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护法运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护法运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护法运动

2 一、袁世凯之后的军阀割据 (一)军阀派系 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宣布仍遵行《临时约法》,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以后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为首的皖系,控制中央政权和安徽、山东、陕西、浙江、福建等省。 冯国璋(直隶河间人)为首的直系,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和长江流域。 张作霖(奉天海城人)为首的奉系,控制东北三省。 此外,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屯兵徐州的张勋,唐继尧为首的滇系,陆荣廷为首的桂系等。 日本主要支持皖系、奉系和张勋。英美主要支持直系和黎元洪。

3 军阀的派系斗争也反映到国会中。原国民党议员基本上反对段祺瑞,有时反映南方军阀的利益。以后他们分裂为以谷钟秀为首的“政学会”(政学系)、以张耀曾为首的“宪法商榷会”、以张继为首的“益友社”,以王正廷为首的“政馀俱乐部”。进步党分裂为以梁启超为首的“宪法研究会”(研究系),以汤化龙为首的“宪法讨论会”,他们支持段祺瑞。段祺瑞授意组织“中和俱乐部”。

4 (二)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 1.府院之争 府是总统府,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政治集团。院是国务院,是以段祺瑞为首的政治集团。两者之间因参战问题发生冲突。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将以潜艇无限制封锁海面,致使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美国又要求中国政府写它采取一致立场,并建议借款给中国政府。黎元洪表示同意。国会也通过对德绝交案。而日本又劝告段祺瑞参战,并告之:“美借款,必须实行出兵欧洲,不能挪作别用。日本借款,不加干涉,可以此款为名练参战军,即以先清内乱。”于是段祺瑞提出参战案。但遭到黎元洪和国会的反对。

5 段祺瑞遂在北京召集九省督军会议,决议参战,以武力胁迫黎元洪和国会。山东督军张怀芝非常直率地说:“先生们,你们象一群聚在大笼子里的鸟。如果你们规规矩矩,并唱一些悦耳的歌儿的话,那么我们就喂养你们,否则,你们就什么都没得吃。” 5月10国会开会审议此案,有上千人的“公民请愿团”包围国会,要求通过参战案。但参战案未能通过。 舆论谴责皖系和督军所为。黎元洪下令将段祺瑞免职。

6 段祺瑞指使皖系督军宣布所在八省脱离中央,并于6月2日在天津成立“独立”各省的参谋部,欲武力倒黎。
黎元洪请张勋出面调停。张勋遂带3000辫兵入京。

7 2.张勋复辟 张勋,江西奉新人。为袁世凯小站旧人。辛亥革命后,所部仍留辫子,约两万人。是复辟势力的中心。在府院之争时,张勋任长江巡阅使,驻徐州。从1916年6月至1917年5月,在徐州召开过四次北方省区代表会议,密谋清室复辟。徐世昌、康有为亦参与其事。 除张勋外,还有旧王公贵族在谋复辟。如原陕甘总督升允在哈尔滨组织“勤王军”、“满洲举事团”。溥伟等宗社党分子。 复辟活动得到沙俄、日本、德国的支持。

8 1917年6月7日,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带3000辫兵北上,先到天津会见段祺瑞。段表示,其要逐走黎元洪,解散国会,他不表示反对复辟。于是,张勋就致电黎元洪,迫黎于6月13日下令解散国会。次日张勋率部抵达北京。7月1日凌晨,张勋等拥入清宫,重新把十二岁的清逊帝 溥仪扶上宝座,宣布复辟。通电仍用宣统年号,为九年,悬挂龙旗。

9 张勋自封为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允升为大学士,康有为任“弼德院”副院长(院长为徐世昌)。顷刻之间,旧权贵、遣老又活跃起来,他们穿起袍褂补服,叩头作揖,重温清廷旧仪。有些人急忙从估衣店、装殓铺买来纱袍补褂,安上 假辫,戴上拖翎,招摇过市。“有识者则指于道旁曰:此某尚书也,此某侍郎也,某巡抚也,某关道也,某翰林编修也。彼辈拢手下车,扬扬得色。”

10 (三)段祺瑞“再造共和” 张勋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纷纷以维护共和相号召。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在这种形势下,段祺瑞组织起“讨逆军”,任司令,宣布讨伐张勋。研究系的领袖梁启超等也聚拢在段的左右,成为主要谋士,作了讨逆军总司令部的首席幕僚、参赞。复辟的第二天,7月2日,段祺瑞在第八师驻地马厂“誓师”,发出反对复辟、讨伐张勋的通电。前曾参加徐州会议、赞成复辟的各省军阀,鉴于大势所趋,也都摇身一变,表示反对复辟,甚至出兵“讨逆”了。张勋只带3000辫子兵入京,此时在徐州的辫子兵因山东军阀隔断交通,而不能北调,使得张勋不但在政治上极端孤立,在兵力上也众寡悬殊。

11 7月12日上午10时“讨逆军”攻入北京,辫子兵缴械,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康有为逃入美国使馆,溥仪再次宣布退位。这次复辟仅仅十二天就破产了。
这一天的激战,死亡总数为26人,受重伤者76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平民。 段祺瑞成为“再造共和”的功臣。

12 二、护法运动 (一)围绕恢复《临时约法》之争
经过张勋复辟这场风波之后,黎元洪下台,副总统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段把持中央政府大权。 对德参战,因为已无国会,无须取得它的通过了。8月14日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这届政府将成为一个战时政府。段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组成所谓“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实行“武力统一”政策。段的借款主要通过日本人西原龟一之手获得,通常称为“西原借款”,总计1.45亿日元。

13 为回报日本,段祺瑞政府大量出卖权益: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将东北的吉长铁路、吉会铁路及所谓满蒙五铁路和吉林、黑龙江两省的金矿、森林抵押给日本。日本并派遣军官为段祺瑞训练军队。1918年5月与日本订立《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协定》。此外,日本取得了在中国驻兵和军队自由出入中国东北、蒙古的特权。

14 段祺瑞控制的中央政府,主要由皖系军阀和梁士诒为首的交通系、梁启超为首的研究系组成,完全排除了国民党。也因此他们也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国会,而打算另组临时参议院。
但孙中山和国会中的原国民党议员则主张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而认为段祺瑞等是假共和。西南军阀也不承认段祺瑞的总理身份。

15 (二)孙中山组织护法军政府 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从上海乘军舰到广州,揭起“护法”的旗帜。海军部分将领程璧光等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发表“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宣言,率第一舰队南下护法。部分国会议员也相继到达广州。挂系军阀陆荣廷和滇系军阀唐继尧也想利用孙中山的威望来对抗段祺瑞,而附和护法。8月25日孙中山在广州召集到达广州的议员130人的“非常国会”。非常国会议决组织护法军政府,军政府设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9月1日开会选举孙中出为大元帅,次日选举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10建立了与北京段祺瑞政府对立的南方政权——护法军政府。但陆、唐未就任。 孙中山宣布段祺瑞、梁启超为民国叛逆,出兵讨伐。战争主要在湖南进行。

16 (三)护法运动的失败 1.第二次府院之争 第二次府院之争即直皖之争。
护法运动开始后,段祺瑞政府决定向南方各省用兵。10月他命令直系军队进入湖南与护法军作战。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借直系军阀力量消灭护法军,又可以利用护法军削弱异己势力,坐收渔入之利。而冯国璋则打算与南方军阀联络,排挤段祺瑞的皖系势力,夺取中央政府权力。于是冯国璋提出与段的“武力统一”对立的“和平统一”的口号。在冯国璋指示下,进入湖南的直系军队消极怠战。直隶、江苏、湖北、江西等省的直系督军又联合通电,主张与护法军政府和平解决,迫使段祺瑞一度辞去国务总理职务。

17 但段祺瑞并不甘心,他在日本的支持下,指使其属下徐树铮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兵进关,武力威胁冯国璋。1918年3月又唆使皖系督军团通电要求他复职。冯国璋不得不再次任命段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又大肆叫嚣“武力统一”,并迫使直系军阀对南方作战。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在湖南打了胜仗,攻占了长沙,段祺瑞马上任命皖系军阀张敬尧为湖南督军。曹、吴对此极为不满,便按兵不动。六月吴佩孚通电主张和平统一。南方护法军政府也发表通电赞成和平。8月下旬段祺瑞被迫停止进攻,“武力统一”宣告失败。

18 2.护法运动的失败 在南方军阀与直系军阀达成和平统一的约定之后,就不肯再按照孙中山的号令派兵北伐,并且排挤孙中山。他们对孙中山主持的军政府百般刁难,用财政和军队限制护法军政府的活动,杀害拥护孙中山的将领和卫队官兵,迫使孙中山不得不下令军舰炮击广州督军署。1918年1月广州成立西南护法各省联合会,推唐继尧、陆荣廷等为军事总代表,岑春煊为议和总代表,作为护法各省最高政务执行机关,对抗孙中山的军政府。他们联合由国民党的右派演变来的政学系议员操纵“非常国会”,于1918年5月4日决定接受护法联合会修改军政府组织法的要求,改组军政府。

19 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职。“非常国会”接着决议改大元帅制为政务总裁合议制,选举岑春煊(后被推为主席政务总裁)、陆荣廷、唐继尧、孙中山、唐绍仪、伍延芳、林葆怿等七人为总裁。孙中山虽也被选为总裁之一,但实际权力已被西南军阀所篡夺,再不可能贯彻其“护法”主张,遂于5月21日不就政务总裁职,离开广州赴上海。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了。

20 “护法”运动以维护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约法”来做号召,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了。而孙中山此时也还不懂得革命必须“唤起民众”,他所指望的力量只是和北洋军阀有矛盾的南方军阀。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反映。没有广大人民的参加和支持,加上西南军阀的阻挠和破坏,“护法”不能不遭到失败。“护法”运动的失败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21 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先后发动或参加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结果完全落空,每况愈下。他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七年的历史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衽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陷火益烈,与革命初衷大相违 背。……午夜思维,不胜痛心疾首。”

22 (四)军阀继续混战 段祺瑞“武力统一”失败后,决定首先打击直系。1918年10月10日冯国璋的代总统任期(即袁世凯的五年任期)届满,段祺瑞收买拉拢的一伙政客一手制造的御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下届大总统,迫使冯国璋下野。段原来许给曹锟的副总统则没有有兑现。 曹锟、吴佩孚成了直系军阀的新头目,他们为了反段,更加强和南方军阀联系,以南北和平为号召。

23 1919年2月南北双方在上海举行“和平会议”。双方代表讨论的所谓停战范围问题和借款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划分地盘和如何分配四国银行团将要给予的借款的分赃问题。由于英美和日本的竞争趋于激烈,皖直两系军阀又相持不下,所以南北代表争吵不休,到这年5月和议终于无结果而散。1920年6月议和重开。不久,直、皖战争爆发,西南军阀内部也发生粤桂战争,“议和会议”被抛到九霄云外。军阀们在帝国主义主子操纵下,不断进行大小规模不等的混战,中国入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了,社会矛盾愈益尖锐了。


Download ppt "第七章 护法运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