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輔導原理與實務 課程名稱:教育概論 報告者:教評碩三甲_MA21F304_陳菁文 休閒三甲_NA2B0005_ 郭祝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輔導原理與實務 課程名稱:教育概論 報告者:教評碩三甲_MA21F304_陳菁文 休閒三甲_NA2B0005_ 郭祝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輔導原理與實務 課程名稱:教育概論 報告者:教評碩三甲_MA21F304_陳菁文 休閒三甲_NA2B0005_ 郭祝廷
英語四甲_4A1C0100_劉育嘉 商設四甲_4A1J2024_雷宜儒 英語三甲 _4A2C0050_羅巧君 指導老師:黃惠慈老師 報告日期:104年12月23日

2 目錄 一、概論 二、組織與行政 三、諮商技術 四、生涯輔導 五、學習輔導 六、團體輔導 七、學生資料的搜集與運用 八、個案研究與輔導

3 一.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二.學校輔導組織與行政 三.諮商技術

4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我國輔導工作之發展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我國輔導工作之發展 萌芽時期 試驗時期 建立時期 成長時期

5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我國輔導工作之發展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我國輔導工作之發展 萌芽時期 試驗時期 建立時期 成長時期 時間:民國元年至政府遷台。 發展重點:職業輔導。 時間:政府遷台至民國56年。 發展重點:中國輔導學會、僑生輔導、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 時間: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 發展重點:學校輔導工作的實施、輔導人員 的教育學術與研究。 國民教育法第10條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3、14條 相繼開設輔導的專業課程

6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我國輔導工作之發展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我國輔導工作之發展 萌芽時期 試驗時期 建立時期 成長時期 時間:民國元年至政府遷台。 發展重點:職業輔導。 時間:政府遷台至民國56年。 發展重點:中國輔導學會、僑生輔導、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 時間: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 發展重點:學校輔導工作的實施、輔導人員 的教育學術與研究。 時間:民國80年後因應社會變遷有若干調整 發展重點:輔導工作六年計劃、青少年輔導 計畫

7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我國輔導工作之發展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我國輔導工作之發展 教、訓、輔三合一整合架構圖 全體教師(含導師) 教學 輔導 訓導 社區輔導資源 三級預防:偏差行為及嚴重適應困難學生進行專業諮商及身心復健。 二級預防:瀕臨偏差行為邊緣之學生進行較為專業之輔導諮商。 初級預防:一般學生及適應困難學生進行一般輔導。

8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工作之涵義 輔導的意義 輔導工作的功能 輔導工作與教學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9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之意義 輔導: (一)是一種教育的歷程。 (二)專業的輔導人員,運用其專業知能,協助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之意義 輔導: (一)是一種教育的歷程。 (二)專業的輔導人員,運用其專業知能,協助 個體了解自我及環境,以幫助個體成長與 發展的歷程。 諮商: 輔導工作受到重視,逐漸發展出的。

10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工作之功能 了解個別學生-評量與診斷 協助個別學生成長與發展 促進個別學生的適應-矯正與治療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工作之功能 了解個別學生-評量與診斷 協助個別學生成長與發展 促進個別學生的適應-矯正與治療 提供資料服務與進行溝通的回饋

11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工作與教學之配合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工作與教學之配合 輔導人員對教師的協助 (一) 諮詢 (二) 諮商 教師對輔導人員的協助 (一)教室氣氛 (二)課程 (三)提供資料 (四)轉介

12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處理對象 協助者與被協助者的關係 處理重點與方式 1.正常的人。 1.配合個體的發展與環境的 需要,提供、分析資料, 形成建議,供個體參考。 1.目標:發展性、教育性、預防 性。 2.處理方式:此時此地。 2.多半是社 會性問題。 1.以催化員的角色協助當事 人,會產生交互作用,有 較多感情介入。 2.強調平等地位。 3.處理內容:意識所能覺察者。 4.技巧:富彈性。 1.有心理疾 病之人。 2.個人內心 衝突問題。 1.以專家的姿態接觸當事人, 不沾帶任何關係。 2.發展權威者影像。 1.目標:補救性、適應性、治療 2.處理方式:過去、深入分析。 3.處理內容:潛意識思想內容。 4.技巧:既定技術來達成事前預 訂之目標。

13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犯罪 0.5-1% 偏差行為3-5% 適應困難20-25% 一般學生100% 教育、輔導 (初級預防、教學為主) 輔導、諮商 (次級預防、輔導為主) 訓育、諮商 (三級預防、訓輔為主) 懲罰、心理治療 (三級預防、矯治教育優先)

14 【學校輔導組織與行政】 -基本概念 1.輔導不能直接達到教育的目的,而是提供學生、教 師、以及行政人員適當的協助。
【學校輔導組織與行政】 基本概念 1.輔導不能直接達到教育的目的,而是提供學生、教 師、以及行政人員適當的協助。 2.輔導係以全體學生為服務對象。 3.輔導工作不僅是輔導人員的責任,且需要全體行政人員與教師的合作。 4.輔導組織需要有健全的結構,且能容許所有行政人員及教師參與。

15 【學校輔導組織與行政】 組織型態 其主要型態可歸納為下列三種型態: 集權式的輔導組織 分權式的輔導組織 綜合式的輔導組織

16 【諮商技術】-諮商的階段 目標:專注 技術:傾聽 目標:反應與自我檢討 技術:尊重、真誠、具體 第一階段 第三階段 協助前階段 第二階段
目標:統整性了解與動力性自我了解 技術:自我開放、對質、立即性、解釋、摘要 第二階段 目標:促成行動與採取行動 技術:策畫行動計畫、支持、合作、冒險、行動 第三階段

17 可能要求當事人說出與問題有關聯的特定的感覺、經驗、行為
【諮商技術】-諮商的階段 目標:專注 技術:傾聽 協助前階段 目標:反應與自我檢討 技術:尊重、真誠、具體 第一階段 目標:統整性了解與動力性自我了解 技術:自我開放、對質、立即性、解釋、摘要 第二階段 目標:促成行動與採取行動 技術:策畫行動計畫、支持、合作、冒險、行動 第三階段 可能要求當事人說出與問題有關聯的特定的感覺、經驗、行為

18 【諮商技術】-諮商的階段 目標:專注 技術:傾聽 目標:反應與自我檢討 技術:尊重、真誠、具體
協助前階段 目標:反應與自我檢討 技術:尊重、真誠、具體 第一階段 目標:統整性了解與動力性自我了解 技術:自我開放、對質、立即性、解釋、摘要 第二階段 目標:促成行動與採取行動 技術:策畫行動計畫、支持、合作、冒險、行動 第三階段 諮商員負責任地指出當事人行為中的矛盾、歪曲及逃避的部分。

19 【諮商技術】-諮商的階段 目標:專注 技術:傾聽 目標:反應與自我檢討 技術:尊重、真誠、具體
協助前階段 目標:反應與自我檢討 技術:尊重、真誠、具體 第一階段 目標:統整性了解與動力性自我了解 技術:自我開放、對質、立即性、解釋、摘要 第二階段 目標:促成行動與採取行動 技術:策畫行動計畫、支持、合作、冒險、行動 第三階段 諮商員與當事人就目前發生在諮商中兩人的關係,進行直接而開放的討論。

20 【諮商技術】-諮商的階段 目標:專注 技術:傾聽 目標:反應與自我檢討 技術:尊重、真誠、具體
協助前階段 目標:反應與自我檢討 技術:尊重、真誠、具體 第一階段 目標:統整性了解與動力性自我了解 技術:自我開放、對質、立即性、解釋、摘要 第二階段 目標:促成行動與採取行動 技術:策畫行動計畫、支持、合作、冒險、行動 第三階段 諮商員針對某一主題的討論做摘要,使當事人能更透徹地繼續探討此主題或開始探討另一新的主題。

21 教檢題目(104小教) 1.從輔導倫理的角度來看,在小團體輔導的過程中, 禁止兒童退出團體可能違反下列哪項原則?
(A)忠誠 (B)保密 (C)自主性 (D)不受傷害 (C)自主性 2.有關班級團體輔導的對象,下列何者最正確? (A)一般學生 (B)極端多話者 (C)害怕表達者 (D)對他人充滿敵意者 (A)一般學生

22 教檢題目(103小教) 輔導員:你看起來悶悶的,想跟我談談嗎? 小華:我最近不想上學,因為媽媽知道上次我考不及 格很不高興。
輔導員:看來媽媽對你生氣是因為你成績不及格? 小華:她沒有氣我,但她真的很不開心(小華一副快哭 的樣子)。 1.輔導員接著說:「所以媽媽看到你功課表現不好覺 得很不開心,而媽媽不開心也讓你感到很難過。」輔 導員是運用下列何種技術? (A)面質 (B)反映 (C)澄清 (D)接納

23 教檢題目(103小教) 輔導員:你看起來悶悶的,想跟我談談嗎? 小華:我最近不想上學,因為媽媽知道上次我考不及 格很不高興。
輔導員:看來媽媽對你生氣是因為你成績不及格? 小華:她沒有氣我,但她真的很不開心(小華一副快哭 的樣子)。 1.輔導員接著說:「所以媽媽看到你功課表現不好覺 得很不開心,而媽媽不開心也讓你感到很難過。」輔 導員是運用下列何種技術? (A)面質 (B)反映 (C)澄清 (D)接納

24 教檢題目(101小教) 在某次兒童會談中,輔導老師有鑒於案主在近期的 晤談越趨於拘謹客氣,妨礙開放坦承的溝通,於是 對案主表示:「最近的晤談好像卡住了,我感覺你 也不像以前一樣那麼放鬆!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了 什麼事。」該老師所運用的晤談技術為下列何者? (A)澄清 (B)面質 (C)立即性 (D)自我揭露

25 教檢題目(101小教) 在某次兒童會談中,輔導老師有鑒於案主在近期的 晤談越趨於拘謹客氣,妨礙開放坦承的溝通,於是 對案主表示:「最近的晤談好像卡住了,我感覺你 也不像以前一樣那麼放鬆!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了 什麼事。」該老師所運用的晤談技術為下列何者? (A)澄清 (B)面質 (C)立即性 (D)自我揭露

26 教檢題目(101小教) 小玲在家經常和弟弟發生衝突,她的父母對此感到 有些束手無策,於是向學校輔導老師尋求協助。輔 導老師提供小玲父母一些子女管教與輔導的建議。 上述事例中,該輔導老師所採取的輔導措施為下列 哪一項服務? (A)諮詢 (B)轉介 (C)心理衡鑑 (D)家族治療

27 教檢題目(101小教) 小玲在家經常和弟弟發生衝突,她的父母對此感到 有些束手無策,於是向學校輔導老師尋求協助。輔 導老師提供小玲父母一些子女管教與輔導的建議。 上述事例中,該輔導老師所採取的輔導措施為下列 哪一項服務? (A)諮詢 (B)轉介 (C)心理衡鑑 (D)家族治療

28 教檢題目(100小教) 下列有關學生輔導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A)輔導室主要的輔導對象是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B)學生輔導需由專業人員負責,一般教師不宜介入 (C)諮商員遇有心理疾病個案時,應轉介給精神科醫生 (D)輔導室的主要工作是實施心理測驗及建立學生資料

29 教檢題目(100小教) 下列有關學生輔導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A)輔導室主要的輔導對象是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B)學生輔導需由專業人員負責,一般教師不宜介入 (C)諮商員遇有心理疾病個案時,應轉介給精神科醫生 (D)輔導室的主要工作是實施心理測驗及建立學生資料

30 參考書目: 宋湘玲 (民93)。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品高。 吳清山(民93)。 教育概論。五南。

31 三、生涯輔導 四、學習輔導 第一節 生涯輔導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應用 第三節 生涯輔導的策略與實施方法
第一節 學習輔導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學習輔導的策略與實施方法

32 第一節 生涯輔導的意義與重要性 貳、生涯輔導的重要性 二、實際的需要 一、學理的根據 個別 差異 職業 差別

33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最早的基本原則為帕森斯根據其經驗累積而得 的生涯輔導三大要件(Barry&Wolf,1962):
壹、理論之發展與派別 最早的基本原則為帕森斯根據其經驗累積而得 的生涯輔導三大要件(Barry&Wolf,1962): (1)了解自己的能力、興趣、性向、資源及優缺點。 (2)熟悉各種職業成功的條件、報酬、優缺點、機會、前 途等。 (3)合理了解上述兩組因素的關係。 生涯輔導的理論派別,分類如下: 特質論、決策論、社會論、心理論、發展論。

34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一、源起: 二、基本觀點: 三、輔導策略: 四、評論
貳、特質論(Trait-factor approach) 一、源起: 19世紀官能心理學的研究 二、基本觀點: 強調個人的特質及其與職業條件的關連。 三、輔導策略: 1.分析 2.綜合 3.診斷 4.預斷 5.諮商(處理) 6.追蹤 四、評論

35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一、源起 二、基本觀點 三、輔導策略 四、評論
参、心理動力論(Psychodynamic approach) 一、源起 新佛洛伊德學派 二、基本觀點 個人早期經驗所形成的適應體系、需要等人格結構, 即為最重要的心理動力。 三、輔導策略 1.探索 2.臨界決定 3.執行改變之計畫 四、評論

36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一、源起 二、基本觀點 肆、需要論(Need theory)
綜合墨斐(G. Murphy)的人格理論與馬斯洛(A. Maslow)的需要階層說,構成需要論。 二、基本觀點 羅氏理論強調早期經驗所發展之適應模式(或防衛 機轉)對其日後的職業選擇與行為的影響,羅氏認 為個人心理能力之發展方向受遺傳與環境的影響, 而以最能滿足其個人需要者為導引基準,朝此方 向選擇職業。

37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一、源起 二、基本觀點 三、輔導策略 四、評論 伍、類型論(Typological approach)
何蘭德的職業類型論,一方面源自人格心理學的 概念,另一方面則源自何蘭德本人與求職者諮商 的經驗。 二、基本觀點 1.實際型(R) 2.研究型(I) 3.社會型(S) 4.傳統型(C) 5. 企業型(E) 6.藝術型(A) 三、輔導策略 四、評論

38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一、源起 二、基本觀點 三、輔導策略 四、評論 陸、發展論(Developmental approach)
職業發展論為近30年新興理論,1950年始有金茲伯、 舒波等人從發展論的觀點,研究職業選擇行為的發展、 變遷等課題,更匯集自我心理學、當事人中心派之諮 商理論。 二、基本觀點 (一)基本主張.(二)職業發展階段.(三)職業發展任務.(四) 職業成熟.(五)職業決定歷程 三、輔導策略 四、評論

39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一、源起 二、基本觀點 柒、決策論(Decision-making approach)1
源自經濟學方面,以利弊得失之權衡為抉擇之基準; 近年來心理學家引用於職業行為方面的研究,後來更 有社會學習論的觀點。 二、基本觀點 (一)決策模式 (二)學習論

40 第二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柒、決策論(Decision-making approach)2 三、輔導策略 四、評論
(一)克朗伯茲等人的行為學派社會學習論之步驟: 1.澄清目標 2.蒐集資料 3.預測未來 4.解釋經驗 5.鑑別機會 6.評定機會 (二)梭瑞森等人根據行 為論原則,設計自我 控制方法: 1.自我啟發 2.自我覺察 3.環境重組 4.評量結果 四、評論

41 第三節 生涯輔導的策略與實施方法 一、即刻治療式的指導 壹、基本策略 此輔導方式以問題為主大部分係針對職業選擇或適應 困難而發。
阿博斯特與米勒將構成職業問題的原因區分為五種: 1.缺乏了解自己的資料 2.缺乏了解環境的資料 3.個人內在的衝突 4.個人和他人間之衝突 5.缺乏技能

42 第三節 生涯輔導的策略與實施方法 二、長期發展式的輔導 壹、基本策略
此輔導策略不以問題為主,乃在協助當事人獲取有助 其職業發展的知識、態度與技能,注重長期發展,故 須針對不同階段不同需要的目標而設計輔導過程。

43 第三節 生涯輔導的策略與實施方法 一、電腦輔助系統 二、教育媒介 三、團體過程 四、模擬活動 五、工作經驗計畫 六、職業準備 七、就業安置
貳、實施方法 一、電腦輔助系統 二、教育媒介 三、團體過程 四、模擬活動 五、工作經驗計畫 六、職業準備 七、就業安置 八、追蹤輔導

44 題目 1.下列哪一項不是學習輔導的實施內容? (A)始業輔導 (B)就業輔導 (C)課程輔導 (D)特殊學生輔導

45 題目 2.生涯輔導包括三個步驟,以下何者 生涯輔導包括 三個步驟,以下何者 並非 其中之一? (A)認識工作世界 (B)多接觸各種機會 (C)認識自我 (D)真實適當推理

46 第一節 學習輔導的意義與重要性 壹、學習輔導的意義 指教師或輔導人員運用各種策略或技巧,以激發學 生學習動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獲得有效的學 習方法與策略。

47 第一節 學習輔導的意義與重要性 學習輔導的重點: 協助學生瞭解學習的原理原則與特性,以建立正確的
學習態度與習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主動探究問題 的學習精神 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瞭解其學習狀況、提供有效的 學習資源,並給予適時的輔導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導其有效地運用時間,協助 其了解各科的學習目標,並完成各科的學科要求

48 第一節 學習輔導的意義與重要性 學習如何學習 終身學習與 相當重要 學生的身心適應狀況與學習成敗有密切關係
貳、學習輔導的重要性 學習如何學習 終身學習與 相當重要 學生的身心適應狀況與學習成敗有密切關係 學習策略、學習困擾可以透過學習輔導加以改善

49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理論基礎 壹、行為學派之學習理論 目的在透過反覆練習、增強、消弱,或運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增加學習者正確的行為反應。
主張以「聯結歷程」 (associative processes) 來說明學習歷程, 認為學習是刺激與 反應之間建立一種 新聯結或新關係的 歷程。 行為學派的學習觀點重視學習目標分析與達成

50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理論基礎 依學習型態之學習理論,將學習策略界定為學習者 行為改變的方法,在學習策略內容上具有以下意義:
1.鼓勵學習者依照教師或教材安排的程序進行序列性 ;連續性的學習。 2.強調學習者主動學習,主動反應的重要性。 3.重視多次背誦與練習,以鞏固所學。 4.教育者宜善用增強物,以強化學習行為之塑造。

51 視學習為「知識的習得」,亦即學習是指個體對事物經由認識、辨別、理解,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理論基礎 貳、認知學派之學習理論 視學習為「知識的習得」,亦即學習是指個體對事物經由認識、辨別、理解,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 「學習是指經由反 覆練習,而使行為 產生永久性的改變 。」 認知結構學習論 訊息處理學習論

52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理論基礎 認知學派之學習理論,其學習策略的內容如下: 1.經由期望與控制執行,促進學習者對學習具有正向之態度。
2.經由注意力策略,來選擇重要訊息記憶。 3.經由訊息處理模式,幫助學習者獲得與統整相關的認知策略 ,以促進記憶。 4.短期記憶容量有限,因此學習時應加強編碼策略之練習與應 用。 5.經由編碼策略中的意義化記憶策略,使學習者能有意義地運 用知識,進一步促進學習者延伸與精進知識,使記憶更長久。 6.經由提取策略,可促進回憶提取之順暢性。

53 強調教師輔導學生自主自動學習他喜歡且認為有意義的知識。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理論基礎 參、人本學派之學習理論 強調教師輔導學生自主自動學習他喜歡且認為有意義的知識。 提倡人性化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成就感教學、情意教育、自發自導的學習,可使學生主動且樂在學習之中。 不主張教師刻意教導學生知識

54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理論基礎 肆、後設認知理論的學習策略
後設認知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與結果的知識, 也就是個人對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 支配及評鑑的認知能力(Flavell,1976)。

55 第三節 學習輔導的策略與實施方法 壹、學習策略
所謂學習策略即一般所言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等,是指一些步驟與方法用來提高訊息的獲得或使用,其最終的目的是在增進學習與記憶的效果。

56 第三節 學習輔導的策略與實施方法 與學校課程相結合 開設正式課程 利用書本手冊或視聽媒體 電腦輔助系統 提供個別諮商 進行團體諮商
貳、實施方法 與學校課程相結合 開設正式課程 利用書本手冊或視聽媒體 電腦輔助系統 提供個別諮商 進行團體諮商 班級教學或輔導

57 五、團體輔導

58 團體輔導的定義 輔導人員進行一對多的團體形式之輔導活動,使參 與的學生透過與其他成員互動而有所領悟,並學習 有效的因應行為

59 團體輔導的歷史 二十世紀初期,有一位在波士頓的實習醫師,讓罹 患肺結核的病人聚在一起分享其生活經驗,是為團 體治療(group therapy) 一群人為了共同約定的目標,在預先安排的時間內 齊聚一堂,共同努力促進成員成長與發展,是為團 體諮商(group counseling)

60 團體領導者 領導者的功能: (1)察覺成員的感受 (2)營造互相尊重與信任的氣氛 (3)具備多元文化觀點 (4)協助成員學習開放的態度
(5)協助成員互動 (6)協助成員做決定

61 團體成員(鄔佩麗,1984) 情緒型 建設性 – 協助者、催化者、配合者 破壞性 – 抗拒者、退縮者、敵對者 工作型
資訊提供者、分析者、直接建議者 詢問者、行動者、鼓勵者

62 團體歷程 1.準備期 – 確定人數、時數,篩選成員 2.催化期 – 處理成員對團體願意投入的程度 3.衝突期 – 成員對主題、成員、或領導者表現抗拒 4.凝聚期 – 衝突之後,團體就會產生凝聚力 5.創造期 – 成員不再依賴領導者 6.結束期 – 避免團體處於未成熟的結束

63 團體技術 團體輔導與個別輔導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團體中會 有成員與成員之間、成員與領導者之間所存在的團 體動力。
成員在團體中會覺得有希望,尤其當其他成員與之 有共同的困擾時,可降低原本孤單的感覺。

64 團體輔導的基本技術 1. 反應技巧 積極傾聽、簡述語意、回應、摘要等。 2. 互動技巧 協調、解釋、連結、分享、回饋等。 3. 誘發技巧 詢問、引導、自我揭露、示範、邀請等。

65 團體諮商主要的學說 精神分析學派 強調成員暗藏於內的淺意識形態。過程中,領 導者使用解釋的技術來幫助成員了解他們在團體中 的情緒反應。
個人中心學派 當團體中領導者與成員之間有一個 安全與信 賴的環境,將可使成員勇於表達其內心,以促進成 員朝向建設性的成長。

66 完形學派 重視一對一的互動,領導者會邀請自願者訴說 其所遭遇到的問題,而其他成員則圍坐一圈。 領導 者將採取詢問或導引的技術來幫助自願者提供情境 認知與行為學派 偏向行動取向,領導者往往是主動的。強調一 個人的認知狀態會影響到他的情緒或行為,又因其 行為與其他人之間的互動產生結果

67 交流分析學派 以社會溝通分析與了解為基礎,溝通是指兩人 交換意見或感受;分析則是針對溝通進行解說。 領 導者將幫助團體成員學習將交叉式的溝通轉變為互 補式溝通,以達有效溝通的目的 心理劇 馬任諾的心理劇是以一個舞台來進行劇本的演 出,案主會被要求用演的而不是說的方式呈現問題, 之後團體成員共同分享所觀察到的,並給予案主支 持性的反應

68 參考書目: 書名:輔導原理與實務 主編:鄔佩麗、陳麗英

69 六、學生資料的蒐集與應用

70 學生資料的蒐集與應用 輔導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幫助個體去自我解決問題,而 學生的資料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老師作為參考的依據, 其價值在於輔導、教學、行政及學生的自我瞭解等皆 有所幫助。

71 紀錄學生資料的原則需做到及時紀錄,並且是正確紀 錄實用的資料,最後集中管理,並有系統化去分類整 理。 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太過信賴此資料,需要依照自己 對於此學生的客觀印象加以綜合分析,並且對於不夠 具體的說法加以補充,謹慎去提示。

72 學生資料的蒐集與應用 蒐集學生個別資料的重點:生活背景、健康狀況、教 育經過、能力及性向、個性表現、社會行為、情緒適 應、興趣與娛樂。

73 學生資料的蒐集與應用 蒐集個別學生資料的方法:觀察法、自傳法、會談法、 家庭聯絡、問卷法、調查法、測驗法。

74 學生資料的蒐集與應用 在學生資料的運用上,有下列幾種,包括 (1)諮商 (2)瞭解學生 (3)家庭訪視 (4)進路(含職業或生涯等) (5)個案研究法。

75 學生資料的蒐集與應用 學生資料仍有缺失,如不夠完整、不夠可靠及不夠有 效實用,而建議改善的方式包括需要與學生多溝通, 並定期維護資料,有效規劃資料且適時修正,最後需 要老師的勤勞及細心,才能使學生資料成為最佳的輔 導幫手。

76 參考書目: 書名:輔導原理與實務 主編:劉焜輝 出版社:三民書局(第三版)

77 七、個案研究與輔導 個案研究與輔導 第一節 個案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個案研究原則、方式與步驟 輔導活動的問題與突破

78 第一節 個案研究的基本概念 個案研究的意義: 個案研究是針對學生特殊問題行為(比要嚴重者)來 做研究。匯集其有關情況,說明需要與處理困難問 題的周詳方法,從這研究所得的事實,進而了解學 生,協助學生,並可達「適應個性」「因材施教」 之目的,所以,個案研究是輔導工作重要的一環, 也是教育翁做重要的一環。

79 第一節 個案研究的基本概念 個案研究的功用 了解困難方法 了解行為的動機 了解情緒發展的過程 了解個人的特殊性質

80 第一節 個案研究的基本概念 個案研究的對象 情緒不穩定,表現反常 品行不端,行為乖張 身體缺陷的學生 學業成就低劣的學生 特殊才能學生

81 第二節 個案研究的原則、方式與步驟 進行個案研究的原則: 選擇個案時,不宜只看問題的表面現象。 進行個案訪問時,要能把握訪問的目的與原則。
對所蒐集的一切個人事實資料,應負保密之責。 有關精神醫學上的診斷、治療、非輔導人員所能 勝任者,在個案研究進行中可轉介專家處理,不 可冒昧從事。

82 第二節 個案研究的原則、方式與步驟 個案研究的方式 1.確定合適的工作人員 2.邀約其他專家協助 3.舉行個案會議 4.個案研究會議應持的態度

83 第二節 個案研究的原則、方式與步驟 5.個案會議的進行
(1) 個案的報告:由擔任個案之個別輔導者以四分之一的時間, 就個案的要點作簡單的報告。 (2) 研究協商:以報告的事項為中心,進行研究協商,大多採 自由討論形式。 (3) 確認協商後的處置方針:協調決定今後的負責人及助理人 員,當前的輔導策略,今後的進行方針等。

84 第二節 個案研究的原則、方式與步驟 個案研究的步驟 1.確定研究對象的徵狀 2.蒐集與研究現象有關資料 3.分析資料,診斷原因
(1)訪問法 (2)問卷法 (3)觀察法 (4)測量法 (5)評估法 (6)文獻分析法 3.分析資料,診斷原因 4.提示處理方法 5.追蹤就與補救教育

85 輔導活動的問題與突破 組織編制上的問題 輔導活動的配課問題 輔導活動時間被挪用問題 輔導活動經費的不能專款專用問題

86 輔導活動的問題與突破 問題解決 修改不合時宜、阻礙輔導工作推展之法規。 提高輔導人員專業要求及敬業精神。
嚴令禁止佩克,限制非輔導人員上輔導課及輔導 人員不上輔導課。 嚴令靜止挪用輔導課時間從事惡補。 輔導經費專款專用。 在檢討國中輔導工作項目,以落實工作內涵。

87 報告到此結束 感謝聆聽


Download ppt "輔導原理與實務 課程名稱:教育概論 報告者:教評碩三甲_MA21F304_陳菁文 休閒三甲_NA2B0005_ 郭祝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