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讲 夏·商·西周 一、夏(前21~17世纪) 二、商(前17~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讲 夏·商·西周 一、夏(前21~17世纪) 二、商(前17~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讲 夏·商·西周 一、夏(前21~17世纪) 二、商(前17~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2 一、夏(前21~17世纪)

3 一、夏(前21~17世纪)

4 一、夏(前21~17世纪)

5 一、夏(前21~17世纪)

6 一、夏(前21~17世纪)

7 一、夏(前21~17世纪)

8 一、夏(前21~17世纪)

9 一、夏(前21~17世纪) 美 卡尔·魏特夫 著 治水社会?

10 一、夏(前21~17世纪)

11 一、夏(前21~17世纪)

12 一、夏(前21~17世纪)

13 一、夏(前21~17世纪)

14 二、商(前17~11世纪) 商 夏 周 △ 夏商周…彼此之间的横的关系,才是了解三代关系与三代发展的
关键。…不仅是前仆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 国之间的关系。 △ 夏商周在文化上是一系的,亦即都是中国文化,但彼此之间有地 域性的差异。 —— 张光直 △ 在夏商周时代被认为是正统的国家只有一个。—— 谢维扬 《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易·革卦》:“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

15 二、商(前17~11世纪)

16 二、商(前17~11世纪)

17 二、商(前17~11世纪)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史记·殷本纪》 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征而西夷怨,南面征而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如大旱之望雨也…… 《孟子·滕文公下》

18 二、商(前17~11世纪) —— 《尚书 · 盘庚下》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
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 《尚书 · 盘庚下》

19 二、商(前17~11世纪)

20 二、商(前17~11世纪)

21 二、商(前17~11世纪)

22 卜辞举例 二、商(前17~11世纪) 贞:我受黍年?贞:我不其受黍年?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庚子卜,争贞:翌辛丑,启?贞:翌辛丑,不其启?王固曰:今夕其雨,翌辛丑启。之夕允雨,辛丑启。 郭沫若《殷契粹编》: “殷人一事必数卜,或卜其正,或卜其反,或卜如此,或卜如彼。”

23 二、商(前17~11世纪)

24 二、商(前17~11世纪)

25 二、商(前17~11世纪)

26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27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
《孟子·尽心下》 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浦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淮南子·泰族》 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 孟子 《逸周书·世俘》载武王战果(据顾颉刚校定本): 馘 人 俘 人 灭国 99,服国 562 狩猎动物 头 缴获玉 块

28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周公曰:…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 ——《尚书·召诰》 周公说:…唉,皇天上帝把他的大儿子也就是这个大国殷所授的天命收回了,现在把天命授给了王!王承受了天命,说到吉庆是无穷尽的,说到忧虑也是无穷尽的。唉,王啊,你怎么可以不加警惕呢?…我们看看前人夏代,原先是受到老天爷的信任和保佑的,后来因为违背了天道,也就丧失了天命。我们就今再看看殷代,原先也是受到老天爷的信任和保佑的,后来因为违背了天道,也就把天命丧失了。…唉,王啊,你虽然年轻,却是上帝的大儿子啊!你能够使小民跟你和谐,上帝就会保佑你了。王不要轻看这些小民啊,王心里应该时时警惕着,小民是很可怕的啊!

29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30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31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32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王国维先生(1877~1927)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先生(1877~1927)

33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34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35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36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周以上千八百諸侯,其長伯為君,次仲、叔、季為卿大夫,支屬為士、庶子,皆世官位。 《漢舊儀》
周以上千八百諸侯,其長伯為君,次仲、叔、季為卿大夫,支屬為士、庶子,皆世官位。 《漢舊儀》 王曰:嗚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皆聽朕言…… 《尚書·呂刑》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尚書·堯典》

37 野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国 《诗经·大雅·民劳》: 毛传:“中国,京师也。”
粗略观察夏、商、西周的国家形态及其发展,我们已明显感到有一种点和面的区分。 西周的点有丰镐、成周及各诸侯国所在的大邑等。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广大的面。 点就是国,面就是野。 点与面之间的对立,点对面的控制和奴役,则主要通过部落征服来实现。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 《说文解字》: “国,邦也。” “野,郊外也。” 《诗经·大雅·民劳》: “惠此中国,绥彼四方。” 毛传:“中国,京师也。”

38 丧服制度 《仪礼》十七篇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丧服名 服丧期限 斩衰(cui) 三年 齐(zi)衰 原有四等,后代定制一年
1.士冠礼 2.士昏礼 3.士相见礼 4.乡饮酒礼 5.乡射礼 6.燕礼 7.大射礼 8.聘礼 9.公食大夫礼 觐礼 丧服 士丧礼 13.既夕 士虞礼 特牲馈食礼 少牢馈食礼 有司彻 丧服名 服丧期限 斩衰(cui) 三年 齐(zi)衰 原有四等,后代定制一年 大功 九月 小功 五月 缌(si)麻 三月 丧服制度

39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周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祗) 祭礼 仪礼八达之礼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丧礼 以宾礼亲邦国 朝、聘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 冠、昏、乡、射 《仪礼》:大约成书于春秋时期的礼仪职业手册。早期《五经》中的《礼》经专指此书。 《周礼》:原名《周官》,一部理想化的官制著作,分天、地、春、夏、秋、冬六部分。或以为“周公致太平之书”,或以为“六国阴谋之书”,或以为西汉刘歆为佐王莽篡位伪造之书。 《礼记》:战国至秦汉儒家所作礼制资料汇编,共49篇。或记制度,或述思想,内容较杂。后代《五经》中的《礼》经指此书。

40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41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42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43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骊山烽火台遗址 陕西临潼县南


Download ppt "第一讲 夏·商·西周 一、夏(前21~17世纪) 二、商(前17~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