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New 車身底盤 58% (+24%up) ,重量減輕30公斤 4-4 輕量化、高強度與高平衡性車體 F 增加高強度鋼材的應用範圍 A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New 車身底盤 58% (+24%up) ,重量減輕30公斤 4-4 輕量化、高強度與高平衡性車體 F 增加高強度鋼材的應用範圍 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New 車身底盤 58% (+24%up) ,重量減輕30公斤 4-4 輕量化、高強度與高平衡性車體 F 增加高強度鋼材的應用範圍 A
‘05 CR-V 全新CR-V 590 grade 440 grade 340 grade 270 grade 780 grade 高剛性鋼材使用率達: 1.目的 說明新車運用高強度鋼材 2.說明順序 運用的比例及特點 3.說明重點. 高剛性鋼材具有強度高及輕量化的特點 (grade)鋼材強度單位 相當於 mm的鋼材 58% (+24%up) ,重量減輕30公斤 42% 10% 37% 1% New 增加高強度鋼材的使用率 更加廣泛應用高強度鋼材,可達成強化車體剛性與輕量化(減輕30公斤)之雙重目的,提昇安 全性及降低油耗。 A

2 車身底盤 4-4 輕量化、高強度與高平衡性車體 F 車體強度與平衡性提昇 A 1.目的 說明新車強度及平衡性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更優異的車身剛性 ’05 CR-V 前後左右剛性 剛性平衡度 車體強度與平衡度提昇 前後左右全方位的車體強度與平衡度之提升,使CR-V具有如ACCORD一般的行駛穩定性, 駕駛感幾乎與房車相同。 1.目的 說明新車強度及平衡性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車體強度及平衡性的提昇有利於操控,進而增加主動安全性 A

3 New 車身底盤 4-4 輕量化、高強度與高平衡性車體 F 靜態剛性提昇 A 1.目的 說明新車強度及平衡性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車體震動靈敏度曲線圖 --’05 CR-V --全新CR-V 車身剛性靈敏度 現行CR-V 抗彎曲性 ( MNm2 ) 3.82 (84%UP) 2.08 抗扭曲性 ( MNm2 / rad ) 2.54 2.47 New 1.目的 說明新車強度及平衡性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車體強度及平衡性的提昇亦可減少共振及雜音,當然耐久性也會更好 車體震動頻率 靜態剛性提昇 車體結構之強化提供更佳的靜態剛性,同步降低車體的震動頻率與共振雜音。 A

4 SUV New 車身底盤 4-5 空氣力學設計 F SUV級距最佳的空氣力學表現 A 1.目的 說明新車底盤的設計 2.說明順序
MURANO RAV4 RX330 New ’05 CR-V 提昇10% 1.目的 說明新車底盤的設計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新車擁有優異的底盤設計,底盤平整化可減少底盤亂流 ,增加高速行駛穩定性,或是高速變換車道的穩定性 0.36 0.38 0.40 0.42 0.44 平整化底盤擾流護板 風阻係數Cd值 SUV級距最佳的空氣力學表現 (Cd值0.39) 藉由A柱前移150mm與底盤防護底板,達成最佳空氣力學表現。 整體空氣拖曳力降低: 1) 更為優異的高速性能與燃費經濟性為您節省開銷。 2) 降低風切聲提供更為寧靜的行車品質。 A

5 車身底盤 4-8 跨越障礙性能 F Off-Road越野性能 A 1.目的 說明新車的越野性能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穿越角 18 (+-0) 後保險桿接觸點 前保險桿接觸點 28 (-1) 23.2 (-0.8) 進入角 軸中點 離去角 輪胎接地點 輪胎接地點 <Off-Road相關資訊> 1. 最低離地高降低20 mm. 由’05 CRV之205mm降低至全新CR-V之185 mm。 2. 進入角與離去角 -進入角為28度, 前一代車型為29度。 -離去角為23.2度, 前一代車型為24度。 3. 穿越角 -維持18度。 4. 迴轉半徑 -由 5.3 m增加到 5.5 m。(因輪距加寬提昇穩定性所致) 1.目的 說明新車的越野性能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新車的越野性能略有影響,例如最低距地高的降低,此外迴轉半徑亦增加至5.5m,但這是因為提昇走行性能的緣故.(重點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車款) A

6 動力系統 4-13 油箱形狀重新設計 F 提昇油箱有效容積 A 1.目的 說明油箱設計改變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20% Up 行駛距離 AT 20% WQ CR-V 2.0 L (05M) RAV4 2.0 L 3D 2.0 L 5D 566 有效提升續航力 (EUDC mode value) 10% 5% ’05 CR-V 20% UP 全新 CR-V ENG AT 提升油箱有效容積 (3.8 L) 空氣力學設計, 輪胎尺寸與其他 提昇可用容積 1.目的 說明油箱設計改變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油箱設計改變讓可用的油料增加,增加行駛里程,避免找尋加油站的不便 油箱形狀重新設計 1. 藉由重新設計油箱沉底段之構型,提升有效容積,增加續航力。 2. 總容積仍為 58L (含底油與管路內油量), 但有效容積增加3.8L,達到47.7L。換句話說, 增加了有效使用之油量 。2.0車型續航力整體提升20%、2.4車型續航力整體提升15%。 3. 有效容積與續航力的提升能夠讓您行駛更遠的旅程, 並減少長途行駛進加油站的次數或  是在郊外地區尋找加油站的不便。 A

7 動力系統 4-14 Real-Time即時四輪驅動系統 F A 1.目的 A-DPS的特點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扭力曲線圖 前輪>後輪 前輪/後輪 輸出比例 後輪扭力輸出 急加速行駛 扭力極限 扭力提升20%, 提升行駛性能 急轉彎 性能表現 20% 單向凸輪機構於低速時 能夠切換4WD動力模式 機殼強度提升 多片離合器傳動效率提升 單向凸輪元件 F   當前輪發生打滑達1/4圈時,A-DPS系統便會迅速將動力傳至後輪,以4WD的驅動模式提供駕駛最佳的抓地力。 4WD 模式 DPS   乾燥路面 濕滑路面(起步, 行駛, 坡道) 路面 FF 凸輪扭力輸出 幫浦扭力輸出 扭力極限 A-DPS 前後輪速差 系統 模式 A 全新進化A-DPS (Advance-Dual Pump System) 1. 藉由多片離合器傳動效率與機殼強度之提 升,可配合更大的輪胎(225/65-17),發揮良 好的抓地力。 2. 後輪動力分配提升20%,強化溼滑路面操控 之安心感,將車輛失控的機會降到最低,提 昇整體安全性。 3. 傳動軸前段採碳纖維材質,可減低動力耗 損並達到輕量化的省油性。 1.目的 A-DPS的特點 2.說明順序 3.說明重點. 經由內部構造的強化,全新A-DPS系統的扭力輸出提昇20%,增加後輪的扭力,提供更強的地形適應力 【一般狀況:FF】 【起步/加速】 【加速/斜坡】


Download ppt "New 車身底盤 58% (+24%up) ,重量減輕30公斤 4-4 輕量化、高強度與高平衡性車體 F 增加高強度鋼材的應用範圍 A"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