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正念課程的慈悲滋長: 學習心得分享 台中慈濟醫院 精神科 鄭存琪醫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正念課程的慈悲滋長: 學習心得分享 台中慈濟醫院 精神科 鄭存琪醫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正念課程的慈悲滋長: 學習心得分享 台中慈濟醫院 精神科 鄭存琪醫師

2 綱要: (一) 慈悲是天性 (二) 正念課程滋長慈悲的因素:改變自我認同與自我關係 (1) 正念練習即蘊含著慈悲因素 (2) 練習正念者的成長歷程 (3) 正念的課程設計 (4) 正念帶領人、團體與學員 (三) 慈悲發展的疑惑 (四) 結論

3 (一) 人的普遍性處境 感受到 「苦」 希望 「離苦、得樂」 痛苦時,希望受到如何的對待: 饑渴,委屈,經歷挑戰時
我,親愛的人,一般人,討厭的人

4 慈悲 慈(mettā;loving-kindness): 帶給(同朋)利益與安樂的願望,予樂 悲(karuaņā;compassion):
(為同朋)除去不利益與苦的願望,拔苦 朋友關係、平等關係 中村元,[慈悲],1997

5 Compassionate mentality
Kind, concerned, gentle, empathic, warm, friendly, loving, tolerant, affectionate, patient, caring, sensitive, supportive, helpful, non-judgemental, considerate, understanding, sympathetic, giving, comforting, soothing, reassuring, validating, calming, respectful, open 6 key attributes:motivation、non-judgemental attitude、distress tolerance、attentional sensitivity、sympathy、empathy Paul Crawford, Paul Gilbert, etc.,[the language of compassion],2011

6 Chris Irons,[慈悲焦點治療二日工作坊課程手冊],2015
Compassion 與痛苦同在 Gilbert P. 對慈悲的定義: 對自他所承受的痛苦,有能力去感受、涉入參 與,這包含了對壓力或痛苦的耐受力 (2) 有意願與動機去減輕當下痛苦、與預防未來的受苦 慈悲同時有著:「感受、理解、願意共苦、自我調適、看見需求、智慧、勇氣、行動、承擔」 等面向 Chris Irons,[慈悲焦點治療二日工作坊課程手冊],2015

7 最深層的慈悲,一定與真相有關 慈悲的作用不僅希望減輕痛苦,更重要的是要引領人們到真理的面前,讓這個人能夠活在真相中。
會造成痛苦的,不是真相,而是謊言, 謊言所帶來的痛苦早就存在了,真相只是將它揭露罷了, 痛苦一旦被揭露,你就可以放下它了。 慈悲 → 信任 → 願意呈現出脆弱的一面 → 看見真相而不抗拒 → 本體即真相。 慈悲並不會消解痛苦,它會讓痛苦變得有意義, 變成真理的一部分,讓我們承受得起痛苦。 慈悲能帶你到真相面前,拯救你的,最終仍是真相。 密勒日巴的故事 阿瑪斯,[鑽石途徑 I],2004

8 佛法:一味,指向解脫 大念處經:「諸比丘,這是使淨眾生,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聖道,體驗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念處」。
卡巴金:終極而言,沒有內在,也沒有外在, 只有一個無縫的整體,醒著、覺知著。 正念指向解脫,解脫與智慧、看見真相有關,也必然會經歷最深刻的愛與慈悲。 卡巴金,[關於MBSR的起源、善巧方便與地圖問題的一些思考],2011

9 同理心 利他 思擇力 不害 覺知 關懷與包容 陪伴與傾聽 助人行為 感同身受 無私奉獻 理解他人 慈悲 自我覺察與調節 平等心 自我覺察
反思 適切行動 自我覺察 自我慈悲 自我調節 黃舒鈴等,[慈悲意涵之初探],2015

10 (二) 正念練習,即內含慈悲因素 正念:有意識、不帶批判地觀照當下 接納 不批判 無求 放下 信任 初者之心 耐心 感恩 毅力 寬容 善意
喜樂 淡定 慷慨 卡巴金,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2013

11 活在當下 vs 活在頭腦 原初經驗 衍生性經驗1 衍生性 經驗2 衍生性 經驗3 蔡昌雄等, [死亡焦慮下的自我照顧],2006

12 正念即覺知 專注力 覺知 卡巴金,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2013

13 改變了觀看與理解自己及世界的方式: 認同與關係的改變
外界 vs 我 內在想法、情緒、身體感受、衝動 vs 觀察者 觀察者 vs 本質我

14 Murray Stein,[榮格心靈地圖],1999
與自己作朋友 Self 自性 自我 ego Murray Stein,[榮格心靈地圖],1999

15 作自己的主人:覺知與慈悲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生如夢,外境是內心的投射 活在當下,不即不離 活在世間,但不屬於世間
接納、選擇、為自己負責 在 being 中,有意識地 doing 平常心

16 正念助益的可能因素 活在當下 楊彥芬,2012;鄭雅之,黃淑玲,2016 後設認知的領悟 提升自我整合功能 提升身心功能 不依附
暴露 消退 再整合 不依附 增加認知彈性 提升身心功能 提升自我整合功能 楊彥芬,2012;鄭雅之,黃淑玲,2016

17 Shapiro,[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2006
療癒與深刻的轉化 (一) 正念: (1) 想法不過就是一個想法,它不是你,也不是事實 (2)改變與負面想法、情緒、身體感受之間/與自己的關係 (3) Shapiro (2006) 說明正念的作用機制: (a) 去自動化 (deautomatization) → 覺知 (b) 去中心化 (decentering):站在經驗外來觀看經驗 (c) 去執著性 (detachment) (4) 活在當下、增加內在空間、增加選擇與自我責任 (二) 慈心:增長對自我、他人的悲憫 Shapiro,[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2006

18 溫宗堃,[正念減壓的根源與作用機轉:一個佛教學的觀點],2013
正念促進心理健康的機制 覺察當下的身心現象時,便培養了「念」(覺察當下的身心現象而不忘失) 帶著接受、不評判的態度來覺察,便有「無瞋」(不排斥當下的身心現象) 正念地覺察,不企求達到任何目標,只是允許身心現象自由來去,無有留戀,便有「無貪」 正念地覺察身心現象,如坐在河岸靜靜旁觀河水流去,便有「中捨性」(心的平衡) 正念地覺察─消除心的躁動,便有「心輕安」(能對抗煩躁的亢奮與追悔的心態) 去除心的沉重,便有「心輕快」(能對抗昏沉與懶惰) 去除心的僵硬,便有「心柔軟」 此時的心,處於適合一切工作的狀態,便有「心適業」。 正念地覺察時,若能了解當下身心現象的特色,或者發現身心的種種慣性、模式,此時即開發了智慧,有了「無癡」 正念地覺察時,若發現自身的苦難與缺陷乃人類所共有,進而希求自、他快樂且無有苦難,此時便有了「慈」與「悲」 透過正念,覺察到不當的言語、行為會帶來身心的動盪與苦難,進而克制自己的言行,此時,便有了「正語」、「正業」。 溫宗堃,[正念減壓的根源與作用機轉:一個佛教學的觀點],2013

19 正念的課程設計 (A) 回到身體覺知:食禪,身體掃描,觀照呼吸, 行禪,單純看/聽,正念瑜伽 (a) 作為「當下」的定錨
(b) 「身體感受」是外在與內心世界的連結點 (c) 身體是可施力點 (2) 靜坐 (+正念觀察聲音、想法、無撿擇禪修):擴展意識 (a) 念頭 → 念頭+覺知的內在空間 → 整體覺知 (b) 散亂心 → 身心統一 → 一心 → 無心

20 正念的課程設計 (B) (3) 心理學:協助了解 人的心理運作模式,減少對自己的誤會 (a) 行動模式 vs 同在模式
© 自我的放鬆、穩定、開展 (4) 以同在模式經驗生活:活在當下,和自己在一起 (5) 慈心禪:有意識的慈心開發 (6) 增進自我照顧:慈心禪、艱辛禪、自我照顧 (7) 促進與他人關係:正念傾聽、正念人際關係  

21 對人身有限的體諒與接納 正念瑜伽:身體的限制,接納界限、有限性 靜坐、心理學:認識心理運作模式與個人特點 艱辛禪:面對艱困情境時身心自然反應
共同人性,接納、認識、理解、共處、善用 相互依存,感恩,尊重,欣賞

22 正念與慈悲間相輔相成 正念 vs 慈悲的 差異 (1) 正念:無條件接納、不批判、如其所是地 與經驗同在
(2) 慈悲:拔苦、予樂,學習自我慈愛、善待自己, 有意向性 正念 ←→ 慈悲的 相輔相成 (1) 正念幫助自己,能以接納、不批判的態度與痛苦經驗同在,慢慢地轉變過去慣用的忽略、否認、壓抑、抗拒、逃避的行動模式,讓自己與困難真實接觸,而非加深焦慮與恐懼感,這是對自己的一種深刻的慈悲。 (2) 在困難時刻,要能夠維持住正念,與自己共處,需要自我悲憫,接納自己人性與個人特質。 Neff. K.D.,2013

23 Segal V, Williams M, Teasdale J,[找回內心的寧靜],2015
正念帶領人與團體,對慈悲滋長的影響 (1) 團體帶領者:學長/同學的角色: (a) 在持續練習,了解正念生活可能的困難 (b) 在經驗討論(探問)中,示範與自己交朋友: 溫暖、好奇、仁慈、沉穩 → 自我悲憫 (c) 在困難中,如其所是,真實地接納面對自己 懷著自我照顧的意向 (而非製造感覺) 一起學習、同在當下 (2) 團體與同學: (a) 相互接納、支持、分享、普同性 (b) 學習者對老師的信任 Segal V, Williams M, Teasdale J,[找回內心的寧靜],2015

24 (三) 慈悲發展的過程:疑惑 愧疚感、罪惡感 要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證明自己高人一等 產生自我中心或自戀
擔心慈悲讓自己軟弱、自己會無法承受別人的痛苦 害怕自己會受傷、害怕與別人親近 懷疑是否造成別人依賴我或占我便宜等情況 → 自我受到威脅或開始要鬆動時的自然反應 → 接納、不批判、覺察自己的限制 以開放的態度,覺察、了解自己恐懼與害怕的是什麼 → 從慈悲自己開始,允許自然的開展 Gilbert,2010,2011

25 賴志超、蘇倫慧,[正念、自我療癒力與心理適應],2015
文化對於自我悲憫的可能影響 Neff (2008) 跨文化研究: 台灣參與者的自我批評與過度認同最高 Kitayama (1997): 美國人:強調獨立自主、自我提升 東亞國家:強調人際相依、透過自我反省(自我批評) 來自我改進、提升自我 Lewis (2006):華人以「自我貶抑」、「自謙」作為 避免冒犯別人、獲得他人認同的策略 賴志超、蘇倫慧,[正念、自我療癒力與心理適應],2015

26 總結:正念與悲憫之間的關係 正念讓練習者以接納、不批判、開放、友善的態度, 以欣賞、覺察方式,認識自己心的運作方式,跟自己做朋友。
正念改變了我們如何觀看與理解自己與世界, 影響了存在於此世的方式。 改變了自己與內在想法、情緒之間的「關係」, 讓內心空間變得更加寬廣,增加自我接納、支持與肯定, 增加選擇與自我負責,進而影響了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 正念練習本身,即是自我照顧的行為 (Kabat-Zinn)。 正念本身,蘊涵著自我悲憫的效果 (Neff, 2013)。 覺中有愛、愛中有覺。

27 參考資料 (1) 中村元(1997)。慈悲。台灣:三民。 石世明 (2016) 抗癌自癒力:正念減壓8堂課,天下。
達賴喇嘛、保羅‧艾克曼(2011)。心的自由:達賴喇嘛vs.艾克曼談情緒與慈悲(江麗美譯):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rons C. (2015)慈悲焦點治療二日工作坊課程手冊. Neff K.D.著,錢基蓮譯(2013)。寬容,讓自己更好。台北市:天下文化 蔡昌雄、蔡淑玲、劉鎮嘉 (2006) 死亡焦慮下的自我照顧 – 以安寧護理人員為例。生死學研究,第3期, 。 林鈺傑(2012)。「完適覺知」與「創造性自我」:正念心理健康機制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 (4) 。 林鈺傑(2013)。初探正念取向心理治療歷程之整合架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6 (3) 。 賴志超、蘇倫慧 (2015)。正念、自我療癒力與心理適應:自我悲憫與自我貶抑的中介效果。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2,93-124。 鄭雅之、黃淑玲 (2016)。正念培育歷程初探。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6,63-92。

28 參考資料 (2) 喬.卡巴金著,溫宗堃譯(2011)。關於MBSR的起源、善巧方便與地圖問題的一些思考。
溫宗堃著(2013)。正念減壓的根源與作用機轉:一個佛教學的觀點。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十二卷第二期,p27-48。 Segal Z.V., Williams J.M.G., Teasdale J.D著,石世明譯(2015)。找回內心的寧靜:憂鬱症的正念認知療法。第二版。台北市:心靈工坊。 Gilbert, P. (2010) 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 London: Routledge. Gilbert, P., McEwan, K., Matos, M., & Rivis, A. (2011) Fear of compassion: development of three self-report measure.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84, 239–255 Neff.K.D.(200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self-compassion. Self and Identity, 2, Neff, K.D., Germer, C.K.(2013) A pilot study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mindful self-compassion program.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9,

29 參考資料 (3) Neff, KD., Pisitsungkagarn, K. & Hsieh, Y.P. (2008). Self-compassion and self-construral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iland and Taiwa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9(3), Kitayama,S., Markus.H.R.,Matsumoto,H., Norasakkunkit,V. (1997)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roces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Self-enhancement in the Unites States and self-criticism in Ja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6), Lewis, RD. (2006) When cultures collides: leading across cultures. Boston, MA: Nicolas Brealey. Paul Crawford, Paul Gilbert, Jean Gilbert, Corinne Gale (2011) The language of compassion. Taiwan International ESP Journal, Vol. 3:1, 1-16. Pommier, E.A. (2011) The compassion scal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72,1174. Shapiro, S., Carlson, L., Astin, J., & Freedman, B. (2006). 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2(3),

30 謝謝您的聆聽


Download ppt "正念課程的慈悲滋長: 學習心得分享 台中慈濟醫院 精神科 鄭存琪醫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