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真核藻类 轮藻属(Chara).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真核藻类 轮藻属(Char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真核藻类 轮藻属(Chara)

2 海滨岩滩上的藻类 蜈蚣藻 石莼 茎刺藻

3 真核藻类不是一个自然类群。但为什么大家都叫它们藻类植物?
一般特征: (1)具有光合色素 (2)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3)生殖多由单细胞进行,通过单细胞产生的孢子或有性生殖形成的合子进行繁殖 (4)合子发育成植物体时没有胚阶段

4 分门依据 主要依据: 色素、细胞结构、贮藏物质及生殖方式 其他依据: 进化 分子生物学

5 中国藻类植物志分门 红藻门(Rhodophyta) 隐藻门(Crpt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ta)
金藻门(Chrysophyta) 甲藻门(Pyrr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褐藻门(Phaeophyta) 裸藻门(Euglenophyta) 绿藻门(Chlorophyta) 轮藻门(Charophyta)

6 第一节 重要真核藻类简介

7 一、绿藻门(Chlorophyta) 鼓藻(Cosmarium sp.) 新月藻(Closterium sp.)
栅藻(Scenedesmus sp.) 毛鞘藻(Bulbochaete sp.) 刚毛藻(Cladophora sp.) 竹枝藻(Draparnaldia sp.) 浒苔(Enteromorpha sp.) 石莼(Ulva sp.) 刺松藻(Codium sp.)

8 基本特征 植物体形态多样:单细胞、群体、丝状体、片状体。
单细胞和群体类型有些具有鞭毛,具鞭毛的种类终生能运动,不具鞭毛的种类多数也会在繁殖时形成具2或4条鞭毛的孢子或配子。 绝大多数都有细胞壁 ,由纤维素构成;细胞中多为1核。 叶绿体类型多样,有星形、片状、杯状、带状、网状、粒状、筒状、盘状等,叶绿体上通常有1~数个淀粉核。 主要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等。 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可以分为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和卵式生殖。 约9000种,约90%为淡水生,10%为海水生。

9 有性生殖的三种方式: (1)同配生殖:由形状、大小、运动方式完全一样的两个配子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2)异配生殖:由形状相同,大小、运动方式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雌、雄配子)的有性生殖方式。 (3)卵式生殖:由形状、大小、运动方式都不一样的两个配子结合(精、卵细胞)的有性生殖方式 。

10 演化地位 多数人认为绿藻与高等植物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理由是绿藻植物的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似: A. 都具核和叶绿体。
B. 有相似的光合色素(以叶绿素a、b为主,还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C. 贮藏养分相同(都是淀粉及油类)。 D. 细胞壁成分相同(主要是纤维素)。

11 衣藻属 (一)绿藻纲Chlorophyceae 单细胞,细胞内有一个核,一个杯状叶绿体;具两条等长顶生鞭毛。
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多为同配生殖。 (flagellum) (contractile vacuole) (stigma) (nucleus) (cytoplasm ) (chloroplast ) (pyrenoid) 衣藻(Chlamydomonas sp.)

12 衣藻的无性生殖(左)和有性生殖(右) 衣藻生活史:只有核相变化,没有世代交替,即只有单倍体的植物体出现,合子是生活史中唯一的二倍体阶段,合子萌发时首先进行减数分裂。

13 团藻(Volvax) 子群体 团藻无性生殖 团藻:为多细胞群体,单个细胞形态类似衣藻,有营养细胞和生殖胞的分化;无性生殖形成子群体,母体破裂释放出来;有性生殖多为卵式生殖。

14 石莼(Ulva sp. ) 石莼是常见的一种海藻,植物体为片状体,由2层细胞组成。生活史中有2种植物体,即孢子体和配子体,为同型世代交替的生活史。

15 石莼生活史 配子体:指有世代交替生活史中的单倍体植物体,由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发育而来,配子体经有丝分裂产生配子。
配子体世代:从孢子开始,经配子体到配子结合前,这一时期是配子体世代。 细胞核中是单倍染色体,出现的植物 体是单倍体的配子体,这一世代为有性世代。 配子体:指有世代交替生活史中的单倍体植物体,由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发育而来,配子体经有丝分裂产生配子。 孢子体世代:从合子开始,经孢子体到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前(即到孢子母细胞),这一时期是孢子体世代 。细胞核中是双倍染色体。出现的植物体是双倍体的孢子体,这一世代为无性世代。 孢子体:指有世代交替生活史中的二倍体植物体,由合子发育而来,孢子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 石莼生活史

16 烟台海滨礁岩滩退潮时景象,绿色的主要是石纯属植物。

17 (二)接合藻纲 叶绿体 水绵(Spirogyna sp. )

18 *接合生殖:水绵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有梯形接合和侧面接合两种。
植物体是由长筒形细胞连成的不分支丝状体。每个细胞中有一核,1-多条带状叶绿体,螺旋盘绕于细胞内,上有一列淀粉核。细胞壁外富含胶质。 通过营养繁殖和接合生殖繁殖。 营养繁殖:藻体断裂 *接合生殖:水绵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有梯形接合和侧面接合两种。 叶绿体 蛋白核 细胞核 水绵

19 梯形接合(scalariform tracheid)过程
两条接合的藻体和所形成的接合管看上去像梯子,故称梯形接合。 接合管(conjugation tube) 合子(zygote) 两条藻体相互靠近,细胞相对一侧产生突起。 突起伸长、接触,接触壁溶解,形成接合管。 一个细胞的原生质通过接合管流向另一个细胞。 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融合,形成合子。

20 水绵生活史 水绵生活史:只有核相变化,没有世代交替,合子萌发时首先进行减数分裂。

21 二、轮藻门(Charophyta) 轮藻(Chara sp. )
多细胞藻类,植物形态类似高等植物,直立具分枝,主枝分化为“节”和“节间”,具假根。 顶细胞 节细胞 节间细胞 皮层细胞 轮藻(Chara sp. ) 主枝顶端纵切面

22 轮藻属 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具多细胞构成的生殖器官:卵囊和精子囊,分别产生卵和精子。成熟后精子进入卵囊与卵结合,形成合子。 卵囊 精子囊
 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具多细胞构成的生殖器官:卵囊和精子囊,分别产生卵和精子。成熟后精子进入卵囊与卵结合,形成合子。 卵囊 精子囊 轮藻生殖器官及其所生长的位置

23 绿藻门植物和高等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具有许多相似性,被认为是高等植物的祖先。绿藻门居于植物界系统发育的主干地位。
绿藻门植物在植物界的系统地位 绿藻门植物和高等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具有许多相似性,被认为是高等植物的祖先。绿藻门居于植物界系统发育的主干地位。

24 三、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D . 繁殖方式:细胞裂殖、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 24

25 羽纹硅藻 直链藻 圆筛藻 舟形硅藻 双棱藻 各种硅藻 平板藻 棱形藻

26 硅藻的营养繁殖 母细胞直接分裂,以母细胞的上壳(1)和下壳(2)分别作为两个子细胞的上壳,然后分别形成子细胞的下壳(3)。 1 2 3 1

27 四、红藻门(Rhodophyta) A.红皮藻(Palmaria sp.); B.蜈蚣藻(Grateloupia sp.) ;
C.三叉仙菜(Ceramium rubrum);D.金膜藻(Chrysymenia sp.); E.多管藻(Polysiphonia sp.);F.石花菜(Gelidium sp.);

28 植物体多为丝状、片状、树状等,少数有单细胞。 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d;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胆素。
一般特征 植物体多为丝状、片状、树状等,少数有单细胞。 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d;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胆素。 贮藏养分是红藻淀粉。 细胞裂殖,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 有些种类出现同形世代交替、出现细胞分化。 红藻多为海产藻类,许多可食或作药用,常见种类如紫菜、海人草、石花菜、麒麟菜。 (肝糖类多糖,遇碘-碘化钾变黄褐色-红色-紫色)

29 配子体占优势的 异形世代交替 甘紫菜生活史 减数分裂

30 五、褐藻门(Phaeophyta) 植物体都为多细胞,有大形带状或分枝的丝状体,有些有一定的细胞分化。
一般特征 植物体都为多细胞,有大形带状或分枝的丝状体,有些有一定的细胞分化。 光和色素为叶绿素a、叶绿素c、胡萝卜素、叶黄素。 贮藏养分是褐藻淀粉。 繁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包括同配、异配、卵配)。 生活史中大部分有世代交替(同形、异形)。 褐藻几乎全为海产藻类,许多可食,常见种类如海带、裙带菜等。 30

31 A.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B.囊藻(Colpome sp.)
C.海黍子(Sagassum kjelmanianum) D.鼠尾藻(S. thunbergii)

32 海带的形态结构 表皮 皮层 带片 固着器 内部结构 海带的外形

33 孢子体发达的 异形世代交替 海带生活史


Download ppt "第九章 真核藻类 轮藻属(Chara)."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