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投入產出分析法及其應用研究 陳家榮 中 華 民 國 97 年 3 月 10 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投入產出分析法及其應用研究 陳家榮 中 華 民 國 97 年 3 月 10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投入產出分析法及其應用研究 陳家榮 中 華 民 國 97 年 3 月 10 日

2 Input-Output Analysis (投入產出分析) Interindustry Analysis
(Interindustry Economics) (產業關連經濟學)

3 Input--Output Table(國內產品交易表)
(家計消費、投資、出口、政府支出) 產出分配 Selling Sectors ($ million) Purchasing Sectors ($ million)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最終 Total 需求 Output Yi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原始投入 Vj ( =GDP ) Total Input Xij 投入結構 產出分配式 :Xi = Σ Xij+ Yi j 投入結構式 : Xj = Σ Xij+ Vj i Xi 薪資、盈餘、折舊、稅

4 Input-Output Table(包含進口) 產品總交易表
(國內產出+進口) Selling Sectors ($ million) Purchasing Sectors ($ million)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Final Total Demands supply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Final Payments Total Input

5 Input-Output Table(包含進口) 國內產品交易表+進口
Selling Sectors ($ million) Purchasing Sectors ($ million)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Final Total Demands supply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Import Final Payments Total Input GDP =14+22+33 = 18+26+35+8-18

6 Input--Output Table(國內產品交易表)
(家計消費、投資、出口、政府支出) 產出分配 Selling Sectors ($ million) Purchasing Sectors ($ million)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最終 Total 需求 Output Yi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原始投入 Vj ( =GDP ) Total Input Xij 投入結構 產出分配式 :Xi = Σ Xij+ Yi j 投入結構式 : Xj = Σ Xij+ Vj i Xi 薪資、盈餘、折舊、稅

7 Direct Requirements Table
Purchasing Sectors Define 投入係數: aij=Xij / Xj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Final Payments Total Selling Sectors Xi = Σ Xij+Yi Xi = Σ aijXj+Yi

8 Total Requirements Table
Xi = Σ aijXj+Yi j X = AX + Y X = (I-A)-1 Y = BY △X = (I-A)-1 △Y = B△Y B=[bij]n x n bij:滿足j 產業最終需求一單位所需 i 產業部門之總投入 量。(向後關連效果,產業產出帶動效果) Total Requirements Table 產業部門關 聯逆矩陣 j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tal (output impact) i

9 △ E=e△X = e(I-A)-1 △Y = eB△Y
X = (I-A)-1 Y = BY △X = (I-A)-1 △Y = B△Y E=eX = e(I-A)-1 Y = eBY e = 產業每單位產值能源投入係數向量 產業單位產值污染排放係數向量 產業每單位產值勞動力投入係數向量 產業每單位產值附加價值係數向量 △ E=e△X = e(I-A)-1 △Y = eB△Y 直接經由產出變化造成之影響:E= e B*△X 修正原始B矩陣 為 B* 9

10 向前關連效果(產業推動效果) Define 分配係數: sij=Xij / Xi j i Selling Sectors
($ million) Purchasing Sectors ($ million)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Final Total Demands Output Agriculture Industry Services Final Payments Total Input i

11 Xj = Σ Xij+Vj i Xi = Σ sijXj+ Vj X = V (I-S)-1 = V G
Define 分配係數: sij=Xij / Xi Xj = Σ Xij+Vj i Xi = Σ sijXj+ Vj i X = V (I-S)-1 = V G G=[gij]n x n gij: i 產業原始投入變動一單位造成 j產業部門之產出影 響。(向前關連效果,產業投入推動效果) △X = △V (I-S)-1 = △ V G 修正原始G矩陣 為 G* △X = △ X G *

12 案例:國內鋼鐵業擴廠效益分析

13 鋼鐵產業關連性圖

14 初鋼及生鐵 鋼鐵初級製品 鋼鐵初級製品下游用戶 帶動效果

15 乘數

16

17

18

19 一般能源問題之應用研究 E=eX = e(1-A)-1 Y = eBY 1.了解並比較各產業能源密集度及CO2排放密集度 的變化情形
2.分解影響能源需求及其結構變化之因素,並分 析這些因素對CO2排放的影響 3.了解過去一些經濟及能源政策對能源需求及CO2 排放的影響 E=eX = e(1-A)-1 Y = eBY

20 Overview of Community Economic System
Energy Households Industry Services Goods & Inputs Products Labor CO2 E=eX = e(1-A)-1 Y = eBY Overview of Community Economic System CO2 CO2 Inputs Inputs

21 能源供給、需求與二氧化碳排放關係圖 初級能源 次級能源 最終能源使用 家計單位 產業使用 煤 CO2 CO2 天然氣 水力 電 核能
能源轉換示意圖 初級能源 次級能源 最終能源使用 家計單位 產業使用 CO2 CO2 天然氣 水力 核能 再生能源 CO2 CO2 石油 石油產品

22 Input-Output Transactions for the Economy (量值混合表)
Industry Sector 1 2 3 4 5 6 7 8 9 10 Final Demand Total Output 1. Coal Mining 96 7750 14 551 71 4702 2740 15922 2.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1113 23326 17737 148 499 42825 3. Refined Petroleum 32 43 1624 906 741 847 4030 3691 2037 14037 28003 4. Electric Utilities 16 56 445 381 1343 75 509 1181 4120 5. Gas Utilities 86 896 3148 977 868 212 151 1528 4948 14156 6. Chemical Products 48 171 616 41 4025 2540 10075 1018 2572 21182 7. Agriculture 763 19898 36270 3055 10498 70559 8. Mining & Manufacturing 350 1328 943 283 3008 6562 255235 4897 49902 348295 671671 9. Transport & Communication 1344 610 42 635 1552 16120 6102 17313 31412 75334 10. Rest of the Economy 366 4197 2968 3650 849 1271 11007 82616 13108 99294 289873 509200 * Transactions are in millions of dollars for nonenergy sectors and in Quads ( Btu) for energy sectors.

23 Technical Coefficients and Leontief Inverse
1 2 3 4 5 6 7 8 9 10 1. Coal Mining .006 .000 .001 .026 .007 2. Crude Oil .833 .253 3. Refined Petroleum .002 .058 .220 .035 .012 .049 .004 4. Electric Utilities .108 .018 5. Gas Utilities .032 .364 .069 .041 .003 6. Chemical Products .022 .010 .190 .036 .015 7. Agriculture .282 .054 8. Mining & Manufacturing .031 .229 .020 .142 .093 .380 .065 .098 9. Transport & Communication .048 .148 .030 .024 .081 .034 10. Rest of the Economy .023 .106 .886 .060 .156 .123 .174 .195 1.010 .153 .087 .013 .005 1.036 .976 .489 .397 .168 .043 .033 .062 1.071 .304 .028 .021 .061 1.132 .027 .046 .955 1.081 .082 .011 .008 .039 .064 1.250 .071 .009 .094 .095 1.421 .133 .017 .029 .079 .176 .966 .159 .391 .298 1.704 .222 .310 .25 .075 1.108 .056 .042 .146 .322 .842 .289 .351 .361 .320 1.302

24 民國88年直接能源投入係數 煤 煤製品 石油 天然氣 電力 能源密集度 CO2密集度 1.農林畜牧 0.00 0.08 0.81 0.89
0.01 2.漁 業 93.72 13.72 107.43 7.83 7.其他礦業 8.74 3.27 12.99 0.84 8.加工食品及 菸酒 8.21 0.34 3.99 12.54 0.71 9.紡織業 0.09 36.93 0.03 24.39 61.43 3.10 10.成衣及服飾 0.62 0.96 0.05 11.木材木製品 6.50 7.46 12.造紙業 23.35 31.65 14.57 69.57 5.16

25 民國88年總(直接+間接)能源及CO2密集度 煤 煤製品 石油 天然氣 電力 總能源密集度 CO2總排放密集度 6.78 0.71
單位:103 千卡/百萬元、公噸碳/百萬元 煤製品 石油 天然氣 電力 總能源密集度 ()為直接能源投入 CO2總排放密集度 1.農林畜牧 6.78 0.71 21.77 0.48 4.69 (0.89) 2.58 2.漁 業 16.15 1.19 127.21 0.42 17.58 (107.43) 12.40 (7.83) 7.其他礦業 13.16 3.98 26.89 0.31 6.79 (12.99) 3.69 8.加工食品及菸酒 11.52 1.45 36.38 0.81 8.72 (12.54) 4.34 9.紡織業 37.32 1.18 134.42 1.54 35.72 (61.43) 15.36 (3.10) 10.成衣及服飾 20.18 1.10 73.26 1.05 15.88 (0.96) 8.37 11.木材製品 16.23 2.37 41.43 0.72 12.51 (7.46) 5.26 12.造紙業 42.44 0.83 65.25 0.39 18.53 (69.57) 10.06 (5.16)

26 能源價格變動對產業生產成本之影響

27 國 內 開 放 式 投 入 產 出 表(包含進口) M 產 出 投 入 購 買 部 門 中 間 需 要 最 終 需 要 總 需 要 ∥ 供
投 入 購 買 部 門 中 間 需 要 最 終 需 要 供 給 部 門 總 1 j n 額 家 政 投 輸 存 總 計 府 貨 額 消 消 變 費 費 資 出 動 輸 國 入 產 1 2 部 . 門 i n X11. .X1j. .X1n W1 Xi1. .Xij. .Xin Wi Xn1. .Xnj. .Xnn Wn Y11. .Y1r . . Y1m F1 Yi1. .Yir . . Yim FI Yn1. .Ynr . . Ynm Fn Z1 . Zi Zn X1 Xi Xn 進口 投入 Mij Mir M 勞動報酬 經營盈餘 資本消耗 間接稅 原始投入總額 L1 . .Lj . .Ln Lw π1. πj. .πn πw K1 . .Kj . .Kn Kw T1 . .Tj . .Tn Tw V1 . .Vj . .Vn Vw L1 Lc Lg Le Ln Lf π1 πc πgπe πn πf K1 Kc Kg Ke Kn Kf T1 Tc Tg Te Tn Tf V1 Vc Vg Ve Vn Vf Lz πz Kz Tz Vz 總投入 X1 . .Xj . .Xn Xw Y Yr . Ym Yf Zz

28 能源價格變動對產業生產成本之影響 Xj = PjQj 令 將上式各項除以 Xj 相對價格變化 無法計算價格,只能分析價格變化之影響
Where energy import coefficient for each sector by fuel type K input coefficient matrix = value added coefficient matrix

29 民國90年各部門石油煉製品及電力占總成本的比例

30 民國90年各部門石油煉製品及電力占總成本的比例

31

32 以小至大排序

33

34 能源消費變動影響因素分析 是什麼原因造成總能源消費的增加? 是什麼原因造成CO2排放量的增加?

35 台灣地區產業部門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單位︰109仟卡 民 國 78年 80年 83年 85年 88年 78-88年間 煤 碳 消 費 量 57,134 57,218 64,786 66,394 75,670 - 成 長 率 a% 13% 2% 14% 32% 石 油 149,125 159,399 196,470 208,438 192,639 7% 23% 6% -8% 29% 天 然 氣 3,324 11,646 14,185 15,200 14,715 250% 22% -3% 343% 電 力 150,573 178,340 215,670 242,241 303,846 18% 21% 12% 25% 102% 總 計 360,155 406,603 532,272 586,869 8% 10% 63% CO2 (103碳-公噸) 27,599 30,460 41,337 46,491 24% 9% 68% 實質GDP成長率 85% 能源消費彈性值 1.00 0.91 0.62 0.56 0.74 二氧化碳排放彈性值 0.77 1.04 0.69 0.67 0.80 ●問題:是什麼因素造成能源需求增加63%? 過去政府的節能措施是否具成效?

36 探討各類投入因素或產品需求變化影響因素的分析方法一般可區分為因素分解法與一般均衡分析法兩大類。
因素分解法具有易於操作、較少資料需求、與適於跨國比較等特色,且其涵義明確,實務分析應用性高,但欲探索產業結構變動背後的趨動力(driving forces),卻有力有未逮之憾。 一般均衡分析法則具有解釋能力廣泛的優點,對於釐清經濟結構變動背後交錯複雜的機制,一般均衡分析法則為非常適用的分析工具。

37 能源需求影響因素經濟分析法分類

38 因素分解法(或要素分解法): 上式取微分即可得能源結構效果、能源密集度效果、產業結構效果、經濟成長效果、及交叉效果等。 ●
Fijt = t時間內I產業第J種能源使用量 Eit = t時間內I產業總能源使用量 Oit = t時間內I產業國內生產值(或value added) Gt = t時間內國內生產總值(或GDP)

39 結構分解分析法 Hudson and Jorgenson (1974): 以二次對數生產函數利用古典經濟理論分析中間部門的能源需求,其將生
產要素投入區分為四大類,分別為資本(K)、勞動(L)、能源(E)、及其他物 料投入(M),通常以KLEM表示之。 然後再將每一總合要素再行拆解為諸多要素的集合,譬如能源一項係由煤碳、石油、天然氣、電力等子項組合成, 此種生產函數包含二個層次(two-tier),一為只針對四個總合要素的生產函數關係,另一則為針對各總合要素內子要素間的生產函數關係。 此生產函數主要在求取各類替代彈性,在依彈性值探討衝擊影響。 KLEM I-O架構(Chen & Rose,1991, Energy Journal): 與前述相同

40 二階的KLEM I-O生產函數 基本上,二階的KLEM I-O 生產函數除具有一般新古典經濟學生產函數所具有之恆大於零、二次可微分與準凸向原點的限制之外,亦有「同位可分割性」(homothetic separability)的假設。 根據「可分割性」(separablility)的假設, 1.四個總合要素間的投入比例與各個總合要素內所有子要素投 入比例無關,即是資本(K)、勞動(L)、能源(E)、及其他物料投入(M)之間 的關係與能源內部各種能源投入間的關係無關。 2.總合要素間的替代效果並不會影響某一總合要素內所有子要 素的投入比例 3.某一總合要素內子要素間的替代效果,亦不會影響到四個總 合要素間的投入比例。 「同位」(homothetic)的假設係指此生產函數之擴張路徑(expansion path)為一直線,亦即產出規模的擴大不會影響投入結構。

41 . . . . . . . . . . . KLEM I-O Model q2 q1 Labor Coal C C Q2 d Q1 B c
Ea Eb E2 Ec Energy Bottom-tier effects Gas Top-tier effects q1 to a: 能源間的替代 a to b:總合要素替代 (E與L的替代) b to c: 進口替代誘發能源消費 c to d: 最終需求誘發能源消費 d to q2:技術進步(能源節約) Q1 to A: 總合要素替代 (E與L的替代) A to B: 進口替代 B to C: 最終需求變動 C to Q2: 技術變動

42 X = (1-A)-1 Y = BY 兩期間之產出變動: 如何處理勞動與資本變動效果? 如何處理進口替代效果?
△X = (1-At)-1 Yt - (1-At-1)-1 Yt-1 = (1-At-1)-1 Yt - (1-At-1)-1 Yt-1 (1-At)-1 Yt - (1-At-1)-1 Yt 最終需求變動效果 技術變動效果 如何處理勞動與資本變動效果? 如何處理進口替代效果?

43 開 放 式 與 封 閉 式 投 入 產 出 表 產 出 投 入 購 買 部 門 中 間 需 要 最 終 需 要 總 需 要 ∥ 供 給
投 入 購 買 部 門 中 間 需 要 最 終 需 要 供 給 部 門 間 1 j n 要 家 投 政 輸 存 最 計 府 貨 終 消 消 變 需 費 資 費 出 動 要 輸 國 入 產 1 2 部 . 門 i n 中間投入總額 X11. .X1j. .X1n W1 Xi1. .Xij. .Xin Wi Xn1. .Xnj. .Xnn Wn U1. . Uj. . Un. W Y11. .Y1r . . Y1m F1 Yi1. .Yir . . Yim FI Yn1. .Ynr . . Ynm Fn D1. .Dr Dn F Z1 . Zi Zn Z M1 X1 . . Mi Xi Mn Xn M X 勞動報酬(L) 資本消耗(K) 經營盈餘 間接稅 原始投入總額 L1 . .Lj . .Ln Lw K1 . .Kj . .Kn Kw π1. πj. .πn πw T1 . .Tj . .Tn Tw V1 . .Vj . .Vn Vw L1 Lc Lg Le Ln Lf K1 Kc Kg Ke Kn Kf π1 πc πgπe πnπf T1 Tc Tg Te Tn Tf V1 Vc Vg Ve VnVf Lz Kz πz Tz Vz 總投入 X1 . .Xj . .Xn Xw Y Yr . YmYf Zz

44 勞動與資本變動效果之處理 △X = (1-At)-1 Yt - (1-At-1)-1 Yt-1
Open I-O Model 最終需求變動效果 Closed I-O Model 技術變動效果

45 轉換後: X = AX -MAX + F - MF + EX
進口替代效果之處理 將原始方程式 (不含進口) X = AX + Y 轉換成包含進口的方程式 X + 進口 = AX + F 轉換後: X = AX -MAX + F - MF + EX A = 總投入係數矩陣 M=總投入係數中之進口比例矩陣 M=最終需求中之進口比例矩陣 F=不包含出口之最終需求 EX = 出口 X = (I – (I – M)A)-1 Y = = (I – (I – M) A)-1 ( (I – M)F + EX )

46 Decomposition of change in energy structure
Source Estimating equations 國內需求成長效果 △E1 = CBt-1 Rt-1 Gt-1 Rft-1 Fdt - CBt-1 Rt-1 Gt-1 Rft-1 Fdt(t-1) 最終需求結構變動效果 △E2 = CBt-1 Rt-1 Gt-1 Rft-1 Fdt(t-1) - CBt-1 Rt-1 Gt-1 Rft-1 Fd(t-1) 最終需求進口替代效果 △E3 = CBt-1 Rt-1 Gt-1 Rft Fdt - CBt-1 Rt-1 Gt-1 Rft-1 Fdt 出口成長效果 △E4 = CBt-1 Rt-1 Gt-1 Ext - CBt-1 Rt-1 Gt-1 Ext(t-1) 出口結構變動效果 △E5 = CBt-1 Rt-1 Gt-1 Ext(t-1) - CBt-1 Rt-1 Gt-1 Ext 不同能源間替代效果(直接) △E6 = CBt(t-1) Rt-1 Gt-1 Yt - CBt-1 Rt-1 Gt-1 Yt 不同能源間替代效果(間接) △E7 = CBt(t-1) Rt-1 GEt(t-1) Yt - CBt(t-1) Rt-1 Gt-1 Yt 投入原料替代效果 △E8 = CBt-1 Rt-1 GMt(t-1) Yt - CBt(t-1) Rt-1 Gt-1 Yt 替代效果之交叉效果 △E9 = CBt-1 Rt-1 GMt(t-1) Yt - CBt-1 Rt-1 Gt-1 Yt KLEM替代效果 △E10 = CBt(t-1) Rt-1 G(KLEM)t(t-1) Yt - CBt(t-1) Rt-1 GEt(t-1)Mt(t-1) Yt 中間投入之進口替代效果 △E11 = CBt(t-1) Rt G(KLEM)t(t-1) Yt - CBt(t-1) Rt-1 G(KLEM)t(t-1) Yt 資本投入技術變動效果 △E12 = CBt(t-1) Rt GKt(LEM)t(t-1) Yt - CBt(t-1) Rt G(KLEM)t(t-1) Yt 勞力投入技術變動效果 △E13 = CBt(t-1) Rt GLt(KEM)t(t-1) Yt - CBt(t-1) Rt-1 G(KLEM)t(t-1) Yt 能源投入技術變動效果(直接) △E14 = CBt Rt Gt(t-1) Yt - CBt(t-1) Rt-1 G(KLEM)t(t-1) Yt 能源投入技術變動效果(間接) △E15 = CBt Rt GEt(KLM)t(t-1) Yt - CBt Rt G(KLEM)t(t-1) Yt 製程技術變動效果 △E16 = CBt(t-1) Rt GMt(KLE)t(t-1) Yt - CBt(t-1) Rt G(KLEM)t(t-1) Yt 技術變動效果之交叉效果 △E17 = CBt Rt GEt(KLM)t(t-1) Yt - CBt(t-1) Rt G(KLEM)t(t-1) Yt

47 KLEM I-O效果分層樹

48 能源消費變動影響因素之經濟意義 影 響 因 素 經 濟 意 義 國內最終需求成長效果
經 濟 意 義 國內最終需求成長效果 各產業國內最終需求部門(如:家計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等)依總合成長率成長所帶動之能源消費變動(進口比例不變) 國內最終需求結構變化效果 各產業國內最終需求部門在成長過程中,因組合變化所導致的能源消費變化(進口比例不變) 國內最終需求進口替代效果 各產業國內最終需求之需要量由於受進口產品替代,或國內產品供應增加取代進口產品,所導致的能源消費變動 出口成長效果 各產業出口部門,依總合出口成長率成長所導致的能源消費成長 出口結構變化效果 部門出口結構的變化所導致的能源消費變化。 能源直接替代效果 各產業使用之各種能源產生替代(如:煤、電力取代石油),對能源消費量之直接影響(不包含產業關聯效果)。 能源替代之關聯效果 各產業使用之各種能源產生替代所導致產業產出的關聯效果對能源消費量之間接影響。 其他投入因素間替代關係 各產業除了能源、資本、勞力外之其他投入因素之間產生替代(如:鋁替代鐵),所導致的能源消費變化 替代效果間之交叉效果 由於各項替代效果所產生之交叉項效果 KLEM替代效果 各產業資本、勞力、能源及其他投入因素等總合投入因素間產生替代(如:資本替代勞力),對能源消費之影響。 中間投入進口替代效果 各產業中間需求投入受進口產品替代,或國內產品供應增加取代進口產品,對能源消費之影響。 能源投入技術變化直接效果 各產業由於能源使用技術改變,對能源消費之直接影響。此項即為能源節約之直接效果(不包含產業關聯效果) 能源投入技術變化關聯效果 各產業由於能源使用技術改變所導致產業產出的關聯效果對能源消費之間接影響。此項即為能源節約之間接效果。 其他投入因素技術變化效果 各產業除了能源、資本、勞力外之其他因素投入,因技術變化,所導致之能源消費變動。 資本投入變化效果 各產業因資本生產力變化,所導致之能源消費變動。 勞動投入變化效果 各產業因勞動生產力變化,所導致之能源消費變動。 技術變化的交叉效果 各產業因各項投入因素技術變化效果所產生之交叉項效果

49 KLEM I-O拆解的過程中,面臨路徑選擇、 或殘差項歸屬的問題,理論上並無最佳路 徑存在,但任何的分解順序皆可藉由嚴謹 的說明,而獲得具一致性的結論。

50 二氧化碳排放係數 資料來源:(1)楊任徵、蔡政修,2001。 (2)IPCC, 1996。 107.8 83.6 76.1 71.9
燃 料 種 類 碳排放因子 (碳-公噸/109仟卡) 自產煤 107.8 原料煤 燃料煤 原油 83.6 液化油 煉油氣 76.1 液化石油氣(LPG) 71.9 天然汽油 航空汽油 79.0 車用汽油 航空燃油 81.5 煤油 81.9 柴油 84.4 燃料油 88.2 石油焦 115.0 液化天然氣(LNG) 64.0 天然氣 資料來源:(1)楊任徵、蔡政修,2001。 (2)IPCC, 1996。

51 實證結果 ---產出效果(民國78-88年) 單位:%
實證結果 產出效果(民國78-88年) 單位:% 註:表中數字係各效果所造成的變動(b-a)除以基期的水準(a); ((b-a)/a)*100%

52 替代效果(民國78-88年) 單位:% 註:表中數字係各效果所造成的變動(b-a)除以基期的水準(a); ((b-a)/a)*100%

53 技術變動效果(民國78-88年) ●能源投入技術變化效果 可視為 能源節約效果 單位:%
註:表中數字係各效果所造成的變動(b-a)除以基期的水準(a); ((b-a)/a)*100% ●能源投入技術變化效果 可視為 能源節約效果

54 實證結果 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排放之各項效果量(民國78-88年) 註︰-表此項效果不存在。

55 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排放各項效果之百分比(民國78-88年)
單位︰% 註︰a表數值小於0.5。

56 因應CO2減量我國能源節約與CO2減量目標 之檢討分析

57 我國2020年能源節約與CO2減量目標之檢討分析 CO2排放量變化=c‧△E 根據前述結構分解模式概念推估各項情境,瞭解全國能源
X = (I-A) -1Y E = e X = e (I-A) -1Y e =能源投入係數 CO2排放量變化=c‧△E 根據前述結構分解模式概念推估各項情境,瞭解全國能源 會議所做因應策略之可能成效。

58 未來經濟成長率預測值 1996-2000 2001-2010 2011-2020 高案(全國能源會議預估值) 6.4* 5.6 4.9
單位:% 高案(全國能源會議預估值) 6.4* 5.6 4.9 低案(台綜院座談會預估值) 3.6 2.7 註 * :表實際值。 資料來源:能源委員會,能源政策白皮書(1998); 台綜院,2001年10月。 能源節約率:全國能源會議(高) :1997~2010 每年1.2%,2010~2020每年1.0%。 本 研 究(低): 2000~2010每年0.8%;2010~2020每年0.5%

59 1996台灣及日本整體產業及製造業實質GDP比較
單位:(%) 最終需求 附加價值 產業產值 台灣 日本 農業部門 2.27 0.98 2.91 2.03 2.92 1.77 工業部門 53.79 45.83 33.12 35.79 56.28 49.43 傳統工業 31.93 33.99 29.84 28.38 27.81 28.46 基礎工業 16.13 10.65 39.39 28.44 35.39 29.22 技術密集工業 51.93 55.36 30.77 43.18 36.79 42.31 服務業部門 43.94 53.19 63.97 62.17 40.79 48.79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1996投入產出表,日本1995投入產出表。

60 各情境2020年產業產值及生產毛額價值變化比較 單位:(%) 情境 產業產值 生產毛額價值 1996 I II III IV 農業部門
2.92 1.53 1.24 1.60 2.91 1.46 1.78 工業部門 56.28 57.80 53.96 45.18 33.31 34.75 39.09 31.10 傳統工業 27.81 19.65 20.60 19.51 29.72 22.83 21.13 20.00 基礎工業 35.39 33.42 27.65 25.65 39.77 37.91 26.95 25.00 技術密集工業 36.79 46.93 51.76 54.84 30.51 39.26 51.92 55.00 服務業部門 40.79 40.66 44.80 53.23 63.78 63.79 59.45 67.12 資料來源:1996:中華民國國民1996投入產出表。 I : 參照日本最終需求結構調整後之結果。 II: 參照日本產業投入係數結構調整後之結果。 III:參照台電負載預測9007案產業生產毛額結構調整後之結果。 IV:參照台電負載預測9007案產業生產毛額結構調整後,再依據全國能源會議製造業生產毛額結構 調整後之結果(技術密集工業比重佔55%,傳統工業佔20%,基礎工業佔25%)。

61 根據前述結構分解模式概念推估各項情境,瞭解全國能源 會議所做因應策略之可能成效。
I : 參照日本最終需求結構調整後之結果。 II: 參照日本產業投入係數結構調整後之結果。 III:參照台電負載預測9007案產業生產毛額結構調整後之結果。 IV: 參照台電負載預測9007案產業生產毛額結構調整後,再依據全國能源會議製造業生 產毛額結構調整後之結果(技術密集工業比重佔55%,傳統工業佔20%,基礎工業佔 25%)。 根據前述結構分解模式概念推估各項情境,瞭解全國能源 會議所做因應策略之可能成效。 △E1 = e (I-A) -1Y2020 - e (I-A) -1 Y 經濟成長效果 △E2 = e2020 (I-A) -1 Y2020 - e (I-A) -1 Y 能源節約效果 △E3 = e (I-A) -1 Y(日本結構)2020 - e (I-A) -1 Y 最終需求結構效果 △E4 = e (I-A (日本)) -1 Y2020 - e (I-A) -1 Y 產業技術變化效果 △E1 = e (I-A(結構調整)) -1 Y2020 - e (I-A) -1 Y 產業結構調整效果 e =能源投入係數 CO2排放量變化=c‧△E 61

62 2020年能源需求與CO2排放及各項效果評估 單位:萬公秉油當量;百萬公噸 高經濟成長率(全國能源會議) 高能源節約率(全國能源會議)
二、低經濟成長率(台綜院) 能 源 (萬公秉油當量) CO2 (百萬公噸) 1996年實際值 5,244 163 2000年實際值 7,220 218 2020年成長基線 18,698 582 12,494 389 1997~2020 經濟成長效果 產業結構減量效果 需求結構效果 技術成長效果 產業GDP結構Ⅰ 產業GDP結構Ⅱ 能源節約減量效果 (發電效率提升) 能源替代減量效果 增加天然氣 增建核四廠 (總減量效果) 13,454 -4,917 -204 -4,091 -413 -209 -3,224 - -8,184 419 -171 -3 -141 -20 -7 -96 (-30 ) -33 -22 -11 -300 7,250 -3,286 -136 -2,734 -276 -140 -2,154 -5,440 226 -114 -2 -94 -13 -5 -64 -211 2020年減量後基線 10,557 282 7,054 178 與2000年差異 3,337 64 -166 -40 核電廠提前除役 34 2020年除役後基線 316 212 98 -6

63 2020年能源需求與CO2排放及各項效果評估(續)
單位:萬公秉油當量;百萬公噸 三、高經濟成長率(全國能源會議) 低能源節約率(本研究) 四、低經濟成長率(台綜院) 能 源 (萬公秉油當量) CO2 (百萬公噸) 1996年實際值 5,244 163 2000年實際值 7,220 218 2020年成長基線 18,698 582 12,494 389 1997~2020 經濟成長效果 產業結構減量效果 需求結構效果 技術成長效果 產業GDP結構Ⅰ 產業GDP結構Ⅱ 能源節約減量效果 能源替代減量效果 增加天然氣 增建核四廠 (總減量效果) 13,454 -4,917 -204 -4,091 -413 -209 -2,054 - -6,971 419 -171 -3 -141 -20 -7 -61 -33 -22 -11 -265 7,250 -3,286 -136 -2,734 -276 -140 -1,373 -4,659 226 -114 -2 -94 -13 -5 -41 -188 2020年減量後基線 11,726 317 7,836 201 與2000年差異 4,506 99 616 -17 核電廠提前除役 34 2020年除役後基線 351 235 133 17

64 多產品生產規劃投入產出模式 64

65 投入產出法在多產品生產規劃 與成本分析之應用
投入產出模式不僅能詳實地記載生產體系中各部門之投入與產出的分配情形,同時它具備兩大功能: 規劃:在既定的銷售預算及存貨政策下,透過企業個體投入產出模式,可以預知各種產品的均衡生產量,確保產銷一致,避免生產過剩或缺貨;同時,亦可預知在該均衡生產量之下,所需各種資源(如原料、勞動、能源、機器設備等)之投入量,以便管理者釐訂生產計劃,原物料需求計劃、人力需求計劃及產能規劃等。 影響分析:提供管理者進行外部環境因素變動之影響分析,讓管理者迅速地了解原料價格、工資率及匯率變動對產品成本所造成的影響,以作為訂價政策、生產規劃及控制成本之參考。 65

66 謝 謝! 66


Download ppt "投入產出分析法及其應用研究 陳家榮 中 華 民 國 97 年 3 月 10 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