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jjyuann@ntu.edu.tw 我為什麼要學科學?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jjyuann@ntu.edu.tw.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jjyuann@ntu.edu.tw 我為什麼要學科學?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jjyuann@ntu.edu.tw."—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jjyuann@ntu.edu.tw
我為什麼要學科學?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2 目錄 前言 科學的定義 科學的本質 科學的風險 科學的價值 結論

3 前言 有關「我為什麼要學科學?」這個題目的理解,我們必須先知道科學的本質。 如果科學與眾人無關,那麼科學與我又有何關?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這牽涉不同的歷史、發展與文化三方面的議題。 歷史上,科學是源自古希臘的知識追求活動,但在歷史的進程中,經歷了徹底的改變。導致這個改變的原因,是三種「轉化」的過程:

4 前言 數學化。 Mathematization. 實驗化。 Experimentalization. 商業化。
Commercialization.

5 Differential geometry
Trigonometry Geometry Factual geometry Topology Measure theory

6

7 前言 這三種「轉化」,讓科學成為菁英、專業與牟利的對象,也因此與社會息息相關。
同時,在發展上,現代科學的發展,決定了國家的命運。沒有科學的國家,成為被宰制的對象,而擁有科學的國家,也就成為宰制人的對象。 這樣說,好像很殘忍,但這卻是事實!

8 前言 最有趣的是,這是一件可以學習的事情。
現代化的科學從義大利、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歐洲先進國家的「私人科學家」開始,逐漸因為國家王權的重視,成立機構,專門透過制度的建立,發展科學。

9 前言 所以,科學從「私人事業」,轉化成為「制度化事業」(institutionalization)。
文化上,因為科學的成就,導致一種特殊的,也是錯誤的「科學文化」:科學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是「時辰未到」! 這幾種轉化,為我們所面對的科學拉開序幕,也注定與在座的人人發生關係。

10 科學的定義 什麼是定義? 「定義」就是經由一連串語句所描述出來的對象。這一連串語句,就是這個對象的定義。 如果這就是定義,那麼科學沒有定義!

11 科學的定義 為什麼? 因為,科學並不是一個對象,而是一種行動。 科學就像「愛」,像「自由」一樣,是行動,不是一項固定的對象。

12 科學的定義 愛國,可以固定地被一連串語句所定義嗎? 自由,可以固定地被一連串語句所定義嗎?
不行,因為這兩項行動都牽涉到個人的認知,不是可以被固定地、外在地以及定義式地加以規定。

13 科學的定義 我們只能把他們當成行動加以描述,但描述就不能做出充足的說明,無法以窮盡的方式加以解釋,只能大致地說出她的本質。
科學就是這樣的行動,我們只能大致地說出她的本質。 但是科學創造出徹底改變世界的結果,做為世界中的一份子,我們必須理解科學。

14 科學的本質。 科學的本質起源於亞里斯多德的方法學(methodology)
他認為,雖然科學不能直接定義,但我們可以透過科學方法來「組織」科學知識。 科學方法有兩種: 歸納法(Induction)與演繹法(Deduction)。

15 科學的本質。 演繹法,是從已知的前提中推出結論(例如,「所有理性動物都是人」;「我是人」,所以,「我是理性的動物」)。
歸納法,是從日常經驗中,建立「已知前提」的唯一依據。 因此,科學的本質就是:

16 科學的本質。 1. 所有的科學知識必然都是在可以感知的經驗基礎所所建構起來的。
2. 所有的經驗知識都必須依附在歸納法的原則下,才會有被認知的可能性。 3. 所有的歸納知識都無法逃避證成的質疑,因而是有問題的。 4. 所有有關科學本質為何的哲學討論,均來自於這些問題的延伸討論。

17 科學的風險 科學怎麼會有風險呢? 因為所有的科學知識,其實都是透過歸納法所組織而成的知識。

18 科學的風險 歸納法有兩項問題: 1.所有的知識都是基於日常經驗所累積出來的結果,但是日常經驗真的就是世界的實在嗎?
2. 歸納法認為,過往的經驗所累積出來的規律,將會一成不變地沿用在未來,但這是基於什麼理由呢?

19 科學的風險 科學哲學沒有辦法回答這兩個問題,可是科學文化中對於科學所產生的信念,卻是科學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這不是有矛盾嗎?

20 科學的風險 所以,科學的風險,來自於對科學所抱持的錯誤信念。 這就是說,「科學知識並沒有成為絕對真實的可能,卻被賦予如同真理一般的價值」。

21 科學的價值 科學的實際名稱應當是「無基礎的知識」。 科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真理,而在於不斷地追求進步。
科學是科學家的行動,不斷地探索自然中的奧妙與結構。

22 科學的價值 2011年12月13日在瑞士與法國邊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的兩個實驗團隊ATLAS與CMS,對於證實希格子玻色(Higgs Boson)粒子存在的科學證據提出令人振奮,但又不完全滿意的消息。

23 科學的價值 令人振奮的地方是,從希格子轉為光子(photons)的急速衰退中(decadence),似乎可以確定希格子的存在與「標準模型理論」的預測吻合,但還需要更穩定的數據,才能「確定」它的確存在。科學家預估,最終確定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年,也就是在明年年底以前,這個被稱為「上帝粒子」(God’s particles),可以用來解釋一切事物質量的粒子,將可以被確定存在。

24 科學的價值 請問,這是不是表示說,「最終粒子」的發現,代表人類理解自然所包含的一切呢?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二:

25 科學的價值 1. 對於追求不斷進步的科學家而言,發現希格子玻色確實存在與否定希格子玻色確實存在,具有同樣的意義,因為這都是人類讚廣闊無涯的宇宙中的探索。 2. 發現希格子不但不會終止人類追求知識的活動,還會引發更多的問題與想像。為什麼?因為發現這種粒子的存在,就像是下象棋的初學者剛學會走象棋步一般,對於如何走出更為精緻與高深的棋步,需要是對於基本棋步更深更廣的理解。

26 科學的價值 科學也一樣,即使我們發現組成事物最基本的粒子,但即使如此,這可能以「起點」都還稱不上。因為真正的重點,在於這些粒子如何組成我們在經驗中所觀察到的事物。 如果可以更進一步發展,我們更想知道,這些粒子的組成,與我們生命中所展的一切有什麼關係? 從這些問題的答案中,我們不但看到科學的價值,也看到科學無窮發展的可能性。

27 結論 數學、實驗以及實用都是科學家用來繼續發展科學知識的方式,但在產生知識的過程中,科學無可避免地與社會逐漸連結在一起。

28 結論 數學的艱澀,為科學家做出菁英的選擇。 實驗的花費,為科學家做出經費的選擇。 實用的選擇,為科學家做出生計的選擇。
但是,這三項轉化,並不會隔絕所有人參與科學知識的認知與學習。 因為科學所著眼的目標,是我們共同組成的社會。

29 結論 但是,無論科學如何地影響我們,她都不是絕對真理,她也不必以真理自我期許,因為她的本質告訴我們,科學雖然沒有確定的基礎,但是她有永遠追求進步的價值。 我們可以結論說,人類的價值,就是依附在科學家直上的價值:永遠追求進步!

30 謝謝聆聽! 敬請發問。


Download ppt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jjyuann@ntu.edu.tw 我為什麼要學科學?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jjyuann@ntu.edu.tw."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