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大豆农化 技术中心 农技部 裴书君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
2
一、大豆简介 二、轮作制度 三、播种技术 四、施肥技术 五、种植技术 六、病虫害及生理病害
3
大豆简介 大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
大豆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温度10℃以上,植株生 长发育适温24-26 ℃。 大豆不耐高温,温度超过40℃, 坐英率减少57%~71%。 大豆幼苗的补偿能力较强,霜冻过后,只要子叶未 死,子叶节还会出现分枝,继续生长。 大豆开花期抗寒力最弱,温度短时间降至-0.5℃,花 朵开始受害,-1℃时死亡,温度在-2℃,植株即死亡, 未成熟的荚在-2.5℃时受害。
4
大豆的类型 无限结荚型 有限结荚型 亚有限结荚型
5
大豆与根瘤菌 大豆植株与根瘤菌之间是共生关系。大豆 供给根瘤菌糖类,根瘤菌供给寄主以氨基 酸。
一季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数量为6.45kg/亩, 为一季大豆需氮量的59.64%,一般根瘤菌 所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量的1/2~3/4。 固氮过程:由钼铁蛋白及铁蛋白组成的固氮酶系统吸收分子态氮。
6
Fe Mo …… 大豆对钼的需求量是其他作物的100倍。主要是钼酶是氮同化及运输的关键酶,生物固氮又是豆科作物无机氮同化的重要途径,由根瘤菌固氮酶完成的,所以维持固氮酶的活性需要足够的钼元素。钼能增强大豆根系活力和根瘤生物量,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强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促进大豆植株的氮代谢,增加产量。 Mn Mo B Zn
7
轮作制度 大豆连作障碍 大豆最忌重茬和迎茬。重茬大豆减产11.1%~34.6%,迎茬大豆减产5%~20%。
1、大豆根际分泌物及残茬腐解物的自毒作用。 2、大豆连作虽然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有效锰的含量,但使植株吸收有效磷有效锰的能力降低。 3、大豆重茬会使病虫害加重。 4、大豆重茬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群落数量及生物肥力发生改变。 5、大豆重茬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8
轮作的意义 克服大豆重、迎茬的危害:大豆属于耐短期连作作物,重茬和迎茬都不利于大豆的高产;与正茬(3年以上种植一次)相比,重茬通常减产20%左右,迎茬减产10%左右。 有利于用地、养地相结合:大豆对前茬的要求不高;而作为禾谷类作物的前茬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特别是大豆具有固氮能力和较高的自然回归率,有利于用地与养地的统一 。
9
1 北方春大豆区:大豆→春小麦→春小麦,大豆→春小麦→玉米,大豆→玉米→玉米,大豆→高粱(或谷子)→玉米,等等。
轮作制度 1 北方春大豆区:大豆→春小麦→春小麦,大豆→春小麦→玉米,大豆→玉米→玉米,大豆→高粱(或谷子)→玉米,等等。 2 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冬小麦-夏大豆→棉花,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玉米,等等。 3 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冬小麦-夏大豆→冬油菜-棉,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中稻,冬小麦→夏大豆间玉米→冬小麦-甘薯,等等 。 4 东南春夏秋大豆区:早中稻-秋大豆-绿肥(或冬闲)→早稻-秋大豆-冬麦或冬油菜,春大豆-晚稻(或甘薯)-冬麦(或油菜)→早稻-晚稻-冬麦,等等;此区的夏大豆主要为田埂豆。 5 华南四季大豆区:除与东南春夏秋大豆区相似的轮作制度外,还有冬大豆-早稻-晚稻→冬大豆-早稻-甘薯,冬大豆-晚稻秧田-晚稻→冬大豆-中稻-绿肥,等等。 大豆茬是轮作中的好茬口,有“油茬”、“肥茬”之称。 大豆与主要粮食作物很少有相同病虫害。 夏大豆产区重茬大豆不多,迎茬大豆相当普遍。迎茬病虫较重,产量较低 与夏大豆轮作的主要作物有冬小麦、夏玉米、夏谷、夏甘薯、夏高粱、春玉米等。 大豆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较厚、富含有机质和钙质、排水良好、通透性较好,土壤酸碱度在PH 之间的粘壤土最为适宜。 麦前深耕 麦后浅耕 麦后浅耕一般耕深10cm左右。耕翻后及时耙平,消灭土块,以利保墒。 灭茬整地 在播种时间紧、地墒尚可时,宜进行灭茬整地。为了抢时抢墒播种,也可“板茬”抢种。
10
间、套作 大豆除轮作栽培外,还常采用间套作的方式栽培;间作对象有高秆作物玉米、高粱,矮秆作物小麦、马铃薯等;套作方式则主要有小麦/夏大豆 。
11
播种技术 播种前种子处理 种子精选:可以通过人工精选也可以通过选种器进行精选,保留一些品相好、成熟饱 满的种子,去掉伤、半、虫害种粒,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及苗齐苗壮。 药剂拌种:福美双、多菌灵等药剂拌种,用药量一般为种子重的0.2%。 根瘤菌+钼酸铵拌种:新茬地接种根瘤菌增产效果显著。微量元素钼能增强菜用大豆种子的呼吸强度,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可用浓度为1.5%的钼酸铵溶液拌种,每100kg种子需稀释液3.3kg。
12
播种期的确定 温度:春大豆的播种应在5cm地温达到10~12℃后开始;而夏大豆、秋大豆的播种早晚主要是影响大豆生育期间积温的多少。
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在75%左右时出苗最好。 霜期:在东北地区,无霜期较短,应避免终霜(春霜)对大豆苗期的危害,和防治初霜(秋霜)对大豆鼓粒的影响。 前后作茬口:在多熟制地区,大豆播种期主要受前茬熟期的影响。 抢时早播。 机械条播 播种适期、下粒均匀、覆土深浅一致,利于苗全、苗匀 、苗壮 人工点播 亩播3-4kg 覆土深浅一般以3-5cm为宜
13
合理种植密度 留苗密度:39cm等行距为最佳。 大小行,以39cm大行,26-33cm 极早熟或早熟品种2万株/亩 中熟品种 1.6-1.8
中熟品种 晚熟品种 亩产超过300kg的地块,亩保苗可降到0.8-1万株。
14
施肥技术 大豆需肥特点 每生产100kg大豆吸收的肥料量: N 8.3kg P2O5 1.64kg K2O 3.92kg
由于大豆能通过根瘤菌固氮提供50%左右的氮素,因此氮素不宜多施。 喜磷:土壤有效磷15ppm以下,施磷增产,低于2-3 ppm,施磷肥增产显著。 磷的吸收在分枝至盛花期,鼓粒后期至成熟出现两个高峰。
15
有研究表明,根瘤菌所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所需要氮量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
大豆花芽分化期至青粒形成阶段,根瘤菌固氮量达到最高峰。 大豆鼓粒期以后,根瘤菌固氮量逐渐下降。 消耗子叶所含的氮素,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的一段时间内,会暂时出现幼苗的“氮素饥饿”。
16
需肥规律 时期 N P K 苗期—初花期 20% 17% 43% 开花—鼓粒期 67% 70% 40% 鼓粒—成熟期 13%
17
一般情况下,产量与节数呈正相关,植株的节数越多产量越高。如果植株的基部较为粗壮,节间短且植株不易倒伏,通常是植株高产的表现;相反,如果植株的基部茎细弱,节间相对较长,容易出现倒伏,则是植株低产的表现。
18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 垄沟深松、垄下分层施肥、垄上精量播种
增产原理:通过深松,打破犁低层,改善犁低层的板结状态,使之达到结构疏松、利于蓄水、利于扎根的良性状态;分层深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大豆深扎根;垄上双行,提高了大豆单株的生长空间,使田间植株分布更趋合理。 定型的播种机有:2BT-2和2BTGL-2小型播种机, 2BTGL-6中型播种机, 2BTGL-12大型播种机。
19
垄三核心技术 1、深松: 深松要以打破犁底层为标准,深度要大于35厘米,达到耕层以下6~15厘米,一般三年深松一次即可。应在合垄夹肥时完成,即开沟施肥时,深开沟以达到深松的目的。旱作栽培的,应在秋季进行深松合垄,春季垄上直接播种。浇水播种的,可以在春季深松合垄,垄上开沟浇水播种。
20
2、分层深施肥: 合垄时, 施底肥,占施入化肥总量的30%~40%,施在种子下10~16厘米深处。播种时,种肥占化肥总量60%~70%,施于种子下5厘米处。每亩施入化肥总量20公斤左右。选用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要求含氮10%、磷22%、钾8%,即N\P\K= 。 大豆除深施肥外还必须要根据大豆的需肥特点做到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农家肥和化肥配合,种肥、底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建议每亩使用农家肥1~2吨。
21
3、机械精播、垄上双行: 用双行播种机,精量播种,垄上播双行。行距12厘米,株距12厘米,亩保苗1
3、机械精播、垄上双行: 用双行播种机,精量播种,垄上播双行。行距12厘米,株距12厘米,亩保苗1.7万株。亩保苗应因品种而异,因地区而异。南部地区宜稀,北部地区宜密;高水肥地块宜稀,中等地力宜密。要因品种因地块调整株距。播种时如土壤水分不足,应抗旱浇水播种。
22
大豆110cm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 采用110cm的大垄,垄上种植3行,垄台 宽70cm,垄上行距35cm, 适 宜 播种密 度 为 2.2~2.4 万 株/ 亩。 35cm 35cm 110cm
23
病害——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毛豆叶面出现黄白色至黄色不规则小斑,相应的叶背出现灰色疏松霉层病征(孢囊梗及孢子囊),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毛豆种子上越冬。 防治方法 1、田间发现病重株及时拔出销毁。 2、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拌种。 3、选择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霜疫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
24
病害——根腐病 幼苗或成株均染病。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 适宜感病环境 1、连作地,土质黏重、偏酸。 土壤处理:甲基异柳磷、涕灭威颗粒剂等药剂。 轮作 有机质、石灰改良土壤。 2、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地下害虫,病菌从害虫危害的伤口侵入根部危害。 3、氮肥施用过多,磷、钾不足的田块。 4、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或时晴时雨、高温闷热天气。 药剂防治: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灌根。
25
病害——炭疽病 发病原因 茎秆:病初病斑褐色,密布不规则排列的黑色小点。 连年种植,病株残体遗留在田间不断积累,菌源量不断增多。
豆荚:病斑上有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 轮作 及时把病株残体及落叶清除干净,集中烧毁或者深埋。 开花结荚期间,雨量多,雨日长,以及高密度,高肥水管理,导致植株生长茂盛,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土壤湿度和田间小气候湿度大,极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危害。 子叶:发病时出现黑褐色病斑,边缘颜色略浅,病斑扩展后常出现开裂或凹陷。 合理施肥 及时排灌 药剂防治:1)多菌灵拌种; 2)喷药保护:在毛豆始开花期时第一次喷药,隔7-10天喷药一次,或者在连续几天下雨后转晴应立即施药,连续2-3次。多菌灵、粉锈宁 叶片:发病边缘为深褐色,内部为浅褐色。
26
虫害——豆荚螟 防治 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重则蛀空,仅剩种子柄;轻则蛀成缺刻;被害籽粒还充满虫粪,变褐以致霉烂。
合理轮作,避免豆科植物连作; 在夏大豆开花结荚期,灌水1-2次,可增加入土幼虫的死亡率; 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茚虫威等药剂防治。
27
虫害——斜纹夜蛾 3龄前幼虫仅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叶片被害处仅留上表皮及叶脉成灰白色窗纱状,枯死后呈黄色;
4龄以后咬食叶片仅留主脉,危害嫩茎、蛀食豆荚,大发生时幼虫密度大,可把整株甚至整块田毛豆吃成光杆并转移到其他田块继续危害。 诱杀 黑光灯 糖醋液 深耕灭蛹 斜纹夜蛾越冬蛹大部分在耕作层,所以收获后需将残株落叶带出田外处理并及时深耕翻地,灭蛹效果较好。 药剂防治 2龄幼虫始盛期,虫螨腈、茚虫威、毒死蜱等药剂进行防治。
28
虫害——食心虫(蛀荚蛾、蛀荚虫、小红虫)
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幼虫蛀入前均作一白丝网罩住幼虫,一般从豆荚合缝处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 成虫防治 防治时间一般在8月中旬,田间蛾子飞舞时进行。 幼虫防治 防治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即毛豆食心虫成虫产卵后幼虫刚出现时进行。 速灭杀丁等药剂喷雾防治。 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 克浸玉米果穗瓤碎块40-50块。于下午4-5时,将浸过药的玉米瓤夹在毛豆植株高2/3处,每隔5-6垄夹一垄药块。在一垄毛豆植株上。每隔5-6米远夹一块,每亩用40-50块即可。 用灭虫灵粉、除虫精粉2-2.5公斤喷粉,效果较好。
29
生理障碍——缺氮 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少,叶色淡,呈浅绿或黄绿色,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先黄。
30
生理障碍——缺磷 缺磷植株瘦小,生长缓慢,叶形小,尖而狭窄,茎硬且向上直立,扬花期和成熟期延迟。开花后叶片呈棕色斑点,根瘤少,茎细长,叶厚,狭长,凹凸不平。严重缺磷,叶脉黄褐,茎及叶暗红,之后全叶呈黄色枯死。
31
生理障碍——缺钾 大豆缺钾5~6片叶时即出现症状。中下位叶缘失绿变黄呈金镶边状。老叶脉组织突出皱缩,边缘反卷,叶柄变褐色。结荚稀,秕荚秕粒多。
32
生理障碍——缺钙 大豆幼苗期缺钙,胚叶基部出现大量黑斑、胚叶边缘出现黄色,顶芽坏死,子叶变厚、卷曲。
新叶不伸展,老叶有灰白色斑点。叶脉棕色,叶柄柔软下垂。根暗褐色,脆弱,呈黏稠状,叶柄与叶片交接处呈暗褐色,严重时茎顶卷曲呈钩状枯死。
33
生理障碍——缺镁 较老的叶片变为灰绿色,叶脉间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缺镁时,甚至发生组织坏死。夏秋毛豆缺镁中部叶片脉间失绿黄化,叶面上有紫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块) 。
34
生理障碍——缺硫 植株矮小,新叶均一发黄,下部保持绿色。
35
生理障碍——缺铁 大豆缺铁,新叶黄化或黄白化,叶片上常有褐色坏死斑。
36
生理障碍——缺锰 叶肉失绿,叶脉仍为绿色,叶脉呈绿色网状,叶脉间失绿小片为圆形,叶脉间的叶片突起,使叶片边缘起皱。缺锰严重时,失绿小片扩入相连,并出现褐色斑点,呈烧灼状,并停止生长。
37
生理障碍——缺硼 大豆硼毒,叶缘黄化、褐变,脉间有棕褐色坏死。 大豆缺硼,顶端萎缩,叶皱缩变厚。
38
生理障碍——缺锌 豆科作物生长缓慢,下部叶脉间变黄,并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成坏死斑块,继而坏死组织脱落。大豆的特征是叶片呈柠檬黄色;蚕豆出现“白苗”,成长后上部叶片变黄、叶形变小。
39
生理障碍——缺钼 根瘤发育差,结瘤数量多但个体小,呈绿色或棕色而不是粉红色,固氮作用减弱。植株矮小,上位叶色浅,主、支脉色更浅。支脉间出现连片的黄斑,叶尖易失绿,后黄斑颜色加深至浅棕色。有的叶片凹凸不平且扭曲,有的主叶脉中央呈白色线状。
40
谢谢! 38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