2
一、理综考纲解读及高考试题特点 1、化学与去年的高考大纲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2、从近几年的的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无论课改前后,化学知识的考察均集中在四大模块,即: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及有机化学。 较课改之前而言,课改后的题目所涉及的知识面更为广泛,离子反应、氧化还原、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化学实验、热化学、电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专题无一例外的均有题目进行考察,且考察的重点与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比例完全一致。教材新增的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等知识点几乎都考到了。
3
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常考考点主要有:
3、高考试题强调基础,重视教材、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的内容依然有热点、有主线。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为高考中的热点每年都占有很大的比例(约占40﹪—50﹪)。 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常考考点主要有: ⑴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其计算 ⑶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 ⑷阿伏加德罗定律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4
⑸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关系三者的关系
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⑺弱酸的电离 ⑻盐类的水解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⑼溶液的pH及其简单计算 ⑽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及相关计算
5
⑾有关元素及其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及推断 ⑿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电子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
6
二、后期复习建议 明确二轮复习的任务 把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明显地区分别开来。具体任务如下:
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①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 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②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 二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 ③一轮复习是会——记; 二轮复习是记——熟。
7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单项”、“跨度小”、“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能力要求:低----中。 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能力要求:中----高。 第三项任务:提高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 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
8
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1、回归课本,分类归纳总结,构建网络,强化记忆 课本是复习之本,只要真正掌握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回到课本不是要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对课本内容深入的领会和理解来掌握化学知识。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化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项的对照过关,使课本的元素及其化合物、概念与理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即将零碎分散而繁杂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从而形成知识面,便于“系统记忆”。
9
(1)用“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来形成知识体系;
非金属元素用“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 金属元素用“单质→氧化物→碱→盐”来建立知识网络; 用氧化还原原理来指导Cl、S、N、Fe等变价元素及化合物的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 Ⅰ、顺应学科属性,培养学科技能:“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是每一物质形成的知识体系,其中性质是重点、核心。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学性质有:①酸性、②碱性、③氧化性、④还原性、⑤可燃性、⑥稳定性、⑦不稳定性、⑧特殊性。例: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SO2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酸性氧化物通性)、弱氧化性、较强的还原性、特殊性(漂白性)。NH3的主要化学性质:碱性气体(溶于水生成的氨水具有碱的通性)、还原性。
10
Ⅱ、恰当地利用基本理论指导物质性质的复习
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存在、制法、检验、用途、保存等。因此,对每一个重点知识内容,应从基本理论入手进行联想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内容繁多,但其中有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复习时必须用化学理论去统率和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即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能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11
例如:根据物质结构理论,可以一般地判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以推断其他元素的性质特点;根据氧化还原理论,能判断一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以及发生反应的可能性;应用电解质溶液理论,可以分析溶液中物质粒子之间的关系(物料守恒、电荷守恒);根据化学平衡理论、勒夏特列原理、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理论,可以解释物质发生变化的一些现象和本质原因等。因此,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若以化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与化学实验相结合,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就能较好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12
(2)以一种物质或元素为中心进行发散 ①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3
②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4
③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5
④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6
⑤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⑥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7
⑦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8
⑧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9
⑨以NaOH为例,在复习它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以其为核心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
20
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理解通性,掌握特性
比如,元素化合物复习中,我们学习了Cl2、O2、S、N2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可提炼出其一般的化学性质。如果我们掌握了非金属单质的一般通性,就可以用它来指导其他非金属单质性质的学习。从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金属、金属、水、碱、盐、有机物的反应等。
21
也可以自己归纳对比同类物质,如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二氧化硫、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臭氧、活性炭等;再比如四大平衡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从化学平衡来归纳和发散。 必要时可借助表格与图形来区别,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相异点及联系,便于强化记忆。
22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c(H+) pH 中和碱的能力 与过量Zn的反应情况 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 产生氢气的量 开始时的反应速率 过程中的反应速率 盐酸 醋酸
23
相同pH值、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c(H+) 中和碱的能力 与过量Zn的反应情况 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 产生氢气的量 开始时的反应速率
过程中的反应速率 盐酸 醋酸
24
3、复习基本理论时,必须弄清楚因果关系和适用对象
中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电解质溶液理论等。。 比如,对某一确定的可逆反应: 其中,条件的改变首先使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故影响速率的因素只要能使V(正)≠V(逆),也就是影响平衡的因素。
25
4、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题海无边,回头是岸。后期复习一定要精选习题,尤其是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都是命题专家深思熟虑的优秀试题,这些试题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要多研究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一定要借题发挥,例如选择题中经常出现“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做这类题时除选对答案外,我们还要研究其他答案有何错误,应该如何改正?因为这些说法可能就是我们平时易错的问题。
26
例如守恒法在化学上的应用就非常广泛。 例1(2010年全国卷10)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 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 D
27
例2(2009年全国卷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 ( B)1:5 (C) 2: (D)2:5 A
28
例3、将x molCu2S跟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4x mol B.10x mol C.10x/3 mol D.2x/3 mol C 例4、 3.84g铜和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反应完全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时的气体2.24L,若把装有这些气体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需通入多少升标况下的氧气才能使集气瓶充满溶液? (0.672L)
29
5、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识记 (1)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常见酸的特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等。
(2)气体的特殊性:有颜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的气体,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可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 … (3)注意一些特殊性质及反应,有助于解无机推断题或无机框图题,进一步提高学科内的综合推理能力。无机框图题容量大,涵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多,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复习的必修课。
30
解无机框图题的基本思路 特殊的颜色 特殊的现象 审题 特殊的反应 原题 题眼 推断 特殊的结构 …… 验证 结论
31
无机框图题题眼归纳 (一)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 (1)有色固体: 红色: 黑色: 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黄色: 绿色: 蓝色: 紫色: 白色: 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CuO、FeO、FeS、CuS、Ag2S、PbS、MnO2、C粉 AgI、AgBr 、Ag3PO4 、Na2O2 、S、FeS2 FeSO4·7H2O、Cu(OH)2CO3 Cu(OH)2、CuSO4·5H2O KMnO4、I2 (紫黑) Mg(OH)2、Al(OH)3、Zn(OH)2、Fe(OH)2、CaCO3、 BaCO3、BaSO4、BaSO3、Ba3(PO4)2、AgCl等
32
Cl2(黄绿色)、NO2、Br2蒸气(红棕色)
(2)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NO2、Br2蒸气(红棕色) (3)有色溶液: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MnO42-(绿色)
33
(二)根据特征反应现象推断 (1)特征反应现象: 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 → 灰绿 → 红褐
白色 → 灰绿 → 红褐 (2)显色反应: ①Fe3+与苯酚 , ②Fe3+与SCN- , ③I2与淀粉 , ④蛋白质(含苯环)与浓硝酸 显紫色 显血红色 显蓝色 显黄色 (3)焰色反应: Na+(黄色)、K+(紫色) (4)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 NO
34
(5)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Cl2 (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6)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7)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的溶液:Fe3+ (8)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或白色固体): NH3+HCl=NH4Cl (9)遇水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物质:CaC2、Mg3N2
35
(三)根据特殊反应推断 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单质:Al、Zn、等 (2)化合物: ①两性氧化物(Al2O3、ZnO等)
②两性氢氧化物〔Al(OH)3、Zn(OH)2〕 ③弱酸弱碱盐〔如:(NH4)2S〕 ④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2PO4〕 ⑤氨基酸、蛋白质
36
⑤R—CH2OH → R—CHO → R—COOH
化合物(或单质)A 化合物B 化合物C 化合物D x x y O O H2O ①H2S(或S)→ SO2 → SO3 → H2SO4 O O H2O ②NH3(或N2)→ NO → NO2 → HNO3 O O H2O ③CH4(或C)→ CO → CO2 → H2CO3 O O H2O ④Na → Na2O → Na2O2 → NaOH O O2 ⑤R—CH2OH → R—CHO → R—COOH
37
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反应 A+H2O→气体 (1)单质: ①氢前金属+H2O→H2↑ ②F2+H2O→O2↑ ③C+H2O→CO+H2
(2)化合物: ①NaH+H2O→H2↑ ②Na2O2+H2O→O2↑ ③CaC2+H2O→C2H2↑ (3)强烈双水解: ①Al2S3+6H2O=2Al(OH)3↓+3H2S↑ ②Mg3N2+6H2O=3Mg(OH)2↓+2NH3↑
38
(1)单质: (2)化合物: 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A+OH-→气体 Si及Al、Be、Zn等金属单质+OH-→H2↑
铵盐:NH4++OH-→NH3↑
39
分解产生3种物质的反应 (1)铵盐热分解: (NH4)2CO3=2NH3↑+CO2↑+H2O NH4HCO3=NH3↑+CO2↑+H2O (NH4)2SO3=2NH3↑+SO2↑+H2O (2)含氧酸盐热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2KMnO4=K2MnO4+MnO2+O2↑
40
2Cu(NO3)2=2CuO+4NO2↑+O2↑ 2AgNO3=2Ag+2NO2↑+O2↑
(3)含氧酸分解: 4HNO3=4NO2↑+O2↑+2H2O
41
(四)与Na2O2的反应 最高价氧化物与Na2O2反应产生O2 低价氧化物与Na2O2反应不产生O2 通式为(CO)m(H2)n 的物质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SO3=2Na2SO4+O2↑ Na2O2+SO2=Na2SO4 最高价氧化物与Na2O2反应产生O2 低价氧化物与Na2O2反应不产生O2 通式为(CO)m(H2)n 的物质 燃烧 产物通过足量Na2O2固体 Na2O2固体质量增重=燃烧物(CO)m(H2)n的质量
42
(五)有黄色或浅黄色沉淀或固体生成的反应
①I-+Ag+=AgI↓(黄) ②Br-+Ag+=AgBr↓(浅黄) ③PO43-+3Ag+=Ag3PO4↓(黄) ④2H2S+SO2=3S(浅黄)+2H2O ⑤S2O32-+2H+=S↓+SO2↑+H2O ⑥2FeCl3+H2S=2FeCl2+S↓+2HCl ⑧2Na+O2=Na2O2(浅黄)
43
(六)电解反应 (1)两极均产生气体: 2HCl H2↑+Cl2↑ 2NaCl+2H2O 2NaOH+H2↑+Cl2 ↑
2H2O 2H2↑+O2↑ ①电解含氧酸、强碱、氢前金属含氧酸盐: ②电解盐酸、氢前金属的无氧酸盐: 电解 2HCl H2↑+Cl2↑ 电解 2NaCl+2H2O 2NaOH+H2↑+Cl2 ↑ (2)只有阳极产生气体: 电解氢后金属的含氧酸盐 2CuSO4+2H2O 2Cu+O2↑+2H2SO4 电解 4AgNO3+2H2O 4Ag+O2↑+4HNO3 电解
44
(七)归中反应 ①ⅦA:KClO3+6HCl=KCl+3Cl2+3H2O ②ⅥA:2H2S+SO2=3S+2H2O
③ⅤA:NH3+6NOx →N2+H2O (5NH4NO3=4N2+2HNO3+9H2O NH4NO3=N2O+2H2O ) ④ⅣA:CO2+C=2CO ⑤Ⅷ:Fe+2Fe3+=3Fe2+
45
(八)置换反应 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 Fe+Cu2+=Fe2++Cu Cu+2Ag+=Cu2++2Ag
类型 溶液中的反应 非溶液中的反应 金属置换金属 金属置换非金属 非金属 置换 非金属置换金属 无此类反应 Fe+Cu2+=Fe2++Cu Cu+2Ag+=Cu2++2Ag Al+金属氧化物=金属+Al2O3(铝热反应) Na+KCl=NaCl+K↑ 注意:B不一定比D活泼 注意:B一定比D活泼 2Mg+CO2=2MgO+C R(H前)+nH+=Rn++n/2H2 C+H2O=CO+H2 2C+SiO2=Si+2CO↑ 3Cl2+2NH3=N2+6HCl 2H2S+O2=2S+2H2O Na2S+Cl2=2NaCl+S↓ 2KI+Br2=2KBr+I2 2KClO3+I2=2KIO3+Cl2 注意:B不一定比D活泼 CuO+H2=Cu+H2O 2ZnO+C=2Zn+CO2↑
46
主族间的置换反应归纳 VIIA:Cl2+KI、Cl2+KBr、Br2+KI等(VIIA-VIIA ) F2+H2O、C12+H2S等(VIIA-VIA) 3C12+2NH3=N2+6HC1(VIIA-VA) VIA: O2+2H2S=2S+2H2O(VIA-VIA) IVA: C+H2O=CO+H2(IVA-IA) 2C+SiO2 =2CO↑+Si(IVA-IVA) IIIA:2A1+6HC1=2A1C13+3H2↑(IIIA-IA) IIA: Mg+2HC1=MgC12+H2↑(IIA-IA) 2Mg+CO2=2MgO+C(IIA-IVA) IA: 2Na+2H2O=2NaOH+H2↑(IA-IA)
47
例:2006年理综(Ⅰ卷)27题.(15分)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48
答案: 2Mg+CO2=2MgO+C 2Al+6HCl=2AlCl3+3H2↑ 2F2+2H2O=4HF+O2
49
08年全国Ⅰ卷:27.(15分) 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中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50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 、W 、X 、Y 、Z ;(填化学式)
(2)由上述5中化合物中的某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 (3)V的电子式是 。
51
[解析]考查:元素推断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相结合知识。
固体V与水反应可得Y白色固体与Z无色气体就是本题的“突破口”。固体V可能是碳化钙、过氧化钠、氮化镁、硫化铝等, X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且由固体V与氧气反应得到,可知X和W均是氧化物,我们比较熟悉的有CO2、NO、CO等。并可由此确定V中含有碳元素或氮元素等。 W和Y均为白色固体,且W与 H2O反应生成Y,又W是氧化物,符合这些条件的物质常见的有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等。据此可初步推断V为碳化钙、氮化镁一类的物质。题目中又告诉我们: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可计算推知:V是CaC2。Z是C2H2。 [答案] (1)CaC2、CaO、CO2、Ca(OH)2、C2H2、. (2)Ca(OH)2+CO2=Ca(HCO3)2 (3)CaC2电子式
52
(3)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2010年全国卷26.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G ;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 ,阴极物质是 ,电解质溶液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1)SO2、H2SO4、Cu2O; (2)粗铜,精铜,CuSO4溶液 (3)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4)23.8mol-1·L-1,减小,降低,减小
53
(3)2H2SO4(浓)+Cu ==== CuSO4+SO2↑+2H2O (4) 0.2
2011年全国卷26.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ap[Cu(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 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答案:(1)CuSO4·H2O (2)CuSO4 ==== CuO+SO3↑ CuSO4·5H2O 102°C (3)2H2SO4(浓)+Cu ==== CuSO4+SO2↑+2H2O (4) 0.2
54
课改前后的推断题对比不难发现,物质推断的难度有所降低,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显增多,更加灵活新颖,体现新课程理念。2011年的26题利用图像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考查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迅速在图中提取到有用信息,通过定量计算推断化合物的化学式,综合程度很高,对基本知识的广度有较高要求。
55
6、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
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如数学运算在化学中的应用,电化学与物理的联系等等,我们都要充分加以利用。例如原电池、电解池中、化学上比较关心电子的转移方向或者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如果把它们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联系起来,此类问题将迎刃而解。
56
7. 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 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 此题的关键何在. 题目有何规律
7.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57
8、重视 “究错” 而不是“纠错”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下来分类贴在纠错本上;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同时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 (4)将究错还原到课本知识点相应处。
58
三、磨剑十载更需捷径一条——高考化学应试方略
1、调整心态,沉着应考 2、选择合理的答题顺序,力求成绩最大化 08年高考的26题,很多同学在第四问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浪费了太多时间,也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其实,放弃这一个问题,用电子守恒找关系式仍然可以顺利地去做第五问。
59
08年全国Ⅰ卷: 26.(16分)、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试回答: (1)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2)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 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 (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2C2O4反应。计算该KMnO4的纯度。
60
3、仔细读题,认真认真审清题意 通读全题。不但要读题干,还要读题目所要解答的问题,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内容。看清题中的“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充分反应”“恰好反应”“短周期”“正确的”“不正确”“将原样品分成两等份”等关键词。关注题目的具体要求(化学题更应该注意前后要求填写的知识点、物质等可能都不一样),如:写“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注意定量实验中的有效数字及仪器的精度:如滴定管0.01mL,托盘天平0.1g等。
61
4、一定要克服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 当你拿到一个新的题目,不要仅仅与平时做过的类似问题进行简单类比,生搬硬套,“想当然”,而不注意两者在条件、情境等的不同之处。要正确地把握化学的本质,抓住化学变化的特点,摒弃干扰,滤取有用信息。例如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有机物A完全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若A含有一个六碳环且可与NaHCO3溶液反应,则该有机物环上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一氯代物的种类为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2
5、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一定要规范,杜绝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常见的错误有:绿(氯)气,熔(溶)解,退(褪)色,消(硝)化, 油酯(脂),脂(酯)化,氨(铵)盐,金钢(刚)石,坩锅(埚),笨(苯)环,;元素符号错为Ce(氯),mg(镁),Ca(铜), 分子式错为Co(CO),H3P(PH3),NaSO3(Na2SO3);无机方程式错用“→”,有机方程式错用“===”,漏写或错写特殊的反应条件,热化学方程式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等(注:括号内是正确写法)。
63
美国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懂得”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